日本国际幼儿园环境创设
幼儿园环境设计评优
一、参赛范围
(一)参赛对象:幼儿园教师。
(二)参赛人数:以园所为单位,每件作品限2人(园领导、教师各1名);每人限提交一件作品。
(三)参赛类别:室外环境类、室内环境类。
二、竞赛内容
1.室外园所理念的环境设计作品。包括主题特色的自然种植、主题特色的自然立体建筑、主题特色的美术中心墙、主题特色的周边墙。
2.室内班级特色的环境设计作品。包括班级主题墙、班级作品专栏墙、班级走廊装饰、班级家园栏、班级睡眠墙和班级盥洗墙。
三、作品说明
1.体现幼儿园办园特色和班级教育特色,有渗透教育功能的环境设计作品。
2.能为幼儿园营造一种主题鲜明、安全、温馨、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3.参赛作品为环境效果图、实景图和实拍视频,主题不限。
四、作品要求
(一)作品包括:
1.作品申报表。通过NOC网站()下载作品申报表,填写后与作品同时提交。
2.参赛作品。
(二)作品要求:
1.参赛的环境效果图、实景图或实拍视频为整体幼儿园或整间教室环境。其中,实景图要求像素300dpi以上,每项设计需要整体拍摄图1张、局部特写图1张以上;环境效果图为加分项,须标有尺寸说明,提交jpg图片和图片源文件。环境效果图与实景图不超过30张(以图片内容命名);实拍视频时长不超过15分钟,格式不限。
2.Word格式的设计理念说明(解说环境设计的理念、各区域的功能、环保材料的使用及安全设计等)。
3. 在提交作品的同时,须提交10分钟的“陈述用PPT文稿”(节选参赛作品的精彩部分制作陈述文稿)。
五、作品提交
(一)网站报送:所有选手须通过NOC网站()竞赛平台在线提交作品。(有地方组委会的地区,按照地方组委会文件要求提交)
(二)光盘报送:选手须将作品申报表打印一份,随光盘一起快递至全国组委会。(有地方组委会的地区,按照地方组委会文件要求提交)光盘表面用光盘笔写明所参加赛项、选手姓名、作品名称等关键信息,不要贴标签,以免影响光驱读取。
光盘内容以参赛选手姓名建立文件夹,文件夹下分别建立“电子报名表”、“图片资料”、“视频资料”、“设计理念”和“陈述PPT”为名称的二级文件夹,对应文件夹名称放入参赛作品内容,并确保能够正常运行。PPT中使用的文件和PPT文件保存在同一文件夹下。
(三)作品提交至全国组委会的截止日期为2016年5月10日。提交作品须同时提交作品初评费,评审
费标准见NOC网站。
六、竞赛流程
(一)报名:参赛选手须通过NOC网站竞赛平台在线报名和提交初赛作品。(有地方组委会的地区,按照地方组委会文件要求提交)(二)地方选拔:由地方组委会负责组织,确定地方奖项后报送全国组委会,由全国组委会负责组织评审出入围全国决赛的作品。(无地方组委会组织的作品,由全国组委会负责评审)
(三)全国决赛。由全国组委会负责组织,对通过地方选拔的全部报送作品进行评审,确定全国决赛入围作品。入围选手参加全国现场决赛,确定三等奖、二等奖、一等奖。获得一等奖的选手将获得参评“恩欧希教育信息化发明创新奖”的资格,并有义务参加决赛期间的交流活
动。入围但未能到达现场参赛的选手,视为弃权,不予评奖。
全国现场决赛形式:演示与答辩。
1.决赛现场,参赛选手对入围作品进行陈述与答辩。
2.每位参赛选手演示与答辩的时间为15分钟。其中,参赛选手演示与陈述10分钟,答辩5分钟。
3.评委现场提问的内容根据参赛选手所提交的参赛作品而定。
4.注意事项:
(1)参赛选手须将入围作品、演示用PPT存储于U盘自行带至决赛现场备用。
(2)参赛选手必须是作品的设计制作者,不能委托他人代表参赛。入围但未能到达现场参赛的选手,视为弃权,不予评奖。
(3)全国决赛入围名单公布后不允许更改作品申报表中的各项内容;入围作品不得进行修改和替换。
(4)外语作品,请统一用普通话演示与答辩(教学必要环节除外)。
(5)已在全国其他比赛中获奖的作品不予参赛。
七、评审标准
(一)初赛作品评审标准:

更多推荐

作品,环境,参赛,全国,设计,组委会,入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