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课稿
【实用】说课稿7篇
说课稿 篇1
说课内容:初一语文第一册第5课――《童趣》
课型:新授课
课时:一课时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童趣》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五课。这是一篇充满奇思妙想、极富情趣的散文,作者生动地描述了观蚊如鹤,神游山林、鞭打蛤蟆的趣事,表达作者童年生活的无限乐趣。
本文是七年级新生接触的第一篇文言文。文章充满童真童趣,是一篇很能让学生感受到亲
切,引起学生的同感,诱发学生好奇心和想象力的散文。如果教学成功,将会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因此抓住文眼“趣”字设计成“趣读课”,分为三大板块:译读激趣――析读品趣――想象创趣,以一个“趣”字为线条统领全文。
(这样设计的好处是:有朗读训练、积累词语等基础知识方面的落实,也有结合学生体验和经历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训练,正是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体现,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因此,根据新课程标准,结合本教材特点并依据本年级学生特点,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2、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课文,积累重点字词,疏通文义。
(2)理解课文内容,品味文中的童真童趣。
(3)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培养其丰富的联想和想象的能力,让学生发现生活的乐趣。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体会童真童趣 难点:培养学生运用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二、说教法
1、点拨法。
虽然是文言文,但是文中充满着天真烂漫的气息,吸引学生阅读的目光。学生结合注释,基本能够理解课文。所以在教学时,采用以学生自学、探究为主,教师点拨为辅的教法,以便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帮助学生解决疑难。
2、 朗读法。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教学中,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即学生自由读、声情并茂的诵读、配乐诵读等方法,培养学生语感,激发学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使学生咀嚼回味课文的深层内涵。
三、说学法
1、自主讨论法。
新课标提出课堂教学要充分让学生自主学习,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我设计的学法为自学讨论法。以朗读为突破口,步骤如下:
一读:学生诵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出感情,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二译:学生结合课下注释疏通文义,做好批注。
三议:小组交流自己的收获,讨论有疑问的地方。讨论后没有解决的,师生共同解决。
四想:边读课文,边想作者写的趣事,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自己所理解的趣事。
这样在读、译、议、想、说的过程中,运用“读前想后,读后想前,边读边想”的方法,既有利于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有利于发展创造性思维,还有利于锻炼口头表达能力。
四、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揭示课题。
通过《童年》自然引入课题,激发学习兴趣。
(二)布置任务,明确方向。
心里研究表明,强烈的目标意识是导读的关键,开头明确任务,可促使学生自主学习。所以我设置了以下目标:
1、有感情的诵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结合课下注释,积累字词,疏通文义。
3、品味趣事,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自主学习,译读激趣。
学生诵读课文,并结合课下注释,积累字词,疏通文意。通过小组和师生讨论解决疑难问题。
(四)理解课文,析读品趣
1、课文写了哪些趣事,你是如何理解的?
2、本文在写法上最值得你借鉴的地方是哪里?
(五)拓展延伸,想象创趣。
1、你的童年生活里有哪些趣事,说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从中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2、现实生活中如何做一个有情趣的人?
(六)课堂小结:
通过学习,我们了作者身处尘世,却超然物外的恬淡,理解了童心的纯真,童趣的美好。同学们,让我们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永远保持一颗童心,用心去观察生活,享受生活的乐趣。永葆一颗天真烂漫的童心,即时春天远去,我们眼里也到处生机盎然、春暖花开的春天!
五、最后几点说明:
1、板书设计:
童趣
沈复
观蚊成鹤
物外之趣 神游山林 观察细致,想象奇特
鞭打蛤蟆
2、 时间分配:
(一)歌曲导入,揭示课题(1分钟)
(二)布置任务,明确方向(2分钟)
(三)疏通文义,了解内容(15分钟)
(四)扣住“趣”字,品味童真(15分钟)
(五)拓展延伸(5分钟)
(六)课堂小结(2分钟)
说课稿 篇2
三年级上册《加法的验算》说课稿《加减法的验算》小学新课标实验课本第五册教材中的内容。本教材的安排据有以下特点
(1)用买东西的生活实例引出验算问题。
(2)本册教学采用加、减法验算集中编排,加法和减法的几种验算方法集中出现,以利于学生通过加、减法的互逆关系理解和掌握加、减法的验算方法,体现方法多样化。
(3)体现合作学习的要求,加减法的验算方法都是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得出。
教学本节内容,首先要注意创设实际问题的情景,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验算的意义和作用。其次学生在以往学习加、减法计算中已经初步感受到加、减法的关系,例如,根据一幅图画,写出两个加法算式和两个减法算式;可以想加法算减法等,教学中要从这些已有认识出发,去探索加、减法的验算方法。要注意体现合作学习和自主探索的要求。
在本课教学中充分利用应有的资源,设计如下的教学进程
一、准备铺垫
利用学生已经熟练的加法之间的数量关系的转换对新授进行较好的铺垫。使学生在讨论加法的验算方法时更水到渠成。
二、新授
1、利用课件设置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更好的解决新知。
2、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自己讨论归纳加法验算的几种方法,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3.反馈练习:第27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组织交流:你是用什么方法验算的?通过验算看出你的计算结果正确吗?
三、巩固练习
1、通过第27页做一做进一点巩固验算的方法及书写格式
2、通过数学门诊部来运用各种不同的验算方法。
3、结合刚刚结束的残奥会我国奥运健儿夺取的奖牌数设置一道更为灵活多样的习题,更广的训练学生数学应用能力。同时对学生渗透了爱国主义教育和意志品质的教育。
说课稿 篇3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下午好!
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我的第一张幻灯片》,现在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教材分析
《我的第一张幻灯片》是义务教育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信息技术第四册第二单元最后一课的内容,本课是这一单一的第一课内容。本课要求学生认识powerpoint软件的界面,学会在powerpoint中插入剪贴画、图片和艺术字,学会设置幻灯片的背景。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了word软件的界面,在word中插入剪贴画、图片和艺术字的方法,学会了在word中插入文本框和对文本框的各项设置操作。通过本课的学习,为学生以
后继续学习多媒体软件和动画制作打下一定的知识和操作基础,而且还激发了学生学习动画制作的兴趣,同时也是形成学生“了解熟悉―技巧掌握―综合运用”这合理知识链的必要环节。此章节的学习内容及操行方法与WORD类似,学生容易掌握,但为了提高学生的创作渴望,为今后的学习培养良好的兴趣,在插入图片这一内容的教学中应给学生提供与主题相关的素材,便于学生使用、欣赏。
更多推荐
学生,学习,验算,方法,课文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