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甲醛生产企业中甲醛的危害及防治
摘 ?要 本文介绍了工作环境中甲醛的危害及控制, 强调甲 醛生产企业加强工作环境甲醛浓度控制的重要性, 希望甲醛生产 企业的领导和员工高度重视, 认真落实控制措施, 减少职业病的 发生。
随着科技的发展, 甲醛的应用就越来越广, 需求也越来越大, 甲醛生产企业或者以甲醛作为生产原料的企业也越来越多。 室内 甲醛的危害已经受到了人们普遍的关注, 然而,化工企业中甲醛 浓度的控制,却很少有人去关注,这是很危险的。
1 甲醛的危害
1.1 甲醛的性质 甲醛,也称“蚁醛”,无色刺激性气体,是一种高毒物质。
相对分子量为30,熔点为-92C,沸点为-21C。易溶于水、醇 和醚。相对密度为 0.8 ,相对蒸汽密度 1.1 ,饱和蒸汽压 101.3kPa
(-19C),自然点为300C。蒸汽与空气混合遇明火可发生爆 炸。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原料,也是
炸药、染料、西药、农药的原 料,也作杀菌剂、消毒剂等。 37%的甲醛水溶液俗称福尔马林。
1.2 甲醛的危害 甲醛,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致癌物质和致畸型物质, 是公认的变态反应源, 也是潜在的强致突变物质之一, 可经过呼 吸道、皮肤和肠胃道进入人体, 对人体危害很大。 在生产条件下,
主要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经呼吸道科吸收 60%^ 100%
有资料介绍, 甲醛进入人体首先在组织被氧化为甲酸, 特别 是在肝脏和红细胞内迅速氧化为甲酸而引起组织损伤。
有资料介绍, 甲醛转化的甲酸, 其在体内代谢的途径主要有 三:经尿液排出;进一步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通过四氢叶酸依 赖的一碳单位生物合成途径, 参与生物大分子嘌呤、 胸腺嘧啶等 的合成。
甲醛能凝固蛋白质,与皮肤、呼吸道和消化道粘膜接触,在 接触部位被人体吸收,迅速出现反应,有明显刺激作用。甲醛对 眼部和呼吸道的刺激作用是甲醛最明显的健康危害。在
浓度为 0.134 mg/m3〜2.678 mg/m3的甲醛气体中,暴露人群可产生眼 灼、流泪、眼脸水肿和视力模糊。 甲醛对鼻腔粘膜危害也比较大。 短期接触可引起流涕、剧烈咳嗽、呼吸道粘膜充血、水肿、呼吸 困难。长期暴露可引起鼻炎、嗅觉丧失、咽喉炎、支气管炎等, 组织学上鼻咽部粘膜的纤毛和杯状细胞消失, 鳞状上皮细胞化生 以及轻度的细胞发育异常。 多数实验表明, 长期吸入甲醛可导致 大鼠鼻炎肿瘤的发生率增加。
甲醛对人体生殖系统影响也很大。长期接触低剂量甲醛
(0.017 mg/m3〜0.0678 mg/m3 )可引起妇女月经紊乱。邵华等 报道,甲醛在体外实验中能增加人精子断裂数。
此外,甲醛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还表现在皮肤损伤、 肺功能异 常、肝功能异常和免疫功能异常等方面。在所有接触者中,儿童 和孕妇对甲醛尤为敏感,危害也就更大。
2 甲醛危害的防治
2.1 工程措施
1)采用密闭化生产和密闭化排放,消除毒物逸散的条件。
2)尽可能地提高生产过程的自动化程度,减少人员现场环 境的接触时间。
3)加强通风,降低环境中甲醛浓度。
4)建筑布局卫生。不同生产工序的布局,不仅要满足生产 上的需要,而且要考虑卫生上的要求。
2.2 个体防护
根据生产现场要求, 应当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 准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并督促、 指导劳动者按照使用规则正确佩 戴、使用,应当对职业病防护用品进行经常性的维护、保养,确 保防护用品有效, 不得使用不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或者已经失 效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2.3 日常管理
1)严格按照职业卫生“三同时”要求进行管理, 并按照《职 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办法》要求进行危害项目申报。
2)按照《职业防治法》、《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 定》要求设置管理人员,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应 急预案及相关档案。
3)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每年至少 进行一次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 如果出现超标, 立即采取相应治 理措施。
4)按要求为员工设置单独的更衣房,避免员工穿着吸附有 甲醛的衣服离开单位, 在减少甲醛的接触时间的同时, 保障了与 其接触人员的健康。
5)适当在员工交接班室和更衣房放置具有甲醛吸收功能的 植物,比如吊兰、虎尾兰(俗称:虎皮令箭)、常春藤、芦荟、 龙舌兰、扶郎花(又名非洲菊)等。
6)按要求对劳动者进行上岗前的职业卫生培训和在岗期间 的定期职业卫生培训, 普及职业卫生知识, 督促劳动者遵守职业 病防治的法律、法规、规章、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操作规程。
7)加强现场职业病防护设施的管理和维护,以及劳保用品 使用的管理, 确保现场职业病防护设施运行正常, 员工能正确使 用劳保用品。
8)依照《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职业 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188等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要求,制 定针对性的年度健康检查计划, 明确检查项目, 并认真分析接触 人群体检项目指标的变化,比如尿酸、总蛋白、球蛋白、胆红素 等,建立监护档案。文献资料显示,外周血生化指标和微核发生 率方面, 暴露在甲醛环境中的工人的总蛋白、 球蛋白及 A/G 异常 人数明显偏高。
更多推荐
职业,生产,接触,危害,职业病,要求,人体,引起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