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违法违章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明确规定,违法违章建设是指未经国土、规划、建设等部门审批而擅自搭建的非法建()筑物,包括亭房、活动房、棚居,以及个人和单位建设的所有砖混结构的建筑物、构筑物等。近几年来,尽管万源市政府停止了城区私房建设的审批,但违法违章建设仍不断出现。就2010年有违法违章建筑53户,大量的违法违章建设泛滥蔓延,不仅严重影响市容市貌,而且扰乱了城市建设与管理的正常秩序,也扰乱了城市总体规划,更损害了广大市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万源市城管局按照建设和规划管理工作职能,不断加大力度,严厉打击违法违章建设,取得了明显效果,但是违法违章建设因为有其多样性和复杂性(包括社会性)等因素,导致规划区域内非法建设有不断发展的势头。
    一、违法违章建设现状
    1、我市违法违章建设存在形式、结构较为复杂多样。隐性开发、非法占地、违章加层等现象较多。襄渝二线、达陕高速公路建设、“5.12” D级危房、“7.17”特大洪涝灾害造成的全垮户等原因占有比例非常大,其中也不乏异地安置卡在城市规划区内的违建行为。根据我局监管情况显示,全城区房屋在建工程97户,占地面积37672㎡,建筑面积267176㎡,其中非法占地、违法建设(以危房改建、“7.17”洪灾房屋垮塌户、高速公路拆迁为由)的有53户,占
地面积7759㎡,建筑面积16755㎡。
    2、违法建设管理工作难度大。绝大多数违建户与执法人员玩猫捉老鼠的游戏,你来我停、你走我建。更有甚者,当事人根本不与执法人员见面,采取回避,不理不睬等方式,同时指使老弱病残人员无理取闹,人为制造障碍,最终结果是领导不满意,老百姓意见大,执法人员压力大。
    3、查处难度空前加大。因所涉区域散、乱,不能有效进行正常管理,特别是部分拆迁户持有安置卡,而无房居住也事实上存在,但又无建房手续,在综合执法中,我局发出停工通知书63份,责令停工53户,暂扣施工机械和工具无数,张贴施工封条800余条,采取围、堵、治、查等手段,及时增大管理成本,仍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
    二、违法违章建设结果
    1、浪费大量的资源,损害了公共利益。城区时代尊城占地4117平方米,共有住户320 户,每户平均占有土地12.87平方米;河西状元村二社,在26640平方米的土地上,共有住户280户,每户平均占有土地95.14平方米。由此可以看出,私人建房占地大大高出小区住房占地,土地利用率低,浪费了大量的社会财富。近年来,由于政府对私人建房、加层等手续审批严格,大量私人建房均属违法违章建筑。由于城市不断扩展,耕地保护的政策凸
现出建设用地的稀缺,土地供应量越来越少,如今却被违法建筑大量侵占,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极大浪费,城市发展空间越来越受限,损害了群众不断改善住房条件的美好愿望。
    2、违法违章建设基础设施配套差,对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增加了建设成本。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违法建设业主为了实现利益的最大化,往往选择地理位置优越、交通运输方便的城郊结合部,一旦拆迁,要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在社会上造成极坏影响,甚至会引发群体性事件。建筑垃圾对生态环境更容易造成破坏,并且增加了城市建设的拆迁成本,直接影响城市经营的顺利进行,从而进一步加大城市建设的资金压力,增大建设成本。
    3、影响城市规划,安全性差。违法违章建筑,没有相关部门的科学规划,建设无章法,既严重影响城市规划,又严重影响城市形象,更阻碍了城市可持续发展。久来久之形成火材盒夹皮沟类型的不伦不类城中村等落后产物。同时未经科学设计,没有具有资质的施工队伍,只凭经验加估计和认为差不多的民间施工队施工,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可能所修房屋几年后就变成危房,一旦出现地震、火灾、洪涝等,后果不堪设想,老百姓的利益将受到巨大影响,如真有此情况出现,将会给建设执法管理带来新的难度。
    三、违法违章建设缘由
    1、行政效能不高,审批手续繁琐。近年来,虽然我们不断加大优化发展环境力度,积极提高行政效能,大力精简审批事项,缩短审批时限。但是从总体来看,行政效能不高的现象仍然存在,各种审批手续程序繁琐、等待时间长。当部门意见不一致时,往往便造成审批卡壳的局面。而业主受经济利益的驱使,往往选择先开工建设,后补办手续,自然就形成了违法违章建设。如违法违章建筑红欣煤矿建设三井综合楼,该企业红欣煤矿和相关工作人员对各项审批程序不了解,不知道先办哪些手续,再办哪些手续,认为自己有《国有土地使用证》,又为了让企业顺利通过省级部门对扩建项目的验收,便自行修建综合楼,形成违法违章建设。
    2、违法违章建设的巨大利益驱使业主铤而走险。目前,在土地资源市场上存在着事实上的双轨制,一方面是合法开发商高价竞拍投放量极少的土地,另一方面则是违建者低价甚至零地价谋地,导致商品房与自建房价格悬殊。随着房价的急剧上涨,地处大巴山腹地经济发展较为滞后的万源市颇受影响。据了解,万源新开盘的凯盛名都现均价约3500/平方米,而自建房售价1800-2000/平方米左右,单价悬殊近一倍。而2010年万源城镇居民人均收入11455元,对于收入较低的一般工薪阶层而言,宁愿借一部分钱一次性付清选择私人房屋也不愿意按揭购买商品房的现象大量存在。并且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外来
务工人员的大量涌入,带来租房、售房效益大,违建者主导的低端买卖市场大行其道,而违章的成本较低,造成了老百姓争相当房东的现象。在实际中由于私人建房少了土地出让金等支出,房屋造价每平方米650元左右,巨额利润的驱使一些人在没有任何审批手续下,抱着只要查处不到,就能获取高额利益的侥幸心理,铤而走险,大搞违章违法建设,获取巨大经济利益。
    3、对受灾户的合理疏导及后续安置不到位。目前2010年受万源“7.17”特大洪灾影响,河西状元村等处(城郊结合部)房屋垮塌户和危房户太平镇锁定的为全垮户1家,危房户34家,他们借住亲朋家不是长久不计。而修建、改建的手续上交相关部门后迟迟未得到批复,部分群众在无任何手续的情况下未经许可便进行恢复重建。
    4、查处不力助长了违法违章建设的不正之风。先前万源打击违法违章建设由建设局、国土局管理,由于存在多头管理,尽管对违法违章建设一再禁止,但往往收效甚微,特别是对一些既成事实上的违法违章建设,缺乏根本性的强制措施,违法违章建设成为既成事实后,往往是处罚后再补办手续,成为合法建设,使得群众认为行政执法不严,违法成本低,助长了违法乱搭建的势头。
    四、违法违章建设的对策
    违法违章建设一旦既成事实,既增加了拆违工作的难度,又加大了违建业主的损失。为了遏制违法违章建设的势头,万源市城市管理局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管理前移,明确责任的管理体制,取得了较好效果。
    一是确定专项整治对象,凡是不具备建设规划许可证和建设施工许可证的,无论什么情况和背景,一律确定为整治对象;二是定人定责,综合执法大队以中队为片区,将违建户落实到每一位执法人员身上,实行无缝隙动态监管,每日实行日报制,当天下班前将所监管对象的情况书面如实交执法大队汇总后报局办公室整理归类,让局领导及时掌握相关信息,让问题处理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三是督查落到实处。局督查人员切实深入违建工地,将真实情况形成城管建设执法督查日通报,报局办公室;局领导实行建设执法值班制度,局党组成员每天实行轮流值班制,深入违建工地督查人员到岗情况,检查工地监管落实情况,同时负责对当日违法违章建设情况签字确认并提出处理意见。
    当然,由于房价居高不下,违法违章建筑市场紧俏等多方面原因,打击违法违章建设需要多管齐下:
    1、加强宣传力度,转变群众观念。利用电视全面营造《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和《万源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规范城市规划区内建设秩序的通告》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宣
传声势,重点抓好拆违正反典型,跟踪报道拆违工作动态。利用街道宣传橱窗、网络、宣传手册,将违法违章建设的相关政策宣传到重点区域,由于违法违章建设涉及的是经济利益问题,应让受教群众明白我们为什么要拆违,拆违的目的并不是政府阻止群众正常的土地收益,而是为了集约用地,减少对土地资源的浪费,实现土地利用的最大效益化。特别是要利用拆违现场搞好宣传,力求做到拆违一处,教育一片
    2、提高行政效率,减少审批程序。行政机关大部制的实行,有利于精简办事机构和审批事项,提升机关效能建设,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应健全并联审批制,对涉及两个及两个以上部门行政审批及服务事项,应召开联席会,进行现场踏勘、联合验收、综合服务,一次性出具勘验意见和审批结论,改变因多个部门分别受理、重复验点而延长办结时限的状况,对投资者、老百姓来说可以减少繁琐的审批程序,既有利于优化投资环境,又能减少违法违章建设,还能降低拆除成本和城市经营成本,提高老百姓对政府的满意度。
    3、行政审批,应注重一视同仁。同一个村,一些人利用一些渠道办下手续,另一些人却被某些部门因规划等原因拒之门外。于是这另一些人便不管不顾加层或修房子,造成执法困难。相关部门应注重审批手续办理的一视同仁,坚持领导出面不出面一个样,熟悉的人和不熟悉的人一个样,公平对待,坚持一碗水端平,杜绝弹性审批。
    4、特事特办,体现人性关怀。房屋是家的载体,拥有一套住房是每个人的愿望。“7.17”特大洪灾让众多人无家可归,重建家园是他们的希望,而审批手续却迟迟拿不到。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快受灾地的规划速度,拟出规划方案,建立重建手续的绿色通道,让受灾群众早日重建家园。
    5、典型示范,形成违法成本高于守法成本的执法环境。对监管和巡查中发现的顶风抢建、强修强建等影响较大的违法行为在从重打击的同时做到解决困难群众的实际问题,妥善解决好他们的实际困难,要坚持有情操作,把道理讲在前,把关心放在前,把疏导工作做在前,把最低保障的措施落实在前。对于性质恶劣、影响面广的违章建设,必须实行强制措施,决不可让违规者心存侥幸,在摸清情况的基础上,制定详细的工作方案,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在工作方法和态度上不能简单粗暴,必要时让司法介入,以保证正常的违章管理秩序。要真正形成上下同心、齐心协力,支持、参与拆违的合力,把强拆的负面影响通过深入细致工作而降到最小范围,保障拆违工作有序推进,从而推动违法成本远高于守法成本的意识深入人心。(作者:万源市城市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  张驰萍)

更多推荐

建设,违法,违章,审批,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