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霾、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
摘要  中国的GDP总量早已位居世界第二,中国经济一直处于中高速发展的轨道,但是随之而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更为严峻,近年来我国相继出现长时间、大范围的雾霾天气,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雾霾逐级升高的天气预警信号,让人们颇感担忧。这让我们清醒地看到,中国的经济虽然发展了,但是人们生产生活的生态环境,却也遭到了很大的破坏。经济发展对人们在物质需求的满足上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可是如果环境质量下降了,人们的生活品质也会大打折扣的。本文简单介绍了雾霾及其形成原因,并以此引发对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关系的思考,以求抛砖引玉。
    关键词:发展经济;雾霾天气;环境保护
世界在进步,中国在发展。但是经济发展的同时,却不能以牺牲资源和破坏环境为代价。然而如今,在太阳系轨道上运行的行星之一——地球,已经越来越让人看不透了。地球表面多了一层灰蒙蒙的“面纱”,这就是所谓的雾霾。
    一、雾霾的概念及其危害性
    雾霾是特定气候条件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现在已经成为了中国乃至全球的常见天气。雾霾是严重的大气污染,雾霾的组成比较复杂,主要是各种超标的悬浮颗粒物,特别是
PM2.5在空气中的浓度过大,难以扩散,而PM2.5的空气动力学当量小于2.5微米,当浓度超标时,就会形成浓浓的霾。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的大中城市中,达到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空气质量标准的,屈指可数。全球污染最严重的十个城市,有七个在中国。雾霾治理,环境保护,已经迫在眉睫。
雾霾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性极大。原因在于,雾霾主要是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组成的直径小于2.5微米的细微颗粒,这种颗粒是空气中的重金属和多环芳烃等很多有毒物质结合而成的,这种颗粒极其微小,当人呼吸时,细小的雾霾颗粒就会不知不觉进入肺泡,也就是进入人的细胞,经过累积就会发炎,产生瘤、癌以及各种肺病。雾霾天对呼吸系统影响最大,这已成为多数人的共识。然而,雾霾之下没有人能自强不“吸”。
大半个中国被雾霾笼罩,人们生活在令人窒息的空气中。雾霾发生时,经常会有航班被取消,学生放假,工厂停工,高速路封闭,市民躲在家里不敢上街,这些,严重的影响了经济的正常发展,令中国痛苦不堪。因此经济发展的同时,人们越发重视对环境保护的思考。
    二、雾霾产生的原因
雾霾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人们过多的把有害物质排放到空气中,空气中的二氧化硫等有毒物
质超出了空气自我净化的能力,尤其是冬天,植物的光合作用比较弱,如果风力不足,那么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就不容易疏散。中国一些比较大的城市,工业生产和冬季取暖燃烧的煤炭排放出的有害物质,以及汽车尾气,排到空气中后难以扩散或净化,加之空气湿度大,就会形成雾霾。
据统计,2015年全国汽车保有量达到2.64亿辆,汽车尾气是雾霾的主要来源。中国的汽车拥有量是世界上最多的,但是汽车的燃油,质量却是很低的。中国对燃油含硫量的容忍度太高,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对汽车燃油的含硫量的规定,是中国的几十分之一。中国燃油的不饱和烃的含量和发达国家相比,也高的多。中国的燃油,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更多的废气,污染物浓度很高,再加上中国的汽车数量如此之多,所以每时每刻排放到空气中的尾气相当可怕。这种尾气是PM2.5的主要成分。是他们让空气变得灰蒙蒙的,让阳光都无法穿透,让人们生活在无法正常呼吸的世界上。
三、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是相辅相成的
(一)改变经济发展方式,让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
    随着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等问题越发严重,无论是社会公众还是学术界都十分关注
环境治理与经济发展的问题。环境污染已经开始倒逼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按照“十三五”期间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发展要求,经济发展方式发生根本性转变需要得到落实。从经济学、环境科学、技术经济学、行政学等相关学科视角探讨环境治理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间的内在作用机制非常有必要。短期内减少污染要靠政府的命令控制型环境政策,长期内根治环境污染需要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相比其他发达国家,中国的经济增长方式仍然过于粗放,中国要由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过度到集约型的经济增长方式,高产出,低消耗,依靠科技,让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
(二)继续大力发展经济,为环境保护提供资金后盾
环境污染了,雾霾多发了,那么是不是就要停止发展经济了呢?实际上,发展经济与环境保护,二者是相辅相成、唇齿相依的关系。只有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才能为环境保护、雾霾治理,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和更好的科学技术手段。如果经济停止发展了,那么环境保护和雾霾治理也就没有了经济上的后盾。但是经济发展必须以保护环境为前提,任何危害社会、危害环境的经济发展都是错误的。
(三)发展经济的同时,要足够重视环境保护
经济是要发展的,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本途径在于发展。但是以破坏和污染环境换取经济发
展,却是绝对不可取的。人类的生存和永续,需要青山绿水和洁净的空气,如果环境污染了,社会经济发展的根基也就毁坏了。当经济发展并不能改善人们的日常生活的时候,这种经济发展就没有太大的意义。过去几十年,中国的发展速度一直很快,以提高GDP为目标。今后的发展中,人们要更多的考虑环境的承受能力,在环境允许的范围内,再适当提高经济发展速度。这样既能达到经济发展的目的,增强了国力,又不破坏环境,让人们安居乐业,真正享受经济发展带来的实惠。
(四)环境保护从自身做起
我们都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下,共同呼吸着,每一块土地都是连在一起的,而我们也是连在一起的,我们是有责任去关心我们脚下这片共同的土地的,是有责任去守护它的。我们不能视而不见我们的家园、我们的环境正在遭受的伤害,我们不能不管我们的子孙后代是否还能看见那一片蓝天白云,是否还能呼吸着没有污染的空气的。
也许今天我们没有坐出租而选择骑自行车,对环境的改善是微乎其微的,但是只要我们每个人都有这种意识,并能付诸实践,我相信雾霾出现的次数也将会越来越少,我相信我们就有希望共同拥有一个美好的世界。
四、结语
现在有雾霾问题亟待解决,也许以后还会有更多的环境问题。所以,社会经济发展必须与环境保护相协调,在发展经济时,人类更应该注意保护环境,在良好的环境下发展,这样的经济发展,才是良性的经济发展,才是可持续的经济发展。

更多推荐

经济,发展,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