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填空题:
1.材料性质的表述包括力学性能、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化学分析、物理分析和谱学分析是材料成分分析的三种基本方法。
3.材料的结构包括键合结构、晶体结构和组织结构。
4.材料科学与工程有四个基本要素,它们分别是:使用性能、材料的性质、制备/加工和结构/成分。
5.按组成和结构分,材料分为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和复合材料。
6.高分子材料分子量很大,是由许多相同的结构单元组成,并以共价键的形式重复连接而成。
7.复合材料可分为结构复合材料和功能复合材料两大类。
8.聚合物分子运动具有多重性和明显的松弛特性。
9.功能复合材料是指除力学性能以外,具有良好的其他物理性能并包括部分化学和生物性能的复合材料。如有
光,电,热,磁,阻尼,声,摩擦等功能。
10.材料的物理性质表述为光学性质、磁学性质、电学性质和热学性质。
11.由于高分子是链状结构,所以把简单重复(结构)单元称为链节,简单重复(结构)单元的个数称为聚
合度。
12.对于脆性的高强度纤维增强体与韧性基体复合时,两相间若能得到适宜的结合而形成的复合材料,其性能显示
为增强体与基体的互补。(ppt-复合材料,15页)
13.影响储氢材料吸氢能力的因素有:(1)活化处理;(2)耐久性(抗中毒性能);
(3)抗粉末化性能;(4)导热性能;(5)滞后现象。
14.典型热处理工艺有淬火、退火、回火和正火。
15.功能复合效应是组元材料之间的协同作用与交互作用表现出的复合效应。复合效应表现线性效应和非线性效
应,其中线性效应包括加和效应、平均效应、相补效应和相抵效应。
16.新材料发展的重点已经从结构材料转向功能材料。
17.功能高分子材料的制备一般是指通过物理的或化学的方法将功能基团与聚合物骨架相结合的过程。功能高
分子材料的制备主要有以下三种基本类型:
①功能小分子固定在骨架材料上;
②大分子材料的功能化;
③已有功能高分子材料的功能扩展;
18.材料的化学性质主要表现为催化性能和抗腐蚀性。
19.1977年,美国化学家MacDiarmid,物理学家Heeger和日本化学家Shirakawa首次发现掺杂碘的聚乙炔具有金
属的导电特性,并因此获得2000年诺贝尔化学奖。
20.陶瓷材料的韧性和塑性较低,这是陶瓷材料的最大弱点。
第二部分名词解释
1.高分子的柔顺性
高分子链能够通过内旋转作用改变其构象的性能称为高分子链的柔顺性。
2.抗蠕变性
材料在恒定应力(或者恒定载荷)下,抵抗形变的能力。
3.功能陶瓷
功能陶瓷是指那些利用电、磁、声、光、热、力等直接效应及其耦合效应所提供的一种或多种性质来实现某种使用功能的先进陶瓷(现代陶瓷)。
4.韧性
指材料从塑性形变到断裂全过程吸收能量的能力。
5.聚合物的应力松驰
聚合物材料受外力迅速形变后,若长时间固定形变,产生内部应力减少的现象。这种现象是由于材料的粘弹性导致的。
6.抗拉强度
材料承受拉伸载荷时,断裂前单位面积上所承受的最大应力。
7.硬度
材料在表面上的小体积内抵抗变形或破裂的能力。
8.高分子的玻璃化转变温度
高聚物分子链开始运动或冻结的温度。
9.疲劳强度
材料抵抗交变应力作用下断裂破坏的能力。
10.乳液聚合
单体在介质中,由乳化剂分散成乳液状态进行的聚合。
11.聚合物的粘弹性
聚合物的形变与时间有关,但不成线性关系,两者的关系介乎理想弹性体和理想粘性体之间的特性。
12.(金属)材料的“合金化”(个人订正,见作业《金属材料》)
为了使钢具有某种优良的性能,可通过增加某些元素的含量来实现,这些元素大多以铁合金的形式加入到钢液中,这个过程称为合金化。(来源-中国知网)
13.功能材料
指除力学性能以外,具有良好的其他物理性能并包括部分化学和生物性能的材料。
14.复合材料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理、化学、力学性能不同的物质,经人工组合而成的多相固体材料叫做复合材料。15.材料组织(组织结构)
组成材料的不同物质表示出的某种形态特征。
16.高分子的高弹性
这种受力能产生很大的形变,除去外力后能恢复原状的性能称高弹性。
17.高分子的玻璃态
高分子的链段运动被冻结,只有侧基、链节、链长、键角等的局部运动,具有虎克弹性形变的力学状态。18.功能金属材料(万用性答法……)
指除力学性能以外,具有良好的其他物理性能并包括部分化学和生物性能的金属材料。
19.高分子合金
高分子合金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高分子材料经由物理或化学方法复合而成的复合体系。
20.塑性
外力作用下,材料发生不可逆的永久性变形而不破坏的能力。
第三部分判断题
1.界面的特性对复合材料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T
2.抗拉强度是材料承受拉伸载荷时,断裂前单位面积上所承受的最大应力。T
3.功能陶瓷指具有一定声、光、电、磁、热等物理、化学性能为特征的陶瓷材料。T
4.聚乙烯从是目前产量最大,应用最广泛的品种。T
5.陶瓷材料一般具有优于金属材料的高温强度,高温抗蠕变能力强。T
6.硬度指材料在表面上的小体积内抵抗变形或破裂的能力。T
7.材料复合的过程就是材料制备、改性、加工的统一过程。T
8.高分子的重均分子量和数均分子量之比称为多分散系数,用来表征分子量的分散程度。T
9.现代材料科学家对材料成分、结构的认识是由分析、检测实现的。T
10.疲劳强度是材料抵抗交变应力作用下断裂破坏的能力。T
11.功能高分子和高性能高分子都属于特种高分子材料的范畴。T
12.材料性质是功能特性和效用的描述符,是材料对电、磁、光、热、机械载荷的反应。T
13.材料在弹性范围内,应力与应变保持直线关系,开始偏离直线时的应力称为弹性应力。 F
14.材料性能是随着外因的变化而不断变化,是个渐变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发生量变的积累,而性质保持质的相对
稳定性;当量变达到一个“度”时,将发生质变,材料的性质发生根本的变化。T
15.高分子按结构单元的化学组成可分为碳链高分子、杂链高分子、元素有机高分子、无机高分子。
T
16. 在材料使用性能(产品)设计的同时,力求改变传统的研究及设计路线,将材料性质同时考虑进去,采取并行
设计的方法。(请 百度)
T
17. 测定高聚物分子量的方法有光散射法、端基分析法、气相渗透法凝胶渗透色谱法、超速离心沉降平衡法等。
T 18. 韧性指材料从塑性变形到断裂全过程中吸收的能量。
F 19. 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目标是,提高基体在室温和高温下的强度和弹性模量。 T 20. 受热后软化,冷却后又变硬,可重复循环的塑料称为热塑性塑料。
T
第四部分 简答题
1. 与小分子比较,高分子有哪些特征?
与小分子相比,高分子:
1,分子量不确定,只有一定的范围,是分子量不等的同系物的混合物; 2,没有固定熔点,只有一段宽的温度范围;
3,分子间力很大,没有沸点,加热到2000C~3000C 以上,材料破坏(降解或交联)。
2. 聚合物常用的几种统计平均分子量是什么?几种分子量统计平均值之间的关系?多分散系数指什么?
数均分子量n M 、重均分子量w M 、Z均分子量z M 、粘均分子量ηM 。z w n M M M M <<<η;
对单分散试样有:z w n M M M M ===η。1=α时,z w M M =;1-=α时,z n M M =。
n
w
M M d =
称为多分散系数,用来表征(分子量)分散程度。 3. 高分子有哪三种力学状态?各有什么特点?
高分子有玻璃态、高弹态、粘流态三种力学状态。
玻璃态 链段运动处于“冻结”状态,模量高形变小。具有虎克弹性行为,质硬而脆。 高弹态 链段运动已充分发展。在较小应力下,即可迅速发生很大的形变,除去外力后,形
变可迅恢复。
粘流态 由于链段的剧烈运动,整个大分子链重心发生相对位移,产生不可逆位移即粘性流
动;交联聚合物无粘流态存在
4.简述金属功能材料的功能设计方法
金属功能材料的功能设计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寻找具有特定功能的金属材料。
2,利用各种金属材料的特性,制备符合使用要求的合金。
5.简述聚合物溶剂选择的原则
极性相似原则、溶剂化原则、溶解度参数相近原则。
6.简述影响储氢材料吸氢能力的因素
影响储氢材料吸氢能力的因素有:
1,活化处理:如去除表面的氧化膜以及吸附的水以及气体。
2,耐久性(抗中毒性能):储氢材料能够容忍的不纯物质(如水汽,氧气等)的量。
3,抗粉末化性能:指材料抵抗在吸收与释放氢气产生反复膨胀与收缩所造成的粉末化的性能。
4,导热性能:(由于粉末化使导热性能大幅下降,)材料能否将释氢过程产生的热量导出的能力。
5,滞后现象:储氢材料的结合氢与环境游离氢之间的平衡关系。
7.功能复合材料中的隐身材料按照电磁波吸收剂的使用,可分为涂料型和结构型两类,它们都是以树脂为基体的
复合材料。请简述隐身材料的基本原理。
隐身材料的基本原理
1.降低目标自身发出的或反射外来的信号强度;
2.减小目标与环境的信号反差,使其低于探测器的门槛值;
3.使目标与环境反差规律混乱,造成目标几何形状识别上的困难。
8.简述自由基聚合反应的特征
1,可分为链引发、链增长、链终止、链转移等基元反应——慢引发、快增长、速终止
2,只有链增长反应使聚合度增加,且不能停留在中间聚合阶段
3,单体浓度随聚合时间逐步降低,聚合物浓度逐步提高
4,少量阻聚剂(0.01~0.1%)足以使自由基聚合终止。
9.简述复合材料的发展趋势
1,由宏观复合向微观复合发展;
2,向多元混杂复合和超混杂复合发展;
3,由结构复合为主向结构复合与功能复合并重的方向发展;
更多推荐
材料,高分子,功能,复合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