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年级数学千米吨的认识
Lt
D
第 四 单元:千米、吨的认识
第 1课时:毫米的认识
教学内容:第70页“毫米的认识〞,练一练,练习十五第1—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建立1毫米实际长度的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
2.使学生能用毫米作单位量物体或线段的长度,以及用毫米作单位画线段。
教学重、难点:用综合法思路分析应用题。
教学具准备:每人准备直尺一把或三角板一块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复习学过的长度单位
提问:我们已经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哪些?
让学生口答。
2、提问: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1米=〔 〕分米
1分米=〔 〕厘米
1米=〔 〕厘米
下面请同学们用尺量一量数学书的厚度是多少?
学生动手得出结论〔缺乏1厘米〕
3、引入新课
我们要量比拟短的物体的长度,或者要求量得比拟精确时,可以用一个新的比厘米还要小的长度单位,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毫米。
〔板书课题:毫米的认识〕
二、教学新课
1.指出直尺上的厘米刻度
让学生在直尺上找到1厘米的刻度线,并且用拇指和食指示范出1厘米的长度。
2.认识毫米
(1)提问:在这1厘米中间还有没有刻度线?它们之间的一小格所表示的长度是多少呢?
学生答复〔1毫米〕
〔2〕请同学们再看一看,直尺上表示的1毫米有多长?
闭上眼睛想一想,1毫米的长度是多少。
用手指比划一下,1毫米有多长。
3.认识1厘米=10毫米
〔1〕1厘米是这么长,1毫米是这么长,〔教师比划〕,你们知道1厘米和1毫米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呢?
我们借助直尺来看一看。
1厘米是几毫米?我们只要数一数1厘米里面有几小格,那么它就等于几毫米。
请同学们拿着铅笔,用铅笔尖指着尺上的小格数一数,看看1厘米等于几毫米。
〔学生数,然后答复〕
〔教师领读一遍〕
教师板书:1厘米=10毫米
总结:到现在为止我们认识了一个新的长度单位毫米,知道了毫米是比厘米还要小的长度单位,1厘米=10毫米。
4.教学例1
〔1〕教学例1
a.请同学们拿出一根自动铅笔的笔芯,平放在课桌上。
b.要求大家用尺量一量这根笔芯的长是多少毫米,然后告诉老师。
〔要求把0刻度线对准笔芯左端,看右端对准多少毫米的刻度。教师巡视辅导〕
请同学们看一看课本第70页的例1,你的量法和书上的一样吗?
数一数课本上笔芯的长度是多少毫米,并填在书上。
5.画线段
〔指导画线段的方法:先画什么?用直尺上的0刻度对准这一点?要画多长就画到多少毫米
为止,最后还要注意什么?〕教师示范。
请同学在练习本上画一条42毫米的长的线段。
让同桌互相量一量,看看画的是不是42毫米长的线段。
小结:用毫米作单位量物体和画线段,都要把直尺的哪一刻度对准左边端点,然后看哪边的刻度确定长度?
三、稳固练习
1.完成“练一练〞第1题
请同学们拿出一枚1分硬币,量一量看看它的厚度是多少?
2.完成“练一练〞第2题
请同学们看看图上的花边和回形针各是多长,把结果填在括号内。
3.做“练习十五〞第1题
请同学们量一量数学书的厚度。
4.完成“练习十五〞第2题
让学生先量然后提问答复。
5.做“练习十五〞第3题
分2人小组讨论,得出结果然后指名答复。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个新的长度单位,〔毫米〕。一毫米有多长?请大家用手比划一下。1厘米等于多少毫米?用毫米作单位量长度或者画线段要怎样做?
五、作业
练习十五第4题。
第 2课时:长度单位的简单换算
教学内容:第71页例2、例3,练一练,练习十五第5—8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长度之间的换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换算。
2.培养学生简单推理能力。
教学重、难点:长度单位间转化的推理过程
教学具准备: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口算
练习十五第5题,用卡片出示,让学生口算。
2.复习长度单位
a.让学生从大到小说一说 已经学过的长度单位。
b.提问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关系是什么。
〔学生口答〕
1米=〔 〕分米 1米=〔 〕厘米
1分米=〔 〕厘米 1厘米=〔 〕毫米
3.口答
〔让学生抢答〕
5个十是〔 〕 6个百是〔 〕
80里有〔 〕个十 300里有〔 〕个百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2
刚刚我们复习了前面学习的知识,接着就来看一看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从尺上你看出这根线段的长是多少了厘米吗? 〔板书:5厘米〕
如果换成用毫米作单位长度又是多少呢?〔板书:5厘米=〔 〕毫米〕
我们可以怎样想?根据提示讨论.
a.1厘米是〔 〕毫米?
b.5厘米是〔 〕个10毫米?
c.就是〔 〕毫米?
让学生讨论,并指名答复。〔让同学连起来说一说。〕
现在老师要你们按照刚刚想的步骤来说一说4分米=〔 〕厘米,你们愿意试一试吗?
两人讨论,指名说一说。
2.组织练习
做“练一练〞第1题〔结合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3.教学例3
接着我们来看一看书上的例3谁能告诉我例三和刚刚的题目有什么不同?〔教师提示〕
例3应该怎么想呢?
请同学们结合书上的想一想分2人小组讨论,把讨论的结果填在书上。
指名学生答复。
〔齐读一遍〕
40毫米=〔 〕厘米
300厘米=〔 〕米
同学之间互相说一说。
指名答复,其他同学认真听。
三、课堂小结:
刚刚我们学习的是长度单位的简单换算,在进行长度单位换算时,要先想换算的两个长度单位间的进,率,再根据进率来推算出结果。
四、课堂练习
完成“练习十五〞第8题。
让学生分4人小组讨论。把你讨论的结果告诉老师。
看看你有几种不同的剪法。〔教师巡回指导〕。
五、作业
1.“练一练〞第2题
2.“练习十五〞第6、7题
第 3课时:千米的认识
教学内容:第73、74页“千米的认识〞,例1、例2和“练一练〞,练习十六第1—4题。
教学目标:
1、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公里〕,建立千米长度的概念,知道1千米=1000米
2、学会千米与米之间的简单换算,进一步培养学生简单的推理能力。
教学重、难点:千米与米之间的简单换算。
教学具准备:一根米尺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复习前面学过的长度单位
2.出示米尺,你能比划出1米有多长吗?
3.你能猜一猜教室的长是多少米吗?
二、教学新课
1.引入“千米〞
测量教室的长可以用米做单位。但是如果我们用它来量比拟长的距离,比方量两个城市之间的距离是多少?你觉得用米这个长度单位来量怎么样?
更多推荐
长度,单位,学生,同学,教师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