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空气调节》课程标准
一、课程概述
1.课程性质
《空气调节》是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以空调系统组成、空调设备、空调工程应用为主线的顺序讲授符合高职学生的认知规律。对基本原理、基本设备、基本系统、基本工程技术采用案例教学发比较深入地分析和全面的介绍。使学生掌握空气调节的基础知识及空调系统的构成,工作原理和计算、设计方法等。
2.课程任务
《空气调节》课程通过家用中央空调相关的实际项目学习,增强学生对专业知识运用的认识,让他们熟练掌握中央空调的系统组成、空调负荷计算、空调系统基本形式以及工作原理,熟悉中央空调系统运行管理常识,从而满足企业对相应岗位的职业能力需求。
3.课程要求
通过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民用和工业建筑空调系统进行设计和运行管理的初步技能方面的岗位职业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为实际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各类空调系统原理的知识;
(2)掌握独立进行一个简单的空调系统设计的原理;
(3)了解对空调系统设备进行合理的选择的知识;
(4)掌握学生搜集资料、阅读资料和利用资料的方法
2.能力目标:
(1)各类空调系统图的读图识图能力;
(2)各类空调系统的组成及原理分析的能力;
(3)一个简单的空调系统设计的能力;
(4)空调系统设备进行合理的选择的能力;
(5)安全操作和自我防护能力。
3.素质目标:
(1)培养学生安全、责任意识;
(2)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良好的沟通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
(4)培养学生勇于创新、敬业乐业的工作作风;
(5)基本生产组织、技术管理能力。
(6)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
三、与前后课程的联系
1.与前续课程的联系
本课程的前续课程主要是《制冷原理与设备》、《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泵与风机》等课程,为学生分析制冷系统进行分析和合理应用提供了理论的依据。
2.与后继课程的关系
为学生后续课程《中央空调施工与运行管理》、《空调安装工程预决算》、《暖通CAD》的学习打下了理论基础,建立了整个系统的概念。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表1课程项目结构与学时分配表
五、教材的选用
1.教材选取的原则
按照规定选用与课程标准相配套的规划优质教材,禁止不合格的教材进入课堂。建立由专业教师、行业专家和教研人员等参与的教材选用机构,完善教材选用制度,经过规范程序择优选用教材。
2.推荐教材
《通风与空气调节》主编田娟荣机械工业出版社
《空气调节技术》主编邢振喜中国商业出版社
3.参考的教学资料
《最新空调技术1188问》主编冯玉琪王强人民邮电出版社
《制冷与空调》主编邬振耀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六、教师要求
专任教师具有高校教师资格和本专业职业资格或技能等级证书;有理想信念、有良好职
业道德、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具有暖通空调制冷等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具有扎实的制冷与空调技术相关理论和实践能力;具有较强的信息化资源应用和开发能力。
兼任教师主要从相关企业聘任,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和工匠精神,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具有中级及以上相关专业技术职称,能承担本课程教学、实习实训指导等教学任务。
七、学习场地及设施(设备)要求
多媒体教室、实训教室、白板、黑板、相关工具、相关量具等。
八、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积极开发和利用网络教学资源:课程标准、实训指导书、授课计划、电子教案、教学资源库等教学文件,及多媒体教学课件、习题、案例库、试题库、网络方案、工具软件,建立互动交流网络平台。
九、考核方式与标准
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不但要重视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培养,还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以利于今后可持续发展。因此需要加强理论知识、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等方面的考核评定。
本课程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既有理论知识考核,又有学生学习态度、思维能力、动手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的综合考核,具体评价方法和内容见表2。
表2 空气调节课程评价方法和内容
更多推荐
空调,学生,系统,课程,能力,教材,相关,教学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