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卷第22期
永城柿园汉墓壁画探析
----兼论8神组合的形成
杜冰
(河南大学美术学院,河南开封475000)
摘要:永城柿园汉墓壁画的发现填补了西汉前期巨幅色彩壁画的空白。在西汉时期,四神中青龙、朱雀、白虎三神形
象已经确立,唯有北方玄武的形象还不稳定,且在柿园汉墓壁画四神形象中的玄武位为一鸭嘴蛇身的怪兽形象。经考证,四神组合形成的具体时期在新莽时期,所以柿园汉墓中玄武这一形象应为汉代人们想象的瑞兽,表祥瑞之意。墓
室壁画所绘主题是仙界,内容是汉代人们想象中的仙界神灵物种等等,其作用是象征逝者去往另一个世界的桥梁,引
魂升天,帮助引导墓主游魂,以便顺利到达天堂乐土。
关键词:柿园汉墓壁画;四神;祥瑞
中图分类号:J2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5079(2019)22-0162-02
西汉是我国整个封建社会发展的一个高峰,这一时期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都达到了高峰。梁国作为西汉的一个大诸侯国,其地理位置则是当时的膏腴之地,所以当地经济、政治、文化比之西汉其他诸侯国都略高一筹。西汉梁国国王梁孝王刘武在公元前168年从淮阳迁徙到睢阳,且死后葬在芒砺山,自此以后梁国国王的墓葬选址皆在芒砺山。其中柿园汉墓则是芒场山墓葬群中为数不多凿山为室的其中一个,经专家考证,柿园汉墓墓主人是梁共王刘买。
在柿园汉墓中发现了许多有价值的文物,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则是墓中的四神云气图壁画,四神云气图壁画由中间主题图案和四周边框辅助纹饰两部分组成。山经考古发掘简报来看,壁画分别位于主室室顶、南壁及西壁门道口南北两侧,均绘有彩色壁画,共三幅。其中主室顶部壁画保存最为完整,发现时色彩如新,南壁中间以下受破坏较严重。⑵
一、柿园汉墓《四神云气图》彩绘壁画的内容
四神云气图壁画是在墓室三幅壁画中保存最为完整、考古艺术价值最高的一幅彩绘壁画。画面南北长5.14米,东西宽3.27米,整幅壁画由龙、朱雀、白虎、怪兽、灵芝草、云气纹和边框图案组成,主题
图案以朱砂红色为底色,然后用白、绿、黑等颜色绘制出的彩色壁画。龙绘于整幅画面的中间位置,横穿于画面南北两端,约占整幅壁画的一半以上,墨绿色龙身布满精美的红色龙鳞,龙首张双角,其舌卷一黑白相间怪兽,龙口大张,欲吞下其前方怪兽之象,龙生两翼,藕色四足,其中前两足一足踏云气,一足踏翼;后两足一足接朱雀尾,一足连接一株花朵,龙尾处有一株花朵生长,龙体体型气势磅礴,在云气纹的衬托下有种漂浮游离之像。朱雀绘于龙身中间的东侧位置,头部朝北尾部朝南。嘴部衔着龙角,颈部有一株花朵,尾部则有两个云气纹装饰图案,其身体羽翼部位有黑色圆点图案。白虎位于中间的西部,与朱雀相对而立,白虎脚踩云气纹,头部长有两株花朵,仰首张口,欲吞下其前方的一颗灵芝,有奔走之像。怪兽绘于整幅画面的最南端中间位置,被龙舌所衔。其头作鸭嘴型、长颈、长羽、身饰鱼鳞纹,背张巨刺,尾的形象是鱼尾。灵芝、云气纹:灵芝绘于龙虎中间的空白处,长在云气纹之上。而云气纹则在画面的中间,用以显示整幅画面在仙境宇宙的一种视觉效果。
二、壁画中的四神组合和玄武位形象
柿园汉墓壁画中的青龙、白虎、朱雀三像出自于中国传统四神形象,而在玄武位的怪兽形象则有一些不同的观点。现在主要有两种看法,一是贺西林先生猜想在柿园汉墓壁画中的玄武位形象为渔妇形象,其依据是《山海经.大荒西经》说:“颛顼死即复苏。风道北来,天及大水泉,蛇乃化为鱼,是为渔妇,颛顼死即复苏。”这一观点贺西林先生没有具体论证这一看法的合理性,这种看法或可成立。但是笔者认为这两者之间不存在直接的联系,因为这壁画内容中虽有其他三神存在,但其分布并不是按照
东方青龙、南方朱雀、北方玄武和西方白虎的方位来绘制,所以说就这样贸然地把北方玄武猜想为渔妇还有欠妥当;二是认为玄武位的怪兽形象是传统的玄武早期形象,其看法依据也主要是根据四神组合说来断定这一形象为玄武早期形象。
墓室壁画和墓室内出土的相关文物可以准确地反映当时的一种文化意识形态,所以我们接着从墓室壁画和墓室内出土的有关四神的文物来看传统四神的发展与确立。迄今为止我们发现最早的有关四神组合是在新时期于青铜器时代的《西水坡遗址龙虎图》,出图的蚌塑中都有龙、虎图像,生动逼真,是中国迄今已知保存最完整的原始时期龙虎图形。墓室壁画的形成最终发展成为一种普遍的丧葬文化现象,从现有的资料来看,应该是出现在汉代。最早的便以西汉早期的柿园汉墓壁画为代表,在柿园汉墓壁画中我们可以明确地看到传统四神的青龙、白虎、朱雀三神,其北方位玄武为一怪兽形象。这一时期的四神形象中除去玄武形象的其他三神形象已经确立。
在西汉中晚期,我们在洛阳卜千秋墓中发现了有关四神的壁画。在卜千秋墓中我们能够看到墓室壁画的发展己经具有了很高的艺术性,以及从二桃杀三士的壁画内容中也发现了这一时期的壁画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叙事性。在壁画中我们可以看出不仅有四神中的青龙、白虎、朱雀等形象的存在,代表阴阳的伏羲、女娱形象还有枭羊和麒麟等一些古人幻想仙境也有了具体的形象。其中有一点令人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一墓室壁画中,出现了与柿园汉墓壁画中北方位怪兽几乎相同的一种形象。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这一时期的墓室壁画继续发展,而且四神中的玄武位形象还是复杂多变。
到了西汉晚期至新莽时期,在山西太原尖草坪出土的四神温酒炉上面雕刻的四神形象中玄武形象已经成为传统主流龟缠蛇形状。到这一时期,四神形象已经逐渐趋于稳定,很多的专家学者也把四神形象的正式确立定位在西汉晚期,但本人在查询相关资料的同时发现在新安县铁打山新莽壁画墓的玄武形象为鸟首龟身。出现这一形象(下转第164页)
作者简介:杜冰,男,汉族,河南商丘人。研究方向:艺术管理。162
文化纵横第2卷第22期
(二)服装设计中插画的运用
随着近些年流行元素在服装设计中的广泛应用,以新潮流、新时尚的服装设计产品越来越多地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许多服装设计都开始添加一些手绘插画艺术,让大众在享受全新穿着体验的同时也可以感受插画艺术所带来的审美价值。如耐克所推出的一款名为:Nike Air Force1 Script Swoos设计手稿休闲板鞋(如图2),就是在产品中添加了手绘的插画元素,使得这款鞋子增加了诸多文化气息,更让这款鞋从发售价的799元开始一路飙升,一度卖至缺货。其中,插画艺术在产品中的运用功不可没。将易表现的图案、文字呈现在服装上,让服装设计展现出新的风格和特点,无疑将给消费者带来新的审美体验。
图2
(上接第162页)说明了在西汉晚期以龟缠蛇为玄武形象的四神还不稳定。从这时期以后传统四神的形象才由复杂多变逐渐形成为我们所认知的主流四神形象。所以经本人查阅相关文献认为以龟缠蛇为玄武形象的四神形象在新莽时期才得以稳定并由人们所熟知并接受。
由以上材料可以看出,中国的四神形象从古代到新莽时期都没有正式的确立下来,尤其是玄武形象复杂多变,如用枭羊、怪兽、麒麟等形象替代,但龟缠蛇的形象却早己初具雏形,这说明在柿园汉墓壁画中的玄武位形象并不是传统玄武的早期形象,只是当时用来替代玄武形象的瑞兽,所以其柿园汉墓中的怪兽形象还有待考证。
笔者猜想柿园汉墓壁画中怪兽形象应是一种祥瑞的代表,是西汉时期人们通过想象力组合而成的一种动物。东汉时期,随着汉武帝的对外扩张,以及对外战争的胜利,也带来了许多珍奇异物。所以,在这种背景下人们所创造的一些瑞兽也会随之通过墓室壁画而表现出来,借此来表达当时人们对升仙的美好期望。
三、壁画中的四神作用及其文化内涵
墓室为人死后的住宅之地,受天命观和阴阳五行的影响,其墓室的建制和构造也是仿制生前的居室构造其墓室,代表的是一个小型的宇宙。而柿园汉墓壁画作为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壁画墓之一,其壁画中的内容也与当时的神仙信仰和天人感应学说有着必然的联系。
首先在绘画的有关四神的内容上,我们能够了解到从画像布局来看,这四种动物不具有方位意义,因此,它们只是取其祥瑞而非表示四方。⑶祥瑞之风在东汉时期非常盛行,因为基于天命观的意识形态下,统治者认为祥瑞是上天对自己英明睿智,治理国家有方的一种吉兆,认为是自身的功德引来的祥瑞气象,对自己升仙得道有莫大的帮助,所以在这
(三)日用品设计中插画的运用
产品的外观形象塑造离不开视觉效果的支撑,手绘插画的出现很好地为产品注入了新的活力。手绘是一种最直接可以自由表达创作思想的方式,将其与日用品设计相结合,会衍生出更加贴近生活、更具文化价值的产品。如故宫文创作品中,有许多都是手绘插画与创意产品融合的成功案例。故宫插画艺术类型的文创中,涵盖了雨伞、团扇、笔记本、书签、杯子等多种类别,从不同方面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以故宫元素为蓝本,用插画艺术表现在创意产品上,让这些普普通通的日用品变得更有温度、更有文化、更有品位,让消费者从内心去接受它、喜爱它。
四、结语
手绘插画是设计中最重要的一环,它不仅起到了对文字进行说明的作用,还创造了美,给大众带来美的享受。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手绘插画艺术己经越来越多地进入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被广泛应用。手绘插画的画面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内容和审美价值,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能够调动大众
的思想情感和审美情趣,引起人的联想,不断去引发消费者的情感共鸣。
参考文献:
[1]李光安,殷雅雯.手绘插画在北京故宫文化遗产衍生品设计中的
应用研究[J].艺术科技,2019(09).
[2]张佳宁.手绘插画作为艺术设计的价值[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
研究,2019(01).
[3]姚陈静,金薇薇.手绘插I®在化妆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J].
戏剧之家,2019(05).
种社会观念的影响下,我们分析柿园汉墓中的壁画。
柿园汉墓壁画中的白虎、朱雀、怪兽、灵芝、云气纹等一方面是代表祥瑞纹,但是我们又会发现这些祥瑞是汉代人们想象中的天上的神物,而且壁画中的云气纹饰使画面感增强,给人一种瑞兽置身于天空仙境中的感觉。《四神云气图》壁画绘在墓室顶部,其墓室壁画方位也能够代表天的一种意识形态。
墓室内其余两幅壁画分别绘在南壁及西壁门道口南北两侧,这两侧墓室壁画分别有仙山、云气纹、豹子等等,虽然这两部分画面损坏严重,但我们仍然可以看到画面中所描述的仍然是当时人们想象中的仙境,所以在这一方面来看墓室就是一个虚拟的仙境。我们在这之中还发现墓主人的棺则是在主室北壁的西段,也就是在整幅壁画的下方。所以结合这种布局和当时的升仙思想来看,这些应是象征逝者期望去往另一个世界的桥梁。
四、结语
柿园汉墓壁画作为我们现在发现最早的壁画墓,开启了墓室壁画的先河,其绘画己具有了非常成熟的技艺,绘画的主题也很有指向性,能够清楚地反映出当时的社会观念信仰,这对我们研究墓室壁画起源和发展以及西汉时期人们对于祥瑞和神仙信仰提供了非常可靠的实物资料。柿园墓室壁画的发现不仅丰富了我们对于四神的认知,还为以后的墓室壁画提供了素材,对后来的墓室壁画又提供了一种参考,而且也使我们了解到当时汉代人们想象中的仙境和人们对神仙、永生的信仰,对我们了解西汉文化具有很高的借鉴意义。参考文献:
[1]武玮.向祎.四神云气图壁画[M].郑州:大象出版社,2017.10.1
[2]阎根齐.河南省商丘文物管理委员会等编.芒砺山西汉梁王墓地
[M].北京:文物出版比2001,08:115
[3]牛天伟.汉代“四神”画像论析[J].南阳理工学院学报,2013.5(02).
164
更多推荐
壁画,形象,墓室,汉墓,柿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