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拼壁画的艺术特征
作者:李华栋
来源:《名家名作》2018年第03
        [ ]六朝绘画在承继两汉艺术传统的基础上,在主题思想、形象塑造、布局章法上都有创新和突破,对此后更加成熟的隋唐绘画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通过对南朝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拼壁画的分析研究,可以清晰地发现:南北朝时期,南朝和北朝在绘画创作上应该是有交流和融合的,其艺术个性共同显现出一个大的时代特征。
        [ ]六朝绘画;竹林七贤;艺术特征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5-8854201803-0046-01
        在中国绘画发展史上,六朝处在一个十分重要的发展阶段。六朝绘画在承继两汉艺术传统的基础上,在主题思想、形象塑造、布局章法上都有创新和突破,对此后更加成熟的隋唐绘画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六朝时期见于记载的画家和作品数量很多,但由于历经沧桑,传世的作品已寥若晨星。即使流传今世的也大都是唐宋时期的卷轴摹本,虽然这些摹本保留了
原作的风格和技巧,但面对后人期待目睹六朝真迹的渴望,无疑还是心存遗憾。好在黄土藏金,在逝去一千多年的六朝古人的墓室内以画像砖、砖拼壁画等非卷轴画的形式向我们展现了不同风格的绘画作品。1960年南京西善桥宫山大型南朝砖室墓内发现的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拼壁画,就是这个时期最具代表性的艺术作品之一。
        该壁画以四人一组分布在墓室的南北两壁,相向而对,它们各长2.4米、高0.8米,南壁壁画自外而内依次为:嵇康、阮籍、山涛、王戎四人。北壁自外而内为向秀、刘伶、阮咸、荣启期四人。八人中除荣启期为春秋时期的隐士外,其余七人均为三国、两晋人物。八位人物形象均采取席地而坐的姿势。彼此以银杏、垂柳、松、槐、阔叶竹间隔,人物旁均有榜题人物姓名。南壁壁画始为嵇康,嵇康右边绘银杏一株,与画上其他树木均作同根双枝树形,嵇康头梳双髻,无巾饰,双手弹琴,赤足坐于褥上,那怡然弹琴的神态充分体现了史料上对其生平的介绍,把这位具有傲视汤武周孔气概,但内心充满难言痛苦和矛盾的士人神态刻画得极为神似。阮籍与嵇康隔松树一株。其头戴帻,身着长袍,赤足一手支于皮褥之上,一手置膝上,吹指作啸状,极为生动。其旁置带把酒器一具,器下有盘,器内浮小鸭一只。阮籍旁为一株槐树,山涛隔树与之相邻,山涛头裹巾,赤足屈膝坐于皮褥之上,一手挽袖,一手执耳杯,前置一瓢尊,其饮酒至八斗方醉的海量被刻画得淋漓尽
显。山涛之旁,垂柳一株,然后为王戎。王戎头露髻,一手靠几,一手持如意。仰首、屈膝,赤足坐于皮褥上,其前置瓢尊一只、耳杯一只,瓢尊中亦浮一只小鸭,《庾信乐府·对酒歌》有山简竹篱倒,王戎如意舞之句。这幅画面生动再现了王戎如意舞的诗境。王戎后面为银杏一株,作为南壁壁画的结束。

更多推荐

壁画,艺术,绘画,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