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为什么要做生涯规划?
大家好!欢迎来到知涯学院,今天是《如何规划你的生涯》第二讲。
在这一讲中,我们会一起探讨一个问题:为什么要做生涯规划?或者说,做生涯规划对我们究竟有什么好处呢?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想先问大家另外一个问题:你是什么时候意识到,自己需要做生涯规划的?
也许有人说,新高考来了,老师说了,我们要学习生涯规划,这样才能更好地选科。那么,更好地选科又是为了什么呢?你可能会说,当然是为了选一个心仪的好专业,上一所理想的大学啊。那上一所理想的大学,读一个好的专业,又是为了什么呢?当然是为了找个好工作呀。好,我再问你,好工作又是为了什么呢?……
1.立足现在 洞见未来(不念)
这一连串的问题,是不是让你觉得有一点压力?但你看看啊,我通过这一步步的问题,就把
你从现在引导到了未来。实际上,这就是我们所谓的“生涯规划”在做的事情,我们要学会规划未来。
这个时候你可能会说了,未来那么多变,我们很难预见吧,不然怎么说“人生无常”呢。对,正是因为变化无常,我们才要学会应对,生涯规划恰好就是那“有常”的“应变之道”!
生涯规划告诉我们,人生分为不同的阶段,我们在每个阶段都要去认识自己,认识外部世界,并且做好谋划,这样才能更从容、更好地去应对人生中的每个难题。
如果你快高中快毕业了,你可能会有比较强烈的感觉。比方说,你可能会开始考虑,我能不能顺利毕业呢?我到底能不能考上理想的大学呢?如果考砸了,我的未来要怎么办呢?……每当我们到了一个要做选择的关键节点上,各种问题就会跑出来了,绝大多数人在面对未来不可测的时候,都会感觉很恐慌,焦虑、犹豫、寝食不安。我们都期待美好的未来,但是呢,又觉得未来根本没法掌控,所以就有一种强烈的“失控感”!
那怎么办呢?你试想一下,如果我们提前搜集了足够多的关于未来的信息,对自己有充分的了解 ,并且设计了去实现人生目标的几条备选路径,甚至已经预估了每条路径成功的概
率,和可能面临的失败风险。这个时候,我们的焦虑感和迷茫感,是不是会明显降低呢?就像建房子一样,还没开始建,我们就已经画好了蓝图,考虑好了周边环境,至于房子能不能建好,你心里应该已经有了七八成的把握了。
规划是面向未来的,未来也会通过规划变得更加清晰。虽然我们不能百分百控制未来,但至少,没有那么多的不确定性了。一个人如果看不到未来,就掌握不了现在;如果掌握不了现在,就看不到未来。这就是生涯规划为我们带来的第一份礼物,叫作立足现在,洞见未来。
2.目标导向 步步为营(不念)
著名演员、同时也是政治家的施瓦辛格,很小的时候就有一个梦想——长大了要做美国总统。为了实现这个梦想,他自己规划了一条路径:要成为美国总统,首先要做美国州长——要竞选州长,必须要有雄厚的财力作为后盾——要获得财团的支持,就一定要融入财团——要融入财团,最好娶一位豪门千金——要娶一位豪门千金,就必须成为名人——成为名人的快速方法,就是做电影明星——做电影明星之前,要练好身体,练出阳刚之气。就这样,这个奥地利男孩儿一步一步,开始了漫长的圆梦之旅,并且一路当上了加州州长。
听了这个例子,你有没有觉得,施瓦辛格是一个目标特别明确,而且路径清晰的人?生涯规划的三个基本问题里有两个问题是:我要去哪里?怎么去?说的就是我们的“目标”和“路径”。人为什么需要目标呢?有位心理学家叫阿德勒,提出了一个“梦幻目标”的理论,他说:“人为自己设下目标,就能带出希望,所有的行为都会凝聚在这个希望的周围,活出意义来。”是的,当学习没有目标,我们会觉得没有动力;当生活没有目标,我们会感到人生充满了无聊。北大的徐凯文老师在2016年提出过一个知名的概念——叫作“空心病”,什么意思呢?就是一个人缺乏价值观,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活。他发现啊,北大有30%的学生有“空心病”,很多学术很牛、能力也很强的大学生,就因为这种“病”,有的抑郁,有的甚至自杀。
如果人生没有理想,所有的一切就都会失去意义,你可以想象一下,自己置身在一艘没有航向的船上,一直在无边无际的海洋中随波逐流,看不到灯塔,也不知道归宿在哪里。这难道不是一种很可怕的感觉吗?
但是,如果有了生涯规划,你就可以从这种感觉中被拉出来!因为生涯规划时时刻刻都要问你,你的目标在哪里?要怎么去实现它?这就避免了我们迷茫,没有方向感,而且能提
醒我们,要积极地、一步一步地走向未来。这就是生涯规划送给我们的第二份礼物:目标导向,步步为营。
更多推荐
没有,目标,问题,觉得,理想,成为,人生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