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火和实火是怎么回事
虚火表现的症状:经常口腔溃疡,口干口渴,喝多少水都觉得渴。五心烦热(手心两个,脚心两个,心口一个,合称五心),睡觉踢被子,手和脚总是不自觉的伸到被子外面。或失眠烦躁,难以入睡。还有脸上起痘痘,起的是那种挤不出米的痘痘。嘴唇干燥甚至起皮。脖子甩一甩就嘎嘎响,膝关节也经常嘎嘎响。眼睛干涩,或看东西模糊。
实火表现的症状:口干口渴,能喝水,饭量也大。便秘,口臭,脸上起痘痘,起的是能挤出白米的痘痘。有的人还伴有脚臭。容易出汗,脾气大,爱发火。眼睛红肿,牙龈肿痛。
 
什么是虚火?什么是实火呢?我们首先了解一下阴阳。人体储存着两种物质——阴和阳。凡是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无形的、兴奋的,都属于“阳”。凡是相对静止的、内向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有形的、抑制的,都属于“阴”
 
假设身体是一个储藏器,正常情况下,应该储存阴和阳各100个,如下图:
                                   
当身体的阴阳平衡,也就是阴和阳储存都保持在100个的时候,人就不会生病,更不会上火。
                       
以上的图是虚火图。虚火在中医里称为阴虚火旺。所谓阴虚火旺,并不是你真的上火了,而是身体的阴被消耗得太多,或营养跟不上,导致阴急剧下降,而显得阳比较多。造成阴虚火旺,致使身体出现反复口腔溃疡等一系列虚火上升的不适症状。很多人在这个时候,都会去药店买去火药吃。这种治疗方法是错误的,此时,应该补阴(中医称为滋阴)。是应该补,而不是泻(去火是泻)。补阴的食物有:梨、荸荠、甘蔗、琵琶、银耳、百合、百合花、玉竹、麦冬、天冬。如果你出现了我在虚火里所说的症状,应该及时选择吃这些补阴的食物。把阴补上来了,让阴又升到100个,阴阳平衡,那些上火的症状自然就会消失。中医的轻柔刮痧、张氏搓八髎、按摩、针灸、理疗,都是补阴的最佳选择。
                       
以上图是实火图。实火在中医里称为阳亢。也就是阳太亢盛了,太过了。如上图所标,若身体的阴维持在正常值100个不变,而阳升到了130个或更多,则会出现牙龈肿痛等一系列实火的症状。这个时候,治疗就需要吃去火药。还要多吃去火的食物,如:苦瓜、丝瓜、黄瓜、螃蟹等。中医的拔罐、重刮痧、针灸泻法,去火效果非常迅速。
 
如果你出现上火的情况,一定要先分清是虚火还是实火,对症下药,对症给出治疗方案,治疗才能见效,而且能除掉病根。
                   
上图是虚火的舌苔,舌头整体发红,舌尖和舌头两边有很多红点。跟舌头一样平的红点舌称为星点舌,红点比舌头高的红点舌称为芒刺舌。只要出现星点舌和芒刺舌,都代表体内有虚火。
                   
上图是实火的舌苔,舌头整体颜色红得比较厉害(中医称为红赤),舌苔比较厚,有的舌苔甚至呈黄色。只要出现这样的舌苔,就代表体内有实火。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经脉是气血流通运行的主要通道,我们常说的任督二脉,以及手足12条经脉,皆属于经脉,合称14正经。络脉则是沟通经脉、全身上下以及表里的分支联络通道。经脉是主干,分布有穴位;络脉是分支,没有穴位分布。
 
穴位又是什么呢?中医认为,穴位是经络之气汇聚输注于体表的部位,又是疾病反映于体表的部位,还是针灸、推拿、气功等疗法的施治部位。
近些年,国内外大量医学家对穴位进行了电阻和解剖的研究,一致认为,人体穴位是既与神经系统密切相关,又与血管、淋巴管、肌肉等组织有关的复杂综合结构。
 
穴位也叫输穴、腧穴、俞穴、穴道、孔道,《类经·人之四海》即有“输、腧、俞,本经皆通用”的说明记载。
简单地说,经脉是大马路;络脉则是小马路、小巷子、小过道;穴位是大马路上的十字路口。而针灸、点穴、拔罐、刮痧等治疗手段,就是疏通道路的红绿灯和交通警察。
 
一般情况下,红绿灯转换正常,车辆和行人井然有序,道路畅通。人体亦如此,各脏器遵
行五行的相生相克,维持动态平衡,穴位无瘀阻,经脉畅通,人体也就保持健康而不生病。

更多推荐

经脉,治疗,穴位,虚火,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