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泥砂浆面层工程所用的水泥应有产品的合格证书(或产品性能检测报告),水泥、砂等应有进场复试报告。
水泥砂浆面层工程必须严格按标准操作规范进行操作,保证工程质量,同时确保各施工人员的职业健康安全和现场文明施工。·
铺设整体面层时,其水泥类基层的抗压强度不得小于;表面应粗糙、洁净、湿润并不得有积水。铺设前宜涂刷界面处理剂。
整体面层施工后,养护时间不少于7d,抗压强度应达到5MPa 后,方准上人行走;抗压强度应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正常使用。
整体面层的抹平工作应在水泥初凝前完成,压光工作应在水泥终凝前完成。
一、技术准备
(1)审查图纸,制定施工方案,了解水泥砂浆的强度等级;
(2)在施工前对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3)抄平放线,统一标高。检查各房间的地坪标高,并将统一水平标高线弹在各房间四壁上,一般离设计的建筑地面标高500mm;
(4)在穿过地面处的立管加上套管,再用水泥砂浆将四周稳牢堵严;报监理验收合格后才进行楼地面施工。
(5)检查预埋地脚螺栓预留孔洞或预埋铁件的位置;
(6)组织熟练的专业队伍进行面层工程的施工操作;
二、作业条件
(1)施工前在四周墙身弹好水准基准水平墨线(一般弹+500mm 线);
(2)门框和楼地面预埋件、水电设备管线等均应施工完毕并经检查合格。
(3)各种立管过墙孔洞等缝隙应先用细石混凝土灌实堵严;
(4)办好作业层的结构隐蔽验收手续;
三、材料的关键要求
(1)根据设计图纸要求计算出水泥、砂等的用量,并确定材料进场日期。
(2)按照现场施工平面布置的要求,对材料进行分类堆放。
(3)水泥的品种与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且有出厂合格证明及检验报告方可使用。
(4)砂不得含有草根等杂物;砂的粒径级配应通过筛分试验进行控制,含泥量应按规范严格控制。
(5)水泥砂浆应均匀拌制,且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等级。
四、质量关键要求
(1)避免起砂、起泡:其原因是水泥质量不好,水泥砂浆搅拌不均匀,砂子过细或含泥量过大,水灰比过大,压光遍数不够及压光过早或过迟,养护不当等。因此,原材料一定要经试验合格后才可使用;严格控制水灰比,用于地面面层的水泥砂浆稠度不宜大于35mm;掌握好面层的压光时间。水泥地面的压光一般不应少于三遍:第一遍随铺随进行,
第二遍压光在初凝后终凝前完成,第三遍主要是消除抹痕和闭塞细毛孔,亦切忌在水泥终凝后进行,连续养护时间不应少于7 昼夜。
(2)避免面层空鼓(起壳):其原因是砂子粒径过细,水灰比过大,基层清理不干净,基层表面不够湿润或表面积水,未做到素水泥浆随扫随做面层砂浆。因此,在面层水泥砂浆施工前,应严格处理好底层(清洁、平整、湿润),重视原材料质量,素水泥浆应与铺设面层紧密配合,严格做好随刷随铺。
五、 施工工艺
工艺流程 操作工艺
(1)刷素水泥浆结合层:宜刷水灰比为~ 的素水泥浆,也可在基层上均匀洒水湿润后,再撤水泥粉,用竹扫帚均匀涂刷,随刷随做面层,应控制一次涂刷面积不宜过大。
(2)地面的标高和找平,控制线应统一弹到房间四周墙上,高度一般比设计地面高500mm。有坡度要求的地面,坡度应满足排水的要求。
(3)打灰饼、冲筋:根据+500mm 水平线,在地面四周做灰饼,然后拉线打中间灰饼再用干硬性水泥砂浆做软筋(软筋间距为 左右)。在有坡度要求的地面,应按设计要求做泛水和坡度。对于面积较大的地面,则应用水准仪测出面层的平均厚度,然后边测标高边做灰饼。
(4)水泥砂浆面层的施工
1)基层为混凝土时,常用干硬性水泥砂浆,且以砂浆湿润松散、手握成团、不泌水分为准。水泥砂浆的配比为1:。操作时先在两冲筋之间均匀地铺上砂浆,比冲筋面略高,然后用刮尺以冲筋为准刮平、拍实,待表面水分稍干后,用木抹子打磨,要求把砂眼、凹坑、脚印打磨掉,操作人员在操作半径内打磨完后,即用纯水泥浆均匀满涂在面上,再用铁抹子抹光。向后退着操作,在水泥砂浆初凝前完成。
2)第二遍压光:在水泥砂浆初凝前,即可用铁抹子压抹第二遍,要求不漏压,做到压实、
压光;凹坑、砂眼和踩的脚印都要填补压平。
3)第三遍压光:在水泥砂浆终凝前,此时人踩上去有细微脚印,当试抹无抹纹时,即可用
铁抹子抹压第三遍,压时用劲稍大一些,把第二遍压光时留下的抹纹、细孔等抹平达到压平、压实、压光。
六、成品保护
当水泥砂浆整体面层的抗压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其上表面方可走人,且在养护期内严禁在饰面上推动手推车、放重物品及随意践踏。
推手推车时不许碰撞门立边和栏杆及墙柱饰面,门框适当要包铁皮保护,以防手推车轴头碰撞门框。
施工时不得碰撞水电安装用的水暖立管等,保护好出水口等部位的临时堵头,以防灌入浆液杂物造成堵塞。施工过程中被沾污的墙柱面、门窗框、设备立管线要及时清理干净。
更多推荐
要求,水泥砂浆,施工,地面,进行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