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洋古董家具知识:英国、意大利洛可可家具
一、英国洛可可家具
从乔治一世(1714年-1727年在位)于1714年即位起,历经乔治二世(1727年-1760年在位)、乔治三世(1760年-1820年),到1837年的维多利亚女王统治时代的百余年间,被称为英国家具设计创作的黄金时期,在英国设计史上被称为“乔治时期”。英国洛可可家具的发展则是在乔治前期,主要是以英国设计史上第一位伟大的家具设计师齐宾代尔(1705年-1779年)为中心的时期。以后的英国新古典家具则称为乔治后期,出现了亚当兄弟、赫普怀特和谢里顿几位家具大师。
乔治一世即位之初,英国宫廷和贵族的家具以模仿巴黎豪华厚重的巴洛克家具为主要风尚,有时甚至要更加丰丽复杂,于是出现了雕刻镀金的壮观、宏伟的建筑式家具。然而国内大部分家具则是依承着巴洛克时期的英国本民族的路线,继续发展安妮皇后时期那种提倡亲切自然、崇尚优雅实用的特殊风格,同时还吸收了洛可可风格和中国等外来的文化,创造了大量的英国洛可可家具作品。
从乔治一世(1714年-1727年在位)于1714年即位起,历经乔治二世(1727年-1760年在位)、乔治三世(1760年-1820年),到1837年的维多利亚女王统治时代的百余年间,被称为英国家具设计创作的黄金时期,在英国设计史上被称为“乔治时期”。英国洛可可家具的发展则是在乔治前期,主要是以英国设计史上第一位伟大的家具设计师齐宾代尔(1705年-1779年)为中心的时期。以后的英国新古典家具则称为乔治后期,出现了亚当兄弟、赫普怀特和谢里顿几位家具大师。
乔治一世即位之初,英国宫廷和贵族的家具以模仿巴黎豪华厚重的巴洛克家具为主要风尚,有时甚至要更加丰丽复杂,于是出现了雕刻镀金的壮观、宏伟的建筑式家具。然而国内大部分家具则是依承着巴洛克时期的英国本民族的路线,继续发展安妮皇后时期那种提倡亲切自然、崇尚优雅实用的特殊风格,同时还吸收了洛可可风格和中国等外来的文化,创造了大量的英国洛可可家具作品。
英国洛可可时期主要是齐宾代尔式家具。齐宾代尔是18世纪英国乔治时代杰出的家具大师,他是第一个不以统治国家的帝王名字来命名家具式样的人。他在英国本土前期家具的基础上,大胆地吸收了法国洛可可风格和中国风格,融三者为一体,并还试图从哥特装饰艺术吸取设计营养,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齐宾代尔式家具。他编撰出版的《绅士与家具业者指引》、《家具装饰图案集》、《日用家具典范》和《家具产品目录》等书,对当时英国家具工艺具有指导性的意义。
齐宾代尔是以家具设计师、木材雕刻家和家具制造者而闻名。他的作品体现了洛可可风格的基本要素,在造型能力和制作技术上都达到了当时的最高水平。他一生中所设计和制作的家具,无论是种类和数量都很庞大,其家具的特点是形态稳建匀称,局部雕刻装饰,前期多用优雅轻快的曲线,后期则多用直线。其中最著名的是“齐宾代尔式”座椅(见图1)。这是典型的英国洛可可椅,1750年英国上流社会广泛流行使用。椅子的前腿为弯腿,上部弯曲部分是狮子头雕刻,足部则是爪抓球造型。后腿较细微向后弯。后靠背支柱由后腿直通而上,靠背通常上宽下窄,中间的靠背板从顶部连到座位的横档上,并采用木材镂空透雕的方式处理。靠背上端是弓形曲线并饰以浮雕装饰,座面较宽大,覆以锦缎织
齐宾代尔是以家具设计师、木材雕刻家和家具制造者而闻名。他的作品体现了洛可可风格的基本要素,在造型能力和制作技术上都达到了当时的最高水平。他一生中所设计和制作的家具,无论是种类和数量都很庞大,其家具的特点是形态稳建匀称,局部雕刻装饰,前期多用优雅轻快的曲线,后期则多用直线。其中最著名的是“齐宾代尔式”座椅(见图1)。这是典型的英国洛可可椅,1750年英国上流社会广泛流行使用。椅子的前腿为弯腿,上部弯曲部分是狮子头雕刻,足部则是爪抓球造型。后腿较细微向后弯。后靠背支柱由后腿直通而上,靠背通常上宽下窄,中间的靠背板从顶部连到座位的横档上,并采用木材镂空透雕的方式处理。靠背上端是弓形曲线并饰以浮雕装饰,座面较宽大,覆以锦缎织
物的包面软垫。这件齐宾代尔椅轻巧、优美和精致,并且采用了桃花心木制作,透明的红黑色调更为家具增光添彩。
前期英国家具木材一直流行用胡桃木,1720年由于虫害,英国进口胡桃木受阻,转而由西印度诸岛输入大量的桃花心木,因此促成了英国桃花心木家具的发展。
齐宾代尔另一件大型书柜也是桃花心木制作(见图2)。柜顶是英国洛可可柜常见的断开三角楣饰,柜上部柜门波浪曲线镶框。下部柜体正面和侧面都是波浪曲面构成,中部柜门下翻可当作桌面使用。几行抽屉上有节奏地嵌以金色的铜饰件,弯腿底足雕以爪抓球。这件高2.536m的大型家具,由于其柔软曲线的艺术处理,显得洗练、典雅、轻快和优美。
齐宾代尔受到英国流行“中国热”的影响,于1740年开始尝试设计,把中国的装饰特点与英国的家具形式相结合,制作了有中国风味的家具(见图3)。这件家具严格的直线构成,
前期英国家具木材一直流行用胡桃木,1720年由于虫害,英国进口胡桃木受阻,转而由西印度诸岛输入大量的桃花心木,因此促成了英国桃花心木家具的发展。
齐宾代尔另一件大型书柜也是桃花心木制作(见图2)。柜顶是英国洛可可柜常见的断开三角楣饰,柜上部柜门波浪曲线镶框。下部柜体正面和侧面都是波浪曲面构成,中部柜门下翻可当作桌面使用。几行抽屉上有节奏地嵌以金色的铜饰件,弯腿底足雕以爪抓球。这件高2.536m的大型家具,由于其柔软曲线的艺术处理,显得洗练、典雅、轻快和优美。
齐宾代尔受到英国流行“中国热”的影响,于1740年开始尝试设计,把中国的装饰特点与英国的家具形式相结合,制作了有中国风味的家具(见图3)。这件家具严格的直线构成,
上部为衣柜,下部为抽屉柜。周边框架饰带采用了中国格子雕饰,有很强的节奏感。柜顶部是断开三角楣顶以中国花格雕刻,下部四行抽屉渐变处理。这件高大的家具上小下大,收分处理,再加上正面的装饰,显得挺拔向上,优雅别致。
齐宾代尔1775年设计的一件中国风味的桌子(见图4),底腿是洛可可式纤细修长的弯腿,爪抓球底足。四腿间设置弓形凸曲线的横撑,纤细的涡卷曲线交织到中间又以塔形装饰。波形桌面上设置栏杆,是中国的格子装饰和哥特的尖拱形的结合体。这件家具轻快、优美,是融几种风格为一体的最好典范。
齐宾代尔设计的一件书柜(见图5)柜顶部英国洛可可式破开三角楣装饰,上部柜体玻璃柜门采用中国式的木花格形式,下部柜体两侧抽屉也吸收了中国的形式,并设置了环扣作为拉手。这件家具把中国风格融入到自己的本民族风格之中。另一件中国式的餐桌(见图6),还可作为写字台、梳妆台和工作台几种功能使用。小桌面上有板可加长桌面幅度,
齐宾代尔1775年设计的一件中国风味的桌子(见图4),底腿是洛可可式纤细修长的弯腿,爪抓球底足。四腿间设置弓形凸曲线的横撑,纤细的涡卷曲线交织到中间又以塔形装饰。波形桌面上设置栏杆,是中国的格子装饰和哥特的尖拱形的结合体。这件家具轻快、优美,是融几种风格为一体的最好典范。
齐宾代尔设计的一件书柜(见图5)柜顶部英国洛可可式破开三角楣装饰,上部柜体玻璃柜门采用中国式的木花格形式,下部柜体两侧抽屉也吸收了中国的形式,并设置了环扣作为拉手。这件家具把中国风格融入到自己的本民族风格之中。另一件中国式的餐桌(见图6),还可作为写字台、梳妆台和工作台几种功能使用。小桌面上有板可加长桌面幅度,
桌下长抽屉两个环扣拉手,柜体的板和后板都是仿明式家具木花格形式的透雕,前面柜门内凹圆弧形也是木花格透雕装饰,中国式的方形结构底腿加设脚轮。这件英国的中国式家具真是别有情趣。
齐宾代尔设计的一件大型柜类家具更是奇异怪诞,这件家具混合东方的中国形式、法国的洛可可和中世纪的哥特式三种风格为一体创作的。一排对称五个高低大小不同柜体的顶部,分别都是大同小异的中国古建筑挑檐的屋顶,檐下的空间处理却充分发挥了英国设计师的幻想能力,造型奇异。柜体采用中国式的木花格装饰,中间下面柜体采用曲线花格形式。柜体下望板采用哥特式的圆拱装饰和倒置的小塔尖,垂直的高柱腿下又设置了洛可可式的弯曲形底脚。遥远东方中国的风格已经西方化了。
英国洛可可时期的其他设计师虽然没有形成个人风格,但也为英国家具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一件1730年制作的高脚柜,被英国人称之为“高背少年”(见图7)。柜分为上下两层,
齐宾代尔设计的一件大型柜类家具更是奇异怪诞,这件家具混合东方的中国形式、法国的洛可可和中世纪的哥特式三种风格为一体创作的。一排对称五个高低大小不同柜体的顶部,分别都是大同小异的中国古建筑挑檐的屋顶,檐下的空间处理却充分发挥了英国设计师的幻想能力,造型奇异。柜体采用中国式的木花格装饰,中间下面柜体采用曲线花格形式。柜体下望板采用哥特式的圆拱装饰和倒置的小塔尖,垂直的高柱腿下又设置了洛可可式的弯曲形底脚。遥远东方中国的风格已经西方化了。
英国洛可可时期的其他设计师虽然没有形成个人风格,但也为英国家具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一件1730年制作的高脚柜,被英国人称之为“高背少年”(见图7)。柜分为上下两层,
上层渐变排列几行抽屉,边框饰以古典科林斯柱式。下层是弓形波浪曲线为底线,边框饰以棕叶饰,底部纤细修长的弯腿,以爪抓球雕饰。腿上端弯曲部位饰以贝壳雕刻纹样,柜面是胡桃木贴面装饰,再饰以金色的“铜饰”件。整件家具轻快、高雅、优美,是典型的英国洛可可家具。
另一件英国洛可可抽屉柜是1750年制作的家具(见图8)。家具波浪曲线构成正面,两边外凸曲面,中间是内凹半圆曲面,并有节奏地饰以装饰线。周围边框和抽屉拉手饰以非常精致复杂的青铜镀金雕刻,非常华丽,典型的英国洛可可样式。
另一件宫廷风格的华丽长桌(见图9),桌面是大理石彩绘图案,中间是伯爵及夫人的纹章描绘。黑色的漆地上,疏密相间地描绘了涡卷状,并配以花鸟果实风景图案,非常精美。弯腿上部是展翅鹰头和蛇身,雕饰非常逼真。底足以涡卷雕饰收尾,并加一个底托。桌面中间悬挂一个较大的贝壳雕饰,用涡卷圆环环抱,并用莨菪叶饰和果实雕刻与腿部连
另一件英国洛可可抽屉柜是1750年制作的家具(见图8)。家具波浪曲线构成正面,两边外凸曲面,中间是内凹半圆曲面,并有节奏地饰以装饰线。周围边框和抽屉拉手饰以非常精致复杂的青铜镀金雕刻,非常华丽,典型的英国洛可可样式。
另一件宫廷风格的华丽长桌(见图9),桌面是大理石彩绘图案,中间是伯爵及夫人的纹章描绘。黑色的漆地上,疏密相间地描绘了涡卷状,并配以花鸟果实风景图案,非常精美。弯腿上部是展翅鹰头和蛇身,雕饰非常逼真。底足以涡卷雕饰收尾,并加一个底托。桌面中间悬挂一个较大的贝壳雕饰,用涡卷圆环环抱,并用莨菪叶饰和果实雕刻与腿部连
接,雕刻部分全部镀金。这件家具非常豪华,显然是受到意大利巴洛克家具的影响。
一件1735年制作的英国洛可可长椅,靠背由三个靠背连接而成,中间椭圆形镂空,背顶端部以涡卷纹收尾,两靠背相交处涡卷纹上又雕以贝壳装饰。几个前腿和扶手端头都是以涡卷纹装饰。座面下望板饰以波浪形纹样,靠背、扶手和底腿都饰以镀金垂叶式纹样和花纹。整件家具非常轻巧、别致。
同是1735年制作的另一件英国的洛可可长椅(见图11),其家具框架的风格与上图长椅的风格较为相似,靠背和座面都是包覆华丽丝织物的软垫,靠背顶部木框由两个凸曲线靠枕组成,凸起处雕刻装饰带,中间雕饰贝壳,涡卷腿间连接着果实与涡卷莨菪饰,与前图的宫廷桌装饰相同。家具木制涂白漆,雕刻装饰镀金色,再配上玫瑰色的华丽织物,非常鲜艳亮丽,典雅优美,更加富于女性气质。
一件1735年制作的英国洛可可长椅,靠背由三个靠背连接而成,中间椭圆形镂空,背顶端部以涡卷纹收尾,两靠背相交处涡卷纹上又雕以贝壳装饰。几个前腿和扶手端头都是以涡卷纹装饰。座面下望板饰以波浪形纹样,靠背、扶手和底腿都饰以镀金垂叶式纹样和花纹。整件家具非常轻巧、别致。
同是1735年制作的另一件英国的洛可可长椅(见图11),其家具框架的风格与上图长椅的风格较为相似,靠背和座面都是包覆华丽丝织物的软垫,靠背顶部木框由两个凸曲线靠枕组成,凸起处雕刻装饰带,中间雕饰贝壳,涡卷腿间连接着果实与涡卷莨菪饰,与前图的宫廷桌装饰相同。家具木制涂白漆,雕刻装饰镀金色,再配上玫瑰色的华丽织物,非常鲜艳亮丽,典雅优美,更加富于女性气质。
1740年制作的一件洛可可扶手椅也是非常典型的作品(见图12)。家具曲线构成,高靠背是优美的曲线构成,中间纵板是花瓶造型,上面饰以纤细精致的金色图案画面,扶手及其支撑曲线构成,相交处以涡卷纹收头。座面前宽后窄,前座面两角呈圆形,座面包覆华丽的织物。前面弯脚饰以浮雕。这件洛可可家具轻快协调、舒适优美。
二、意大利洛可可家具
18世纪中叶,法国路易十五的洛可可风格传入意大利。意大利威尼斯的室内装饰和家具开始追求华丽的效果,促使法国路易十五的家具风格在威尼斯迅速发展。意大利洛可可家具的造型和法国路易十五式家具一脉相传。但由于意大利的物质条件极差,缺乏珍贵木材,为了取得奢华效果,只能用劣等材料进行伪装。于是出现了用当地出产的石膏填补家具的接缝并平涂表面的方法,这为贴金和彩绘创造了有利条件。受到中国的影响,威尼斯的蜡克家具也很发达。家具装饰采用黑漆地上饰以浓厚的中国装饰画,或采用浅绿色等浅
色调作地,再饰以花卉、风景画面,这种蜡克漆装饰的家具多为上流社会使用。一般市民阶层的家具在威尼斯则多用清漆涂饰。漆涂饰工艺较为简单,在家具表面涂上底色,再绘以装饰画面,然后再罩以清漆。
一件意大利的靠墙抽屉柜造型非常独特(见图13),圆鼓形橱柜的曲面如鸡胸一样高高凸起,浅绿色地上描绘黄花绿叶图案,用青铜镀金的洛可可曲线装饰轮廓。底部四个腿,由上至下的凸起弯曲,与柜体极为协调。这件小巧玲珑的家具,造型精美、别致,色彩柔和、协调,是意大利洛可可家具的代表作。
另一件意大利的带抽屉柜,是波形曲面造型(见图14)。黑绿色的漆地上描金彩绘中国风土人物画面,非常精致,并以镀金铜饰件镶以轮廓线。柜底边的波浪曲形也是镀金装饰线。这件1740年制作的意大利洛可可家具展现了中国的情趣。
一件意大利的靠墙抽屉柜造型非常独特(见图13),圆鼓形橱柜的曲面如鸡胸一样高高凸起,浅绿色地上描绘黄花绿叶图案,用青铜镀金的洛可可曲线装饰轮廓。底部四个腿,由上至下的凸起弯曲,与柜体极为协调。这件小巧玲珑的家具,造型精美、别致,色彩柔和、协调,是意大利洛可可家具的代表作。
另一件意大利的带抽屉柜,是波形曲面造型(见图14)。黑绿色的漆地上描金彩绘中国风土人物画面,非常精致,并以镀金铜饰件镶以轮廓线。柜底边的波浪曲形也是镀金装饰线。这件1740年制作的意大利洛可可家具展现了中国的情趣。
在宫廷卧室的室内及家具显示了19世纪意大利人的洛可可风格(见图15)。室内天棚是巨型名著绘画,周边精美的花纹雕饰和众多的小天使雕饰环绕。洞门两侧是古典扶壁造型。透过洞门可见到正中一件床,床头涡卷纹的曲线构成,边框曲线镀金铜饰,中间软垫包覆法国的丝织物。床面也罩同样的丝织物。华丽的丝织物是黄地和丰满的红花,显得富丽堂皇。床两旁一前一后有两件法国洛可可式扶手椅,纤细优美的金色凸曲线框架和弯腿。靠背、座面包以红色的织物,与床的色彩呼应协调。豪华、壮观、精致的意大利洛可可风格表现得淋漓尽致。
1750年意大利都灵一件洛可可式小桌(见图16),弯而细的修长腿以涡卷饰收足,桌面四角向下弯曲呈涡卷状,各种色彩木和象牙螺铀镶嵌几何纹、莨菪饰等图案,非常精美、轻盈而华丽。
1750年意大利都灵一件洛可可式小桌(见图16),弯而细的修长腿以涡卷饰收足,桌面四角向下弯曲呈涡卷状,各种色彩木和象牙螺铀镶嵌几何纹、莨菪饰等图案,非常精美、轻盈而华丽。
更多推荐
家具,英国,装饰,中国,曲线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