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空调制冷技术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经济条件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于物质生活质量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这其中就涉及到空调制冷技术方面。当前,中国空调制冷技术对于改善舒适环境、提升生活质量起到了必不可少的作用。并且该技术正在逐渐向各科研,生产技术领域渗透,例如温度调节,制冷,处理粮食,种子低温处理,建筑施工实现冻土提取,现代医学,太空探索,生物技术和微电子技术等等,并且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正因为社会在不断进步,空调制冷技术也在不断地开发与运用,使得国家经济飞速发展。基于此,本文对空调制冷技术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空调制冷技术;研究;应用;发展趋势
引言:空调制冷技术的推广是多样化需求中的一环,也是当前社会环境综合状况的体现。尽管空调与制冷在原理上基本一致,但是在基础技术层面上又有所不同。所以,针对当前中国制冷设备能源消耗大、空气污染严重等问题,中国空调制冷技术有待提高与强化。
1空调制冷技术研究现状
空调制冷技术最早出现在英国,先进国家在200年左右的时间里,空调制冷技术已达到确保低能耗,环保以及高效率等技术水平要求。我国空调业及空调制冷技术在发展过程中受现实基础技术因素限制,我国空调行业总体能耗大、污染重,原因是国外技术引进发展造成的。尽管中国空调技术自主研发已经取得显著进步,但是该领域与国外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空调行业技术垄断对商业社会发展没有重大阻碍。按照当前中国改革开放方针注重低能耗、无害环境、可持续发展,我国空调业制冷技术开发重点是制冷剂技术开发。由于中国现在采用的合成制冷剂技术对于环境破坏最严重,因此中国现在及今后空调制冷技术的发展要重点思考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降低环境影响以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2空调制冷技术发展分析
2.1吸收式制冷技术
吸收式制冷是目前普遍使用的制冷技术之一,它使用制冷剂加溶液吸收器的双重工作副,工作副包括氨水溶液制冷为主和水溴化锂溶液制冷为主。吸收式制冷技术原理既与制冷剂蒸发有关,又与制冷剂吸收,冷凝,压缩及产生等真实过程有关。吸收式制冷技术和压缩式制冷技术由于产生与吸收过程采用了压缩过程进行耦合,并通过压缩溶液而提供了热蒸
汽的压缩作用,所以在压缩,冷凝以及蒸发环节具有极大的相似性。蒸发时制冷剂会挥发产生低压蒸汽,溶液会将这些低压蒸汽吸收并逐渐提高浓度,从而产生低压浓溶液并同时放出大量热。低压浓缩溶液经泵送、加压等工序变成高压浓缩溶液。高压浓缩溶液有一产生过程,放出高压蒸汽使溶液浓度逐步升高。高压制冷剂蒸汽在冷凝器,节流装置等处循环并最终汇集至蒸发器。高温稀释液最后还流入吸收器构成气液循环系统。其中热源温度对吸收式冷水机平稳工作至关重要,若热源温度偏高,不能工作单效循环时使用两级循环,使用多效循环。一般来说,生活中常见的空调选择二元工质对为溴化锂-水循环模式,其冷热输出输入比在0.7~1.4之间,主要与循环种类、热源温度等有直接关系。
2.2BP神经网络技术
BP神经网络借助高效的信息处理技术——语言,文字和图片等信息识别技术能够精确地将相关信息归类,极大地减少了人员工作量,整个信息分类效率较高,精度较高。另外, BP神经网络还采用网络结构来构建功能模型以实现功能系统内有关活动的准确调控。工业控制系统采用以BP神经网络为核心的功能模型可以有效地对机器进行操作。将BP神经网络应用于HVAC系统,可对空调及制冷系统制冷剂吸气压力变化过程进行仿真。空调及制
冷系统运行过程中能源消耗所具有的非线性性质给能源消耗状况分析带来了一定难度。利用BP神经网络对制冷系统运行工况进行仿真,能够提取出有关数据参数,给技术人员提供更加精确的信息。同时BP神经网络有助于制冷系统运行风险进行分析并获得合适的网络模型以作为系统优化依据。
2.3空气源热泵技术
所谓空气源热泵技术,就是采用反向卡诺循环原理,改善空调制冷效果。区别于传统空调技术,空气源热泵技术能够有效地使空调温度的控制范围由-10°C拓展至-40°C,以适应空调用户各自的要求。与此同时,在节能减排战略不断推进的背景下,空调制冷技术也需朝着节能环保的方向不断发展,空气源热泵技术也满足了有关节能减排的要求。空气源热泵技术一方面可防止空调制冷时产生有害气体而污染环境。而空气则属于固定资源,利用空气源进行热回收能够降低满足人们日常所需能源的消耗,与之对应的空气源热量回收量也会降低。空气源热泵技术是当前空调行业中能够推动我国高效空调制冷技术进步的现代先进技术。
2.4水蓄冷技术
空调耗电量非常大,特别在如今空调日益流行,耗电量不可估量。水蓄冷技术作为一种全新的制冷技术有着强大的节能功能,现如今在空调、制冷等领域有着十分广泛的用途。和冰库技术比较,两者均具有制冷原理相似、冷冻温度较低、投资成本低、适应性好等特点。在非高峰用电时段,可采用水蓄冷技术使用冷风机进行冷却水存储,高峰用电时段可将已存储冷却水冷却能力应用于环境冷却以节约能源。水蓄冷技术在使用过程中也存在较大局限性,尤其需要借助智能控制系统,温度传感器等装置来实现对温度的有效控制,从而造成了非常高的初始投资费用。相比较而言,冰蓄热技术所需的小型冰蓄热罐能够存储数十倍于水蓄热技术所需冷空气,水蓄热系统所需的水蓄热设备需设置在某一区域。另外,单就节能而言,水蓄热制冷技术可以应用于空调及制冷中,比传统智能空调节约电费1/3。
2.5太阳能制冷技术
可持续发展这一理念需要多加利用可再生资源。太阳能是目前应用最为普遍的清洁能源之一,将太阳能与冷却技术进行有效融合,规避传统空调及冷却器能源消耗。太阳能可以分为光热冷却技术与光伏冷却技术两大类,前者既可以利用光热又可以利用太阳能。实用新
型通过光伏制冷系统以光伏板为能源对压缩式制冷机进行驱动,同时光伏板的不稳定性使其驱动能量可以用来稳定电网以确保制冷机的稳定输出。借助光伏板实现直流电供给,常规蒸汽压缩冷却器需采用交流电供电,经逆变器变换成交流电。目前已有太阳能直驱直流空调系统能够有效改善空调系统整体性能。太阳能冷却技术基本原理就是把热贮存于太阳能集热器内,不断地向吸附式制冷器提供热源。吸附式制冷机还存在着太阳能不稳定性问题,通过燃气锅炉来提供动力,从而得到更加稳定的出力。另外,将太阳能热能技术与吸附式制冷机相结合,结合实际情况会出现温度匹配度不足的现象,而选用二元质量能够确保二者具有较高匹配度。
结束语:
空调制冷技术发展的历史以及人们生活中自然环境的变化都不同程度地加剧着环境污染与资源匮乏的社会危机,同时空调制冷技术与人们对于自然环境变化与需求水平之间存在着某种辩证关系。在目前中国社会变革时期低能耗和绿色环保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在空调制冷技术的革新上能够大大提高空调制冷效率。
参考文献:
[1]田仲宽.空调制冷技术研究状况和发展趋势[J].居舍,2020(12):178.
[2]徐震原,王如竹.空调制冷技术解读:现状及展望[J].科学通报,2020,65(24):2555-2570.
[3]李元超.空调制冷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J].电子元器件与信息技术,2020,4(08):111-113.
[4]周玲.空调制冷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J].科技经济市场,2021(03):146-147.
[5]李腾.空调制冷技术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1,11(30):125-128.
更多推荐
技术,空调,制冷,能够,进行,发展,太阳能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