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術烈谒右究
对当代平面设计互动性设计形式的探讨
□陆姗姗
摘要:信息技术的进步为平面设计的表现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多媒体技术的出现,让平面设计师可以将互动设计形式融入信息内容。平面设计的互动性具有丰富的形式,已经不仅仅限于印刷相关的设计媒介。该文探讨平面设计互动性的设计形式,分析平面设计加入互动性理念之后表现出的平面互动性。
关键词:平面设计互动性设计信息技术
平面设计采取互动表现形式,要追溯平面设计中互动性设计的原因,这也是对当代平面设计互动形式的探索。平面设计经历了各个时期的形式变革,从这些变革中,能够看出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类审美水平的提升。为了满足受众的需求,平面设计师开始利用作品的互动性与受众沟通、交流,这就产生了作品与受众之间的交互性。这种交互理念就是平面设计互动性的开始。
一、互动性平面设计概述
1.互动性平面设计的定义
随着我国的数字化信息越来越发达,信息化技术普及越来越广泛,平面设计师对平面设计有了很多新想法,设计思维也更加先进。在传统美学基础上,设计师将信息技术融入平面设计,可以推动平面设计的发展。信息技术让平面设计变得更加简单,删除了繁琐、多余的图像,元素排列的实用性较强。平面设计师利用信息技术,以互动性处理静态的平面设计,大大增强了平面设计的视觉效果,让平面设计变得更具有现代艺术感。
互动性平面设计是现代平面设计中最能表现作品中心内容的设计方式之一。在新媒体时代下,各种各样的平面设计软件出现,这些软件对平面设计要素的表现十分明显,色彩之间的搭配更加协调,将色彩互动性、文字互动性、排版互动性以及造型互动性表现得淋漓尽致,实现了互动的平面设计。在新媒体时代,平面设计互动性是发展方向,也是发展要求,对空间、音频和时间线进行互动性设计,可以将其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新媒体为平面设计互动性提供了有力的支持,让受众有更多的想象空间和视觉体验,平面设计师可以通过受众的需求相应改变互动性平面设计,让设计更具有针对性和交互性。
2.互动性平面设计的特征
平面设计的互动性表现不能为了互动而互动,这样就失去了平面设计表现原本的形式美。平面设计互动性的实现可以是将平面要素进行互动性表现,在静态形式的基础之上改变图像、色彩、版式的设计,
使其富有动态效果。这个过程不仅改善了平面设计的表现形式,而且利用空间变化展示了其动态美,即“以静制动”。
利用新媒体平台强大的表现力和功能性,设计师可以根据平面设计的基本法则实现动画、电影等平面设计的互动性表现。这也是平面设计的一个特别重要的方向,可以总结为“以动制动”。
二、平面设计互动性的设计形式
平面设计作品本身的互动性体现在作品与受众之间的传播、交互过程。受众通过接受作品信息,能够深入思考作品中某一部分内容,平面设计作品的形式需要通过受众的真实感受进行变换。对于平面设计互动性的特点,设计师需要深入思考,尽可能地满足受众的视觉需求。“未完成”是平面设计互动形式的一种,但无论是互动性还是受众的主观能动性,都能够展现平面设计的交互理念。“未完成”互动性平面设计形式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字体设计不完整
我国著名平面设计师王序的缺省汉字笔画的表现形式,就是利用“未完成”平面设计形式实现互动性。这样的平面设计形式能够将汉字笔画的缺失和设计主题相结合,在视觉上给受众一种心理暗示,让受众在观赏时能够进行交互性思考,即思考这些缺失笔画的真实含义。设计师之所以会缺失这些笔画,主要是因为
58
视觉设计ART EDUCATION RESEARCH
其想要向人们传达一些信息。这种“未完成”的平面设计形式不会影响受众的阅读,能够非常明显地透露现代设计气息。
2.信息设计的“未完成”互动性
王序的设计作品《土地》的主要内容是记录受众观展的感受。他在作品展会中用表格对受众进行调研,从调研内容中总结出《土地》的设计信息,这样就能将观展者和《土地》的受众联系在一起。人们在观看《土地》时,能够洞察设计师的互动性构思。利用表格调研的形式,能够拉近设计师与受众之间的距离,让受众能够从多角度思考书籍内容,大大增强了设计的互动性。
3.平面设计互动性产生的原因
信息的发展经过了很多阶段,从语言时代到书写、印刷时代,如今,信息的传播和交流巳经进入了多媒体时代。平面设计形式也随着信息的发展而发展,从单一向多元转换。在新时代,各种各样的信息技术手段都能够改变平面设计的设计形式。
(1)人们获取信息方式的多样性
视觉是人们接收信息最主要的方式之一,平面设计的核心就是设计出高效传播的视觉形式。人们的视觉对接收信息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平面设计的交互性就需要调动人们的视觉,触动人们的内心,以更加有效地传播信息。
(2)受众与平面设计作品之间的关系
平面设计的互动性往往向人们传达一种理念或一种思想,这也使受众和平面设计作品之间的关系变成了使用者与工具的关系,这种关系只是单方面的,仅仅体现出平面设计作品的信息表达功能,而不能说明受众是否真的能够理解其中的内涵。平面设计作品的互动性增强了作品和受众之间的交流,让平面设计作品不仅仅是单方面的传达信息,还能够和受众交流,使静态的平面设计产生动感。
如今,平面设计的互动性已经转变了人们以往的设计思维,互动性将受众和作品紧密结合,同时,作品也在引导受众进行互动,让作品与受众之间的交流在无形间产生。
三、新媒体时代平面设计的互动性表现
1.平面设计思维互动性表现
数字化技术使平面设计作品有机会呈现出全新的模式,设计师的思维也呈现出互动性的特征,具有不同于以往的美学理念和设计理念。在新媒体时代,平面设计呈现出极简化的趋势,平面设计趋于直接
传递信息内容,删除其他复杂的装饰和多余的图形,因而元素排列的实用性大于装饰性。设计师可以对信息的核心部分进行互动性处理,保持其他部分的静态形式,围绕核心部分进行展示,用对比的方式突出核心部分,大大增强作品的视觉冲击力,也使作品的中心更加突出。
2.平面设计基础互动性表现
平面设计的互动性表现主要通过文字、造型、色彩、版式四种要素实现。文字互动性指文字的互动性,将静态的文字转变为互动性的文字向欣赏者呈现,可以大大地增加文字的感染力。在很多设计中,造型互动性的基本表现形式是“圆变方”,这一基础模式可以变化出其他各种造型。基本的互动性要素是互动性平面设计的基础,也是最能体现互动性平面设计特点的要素之一。充分改变基本的互动性平面设计要素,可以改变设计整体的美感。色彩要素在平面设计中比较特别,是设计的关键,可以直接表现设计的中心思想。排版平面设计本身并不能展示实质内容,但通过编排文字、色彩、造型形成版面设计,也可以获得良好的互动效果。
3.交互理念中的互动性平面设计
如今,信息技术为平面设计互动性的实现提供了强大的支持,更重要的是为受众提供了更多的交互空间。设计者和受众也逐渐在新媒体环境下从身份的对立逐渐走向融合。受众成为设计循环的一部分,设计师也可以设计出更加符合他们需求的作品,提升受众的体验感和参与作品创作的成就感。
四'当代的互动性平面设计的基本思路
1.注重清晰度
平面设计的互动性表现需要设计师分析平面设计的众多因素,寻找平面设计实现互动性的可能性。无论如何处理,平面设计师必须注重的是保证平面设计图像的清晰度。平面设计起源于远古时期的岩洞壁画,这也是人类对图像最初的认识。经过多年发展,在新媒体出现之前,平面设计作品还是利用印刷或者喷涂的方式完成的。这些都是比较传统的平面设计方式,但清晰度依然重要。在新媒体时代,设计师对图像清晰度的要求更加苛刻,以充分满足人们的视觉需要。
2.强调时效性
当前,平面设计作品基本是利用计算机制作的,但是平面设计的展示形式有所差异。以往的平面设计无论印刷还是喷绘都是基于CMYK(即印刷色彩模式)色彩空间,这些色彩的对比可以显现平面设计的中心。在新媒体时代,互动性平面设计还必须具有时效性,设计师需要考虑关注在某一段时间段的需求,设计思维上要与时俱进,否则容易脱离设计的实际需求。中国平面设计互动性的表现主张“形神合一”,重视视觉造型和视觉体验的协调,注重韵味的表现。设计师要避免花哨、低俗的设计,突出中国传统文化特色。
3.突出针对性
首先,平面设计在文字设计上实现了突破,设计师可以针对一些要素进行设计。如今,文字设计拥有新的造型和寓意,已经不是简单的字体造型,也不仅仅停留在文字的表面加工,而是将文字、图形结合,并对文字进行美化,使文字更具艺术性和文化内涵,其中包括不同的组合构成和装饰手法。
其次,平面设计在编排设计上实现了突破。通过新的传播媒介,编排设计乃至受众的阅读方式都发生了质的飞臥。设计
(下转第64页)
59
结语
钟山之上,古典园林端庄秀丽,讲求意境的营造,注重与自然环境的结合。犬朝为我国古典园林史上的重要变革期,园林由秦汉时期的一味追求富丽堂皇、规模宏大,侧重满足园主占有式的经济需求,转向成为文人陶冶情操、栖息心灵的精神居所,最终演化出中国古典园林崇尚自然、塑造意境、寄托心灵的艺术精神,奠定了江南园林的文化意识和基本形态,为后期造园高峰的到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文章通过对三种园林在钟山实践历史的考证,希望人们能更好地把握钟山文化景观的发展脉络,印证其遗产价值。
注:南京艺术学院校级项目"钟山文化景观遗产价值"(XJ2016010)阶段性成果。
注释:
①(明)计成.园治注释(第2版).陈植,注释.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8:56.
②(唐)李延寿.南史.中华书局,1975.
③(南朝梁)萧统.昭明文选.广陵书杜,2011:198.
④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孝陵博物馆.世界遗产论坛:明清皇家陵寝专辑.科学出版社,2004.
⑤(南朝梁)沈约.沈约集校笺.陈庆元,校笺.浙江古籍出版社,1995:5.
⑥(清末民初)陈作霖,(民国)陈诒绞.金陵琐志九种(下).南京出版社,2008.
⑦卢海鸣.六朝建康的私家园林.东南文化,1996(4).
⑧(宋)周应合.景定建康志(四).南京出版杜,2009:1117.
(上接第59页)
师可以通过CorelDRAW,Pagemaker等编排软件对杂志、书籍等纸质印刷品进行快速设计制版,同时可通过这些软件直接发布电子阅读产品,改变了以往的出版方式与格局。
最后,平面设计在插图设计上实现了突破。随着新媒体的发展,摄影摄像技术和电脑辅助设计技术日新月异。设计师把插图设计与数字技术相结合,可以让插图设计更加生动、更有内涵。
结语
互动性平面设计在新媒体环境下有着无限的潜力,新媒体对现代互动性平面设计的影响有着深远的意义,是当今平面设计的主流。多媒体的介入对平面设计而言是一项很大的进步,改变了平面设计的方式,推动了平面设计的改革,将传统的图纸平面设计改变为现代化的互动性平面设计,提升了平面设计的效率,让平面设计向更加先进的方向发展。
基金项目:该文系南京邮电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青年项目(项目编号:NYS216002)。
参考文献:
[1]李渭涛.浅析平面设计的互动性.艺术与设计(理论),2009(8).
[2]罗畅,刘弋捷.让互动性成为平面设计的催化剂一好的设计是可以留下的设计.金田,2014(4).
[3]龚士顺.视觉冲击力与平面广告设计的互动性研究.戏剧之家,2015(20).
⑨(明)葛寅亮.金陵梵刹志(上册).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168.
参考文献:
[1](唐)许嵩.建康实录.中华书局,1986.
[2](宋)张敦颐.天朝事迹编类.南京出版社,1989.
[3](明)陈沂.金陵古今图考.南京出版杜,2006.
[4](清)严可坡.全梁文(下).商务印书馆,1999.
[5]宗白华,等.中国园林艺术概观.江苏人民出版社,1987.
[6]吴功正.天朝园林.南京出版杜,1992.
[7]王洪成,吕晨.园林景观设计要素.天津大学出版社,2007.
⑻张纵.从园林初始形态谈六朝建康的园林.中国农史,2003(1).
「9]郭黎安.六朝建康园林考述.学海,1995(5).
[10]姚亦锋.探询天朝时期的南京风景园林.中国园林,2010(7).
口1]吴良铺."山水城市”与21世纪中国城市发展纵横谈一为山水城市讨论会写.建筑学报,1993(6).
[12]闕运宏.南朝建康玄圃园述论.南京艺术学慌学报(美术与设计),2015(5).
[13]张承桌.六朝时期的江南园林.苏州大学学报,2004(3).
[14]罗喜全,姚亦锋.犬朝南京园林调査研究.安徽农业科学,2007(35).
[15]李源.玄武湖在天朝园林中的地位.江苏地方志,2003(3).
[16]施侠.南京佛寺园林历史文化内涵及环境特征研究.南京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作者单住:南京艺术学院人丈学院)
编辑王雨晴
[4]王筲.基于多媒体智能终端的平面设计分析.隹木斯职业学皖学报,2014(9).
[5]王春燕.平面设计中视觉符号互动性研究.数位时尚(新视觉艺术),2011(4).
[6]朱娅晶.互动平面设计创作方法的研究.教育教学论坛,2013(51).
[刀邓靓.网络媒体环境中如何构建基于互动的平面设计教学体系.美
术教育研究,2015(20).
[8]吴锡平,王俊.平面广告设计语言的互动性分析.包装工程,2016⑵).
[9]徐丽静.新时期平面设计中视觉审美元素的应用研究.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⑹.
[10]赵詰.多媒体网络环境中基于互动的平面设计教学分析.汉字文化,2017(22).
[11]梁襲佶.浅谈图形元素在平面设计中互动方式的运用.美术教育研究,2012(5).
[12]张玲.文字与图形在平面设计中的互动关系.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9(24).
[13]陈月来.平面设计中图文互动方式的实现与应用.美与时代(城市版),2014(12).
[14]朱旋.互动式平面设计一受众和设计师心灵的对话.美与时代(±),2015(5).
(作者单位:南京邮电大学传媒与艺术学院)
编辑王旭
64

更多推荐

互动性,设计,受众,设计师,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