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间隔拍摄怎么玩?一篇文章让你彻底搞懂
目前很多相机中都有间隔拍摄功能,这个功能怎么使用,又能拍摄出什么效果呢?废话不说,下面就为大家进行讲解
间隔拍摄的作用
间隔拍摄的作用在于将一些列拍摄参数输入到相机中后可以使相机在指定时间内自动进行指定张数图片的拍摄。
通常在一些需要长时间拍摄的情况下使用,可以极大的减少摄影师的工作量,并且在拍摄过程中可以去做其他事情。同时,拍摄下来的大量单张图片需要后期进行合成,出现某种效果。
比如拍摄星轨:
再比如拍摄车轨:
当然还可后期合成后模仿慢门的流水、流云效果:
上面的这些图片都需要大量的前期拍摄图片,然后再电脑中进行后期堆栈处理呈现出来的效果。而在前期拍摄大量图片就需要使用今天介绍的间隔拍摄方法。可以大大的减少您的工作量!
间隔拍摄的使用
在使用间隔拍摄时需要确定几个参数,分别是拍摄间隔、拍摄次数、每次拍摄张数和开始拍摄时间。
开始拍摄时间很好理解,一个选项为“立即拍摄”,顾名思义,选中后就会按照您输入的参数进行拍摄。另外一个选项为设定起始时间进行拍摄,也就是设定一个时间,到了时间自动开始拍摄,无需进行控制。
剩下的3个参数,拍摄间隔、拍摄次数、每次拍摄张数就需要根据您的拍摄计划来进行一些简单的计算了。
为了能实现您的拍摄计划,首先要确定拍摄的总时长,其次要确定在这段时间内拍摄的次
数,以此来确定每次拍摄的间隔时长,然后再通过计划拍摄多少张图片来计算出每次拍摄的图片数量。通过这样的顺序来依次确定这3个参数。
下面举个例子便于大家理解这3个参数是如何确定的。
比如拍摄星空,然后通过多张图片来合成星轨。拍摄阶段就可以使用间隔拍摄来实现。
为了能获得不错的星轨长度,先确定拍摄的时间,拍摄的时间越长,星星的移动轨迹就越长。
比如计划拍摄1小时中星星运动的轨迹,并且为了合成后星轨不会断掉,尽量多一些图片会比较理想,所以确定一共拍摄120次(为了便于计算,采用60进制),每次拍摄1张。这样通过1小时(3600s)除以120次,得到间隔时间为30s。于是,间隔时间,拍摄次数,每次拍摄的张数就都确定了,分别是30s,120次,1张。
更多推荐
拍摄,进行,间隔,图片,时间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