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航事件中我国媒体伦理失范分析
作者:刘庭梅
来源:《青年与社会》2014年第20
        【摘 要】北京时间201438日凌晨120分,马来西亚航空公司(下文简称马航)与一架自吉隆坡飞往北京的MH370客机失去联络,机上共239人,包括154名中国人。此事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而随着救援活动的展开,各国新闻媒体也先后对这一重大新闻事件介入与报道,在媒体竞争激烈的情况下,许多媒体伦理失范的现象愈加突显,有待总结改善。
        【关键词】新闻伦理;伦理失范;马航
        一、马航飞机失联事件中外媒体报道对比
        38724分,马航官方网站公布了MH370客机失联消息。一小时不到,823分,法新社Twitter首先发布了这一消息,国内新闻媒体也在短时间内迅速发布这一新闻。在38日、9日事件发生的初始阶段,国外媒体充分展现了新闻媒体的专业性,新闻信息发布迅速,
且具有较高的信息含量与可信度。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在马航飞机失联消息五小时后,刊登了第一篇记者新闻报道,由两位CNN记者采访报道,主要是就此事对马来西亚航空公司副总裁、美国航空公司上尉、美国交通部前检察长的采访,内容多为引语,采访对象的选取也合适,使新闻严谨而可信。而此时的国内媒体虽然也能够保持新闻的时效性,及时发布最新消息,但新闻往往重而不重。一方面,报道不够严谨,信源未经一再核实,不少虚假新闻由此传开;另一方面,原创性报道内容极少,主要集中于国内失联乘客家属,新闻信息性不强,不够全面。
        二、我国媒体在马航飞机失联事件中伦理失范的表现
        马航飞机失联事件突出体现了我国新闻媒体的不足之处,新闻从业者为了追求更高的吸引力与更快的时效性,新闻报道过程中常出现伦理失范现象。伦理素养规范的缺失导致了诸多问题的出现,诸如谣言泛滥、过度煽情等。其中具体表现在:

更多推荐

新闻,伦理,失联,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