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七讲 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
◆ 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机制(即价格调节市场的机制)不能有效发挥作用,难以实现帕累托效率的状况。
第一节 垄断与市场失灵
一、垄断引起的市场失灵
(一)垄断与资源配置低效率
(二)垄断导致寻租(rent seeking )
寻租是指试图获得一种可以赚取超额利润的垄断权的活动。对于寻租者来说,只要用于获得垄断权的资源的价值小于垄断利润,寻租活动就能获取超额利润。
寻租的形式:
1、寻找可以按低于垄断利润的价格购买垄断权。(购买出租车营业执照)
2、创造垄断,即采取游说和力图影响决策过程的方式获得垄断权力。(行贿获得工程项目、为竞选捐款等。)
寻租既导致腐败,也降低了经济效率。
视频:寻租理论
二、消除垄断对市场失灵影响的对策
垄断分自然垄断、经济垄断和行政垄断三种。
经济垄断是指经营者依靠经济实力、专利以及市场经营策略等取得的垄断地位。对于经济垄断,只要它对市场公平性不构成威胁,各国均采取较为宽容的态度。
行政垄断是指企业采用或借助于非市场(行政力量)实现的市场垄断,包括地区封锁、地方保护、设立行政性垄断公司、政府限定交易、国家指定专营等。由于行政性垄断限制市场竞争,具有极大的不公平性,因此受到普遍反对。
自然垄断是指具有网络性经营特点的行业,如电网、自来水、天然气、地铁等。独家生产比多家竞争更有效率、成本更低,更能够有效地向消费者提供廉价的商品或服务供给。
(一)反垄断
• 反对:限制贸易的协议或共谋、垄断或企图垄断市场、兼并、排他性规定、价格歧视、不正当竞争或欺诈行为等。
• 目的:促进竞争
视频:国际反垄断法历史超过百年
世界上最早的反垄断法是1890年美国的《谢尔曼法》。中国2007年8月通过了《反垄断法》,2008年8月1日生效。
(二)对自然垄断行业进行价格管制
自然垄断的存在具有合理性。但政府必须对自然垄断企业的价格进行管制。
(三)征税
通过征税将超额利润转移到政府手中,然后将此收益投入到社会公益事业中去。
主要形式:一是定额税;二定率税(从量税或从价税);
第二节 公共物品与市场失灵
一、公共物品及其特征
◆ 私人物品: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的物品。
排他性:不付费,就会被排除在消费之外。
竞争性:一旦某人消费了某个物品,其他人就不能再消费该商品。
◆ 公共物品:是消费者可以共同消费或享用的物品。既无排他性,也无竞争性的物品。
准公共物品:具有排他性或竞争性的物品。
竞争性 | |||
排 他 性 | 是 | 否 | |
是 | 私人物品 *衣服 *拥挤的收费道路 | 自然垄断物品 *有线电视 *不拥挤的收费道路 | |
否 | 共有资源 *海洋的鱼 *拥挤的免费道路 | 公共物品 *国防 *不拥挤的免费道路 | |
二、私人物品与公共物品的最优数量
三、公共物品与市场失灵
1、公共物品的需求过度
公地悲剧 :对具有公共品特征的自然资源,如公共鱼塘和草地等资源可能被滥用。
视频:公地悲剧
2.公共物品的供给不足
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私人不愿意提供这种物品,导致供给太少甚至没有。但这种物品又是所必需的,如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等。
公共物品依靠市场机制无法解决,只有国家或者政府来解决公共物品的供给问题。
公共物品依靠市场机制无法解决,只有国家或者政府来解决公共物品的供给问题。
三、消除公共物品市场失灵(短缺)的对策
1、直接生产公共物品
⏹ 中央政府直接经营。如航空运输、铁路、造币厂、中央银行。
⏹ 地方政府直接经营。如医院、防火、供水、博物馆等。
⏹ 地方公共团体经营。如日本的自来水、铁路、电气、煤气等。
2、间接生产公共物品——委托私人企业生产
⏹ 签订合同。让私人公司经营公共产品,如基础设施等。
⏹ 授予经营权。委托私人公司经营;如自来水、电话电力等。
⏹ 经济资助。对私营的公共物品给予经济资助。科技、住宅、教育卫生。
⏹ 政府参股。桥梁、水坝、公路、铁路等。
3、采用BOT(build-operate-transfer)方式提供公共物品
BOT即建设-经营-转让,是政府通过契约授予国内或国外厂商以一定期限的特许经营权,许可其融资建设和经营特定的公用基础设施,并准许通过向用户收取费用或出售产品清偿贷款,加收投资并赚取利润,特许期满则该基础设施无偿转交给政府。
第三节 外部性与市场失灵
一、外部性的含义及分类
1、含义
外部性(外部效应、溢出效应、外部影响、外差效应、外部经济):是经济主体(包括厂商或个人)的经济活动对他人和社会造成的非市场化的影响。
2、类型
正外部性(外部经济):是指消费者或企业的经济活动给社会或他人带来不需付费便可得到的利益。 社会收益大于私人收益。
负外部性(外部不经济):是指消费者或企业的经济活动给社会或他人带来未予补偿的损失。 社会收益小于私人收益。
(一)消费的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
消费的正外部性:消费者采取的行动对于他人产生的有利影响。养花而观赏的人,给予养蜂人和邻居带来了好处。
消费的负外部性:消费者的行为给他人造成了损害,但没有给予补偿。吸烟。某人在三更半夜时大声唱卡拉OK。
(二)生产的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
生产的正外部性:生产者的经济行为产生了有利于他人的良好影响,而却不能从中取得报
酬。如蜜蜂的生产者,传播了花粉。上游居民种树,保护水土,下游居民的用水得到保障。
生产的负外部性:生产者的行为给他人造成了损害,但没有给他人予以补偿。造纸厂的三废。木工装修房子所产生的噪音。上游伐木造成洪水泛滥和水土流失,对下游的种植、灌溉、运输和工业产生不利影响。
二、外部性对资源配置的影响
1、外部经济情况
2、外部不经济情况
•
• 三、外部性的私人解决方法
生于英国的美国经济学家科斯认为,在产权明确的情况下,市场机制可以有效地解决外部性问题。私人经济主体无论初始的权利如何分配,有关各方总可以达成一种双方满意的协议,在达成这种协议时,双方的状况都可以变得更好,且结果是有效率的。这被称为科斯
定理。
科斯定理的应用是有条件的:①产权明确;②不存在交易成本(各方在谈判与达成协议过程中所发生的成本)。
外部性内部化
1、合并。合并成一个企业,此时的外部影响就“消失”了,即被“内部化”了。
2、规定产权。如果产权是完全确定的并得到充分保障,有些外部影响就可能不会发生。
更多推荐
垄断,物品,经济,市场,外部性,影响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