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代住宅的建筑设计与身心健康
住宅建筑之间的相互距离、住宅内部的空间分割和色彩图案等规划设计,都与人的身心健康密切相关。“人”,作为社会化的高级神经动物,其健康包括“身”、“心”两个方面。与此相应,中国的“养生之道”,包括“养身”与“养心”两个方面。
“养身”,又称“养体”、“养形”、“养气”、“养命”;“养心”,又称“养神”、“养性”。养身和养心,都要阴阳调和、刚柔相济。在养心方面,中国传统的住宅建筑,特别注重人在行为心理上的感受是否适宜。例如,在住宅建筑的高矮和室内空间的大小方面,强调阴阳之和,并主张以适当为宜,不提倡盲目地追高求大。
(1)居室的空间大小与身心健康。就居室而论,其内部空间的大小是否得当,由此而引起的心理感受是大不相同的。居室内部空间过于狭小,会使人产生空荡凄凉的感觉。大小适宜的居室空间,则会使人产生一种亲切感。以中国明、清时代北京紫荆城中的皇家居室为例,乾清宫是皇帝的寝宫,坤宁宫是皇后的寝宫。这两座宫殿,实属高大宽敞、气派非凡。但真正用于卧室的只是其中一小部分,即:乾清宫的东耳殿和坤宁宫的东暖阁。而且,其中的天花板的高度也相对较低。即便如此,明、清时代,皇帝在紫禁城内,平时并不在这里,而另有住处。特别是到了清代,皇帝在宫内大都住在养心殿的西暖阁;坤宁宫平时也不住皇后(皇后平时都住在东宫),只是在皇帝大婚时用作洞房罢了。在这个皇宫中,西路有“
养心殿”,东路有“养性殿”,御花园的西南方还有“养性斋”,从这些画龙点睛式的建筑命名来看,一向为古人所重视的住宅的养心功能便呼之欲出了。与此相比,现在,特别是农村有的人由于盲目地与别人攀比,而将其卧室的空间跨度不适当地增高加大,实乃蛇足之举。
(2)室内的自然采光与身心健康。在室内空间与室外天空的视觉关联方面,风水理论有所谓“望白”之说。室内有无“望白”,是指人在背靠室内的后墙从门窗向外望出去,能否直接看到天空。若能够直接看到天空,就叫做有“望白”,所看到的室外天空越多越好。反之,其“望白”甚微或者是根本就看不到室外的天空,也属室内多阴之列。维特鲁威在《建筑十书》中强调过:“要注意一切住宅都应当很好地采光,”并主张:“如果梁或过梁或顶棚成为遮挡,就要在它上方开孔采入光线。”否则,一个人若是长期住在不见天日的房屋里,而又缺乏户外活动的话,就会产生一种心理上的压抑,从而感到憋闷、烦躁,久而久之也会使人生病的。
有的人,宁肯扩大室内的一块空间而不惜牺牲头上的一片蓝天,结果是房屋改建之后家里就增添了病人呢。此外,有的是由于楼距较近而被前面的高楼挡住了实现,而失去了“望白”,甚至直接影响到室内的采光,以至于1998年在蓝走发生了76位住户集体“捍卫采光权”的事件。在室内采光的强度方面,建筑易学强调阴阳之和,主张明暗适宜。
(3)房屋的色调图案和身心健康。基于颜色、图案等方面的错觉,以及视觉-心理效应、心理-生理效
应,房间的色调和图案对于人体健康也有间接的影响作用。比如,深色给人以窄小、沉重、压抑感;浅色给人以宽大、轻巧、开朗感。冷色使人感到压抑、冷静;暖色使人感到兴奋、温暖。红色具有刺激神经兴奋、增强体力的作用,粉红色具有刺激神经放松、缓解疼痛的作用,浅蓝色有促进发高烧病人退烧的作用等等。雕梁画栋的背景明清皇宫建筑给人以庄重、威严的感觉,原木原色的承德避暑山庄园林给人以朴素、自然地感受。据报道,英国有人将医学与艺术结合起来,把一个儿童X光室画成一座茂密的森林,其间还有大象、长颈鹿、小猴子在嬉戏,让小患者照X光时如同进入“天然公园”一般,疗效极好。笔者在洛杉矶一座医院的儿童诊室中,也看到了类似的装饰。这的确是个好主意。
更多推荐
方面,建筑,住宅,心理,图案,天空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