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武山水帘洞石窟群疏论
    甘肃武山水帘洞石窟群是中国古代艺术的珍品,被誉为“洞窟艺术的奇葩”和“华夏古代壁画艺术中沧海一粟的难得”。水帘洞石窟群依山峰、林木,造型精美,壁画内容瑰丽,为中国艺术史上的重要一笔。
    水帘洞石窟群,即水帘洞、神峰寺、关帝庙和宝陀寺,是分别建于唐、五代和宋时期的一组石窟群。石窟群位于甘肃省武山县南部,距县城25公里,面积达7.2万平方米。共计有洞窟24个,石窟390个,浮雕147个,壁画1300多方,10000多个人物形象,表现了中国古代绘画、雕塑、建筑艺术的高峰。
    水帘洞是水帘峡第一大洞,是唐代建造的,长27米,宽25米,高15米。洞内的雕塑与壁画保存完好,雕像高出墙面一米余,壁画栩栩如生,极其逼真。洞内的龛位上方、墙头、墙根,以及两侧的脊棱、壁柱、壁龛、窗棂、梁柱、石格子、洞门等处都浮雕和绘制野史、佛经、仙侣、仙狮、龙凤、瑞鸟、步虎、群仙、铁拐李、观音等形象,气势磅礴,场面绚丽,构图精妙,形象逼真,清晰可见。
    神峰寺是五代时期修建,因山上有石峰似神仙而得名。神峰寺的壁画是石窟群中的精品。壁画题材丰富,内容包括佛教、道教、庙会、山水、人物等。壁画揭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信仰体系、宗教生活、工农商贸和文化艺术等方面,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和文化价值。
    关帝庙是宋代建成,占地面积约7000平方米,保存完好。关帝庙主要修建了大量的钟楼、鼓楼和钟鼓楼,还建有东西两门、馆亭、五龙屏、九龙池等建筑。关帝庙的壁画主题多为戏曲、伎乐、联谊、花鸟、风景等,富有浓郁的宋代风音的气氛,值得研究和欣赏。
    宝陀寺是石窟群中最小的一座,是宋代建成的。宝陀寺名来自一座宝塔,宝塔上缘刻有“止止于无为,故迹紫氛氲”的佛经。寺内的雕刻和壁画同样精美。壁画主要表现佛教题材,如人像、仙侣、珍宝等。寺内还有《金刚经》等佛教经文。
    甘肃武山水帘洞石窟群集佛教、道教、传统文化、工商贸易、社交娱乐等多种元素于一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它的艺术质量和文化内涵,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化、艺术和社会的最高成就,有着无与伦比的艺术和文化价值,对国内外的历史、文化、艺术和旅游领域产生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更多推荐

壁画,艺术,文化,石窟群,中国,水帘洞,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