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全管理须知】
船舶进水堵漏应急预案
版号:1 编写:机务主管 批准:指定人员
文件修改记录
版次 | 生效日期 | 修改页次 | 修改标识 | 审 核 | 批 准 |
[本文件共11页]
1 目的
本预案旨在船舶进水时,能迅速作出应急反应并采取排水和堵漏措施,防止船舶沉没,或尽可能延长船舶沉没时间以利于实施救助。
2 本预案适用于公司船舶发生进水时的应急反应。
3 职责
3.1 船长是船舶进水时的船上应急总指挥。
3.2 大副是船舶进水(除机舱外)时的现场指挥,轮机长是机舱进水时的现场指挥。
3.3 全体船员服从指挥,按本岗位的职责做好各自的工作。
3.4 公司应急小组提供技术指导、资源保障,协助联系外围救援力量。
4 特征
船舶进水(指船体破损进水,或其它情况造成的大量进水)可发生在任何时间、任何水域,可能导致船舶沉没。船体水密存在缺陷,或大风浪袭击,或发生碰撞、搁浅/触礁事故等,可导致船舶进水。船舶少量进水可能造成货损或机舱不能正常运行,大量进水又不能控制时易发生沉没事故。
5 应急原则
船舶进水时,应遵循:
.1 控制进水速度,保持船舶浮态,防止或延缓沉没;
.2 人命安全第一,注意环境污染,避免或减少损失。
6 船舶应急反应
6.1 船员发现船舶进水后,应立即报告驾驶台或船长。驾驶台接到报告后立即向船长报告。
6.2 船长接到报告后立即了解进水原因和程度,并发出全船警报(两长一短,连放一分钟),
指挥船员采取适当而有效的应急措施。航行中,要备车、改自动舵为手动舵。
6.3 除值班需要坚守岗位的人员外,所有船员迅速到指定位置或相关岗位,听从指挥,积极投入抢救工作。二副还应负责通信联络,作好记录。
6.4 现场指挥指派船员迅速查明漏损部位、损坏情况和进水量等,报告船长。
6.5 船长在了解船舶进水的实际情况后,会同大副、轮机长并根据破损控制图确定抢救方案,同时应尽快向公司调度报告。抢救措施通常要考虑:
.1 阻止或减少进水最直接有效的措施是堵漏,阻止或减少进水量增加最直接有效的措施是排水;
.2 隔离相邻舱室能有效阻止进水的漫延,但应注意舱壁的强度;
.3 受损部位相邻舱室的水密情况,本船的堵漏器材和排水能力。
.4 降低船速能减少船体破洞进水的流量;
.5 进水速度大于排水速度时船舶将下沉;
.6 保持足够的剩余浮力,船舶不易沉没;
.7 船舶严重横倾时,不但稳性降低而且容易进水;
.8 货舱进水,货物易受损,并且货物可能影响排水;
.9 机舱进水,机械设备易受损,排水后可能造成污染;
.10 进入封闭舱室前,要做好防爆、防窒息和防中毒等准备。
6.6 少量进水时的处置措施(如渗漏、事故、甲板上浪等造成的小范围进水)
6.6.1 根据破损部位、漏洞大小和形状,进行有效的堵漏操作。
.1 较小的破口可用木栓、毛毯等堵住;
.2 对于较大的破洞可采用:
● 堵漏毯在船体外盖住洞口限制进水量(在毯中插入几根钢管可增加强度);
● 堵漏板或堵漏箱在船体内堵住破洞,并灌注快速水泥,必要时予以牢固支撑;
● 需要时对浸水舱舱壁进行补强,防止舱壁破损,和防止波及邻舱。
6.6.2 甲板上浪进水,要及时组织人员进行封舱(如舱盖、人孔盖、通风洞、水密门窗、测量孔等)。
6.6.3 排尽舱内积水,排水时要注意做好防止污染水域的相关工作。
6.6.4 定时观察或测量浸水舱室及邻近有关舱室的水位,判断堵漏效果及对邻近舱室的影响。
6.6.5 人员进入封闭舱室前,要做好防爆、防窒息和防中毒等准备工作。
6.6.6 进水已使船舶发生纵倾或横倾,要尽量采用排水或调驳油水的方法调整船体平衡,采用压水方法要权衡利弊,注意自由液面对稳性的影响。
6.6.7 如果堵漏失败,应迅速关闭进水舱室的所有出入口(包括水密门、舱口、测量孔和通风口等),尽力阻止水势漫延,防止事态扩大。
6.7 大量进水时的应急措施(如船体破裂、风浪袭击等造成的大面积进水)
6.7.1 航行中,船长应采取停车或低速航行,根据水流、风浪方向及破损部位调整航向,尽可能将进水部位置于背受风、流、浪的一侧,保持与水流的相对静止,以减少受损部位的水流压力,减缓进水流量。
6.7.2 现场指挥组织人员关闭破损部位附近各层甲板及舱室的水密装置,参照6.6.1.2进行有效的堵漏,首先设法阻止大量进水,然后尽力堵住破洞,还应保持防撞舱壁的水密完好。
更多推荐
进水,船舶,舱室,应急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