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校采用电采暖供暖的可行性分析报告
摘要:通过对我国学校建筑进行供暖方式和能源结构调查,在分析现状的基础上,列出了面临的问题,介绍了电供暖的运行方式,并从一次能源利用、运行成本、初投资、适用性等方面作了评价,提出了院校采用电供暖方式的建议。
严冬已至,采暖问题又成为热门话题,回顾近年来国内的供暖市场,真可谓百花齐放,智能供暖、辐射供暖等新的供暖概念也随之渐渐贴近百姓生活。现阶段供暖主要包括热力集团集中供暖、小区锅炉供暖、家用天然气供暖、电供暖等方式。我国目前能源形式不容乐观,降低建筑能耗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可持续性发展的重大战略性举措。学校院校建筑具有多类型、多用途的特点,采用适合的供暖方式和方法,学校校园供暖的节能会有显著效果。
1 、我国供暖情况现状
改革开放后,我国建设事业发展迅速,尤其是近年住房制度的改革极大地促进了住宅产业及国民经济的发展。目前每年新建房屋子 17一l8亿平方米。随着大量的新建筑,建筑能耗指建筑使用能耗,包括采暖、空调、热水供应、炊事、家用电器等方面的能耗,其中采暖、调能牦约占60%一70%。根据 1998年估算的数据,中国建筑用商品能源消耗已占全国商品能源消费总量的27.6%,接近发达国家的30%一40%。我国的能源形势是严峻的。我国的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资源的人均拥有量约为世界平均值
1/2、1/9、123、14。对于人均能源消费量 1t的标准煤,仅是世界人均能源消费不到2.4t标准煤的一半,因而降低建筑能耗,实现可持续性发展,是节约能源之路。事实上改变传统的供暖方式是节约能源的出路。作为办公楼、礼堂、实验和教学楼、学生宿舍等,供暖的需求是不一样的,不需要 24h恒温供暖,应采用间歇制度,以实现用热与供热相协调。对于在较大集中供热系统中,也可采用分建筑物的分时供暖方法,由于不必同时给各建筑物供暖,热源规模及运行负荷大大减小,从而减少热源投资,并实现按需供热的长远目标。可见,采取合理地供暖方式、方法是有效降低能源消耗的重要手段。
2 、多种供暖方式的比较供暖方式日趋多样化,总结起来无非这么几种:集中供热方
式供暖、地暖热源供暖、采用空调供暖、电暖器供暖及其他的方式供暖。
2.1 集中供热
集中供热是政府公用事业,目前是许多地区的主流供暖方式。集中供热的弊端有如下几点:(1)初期投入较高;(2)大多数无法实行分户计量,许多工薪阶层白天浪费了大量热源;(3)每年打压试水,存在跑冒滴漏的情况。
2.2 地暖热源
地暖是时下采用较多的供暖方式。地暖热源一般有三种方式:(1)直接铺设地暖水管,接入集中供热热源;(2)无集中供热以分户式壁挂炉烧水做热源,这是最普遍投资最大的一种方式;(3)电地热缆,如同电褥子一样敷设在地底下。地热在韩国较为流行,其技术要求难度大,施工工艺复杂,万一出现故障,一旦发现时,为时已晚,对地板的损害可想而知。而且地暖对地板,特别是家具影响明显。
2.3 空调供暖
许多人常用的供暖方式。觉得一物两用,其实空调在供暖方面是很业余的。(1)空调在加热过程中耗电量很大;(2)空调在低温运行时,制热效果不理想,甚至不开机;
(3)空调的干燥实在令人头疼;(4)空调启用供暖方式有损空调的使用寿命。
2.4 电供暖系统供暖
电供暖系统供暖是一种新型的供暖方式,最初使用在家庭中空间较小的房间供暖,随着电暖器技术的应用发展,现已实现通过系统连接互联网用电脑软件控制各个房间的温度及运行时间。其采用热传导方式供热,加热温度由智能温控器控制,只要达到预设温度,则自动断电,低于预设定温度则自动起动,就象家里用的恒温热水器一样,达到温度就停止工作。众所周知,在物理学上,主要有对流、辐射、传导三种热量传递方式,其中以对流的热传递速度最快,热量传递效果最好。空气的快速流动会
将热能均匀的带到不同层次的采暖空间,不会造成类似电热膜和辐射式电暖器所产生的温度梯度和水平失调,如近处热、远处冷、升温慢的现象。电暖器是利用空气流体力学原理,以大面积空气微循环的方式导热。室内无可感气流,不会产生类似空调所造成的不舒适的感觉,电能转换成热能的瞬间即被流动的空气带走并释放到空气中,使整体空间的温度在短时间内均匀上升。
3 、校园供暖方式的主要特点:院校建筑具有多类型、多用途的特点。主要包括:办
公楼、教学楼、
学生宿舍、教工家属楼、实验室、礼堂、体育馆等。院校供暖有两个特点:其一,对于间歇供暖,各种类型建筑物的供暖时间是不一样的,对于礼堂、体育馆等,它的使用时间特别少,其它时间可按值班采暖设定,因此它的供暖间歇性很强:对于学生宿舍,在上课时间(包括晚自习 )可按值班采暖设定,而早、中、晚的休息时间才保证供暖:对于办公楼,下班时间可按值班采暖设定,上班时间才保证供暖;而对于实验室、教工家属楼等,在供暖时间上应根据具体情况加以控制。其二,学校的另一特点
是有寒假。在寒假期间(约 35天 ),院校的大部分建筑可以只保证值班供暖。基于以上特点,采用适合的供暖方式和方法,院校供暖的节能效果会很显著。
4、环境保护的比较在我国,环境保护工作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现在我们国
家多数学校采用的供暖方式是燃煤锅炉、燃气锅炉、电锅炉集中或分户供暖,少数学校还有采用地源热泵系统供暖的方式,以上几种供暖都对环境都有一定程度的污染。不仅污染环境,以上几种供暖方式的投资及运行维护成本也很高,并且需要定期对其进行维护,每年都需要打压试水,供暖管道跑、冒、滴、漏等现象时有发生,维护费用昂贵。
5、院校采用电供暖的优势根据上述校园供暖方式的特点及我国主要供暖形式可见,
校园供暖方式应不同于住宅、企业、办公室场所,其有着不同的独特特点,针对地采用自动化的智能电暖器取代传统的集中供暖有着显著地优势:
(1)科技含量高、升温快,供暖区域温度均匀,空气不干燥,供暖舒适度极佳。
(2)其次,采用清洁能源,无污染,运行无噪音。
(3)再次,投资及运行成本低,节约国家能源。以沈阳市浑南新区东湖学校为例,
该校于 2008年建成使用,供暖面积为约 30000平米,建校之初采用热力水供暖方式,每年采暖费用 96万元,合每平米 32元,采用水供暖两年中,室内温度不达标,供暖效果很不理想,后于2010年改造成自动化电供暖系统,效果明显,2011年供暖费用仅为49万元,合每平米 16.4元,较原供暖方式节约 46万多元。互联网带来了对于电采暖控制的智能化升级技术,
6、更加智能化的电采暖管理后台,有助于节约型校园建设:互联网带来了对于电采暖控制的智能化升级技术,2026互联网温控公司可为电供暖企业提供电采暖互联网智能温控器及完善的互联网温控系统解决方案,包括智能温控器、APP软件、能盟云服务平台及定制的系统解决方案。通过“能盟”云数据平台,可为学校提供可远程集中管理的、简单方便的电脑后台,查看实时能耗数据,真正实现技术节能和行为节能的统一。
7、结束语
从以上几点可以总结出,各种供暖方式各有所长,满足不同功能建筑的需求。但仅从学校的采暖需求情况看,采用自动化的智能电采暖就会显现出很大的优势,因此,从节约能源的人体舒适的角度来说,在全国校园采用电采暖系统供暖值得我们大力提倡。
更多推荐
供暖,方式,采用,学校,建筑,温度,空调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