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国粹”与幼儿园教育的有效结合
摘要:国粹是中华五千年历史沉淀的具体表现形式,其有着更强的直观性、代表性,也更能体现出东方美。当今的幼儿园教育体系在不断改革,课程游戏化也在不断深入,为了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幼儿园要注重“国粹”与日常教育活动的有效结合,培养幼儿正确的文化意识和文化自信,真正让“国粹”成为推动幼儿园文化教育进步的重要力量。
关键词:幼儿园;游戏活动;国粹
前言:幼儿园教育要遵循发展性原则、个别化原则、直观性原则、成功性原则。简而言之,幼儿园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语言行为习惯,实现心理引导和思维培养,保证幼儿的综合发展。而在这一过程中融入传统文化,增加“国粹”内容就变得十分重要且必要。因为我国传统文化不仅包含精神层面的内容,还有类似于“国粹”等实物,更有利于幼儿创造能力、操作能力和审美能力的提升。下文主要分析了“国粹”与幼儿园教育融合的重要性,并提出“国粹”在幼儿园教育体系中应用的具体表现。
一、“国粹”与幼儿园教育结合的重要性
“国粹”是指一个国家固有文化中的精华,我国最经典的四大“国粹”为:中国京剧、中国武术、中国书法、中国医学。而随着社会文化的不断进步,四大“国粹”已经逐渐演变成十大“国粹”,增加了中国象棋、中国剪纸、中国围棋、中国刺绣、中国茶道和中国汉服。中国有着5000年的历史文化,而“国粹”是文化沉淀过程中最具代表性的内容,也是最富有独特内涵而深受许多时代的人们欢迎的文化遗产[1]
在我国当今的教育体系过程中,幼儿教育可谓是基础时期,为了加深文化教育,一线幼儿教师就要做到“文化教育从娃娃抓起”,将“国粹”与幼儿园教育完美融合,让每一个幼儿都能了解“国粹”,感悟中华传统文化。近年来,由于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文化撞击越来越明显,西方文化在我国的渗透也逐渐深入。而近几年,我国传统文化已然崛起,“国粹”成为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内容。在幼儿园教育中融入“国粹”,不仅能够强化文化教育,还能使整个教育体系更丰富、有趣。
二、“国粹”与幼儿园教育结合的实施策略
(一)打造园内“国粹”背景墙
在幼儿园教育中渗透传统文化最直接、有效的办法就是将“国粹”内容与环境创设相融合[2]。幼儿园可以在园内打造“国粹”背景墙,将“国粹”内容全部体现在背景墙上,带领幼儿学习认识“国粹”,加强传统文化教育。
比如:可以在背景墙中加入中国武术、中国书法、中国围棋、中国象棋等元素,并以中华文化具有代表性的图形图案装饰。更能体现幼儿园环境的“古香古色”。当然为了让每一个幼儿乐于主动学习传统文化,要让他们参与环境创设当中。将背景墙分为若干个板块,每个板块代表一个内容,幼儿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进行装饰。例如:在中国刺绣板块上,幼儿可以将网络上的刺绣图案并剪裁下来,组装、粘贴成一件衣服,呈现在中国刺绣板块中。
在中国象棋板块,可以以棋盘为底,由幼儿自行在棋盘上画出象棋,以此来展现我国的象棋文化。利用这种方式能够让幼儿对传统文化教育更容易接受,也能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与此同时,幼儿园要每周一次替换“国粹”背景墙上的内容,并每周设置一节“中华民族‘国粹’研习会”,带领幼儿真正认识了解中华民族优秀灿烂的传统文化。
(二)创建“国粹”相关主题活动
主题活动是最能体现文化教育的形式,也是最符合幼儿兴趣需求和认知规律的教学内容。在幼儿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国粹”研习教育活动时,要依照相关主题,避免因主题过多,整体活动内容混乱繁杂的情况。幼儿的接受能力比较弱,如果活动内容过多,反而达不到理想效果。所以,教师在组织国粹相关主题活动时,要突出重点,明确活动目的,充分发挥“国粹”的教育价值。
中国京剧是中华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优秀传统文化,沉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了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志,而京剧脸谱是京剧文化内容的重要体现。幼儿园可以组织“‘国粹’京剧主题活动”,带领幼儿感受京剧特色,感悟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以此增强幼儿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首先,教师要以PPT图片的形式来展示京剧脸谱,并逐一讲解,让幼儿了解不同京剧脸谱的含义。白脸代表奸诈;红脸代表武勇;黑脸代表公正廉明;蓝脸代表有勇有谋。然后让幼儿“画起来”,在脸谱模板上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并说出自己所画的脸谱人物的特性、在感受完脸谱后,就要突出体验京剧表演。老师们给孩子画上脸谱,让其装扮京剧人物,并进行表演。孩子所表演的内容可以随性一点,主要目的就是加强幼儿对京剧的认知。利用这样的活动,能够激发幼儿热爱祖国、热爱文化的情怀,而让其亲身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也能实现寓教于乐,乐在其中。
(三)组织“国粹”鉴赏社会活动
幼儿园开展文化教育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保证内容的丰富性。许多幼儿园认为,园内的教育体系应当是固定的,而且仅仅是本园特有的,如此固步自封的想法会使得教育体系逐渐存在缺失问题。但其实,将社会元素融入幼儿园教育体系中,能够保证结构更完整,内容更充实。
幼儿园在开展“国粹”教育时,可以组织幼儿进行“‘国粹’鉴赏社会活动”,带领幼儿走入博物馆等社会场所,抚摸感受“国粹”。元旦前后许多地方都会设置“年货市场”,而在市场内剪纸随处可见。剪纸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民间艺术,主要是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花纹,其有着让人惊艳的视觉形象和造型格式,其中蕴含了丰富的文化信息[3]。将剪纸融入教育体系中,能够让幼儿园教育既“接地气”,又显得“高大上”。除剪纸外,中国围棋、中国象棋也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国粹”内容,公园中也随处可见中国象棋,所以教师也可以将其作为开展国粹文化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城市内有社会性的象棋比赛时,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参与观看欣赏。或是在园内设置象棋兴趣班,让对象棋感兴趣的小朋友能够真正参与学习过程中。
结论:总而言之,“国粹”已经逐渐成为当今传统文化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幼儿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国粹”的教育价值,并将其与自身的教育体系相融合。在园内通过打造“国粹”背景墙、“国粹”主题活动等方式加强文化教育。也可以组织幼儿参加“国粹”鉴赏社会性活动,让幼儿在感受“国粹”的过程中逐渐形成文化自信和文化荣誉感。
参考文献:
[1]霍力岩,龙正渝,高宏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幼儿园教育亟须资源体系建设[J].学前教育,2022(Z1):10-13.
[2]张欣.优秀传统文化与幼儿园教育的融合与实践[J].当代家庭教育,2021(29):77-78.
[3]李欣.中华传统文化与幼儿园教育的融合研究[J].科幻画报,2021(03):218-219.

更多推荐

国粹,幼儿,教育,文化,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