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室内质量控制(internal quality control, IQC)
按照一定频率定性或定量地检测稳定样品中某种或某些成分,并将测定值画在符合一定统计学规律的控制图上,运用控制规则对控制图上的测定值进行评估,以此推测同批次患者标本的检测质量是否在控。
(二)均数、标准差和变异系数
样本均数(
):是最常用的一个统计数,对样本中所有个体的值计算总和后除以个体数即可求得。
标准差(s):它反映样本中个体的离散程度,是表示变异常用的统计量。
变异系数(CV):它是标准差相对于平均数的百分比,是表示变异的统计指标。
在定量检测中,变异系数来表示不精密度。
室内质控的目的:
通过对质控结果的统计判断,推定同批次患者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控制本实验室测定的精密度,监测其准确度的改变,提高常规工作中批间或批内标本检测结果的一致性。
室内质控基本内容:质控品、控制图、控制规则,以及失控的判断和处理等诸多内容。
一、质控品的选择和使用
1、质控品:专门用于质量控制目的的标本。
常用的质控品:人源性或动物源性的血清或血清模拟物、全血或全血模拟物、体液或体液的模拟物、标准菌株等。
质控品性能指标:基质效应、稳定性、瓶间差、定值和非定值等。
2.基质与基质效应
基质:对某一分析物进行检测时,处于该分析物周围的其他成分就是该分析物的基体(或基质)。
基质效应:基质成分的存在对分析物检测时的影响称为基质效应。
3、稳定性
室内质量控制是建立在对稳定质控品重复测量的基础之上,因此稳定性成了质控品最重要的性能指标之一。
稳定性好的质控品,其实是说它的变化很缓慢,常规检验手段反映不出来。
不同基质的质控品稳定期各不相同。
4、瓶间差
是指同一批质控品分装瓶之间的差异。
质控品检测结果的变异是检测系统的不精密度和质控品瓶间差异的综合。
只有将瓶间差异控制到最小,检测结果间的变异才可真实反映日常检验操作的不精密度。
来源:厂家混匀分装等生产过程,实验室复溶过程,效期内不同使用时间的缓慢变化过程。
更多推荐
检测,控制,基质,变异,个体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