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前,口袋公园多指占地面积在1000至10000平米之间的公共绿地,其规模虽达不到传统公园的标准,但在城市高密度空间,口袋公园的社会功能、生态属性、风貌呈现则尤为重要,位于上海徐家汇地区的乐山绿地就是其中的重要代表。乐山绿地的更新特别关注“口”部设计,强调面向街区开放的姿态,优化沿街的行为渗透融合,让更新后的乐山绿地成为整体街区慢行系统中最重要的一环。同时,基于社区居民使用需求调研的结论有效组织多元特色功能,将活动空间与自然绿化景观融合,让每个“袋袋”都能在稳定安全的环境下承载恰当的趣味、康体、休闲活动。考虑到规模限制,乐山绿地在使用上必然存在一定的空间竞争性,为了确保口袋公园的“准公共物品”属性,设计上通过增加绿地层次、强化路径与游憩空间的耦合,尽可能的提升绿地的空间容量,更好的呈现全龄、全时空、非排他的特征。同时,通过全过程的公众参与,使更新后的口袋公园成为真正具有归属感的社区开放公共中心。
本文主要针对锅内多个比较经典的口袋公园进行分析。
案例一:乐山绿地口袋公园
本项目乐山绿地始建于1980年代,位于徐汇区乐山社区中心区域、占地约5600㎡,是周边地区唯一的集中公共开放空间。改造前绿地内部空间阴暗、设施陈旧、功能与当代市民游憩需
求无法匹配。同时,绿地不仅为居住社区环抱,也紧邻办公园区、上海交通大学、小学幼儿园等文教办公设施,距徐家汇不过800米。
目前,上海的城市景观更新已经进入“片区一体化治理更新”的全新局面,在尽可能保留现状乔木的基础上,乐山绿地在设计中提出了整体结构优化的创作思路。设计以符合当代行为和体验需求的简洁明快的结构为基础,也在经典中挖掘灵感。
场地区位图
改造前场地
设计理念:乐山绿地的更新设计以“乐”为基点,以“众乐之源”的立意组织适老适幼、宜游宜观、可憩可玩、可阅读能共享的多元景观空间,以全龄段全时空可游憩的设计为整个社区提供了景观公共物品的一体化解决方案,同时也为周边居民与办公人群呈现了时尚优美的城市第五立面,重构徐家汇城市繁华背面公共生活的精彩。也让口袋公园的更新改造成为再次激活城市公共生活的重要触媒。
更多推荐
绿地,空间,乐山,设计,公园,口袋,社区,城市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