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子百家: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社会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阶级关系的变动、私学兴起和士的解放,自春秋后期开始,社会上不同阶级、阶层的代表人物对自然界和社会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们著书立说,开门收徒,游说宣传,互相辩驳。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并由此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诸子百家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各个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的总称。其中,儒家创始人是孔丘,代表作《论语》墨家创始人墨翟,代表作《墨子》,道家创始人李耳,代表作《老子》又名《道德经》;法家集大成是韩非,代表作《韩非子》。兵家代表人孙武,代表作《孙子兵法》;阴阳家代表人邹葕。
文学方面1.春秋战国时期文学以散文、诗歌为主,诗歌的代表作是《诗经》和《离骚》。2汉代在赋这一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上取得的成绩尤为突出;汉代的散文和乐府诗也很有名,汉代散文的最高成就就是司马迁的《史记》汉代乐府名歌的最杰出代表作是《孔雀东南飞》
3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诗歌、小说和文学批评都有重大发展,曹操等人开创了“建安风骨”的一代诗风,刘勰的《文心雕龙》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专著。
4唐代的诗歌创作达到了高峰,流传至今的有两千两百多个诗人创作的近五万首诗,著名诗人有杜甫、李白、白居易、韩愈、柳宗元等人。5宋代以诗词最为有名,散文则以欧阳修,苏轼等作品为代表。而且宋代的话本小说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新纪元。
6元代戏曲是元朝文学的主流。关汉卿是最杰出的剧作家。7明清两代是我国古典章回体小说的鼎盛时期。中国古代的四大名著和《儒林外史》《聊斋志异》都产生于这个时代。明清的戏剧以《牡丹亭》《桃花扇》为传世名作。
中外交流:张骞出使西域——为联络西域大月氏等夹攻匈奴。鉴真和尚东渡——唐代。唐玄奘西天取经——玄奘《大唐西域记》郑和下西洋开辟了中国人下南洋谋求发展的历程。
佛教文化:佛教是世界上所有宗教中内涵最复杂,典籍做多的宗教。世界三大宗教中佛教创立最早,传入中也最早,时间大约在公园前六世纪,相当于中国春秋时期。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其基本教义有三法印,四圣谛,十二因缘。佛教主要经典:北川佛教《大藏经》,南川佛教《大藏经》,藏传佛教《甘珠尔》《丹珠尔》。佛教主要宗派:大乘佛教,小乘佛教,藏传佛教,佛教的标志是法轮。
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沿革:从原始社会至汉代时中国古建筑体系的形成时期。到汉秦时期中国建筑体系已经形成。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古建筑体系的发展时期,隋唐时期是中国古建筑体系的成熟时期。宋朝时中国古建筑体系的大转变时期。明清时期是中国古建筑体系的最后一个高峰期。
中国古建筑的总特点1组群布局,主次分明。2普遍采用木结构。3形制装饰多样。4等级森严。
宫殿建筑的布局和殿外陈设:布局:1严格的中轴对称2就五之数3左祖右社4前朝后寝。主要陈设:1华表,体现皇家的尊严2石狮,起辟邪,显示尊贵和威严的作用3日晷,是我国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4嘉量,一种量器。5吉祥缸,至于宫殿门前盛满清水以及防火灾用的水缸。6鼑式香炉,举行大典时用来燃檀香和松枝7铜龟、铜鹤、象征长寿。
中国古代园林的起源、特色、和分类起源,明清时期,我国山水园林达到发展高峰时期,北方出现了许多帝王园林,南方许多私家园林。特色1造园艺术,师法自然2分隔空间,融于自然3园林建筑,顺应自然4树木花卉,表现自然。分类,1皇家园林2私家园林3
寺观园林4风景名胜园
组成要素:筑山,理池,植物,动物,建筑,匾额、楹联与刻石。园林构景方法:抑景,添景,夹景,对景,框景,漏景,借景,移景。
四川的重大考古发现1三星堆遗址及青铜文化、三星堆博物馆。2金沙遗址,金沙博物馆。3商业街船棺、独木棺墓葬。4汉画像砖5汉说唱俑6川南悬棺
世界遗产概况:它包括世界文化遗产、文化景观、世界自然遗产、人类口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五类。19721017日至1121日在巴黎举行了第十七届会议,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
旅游精品战略1.天下四川,熊猫故乡;2新五大旅游区(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攀西阳光度假旅游区、蜀南竹海石海生态文化度假旅游区、嘉陵江流域生态文化旅游区、两湖一山休闲度假旅游区)特色旅游产品;一、生态旅游:1)生态旅游资源类型2)生态旅游资源分区;A,川西高山高原区,B,川南丘陵中山地区,C ,川西南中山峡谷地区,D,川东丘陵地区,E,川北、东北底中山地区,F,成都平原地区3)生态旅游精品路线,二、红
色旅游:A、一线两区格局,B、三大红色旅游品牌(长征丰碑旅游、伟人故里旅游、川陕苏区旅游),C、六大片区(雪山草地片区、大渡河甘孜片区、伟人故里片区、金沙江彝海片区、川陕革命根据地片区、四渡赤水片区)和八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4A、三国文化旅游:A、四川的三国文化旅游资源(成都地区、德阳地区、绵阳地区、广元地区、南充地区、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其他地区),B、四川三国文化旅游资源特色(1、文化价值极高、观赏价值依赖于讲解2、景点现状分布、具有开发基础条件),C、三国旅游线路;5,乡村旅游:A、发展历程,B、主要类 型:城市依托型、景区带动型、特色村寨型、历史文化型、
一、简绍川酒“六朵金花”的名称、产地、历史及特色1、四川“六朵金花”指的是五粮液、泸州老窖特曲、郎酒、剑南春、全兴大曲、和沱牌曲酒。A、五粮液产自被称为“万里长江第一城”的宜宾。明代出现的杂粮酒是五粮液的前身,1915年获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金奖,并于1929年改名为五粮液。2,、泸州老窖特区始于明代中叶,1915年获巴拿马太平洋博览会金奖,享有“拔塞千家醉,开瓶十里香”的美誉。3、剑南春产于绵竹县。剑南春采用高粱、大米、糯米、玉米、小麦为原料,有“小五粮液”之称。4、全兴大曲产于成都。享有“美酒如诗”的盛誉,被郭沫若称为“延年酒”。5、郎酒产于古蔺县,源自清末,最初叫“会莎郎酒”,
1933年命名为“郎酒”郎酒与贵州茅台酒有“姊妹酒”之誉。6、沱牌曲酒产于四川射洪县,具有“窖香浓郁、清冽甘爽、软绵醇厚、尤以甘甜著称”的特点。
二、试述川菜的而历史起源及风格特点:历史起源1、川菜发源与我国古代的巴国和蜀国。2、川菜系的形成,大致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到三国鼎立时期之间。3、唐宋期间,川菜更为脍炙人口。4、明末清初,川菜用辣椒调味,使巴蜀时期就形成的“尚滋味”、“好香辛”的调味传统得到进一步发展。5、晚清以来,川菜逐步形成地方风味极其浓郁的菜系,具有取材广泛、调味多样、菜式适应性强的特征。6、现在,川菜的踪迹以遍及全国以至海外,有“味在四川”之誉。风格特点1、川菜风味包括成都、重庆等地方菜系的特色。2、川菜的基本味有麻、辣、甜、咸、酸五味。3、川菜在烹饪工艺上的特点为“选料认真、切配精细、烹 饪考究、味别多样’.4、川菜制作一般为高级筵席菜、普通筵席菜、大众菜、家常风味菜。
三、简述“味在四川 “的来历及川菜的代表菜1、川菜以重庆和成都两地的菜肴为代表。所用的调味品既复杂多样,又富有特色;尤其是号称“三椒”的花椒、胡椒、辣椒,“三香”的葱、姜、蒜,以及醋和郫县豆瓣酱的使用频繁及数量之多,远非其他菜系能相比。2、川菜有“七滋八味”之说,“七滋’’指甜、酸、苦、香、咸;“八味”即鱼香、酸辣、椒麻、怪
味、麻辣、红油、姜汁、家常。
烹调方法共有38种之多。在口味上川菜特别讲究“一菜一格”,且色、香、味、形俱佳,故国际烹饪界有“食在中国,味在四川”之说。

更多推荐

时期,中国,川菜,文化,代表作,旅游,地区,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