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1日发(作者:和晶)

江西省绿色建筑基本级设计专篇(2021年版)建筑专业项目概况【模板

江西省绿色建筑基本级设计专篇(2021年版)

建筑专业

一、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

项目地址:

用地面积: 总建筑面积: 地上建筑面积:

容积率: 建筑密度: 绿地率:

□住宅

建筑类型 □公建(□宾馆类 □办公类 □其他 )

□住宅/公建(其中公建属于(□宾馆类 □办公类 □其他 ))

空调形式 □集中空调、□分体空调、□集中空调+分体空调

光热□集中式 □分户式

产生热水量比例 %

可再生能源利用率

专项设计

□光伏发电量比例 %

提供空调(采暖)用冷量和热量比例 %

□水源 □地源 □污水源 □其他

BIM设计:□是 □否 具体内容 (图纸等 )

其他:

绿色建筑等级

□基本级□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

二、设计依据

1、 《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GB ********

2、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2018版)

3、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

4、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 ********

5、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

6、 《江西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T ********

7、 《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 ********

8、 《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 ********

9、 国家、省、市现行的法律、规范及其他相关规定

三、基本级设计内容

1、场地应避开滑坡、泥石流等地质危险地段,易发生洪涝地区应有可靠的防洪涝基础设施;场地无危险化学品、易燃易爆危险源的威胁,无电磁辐射、含氡土壤的危害。

(1)场地选址附近是否有以下威胁或者危险源:

□洪灾、□泥石流、□风切变、□抗震不利地段(如地震断裂带、易液化土、人工填土等)、□火、爆、有毒物质等(如油库、煤气站、有毒物质车间等)、□以上皆无。

(2)土壤中的氡浓度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 50325的规定,详见 ;如含氡,防氡措施为: ;

(3)电磁辐射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磁辐射防护规定》GB 8702的规定。电磁辐射源:□电视广播发射塔、□雷达站、□通信发射台、□变电站、□高压电线,□其他: ,详见 ;如有,简要说明避免以上威胁或危险源的措施: ;

2、建筑外墙、屋面、门窗、幕墙及外保温等围护结构满足安全、耐久和防护的要求。详见 。(如建筑设计总说明、工程做法和构造一览表等)

3、外部设施与建筑主体结构统一设计、施工,并具备安装、检修与维护条件。

建筑外部有以下设施:

□外遮阳、□太阳能设施、□空调室外机位、□外墙花池、□广告、□店招、□检修通道、□马道、□吊篮固定端、□预埋件、□其他: 。

外部设施的位置、尺寸、构造详见图纸: 。

4、建筑外门窗必须安装牢固,建筑外门窗的气密性分级符合国家标准《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 7106、《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和《江西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T ********中的相关规定。详见 。(如建筑设计总说明、节能设计专篇、门窗表等)

5、□卫生间、□浴室、□其他: 的地面设置防水层,墙面、顶棚设置防潮层。防水、防潮措施详见图纸或说明 。

6、走廊、疏散通道等通行空间满足现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防灾避难场所设计规范》GB 51143对紧急疏散、应急救护等要求,且保持畅通。

合理设置以下设施或措施:

□担架电梯、□避难层、□安全疏散出口、□安全疏散宽度计算、□走道宽度、□安全疏散距离、□防火分区示意图、□其他: ;

详见图纸 。(防火分区示意图及疏散宽度计算等)

7、具有安全防护的警示和引导标识系统。设置位置详见图纸(文件): 。

8、室内空气中的氨、甲醛、苯、总挥发性有机物、氡等污染物浓度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 18883的有关规定。建筑室内和建筑主出入口处禁止吸烟,并在醒目位置设置禁烟标志。

主要功能房间污染物浓度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 50325的有关要求,主要功能房间污染物浓度详 (建筑设计说明及工程做法或装修工程一览表等);禁烟标志、吸烟区的设置位置详见图纸: 。

9、主要功能房间的室内噪声级和隔声性能符合下列规定:

(1)室内噪声级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 50118中的低限要求;详见《室内噪声级分析报告》。

主要功能房间类型

如:卧室

办公

商业

允许噪声级

(A声级,dB)

昼:≤45;夜:≤37

≤45

≤55

主要功能房间类型

起居室

客房

普通教室

允许噪声级

(A声级,dB)

≤45

昼:≤45;夜:≤40

≤45

(2)外墙、隔墙、楼板和门窗的隔声性能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 50118中的低限要求;详见《围护结构隔声性能分析报告》。

围护结构的空气声隔声性能列表:

围护结构构件类型

外墙

内隔墙

外门

空气声隔声量

(dB)

围护结构构件类型

楼板

外窗

空气声隔声量

(dB)

楼板的撞击声隔声性能列表:

主要功能房间楼板部位

撞击声隔声量(dB)

10、采取措施保障室内热环境。采用非集中供暖空调系统的建筑,应具有保障室内热环境的措施或预留条件。

□非集中供暖空调系统的建筑:

简要说明保障室内热环境的预留条件: 。

11、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符合下列规定:

(1)在室内设计温度、湿度条件下,建筑非透光围护结构内表面不得结露;详见《建筑围护结构结露验算计算书》。

设计工况下的内表面温度围护结构类型

(℃)

(℃)

室内空气露点温度

是否符合要求

(2)供暖建筑的屋面、外墙内部不产生冷凝;详见《建筑围护结构内部冷凝验算计算书》。

(3)屋顶和外墙隔热性能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

50176的要求;详见《屋顶和东西外墙内表面温度计算书》。

屋顶的内表面温度计算列表

自然通风房间

空调房间

内表面最高温度(℃)

标准要求(℃)

是否符合要求

东向外墙的内表面温度计算列表

自然通风房间

空调房间

内表面最高温度(℃)

标准要求(℃)

是否符合要求

西向外墙的内表面温度计算列表

自然通风房间

空调房间

内表面最高温度(℃)

标准要求(℃)

是否符合要求

12、建筑、室外场地、公共绿地、城市道路相互之间设置连贯的无障碍步行系统。详见图纸: 。

13、场地人行出入口500m内设有公共交通站点或配备联系公共交通站点的专用接驳车;详见: 。(公交站点分析报告)

14、合理设置电动汽车和无障碍汽车停车位且符合规划指标要求。

停车方式节约集约用地:□机械式停车库、□地下停车库、□立体停车楼(库)、□其他方式 。

采用错时停车方式向社会开放:□是、□否(原因: )。

地面停车设计合理,不挤占步行空间及活动场所:□是、□否

规划要求机动车停车位数量: 个,设计机动车停车位数量: 个,其

中电动汽车停车位数量: 个,无障碍汽车停车位数量: 个。

详见图纸: ,且符合规划要求。

15、自行车停车场所位置合理、方便出入。

规划要求自行车停车位数量: 个,设计自行车停车位数量: 个。

自行车位及自行车库/车棚设计详见图纸: 。

16、结合场地自然条件和建筑功能需求,对建筑的体形、平面布局、空间尺度、围护结构等进行节能设计,且符合国家有关节能设计的要求。

建筑朝向: ;建筑的楼间距最小为: ,这两栋楼为: 。

详见节能设计专篇、节能计算书。

17、垂直电梯和自动扶梯采用节能控制措施。

选型详见图纸: ,节能控制措施详见电气设计专篇。

设备类型及型号

台数

载客量

速度m/s

注:无电梯和扶梯的建筑,本条不做要求。

18、建筑造型要素简约,无大量装饰性构件。详见《工程概算书》、《装饰性构件造价比例计算书》。

□居住建筑:

纯装饰性构件的造价: (万元),工程总造价: (万元);

纯装饰性构件造价占工程总造价的比例: %<2%。

□公共建筑:

装饰性构件的造价: (万元),工程总造价: (万元);

纯装饰性构件造价占工程总造价的比例: %<1%。

19、建筑规划布局满足日照标准,且不得降低周边建筑的日照标准。

□满足、□不降低已有建筑日照标准。详见建筑日照模拟分析图和《日照分析

报告》。

20、室外热环境满足国家现行标准《城市居住区热环境设计标准》JGJ 286的要求。(第8.1.2条款)

□住宅区,住宅区提供场地热环境计算报告。

□非住宅区,符合城乡规划要求:□是、□否。

21、配建的绿地符合所在地城乡规划的要求,合理选择绿化方式,植物种植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且无毒、易维护,种植区域覆土深度(地下室种植顶板: ;种植屋顶: )和排水能力满足植物生长需求,并采用复层绿化方式:□是、□否。详见图纸: (景观设计图、总平面设计图、给排水设计图)。

22、场地的竖向设计有利于雨水的收集或排放,有效组织雨水的下渗、滞蓄或再利用。详见 。

23、建筑内外均设置便于识别和使用的标识系统。

□是、□否,设置位置详见图纸/文件: 。

合理设置以下标识:

□人车分流标识、□公共交通接驳引导标识、□易于老年人识别的标识、□满足儿童使用需求与身高匹配的标识、□无障碍标识、□楼座及配套设施定位标识、□健身慢行道导向标识、□公共卫生间导向标识、□其他促进建筑便捷实用的导向标识: 。

24、场地内有以下建筑或设施:□地下车库、□餐饮厨房、□锅炉房、□直燃机房、□柴油发电机房、□垃圾运转站、□医疗废气、□工业废气、□其他易产生烟、气、尘、噪声的建筑或设施: 、□以上皆无。

如有,简要说明避免排放超标的控制措施: 。

25、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垃圾容器和收集点的设置合理并与周围景观协调:□是、□否,设置位置详见图纸/文件: 。

四、绿色建筑 星级

根据项目特点合理选择绿色建筑的技术路线,增加相关条款、说明、图纸和报告。

江西省绿色建筑基本级设计专篇(2021年版)

结构专业

一、设计依据

1、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 ********

2、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2015版)

3、 《钢结构设计标准》GB ********

4、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2016年版)

5、 《预拌混凝土》GB/T ********

6、 《预拌砂浆》GB/T ********

7、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

8、 国家、省、市现行的法律、规范及其他相关规定

二、基本级设计内容

1、 场地应避开滑坡、泥石流、活动断层及其附近,及容易产生开裂、沉陷、滑移的陡坎、河坎等地质危险地段,易发生洪涝地区应有可靠的防洪涝基础设施。详见《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对场地中的不利地段或潜在的危险源采取必要的避让、防护或控制、治理等措施:□是、□否

2、 抗震防灾设计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镇抗震防灾规划标准》********及《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要求:□是、□否

3、 建筑结构满足承载力、稳定性、耐久性和建筑使用功能要求。

结构设计符合以下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

□《建筑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 50068、□《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标准》GB/T 50476、□《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钢结构设计标准》GB 50017、□《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木结构设计标准》GB 50005、□《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 50023、□《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其他: 。

4、 外部设施与建筑主体结构统一设计、施工,连接牢固并具备安装、检修与维护条件。

建筑外部是否有以下设施:

□外遮阳、□太阳能设施、□空调室外机位、□外墙花池、□广告、□店招、□检修通道、□马道、□吊篮固定端、□预埋件、□其他: 。

如有,简要说明连接牢固保障安装、检修与维护的措施: ;

外部设施的位置、尺寸、构造详见图纸: 。

5、 建筑内部的非结构构件、设备及附属设施等连接牢固并能适应主体结构变形及抗震要求。

建筑内部的非结构构件、设备及附属设施与建筑主体的连接方式:

□机械固定、□焊接、□预埋、□一体化建造、□以上皆无

非结构构件和主体构件的连接情况,设备及附属设施的位置、尺寸、构造详见图纸: 。

6、 不应采用建筑形体和结构布置严重不规则的建筑结构。详见《结构计算书》、《建筑形体规则性判定报告》。

项目的结构类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混合结构、□砌体结构、□其他: 。

项目建筑形体规则性:□规则、□不规则、□特别不规则、□严重不规则。

建筑形体规则判定指标:

平面不规则类型

扭转不规则

凹凸不规则

定义和参考指标

在规定的水平力作用下,楼层的最大弹性水平位移或(层间位移),大于该楼层两端弹性水平位移(或层间位移)平均值的1.2倍

平面凹进的尺寸,大于相应投影方向总尺寸的30%

楼板的尺寸和平面刚度急剧变化,例如,有效楼板宽度小于该层楼板楼板局部不连续

竖向不规则类型

侧向刚度不规则

竖向抗侧力构件不连续

楼层承载力突变

典型宽度的50%,或开洞面积大于该层楼面面积的30%,或较大的楼层错层

定义和参考指标

该层的侧向刚度小于相邻上一层的70%,或小于其上相邻三个楼层侧向刚度平均值的80%;除顶层或出屋面小建筑外,局部收进的水平向尺寸大于相邻下一层的25%

竖向抗侧力构件(柱、抗震墙、抗震支撑)的内力由水平转换构件(梁、桁架等)向下传递

抗侧力结构的层间受剪承载力小于相邻上一楼层的80%

其他不规则类型:

建筑形体规则性判定汇总表

楼栋号

简要描述存在的不规则类型;个数

判定结果

7、 建筑造型要素简约,无大量装饰性构件。详见《工程概算书》、《装饰性构件造价比例计算书》。

□居住建筑:

纯装饰性构件的造价: (万元),工程总造价: (万元);

纯装饰性构件造价占工程总造价的比例: %<2%。

□公共建筑:

装饰性构件的造价: (万元),工程总造价: (万元);

纯装饰性构件造价占工程总造价的比例: %<1%。

8、 选用的建筑材料符合下列规定:

(1)500km以内生产的建筑材料重量占建筑材料总重量的比例大于60%:□是、□否;

(2)现浇混凝土采用预拌混凝土,建筑砂浆采用预拌砂浆:□是、□否;

(3)不应采用实心粘土砖:□是、□否。

9、 种植区域覆土深度(地下室种植顶板: ;种植屋顶: )和排水能力满足植物生长需求,同时结构能满足其承重要求。详见图纸: 。

三、绿色建筑 星级

根据项目特点合理选择绿色建筑的技术路线,增加相关条款、说明、图纸和报告。

江西省绿色建筑基本级设计专篇(2021年版)

给排水专业

一、设计依据

1、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标准》GB ********

2、 《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 ********

3、 《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CJ/T ********

4、 《节水型产品通用技术条件》GB/T 18870 -2011

5、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

6、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

7、 国家、省、市现行的法律、规范及其他相关规定

二、基本级设计内容

1、 给水排水系统的设置符合下列规定:

(1)生活饮用水水质满足现行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的要求:□是、□否;如“是”,详见图纸: ;

(2)制定水池、水箱等储水设施定期清洗消毒计划并实施,且生活饮用水储水设施每半年清洗消毒不少于1次:□是、□否;如“是”,详见图纸: ;

(3)使用构造内自带水封的便器,且其水封深度不小于50mm:□是、□否;如“是”,详见图纸: ;

(4)非传统水源管道和设备设置明确、清晰的永久性标识:□是、□否;如“是”,详见图纸: 。

2、 采取措施保障室内热环境。采用非集中供暖空调系统的建筑,应具有保障室内热环境的措施或预留条件。

□非集中供暖空调系统的建筑:

简要说明保障室内热环境的预留条件: 。

3、 制定水资源利用方案,统筹利用各种水资源,并符合下列规定:详见《水资源利用方案》。

(1)按使用用途、付费或管理单元,分别设置用水计量装置;详见图纸: 。

□使用用途:□厨房、□卫生间、□空调、□游泳池、□绿化、□景观、□浇洒道路、□洗车、□其他: 。

□付费或管理单元:□住宅各户、□商场各商铺、□其他: 。

(2)用水点处水压大于0.2MPa的配水支管设置减压设施,并满足给水配件最低工作压力的要求;详见《各层用水点压力计算》书,详见图纸: 。

节水器具压力统计表

器具名称

器具最低工作压力

(MPa)

用水点供水压力

(MPa)

是否符合要求

(3)用水器具和设备应满足节水产品的要求。

主要器具类型有:□龙头、□大便器、□小便器、□淋浴器、□其他: 。

器具名称

水嘴

大便器

小便器

淋浴器

器具类型

流量(L/s)或用水量(L)

标准要求

流量≤0.125L/s

冲洗水量≤5.0L

冲洗水量≤3.0L

流量≤0.12L/s

主要设备类型有:□灌溉设备、□冷却塔、□输水管及管件、□其他: 。

设备名称 设备类型 设备参数 标准要求

4、 种植区域覆土深度(地下室种植顶板: ;种植屋顶: )和排水能力满足植物生长需求。详见图纸: 。

5、 场地的竖向设计有利于雨水的收集或排放,有效组织雨水的下渗、滞蓄或再利用;对大于10hm2的场地进行雨水控制利用专项设计。详见《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计算书》、《设计控制雨量计算书》、《场地雨水综合利用方案》或专项设计文件。

场地用地面积是否大于10hm2:□是、□否。

如“是”,简要描述场地雨水专项规划设计,包含对场地内径流减排、污染控制、雨水收集回用等的全面统筹规划设计: 。

如“否”,简要描述场地雨水综合利用方案: 。

6、 场地内有以下建筑或设施:□餐饮类建筑、□其他: 、□以上皆无。

如有,简要说明避免排放超标的控制措施: 。

三、绿色建筑 星级

根据项目特点合理选择绿色建筑的技术路线,增加相关条款、说明、图纸和报告。

江西省绿色建筑基本级设计专篇(2021年版)

电气专业

一、设计依据

1、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

2、 《电力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 ********

3、 《能源管理体系要求》GB/T ********

4、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

5、 国家、省、市现行的法律、规范及其他相关规定

二、基本级设计内容

1、 走廊、疏散通道等通行空间满足紧急疏散、应急救护等要求,且应保持畅通。公共建筑及居住建筑的大堂设置应急救护电源插座:□是、□否;详见图纸: 。

2、 设置火灾疏散指示标志,如紧急出口标志、疏散方向标志灯、楼层显示灯等。详见图纸: 。

3、 建筑照明符合下列规定:

(1)照明数量和质量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的规定;详见《照度计算书》:

房间类型

照度(lx)

设计值

标准值

统一眩光值UGR

设计值

标准值

照度均匀度U0

设计值

标准值

一般显色指数Ra

设计值

标准值

(2)人员长期停留的场所采用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灯和灯系统的光生物安全性》GB/T 20145规定的无危险类照明产品;详见图纸: 。

(3)选用LED照明产品的光输出波形的波动深度满足现行国家标准《LED室

内照明应用技术要求》GB/T 31831的规定;详见图纸: 。

4、 采取措施保障室内热环境。采用非集中供暖空调系统的建筑,应具有保障室内热环境的措施或预留条件。

□非集中供暖空调系统的建筑:

简要说明保障室内热环境的预留条件: 。

5、 地下车库设置与排风设备联动的一氧化碳浓度监测装置。

地下车库设置与排风设备联动的一氧化碳检测装置,超过一定的量值时即报警并启动排风系统。所设定的量值按照现行国家标准《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 2.1等相关标准的规定;

控制箱系统图详见图纸: ;现场一氧化碳浓度探测器详见图纸: 。

6、 停车场具有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或具备充电设施的安装条件。

□居住建筑:总停车位 辆,按100%比例预留建设安装条件,按 %比例建设充电设施;

□公共建筑:总停车位 辆,按 %≥10%比例建设充电设施或预留建设安装条件。

变配电系统、电缆及桥架、充电设施及计量要求详见图纸: 。

7、 建筑设备管理系统具有自动监控管理功能。详见图纸: 。

□居住建筑:建筑面积 >********,应设置具有自动监控管理功能的建筑设备管理系统;

□居住建筑:建筑面积 ≤********,公共设施的监控可以不设建筑设备自动监控系统,但设置简易的节能控制措施,如对风机水泵的变频控制、不联网的就地控制器、简单的单回路反馈控制等;

□公共建筑:建筑面积 >********,应设置具有自动监控管理功能的建筑设备管理系统;

□公共建筑:建筑面积 ≤********,公共设施的监控可以不设建筑设备自动监控系统,但设置简易的节能控制措施,如对风机水泵的变频控制、不联网的就地控制器、简单的单回路反馈控制等;

□未设置建筑设备的建筑不做建筑设备管理系统。

8、 建筑设置信息网络系统。详见图纸: 。

9、 主要功能房间的照明功率密度值不高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规定的现行值。详见《照度计算书》:

房间类型

照度值(Lx)

设计值

标准要求

照明功率密度(W/m2)

设计值

现行值

10、 公共区域的照明系统采用节能控制措施。详见图纸: 。

采光区域的照明控制独立于其他区域的照明控制。详见图纸: 。

走廊照明系统采取的控制措施:□分区、□定时、□感应、□其他: ;

楼梯间照明系统采取的控制措施:□分区、□定时、□感应、□其他: ;

门厅照明系统采取的控制措施:□分区、□定时、□感应、□其他: ;

大堂照明系统采取的控制措施:□分区、□定时、□感应、□其他: ;

大空间照明系统采取的控制措施:□分区、□定时、□感应、□其他: ;

地下停车场的照明系统采取的控制措施:□分区、□定时、□感应、□其

他: ;

室外夜景照明采取的控制措施:□定时、□感应、□其他: 。

11、 冷热源、输配系统和照明等各部分能耗进行独立分项计量。详见图纸: 。

□公共建筑:对以下回路设置分项计量表:

□变压器低压侧出线回路、□单独计量的外供电回路、□特殊区供电回路、□制冷机组主供电回路、□单独供电的冷热源系统附泵回路、□集中供电的分体空调回路、□照明插座回路、□电梯回路、□其他: 。

□居住建筑:分户计量;住宅公共区域参考公共建筑执行。

12、 垂直电梯和自动扶梯采用节能控制措施。详见图纸:

□垂直电梯:

节能措施:□群控、□变频调速、□能量反馈、□其他: 。

设备类型及型号

台数

载客量

速度m/s

节能特性

控制方式 是否符合要求

□自动扶梯:

节能措施:□变频感应启动、□其他: 。

设备类型及型号

台数

载客量

速度m/s

节能特性

控制方式 是否符合要求

注:无电梯和扶梯的建筑,本条不做要求。

三、绿色建筑 星级

根据项目特点合理选择绿色建筑的技术路线,增加相关条款、说明、图纸和报告。

江西省绿色建筑基本级设计专篇(2021年版)

暖通专业

一、设计依据

1、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 ********

2、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

3、 《江西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T ********

4、 《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

5、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

6、 国家、省、市现行的法律、规范及其他相关规定

二、基本级设计内容

1、 项目内设置以下功能房间:

□厨房、□餐厅、□打印复印室、□卫生间、□地下车库、□其他产生污染物的房间: 。

简要说明防止以上区域的空气和污染物串通到其他空间,防止厨房、卫生间的排气倒灌的措施: ;

□设置机械通风系统,详见图纸: 。

2、 采取措施保障室内热环境。

□集中供暖空调系统的建筑

房间内的温度、湿度、新风量等设计参数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736的有关规定:

温度(℃)

房间类型

夏季空调

设计值 标准值

相对湿度(%)

暖)

夏季空调

设计值 标准值

冬季空调(采冬季空调(采暖)

设计值 标准值

新风量[m3/(h·人)]

设计值 标准值 设计值

规范要求最小值

□非集中供暖空调系统的建筑

简要说明保障室内热环境的措施或预留条件: 。

3、 主要功能房间具有现场独立控制的热环境调节装置。详见图纸: 。

□集中供暖空调系统的建筑

主要功能房间

供暖、空调末端形式

是否可独立调节

备注说明

□非集中供暖空调系统的建筑

简要说明采用的可控的热环境调节装置: 。

4、 地下车库设置与排风设备联动的一氧化碳浓度监测装置。

简要说明地下车库一氧化碳浓度监测装置布点情况以及控制策略: ;详见图纸: 。

5、 采取措施降低部分负荷、部分空间使用下的供暖、空调系统能耗,并符合下列规定:

(1)根据房间的平面位置、使用功能、使用时间和朝向,合理划分供暖、空调区域,并对系统进行分区控制:□是、□否;

(2)空调冷源的部分负荷性能系数(IPLV)、电冷源综合制冷性能系数(SCOP)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的规定。

空调冷源的部分负荷性能系数(IPLV):

设备类型

台数

额定制冷量

(kW)

部分负荷性能系数IPLV

设计值

标准要求

详见《部分负荷性能系数计算书》;

IPLV计算表:

设备类型/编号

性能系数(W/W)

负荷比例

100%(A)

75%(B)

50%(C)

25%(D)

IPLV

计算公式:********.2%×A+32.8%×B+39.7%×C+26.3%×D

空调冷源的电冷源综合制冷性能系数(SCOP): ,详见《电冷源综合制冷性能系数计算书》。

6、 根据建筑空间功能设置分区温度,合理降低室内过渡区空间的温度设定标准。

室内过渡空间:□门厅、□中庭、□走廊、□高大空间中超出人员活动范围的空间、□其他: 。

简要说明建筑功能分区、空调系统分区情况和空调系统分区控制方式: ;详见图纸: 。

7、 场地内有以下建筑或设施:□地下车库、□餐饮厨房、□锅炉房、□直燃机房、□柴油发电机房、□垃圾运转站、□医疗废气、□工业废气、□其他易产生烟、

气、尘、噪声的建筑或设施: 、□以上皆无。

如有,简要说明避免排放超标的控制措施: 。

三、绿色建筑 星级

根据项目特点合理选择绿色建筑的技术路线,增加相关条款、说明、图纸和报告。

江西省绿色建筑基本级设计专篇(2021年版)建筑专业项目概况【模板

更多推荐

建筑,设置,系统,设计,空调,符合,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