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4日发(作者:)
22
INTERVIEW
访谈
街镇访谈:小古镇“写出”大文章
文 任日莹
还记得儿时乡间的青石板路,绿树枝桠与溪流小河摩挲起舞,古旧的房檐,错落的别致小
院,“记得住的乡愁”才是古镇最淳朴的影像。而曾几何时,古镇的别致开始被陈旧替代,古
村落不断衰落的经济、人口的逐渐流失……
在古镇复兴这个课题上,江南镇深澳、环溪、荻浦、徐畈、青源闲置房的流转,“民宿第一村”
环溪、 “休闲产业村”荻浦、 “艺术村落”徐畈,明确了招商创业方向;怀荆堂民国记忆咖啡吧、
云夕深澳里等古建筑打造休闲产业点……龙门古镇的“互联网+”探索、古镇创客空间,则为
当地引发新的经济增长点。而在古镇复兴和二次创业这个课题上,古镇做的远不止这些。
桐庐县江南镇
化“古”为宝,“空心村”二次创业引新发展
——访桐庐县江南镇党委书记施伟
记者: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约有古村落
5000个,占全部村落数量不足1%。这些村落
文化底蕴深厚,也有别致的文化景观,但遗憾的
是,一些古村落日渐破败甚至消失。江南镇的老
村片区也面临空心化现状,近2/3的古建筑无人
居住。您认为江南镇“空心村”出现的主因是什
么? 这些古村落有哪些自然以及人文的区位发
展优势?
施伟:“说村不是村,有院没有人。说地不
是地,草有半人深。”近年来,随着农村人员大
量外出务工或搬迁,一些地方陆续出现了一种“空
心村”现象。江南镇也不例外,尤其是古村落随
着时代变迁,一方面,自然老化造成老房子的自
然颓败和无力修复;另一方面,现代化发展进程
对古村落构成压力和威胁。由于古建筑的特性,
许多村民不能拆旧、只能建新,导致房屋越造越
多,村庄越造越空。再加之村民外出务工造成的
空巢现象加速古村落的颓败。“空心村”的出现,
衍生出土地荒芜、村舍闲置等问题,已成为新农
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面临的重要难题。
江南古村落地处桐庐县江南镇,位于富春江
南岸天子岗北麓,历史悠久,具有浓郁的民俗风情、
独特的水系资源、庞大的古建筑群和深厚的宗氏
文化。古村落历史可追溯到西汉末年,始于三国吴,
兴于南宋,盛于明、清,是数千年农耕文化的结晶,
区内有大规模保存良好的古建筑、深厚的历史文
杭州 2015.11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23
化底蕴和特色的乡土民俗风情。2006年被列入省
级历史文化保护区,2007年深澳村被建设部、文
化部命名为第三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古村落境内自然景观优美,再加之近年来,
通过美丽乡村的建设,更是凸现了这一优势——
“小河清清大河净,水碧山青如画屏”;且地处
桐庐县域东大门,位于“三江两湖”黄金旅游线上,
处于长三角地区1小时经济圈内,离县城11公里,
距杭州40公里。交通便捷,水陆并举,深澳互通
直上杭千高速,北有富春江四级航道经过,杭黄
高铁在建。
2013年10月9日,全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工作会议隆重召开,汪洋副总理提出:要认真学
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关于全面改善
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总结推
广浙江省开展“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经验,
加快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环溪村、荻浦
村作为美丽乡村的全国样板推出,给江南古村落
作了最好的宣传,也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记者:江南镇空心村二次创业工作正如火如
荼进行着,其中都有哪些特色工作呢?
施伟:在空心村二次创业工作中,我们政府
示范引导打造了创意“引爆点”,全面激活了投
资商、本土创业者的创业热情。今年,怀荆堂民
国记忆咖啡吧、云夕深澳里等古建筑打造休闲产
业点,牛栏、猪栏、古建筑一时间成了“香饽饽”,
引发了新一轮的热潮。村民“大开脑洞”,放杂
货的地下室改造成了咖啡吧,闲置的阁楼改造成
了日式范的榻榻米,以及“牛栏咖啡吧”“猪栏
茶吧”等创意设计。
其次,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招好商、招大商。
对闲置的房屋、荒地进行全面的调查摸底,编制
了专门的招商引资手册。今年以来,古村落共洽
谈项目30余个,已成功签约三生一宅(荆善堂)
项目、云夕深澳里(亦舍)项目,零碳“谜”度
假营地项目、村里村外、浙大青源智谷项目、徐
畈艺术村落、漫野度假高端民宿等一批具有一定
规模、独特风格的高端项目。如云夕深澳里项目
的设计师是南京大学教授、国内知名建筑师张雷,
利用闲置的以清朝建筑景松堂为核心的一个片区
建筑高端民宿项目,目前一期已开放,取得了不
错的效果。徐畈的艺术村落则位于徐畈村,以“中
国美术学院桐庐艺术村落”为核心,以民俗文化
为特征的民宿产业和以时尚动漫为特色的智慧产
业互动的两大板块,以此为基础形成徐畈“国际
慢村”。还有上海世博会英国馆零碳馆的馆长投
资的零碳“谜”度假营地,是利用高科技打造具
有未来感的完全颠覆传统民宿形态的一个项目,
建造50幢圆形球体生活体验馆,室内装饰、设施、
服务等大都采用高新技术特制,值得期待。
最后,我们全力扶持当地百姓利用闲置房屋
进行创业。在县农办的指导下,成立工作领导小
组,牵头指导村里成立民宿协会、组建村级的旅
游公司,专职负责这块工作。如环溪村的民宿集
聚体建设从提出想法到挨家挨户宣传发动、现场
指导,仅一年余时间,由零到目前30余家、700
余张床位。形成了“村委+农户”的一家亲民宿
管理品牌,进行常态化跟踪服务、管理培训,组
施伟陪同桐庐县委书记毛溪浩以及相关部门调研古村落工作(左三为施伟)
HANGZHOU 2015.11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INTERVIEW
访谈
牛栏咖啡(利用废弃的牛栏改建而成)/ 民国记忆咖啡
织走出去取经,请进来培训,实施常态化“店小二”家正积极谋划将废置厂房改造成酒店,还有很多
服务,有效推进民宿规范化经营。目前,整个古村民都陆续准备将空房利用发展各类旅游业态,
村落景区共有民宿60余家、农家乐40余家。百奶茶店、烧烤屋以及糊麦裹、油机、麻糍等南乡
姓还利用闲置的房屋进行土特产的制作、销售等,传统小吃店如雨后春笋。百姓小吃摊生意也很好,
如环溪村民李富种起了观赏莲,酿起了莲子酒,尤其是荻浦村的几样特色小吃获得游客的极大青
做起了莲产业,在环溪莲子酒坊之后又开出了连睐,实现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越来越多的村
锁店荻浦二娘酒坊。民回乡创业,农村中坚力量的回归,也解决了一
记者:“空心村”的二次创业对于江南镇古
系列的社会问题,如空巢老人、留守儿童。
村落的有机更新,尤其是打造美丽乡村,有哪些
通过二次创业,优秀人才的回归、招商引资
积极的意义?
优质人才的落户等,将现代文明带入到乡村,村
施伟:首先,我认为古建筑得到了实质性保
民的文明素养越来越高。另外,传统村落得到了
护利用,古村落资源得到很好的传承,又转化为良性循环,如孝义文化、清莲文化、传统民俗,
后续保护与发展的资本。随着闲置古建筑的利用,是中国梦的实践。
一方面古村落相关旅游业态越来越丰满,吸引了
记者:江南镇牛栏咖啡将国外最时尚的咖啡
越来越多的游客,整个旅游业态越来越壮大;反
与国内最土的猪栏牛棚结合,莲海和花海使得古
过来,市场的火爆,也同时吸引了大批的客商,
村落与景观农业相得益彰。可以见得,江南镇在
闲置古建筑又为古村落旅游的壮大提供了发展空
乡村改造的过程中,非常注重创新二字。
间。从而形成了很好的良性循环,古建筑从被人
施伟:应该说,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古村落
遗忘的“明珠”成为了投资商、村民争抢的“聚能取得目前的成绩完全得益于创新二字,当前,
宝盆”。各地如火如荼的建设与发展中,虽然我们古村落
美丽乡村转化为美丽经济,反之,古村落旅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中国传统村落,拥有很
游把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推向纵深化,促进产业“业多的优势。但同时在江浙地区类似的古村落也很
态化”,解决美丽乡村建设自我维系的动力和可多,更有乌镇、西塘等成功案例,如何在这些古
持续发展问题。而随着一批闲置古建筑、房屋改镇中异军突起、后劲勃发,避免“同质化”恶性
造成功的示范,百姓的理念得到全面解放,以前竞争,需要另辟新路。这就需要创意打造破解古
在他们眼里“可有可无”甚至是嫌弃的闲置空房、村落过于庄重严肃的局面,比如牛栏咖啡将国外
猪栏、牛栏一时间变成了“香馍馍”。 一批农户最时尚的咖啡与国内最土的猪栏牛棚结合,打造
主动将自家空房改造成民宿、农家乐,一批企业成别具风味的格调。莲海和花海使得古村落与景
杭州 2015.11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24
25
观农业相得益彰,满足都市人追求大自然田园风
光的需求。从而引爆了整个古村落的二次创业工
作,在此过程中一直秉持“创新”“创意”,目前,
古村落吸引了大批游客,今年有望突破百万。今后,
我们的发展方向:以国际化标准来打造文化创意
旅游小镇。
富阳区龙门镇富阳
保护+活化,龙门古镇的复兴“加速度”
——访杭州市富阳区龙门镇党委书记汪军飞
记者: 作为富阳的历史文化古镇,龙门镇可
以说是中国封建社会宗族发展的一个缩影,也是
目前国内三国吴大帝孙权后裔最大的集聚地,千
年深厚的文化底蕴值得探索与保护。然而曾经,
龙门镇也面临许多危旧古建筑房屋没有得到及时
修缮等问题。近几年,龙门镇是如何保护古镇历
史文化遗迹的?
汪军飞:自2005年古镇一期工程启动以来,
龙门古镇的保护开发工作已历经十载,得到了富
阳市委、市政府和各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先后实施了古建筑修缮、基础设施完善、文化挖掘、
非遗保护等综治工程,完好地保存着江南山乡古
镇的格局与风貌,留存着明、清、民国多个不同
历史时期的古厅堂60多座,古民居300多栋,
龙门古镇的整体格局与古建筑肌理得到了较为完
整的保护。在龙门古镇保护开发的十周年历程中,
体现了三大特点。
首先是高起点编制古镇保护规划。经过多次
研究整合,修编完成《龙门镇城镇总体规划》与
龙门镇土地利用规划中期修编,实现多规融合,
明确了龙门全域发展的方向。其次是早起步、大
投资进行古镇保护开发。最后一个特点,修缮与
收购同步进行古建筑保护利用。近年来,龙门镇
先后投入3000多万元,相继修缮维护务本堂等
古厅堂、庆禧桥等十余处区域以及数十处困难群
众危旧房,修缮面积达2.15万平方米,同时印制
古镇文物宣传图册,设置旅游沿线温馨提示,强
化古镇居民、游客文保意识。在此基础上,按照“沿
溪沿路、整体成片”的原则开展古建筑收购工作,
进一步明晰房屋产权,便于招商利用。
在古建筑修缮收购过程中,对于有保护价值
的,按照“世遗之父”阮仪三教授提出的保护的
原真性、整体性、可读性和可持续性和修缮的原
材料、原工艺、原式样、原结构、原环境等“四
性五原则”标准进行保护修缮;对于没有保护价
值的、与古镇风貌不协调的建筑,开展集中整治、
拆除,腾出空间,进行景观绿化、休闲设施兴建
和旅游服务配套;对于位于主要节点上、一时无
法收购的古建筑,按照政府补助80%、户主承
古镇保护调研(左一为汪军飞)
担20%的比例,邀请专业古建筑设计单位进行
HANGZHOU 2015.11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更多推荐
古镇,保护,民宿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