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序号 | 1 | 2 | 3 |
尿素的总质量 | |||
氢氧化钠初读数 | |||
氢氧化钠末读数 | |||
V(氢氧化钠) | |||
N的含量 | |||
相对误差 | |||
S | |||
计算T | |||
查表后的T (置信界限为95%) | |||
N的含量 | |||
尿素中氮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学会用甲醛法测定氮含量,掌握简洁地定的原理。
2.学会铵根离子的强化,掌握是系统消化系统。
3.掌握容量瓶、移液管的正确操作。
4.进一步熟悉分析天平的使用。
二、实验原理
尿素是有机碱,不能被强酸直接滴定,需要先消化。
尿素的消化 尿素是有机碱。Kb=1.3* ,不满足弱碱被直接滴定的条件,可用浓硫酸将其转化为l硫酸铵。
尿素经浓硫酸消化后转化为硫酸铵,过量的硫酸依甲基红为指示剂,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从红色到黄色。
铵根是弱酸,不能被强碱直接滴定,要把弱酸强化
弱酸的强化 铵根是一个弱酸可用甲醛将其转化,一反应式见书上,由于生成的是弱碱,化学计量点时溶液的PH为8.7,应选用酚酞为指示剂,溶液中有两种指示剂,在滴定前溶液为红色,滴入氢氧化钠溶液后,随着溶液氢离子的减少,颜色的变化顺序依次为红-橙(第一次)——黄——金黄色(第二次),第一次出现金黄时未到终点,此时是指示剂甲基红的颜色变化,待过纯黄后,再出现第二次金黄色时,已到终点,此时是指示剂酚酞的颜色变化。
铵盐与甲醛的反映在室温中进行的较慢,加甲醛后,需放置几分钟,使反应进行完全。
主要仪器:分析天平。250ml烧瓶三个,50ml滴定管,称量瓶,干燥器,量筒,250ml容量瓶
主要试剂:NaoH溶液,酚酞指示剂,甲醛溶液,尿素试样
实验步骤:准确称量尿素试样0.5~0.6g于100ml烧杯中,加入6ml 浓硫酸,盖上表面皿。在通风处中缓缓加热,当有密集的CO2溢出时,移走煤气灯,直至无二氧化碳气泡冒出时,用大火加热至冒出的浓白烟又变稀时再加热2min.,在通风厨中冷却。吹洗表面皿和杯壁,
加30ml纯水稀释,稍冷后完全转移至250ml容量瓶中,稀释至标线,摇匀。准确移取25.00ml试剂三份,分别加3滴甲基红指示剂,先用2mol/l,后用0.1mol/l的NaoH 溶液中和过剩的硫酸至纯黄。取30ml的甲醛溶液,以酚酞为指示剂,用0.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和(甲醛与铵盐反应后生成的含H化合物)至微红色,在中和好的消化液中,加入10ml甲醛溶液,充分摇动,放置五分钟。加入五滴1%的酚酞指示剂,溶液由红色至金黄色,至纯黄,最后到金黄色即为终点。
思考题:中和硫酸过程中氢氧化钠的两是否要准确控制?若不足或过量时对实验结果由和影响?
要准确控制,不足时氢氧化钠消耗偏大,实测出单的含量偏高,反之,过量则偏低。
一、 实验目的 1. 学习尿素试样测定前的消化方法。 2. 学习以甲醛强化间接法测定尿素中的氮含量的原理和方法。 二、 实验原理 尿素CO(NH2)2经浓硫酸消化后转化为(NH4)2SO4,过量的H2SO4以甲基红作指示剂,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从红色到黄色。 (NH4)2SO4为强酸弱碱盐,可用酸碱滴定法测定其含氮量,但由于NH+4的酸性太弱(Ka=5.6×10-10),故不能用NaOH标准溶液直接滴定。 甲醛法是基于铵盐与甲醛作用,可定量地生成六次甲基四胺盐和H+,反应式如下: 4NH+4+6HCHO=(CH2)6N4H++6H2O+3H+ 由于生成的(CH2)6N4H+(Ka=7.1×10-6)和H+可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滴定终点生成的(CH2)6N4是弱碱,化学计量点时,溶液的pH值约为8.7,应选用酚酞为指示剂,滴定至溶液呈现微红色即为终点。 铵盐与甲醛的反应在室温下进行较慢,加甲醛后,需放置几分钟,使反应进行完全。 三、主要仪器与试剂 1.仪器:50mL碱式滴定管,100mL烧杯,100mL量筒,电炉,250.00mL容量瓶,250mL锥形瓶。 2. 试剂: (1)NaOH溶液(0.1 mol·L-1) (2)酚酞指示剂(2g·L-1乙醇溶液) (3)甲醛溶液(200g·L-1) (4)邻苯二甲酸氢钾(KHC4H8O4)基准试剂 (5)尿素试样 四、实验步骤 1.甲醛溶液的处理 甲醛中常含有微量的甲酸(甲醛受空气氧化所致),应将其除去,否则会产生误差。处理方法如下:取原装甲醛上层清液于烧杯中用水稀释一倍,加入1~2滴酚酞指示剂,用0.1 mol·L-1NaOH溶液滴定至甲醛溶液呈淡红色。 2. 试样中含氮量的测定 准确称取尿素试样1g左右于100mL干燥的烧杯中,用量筒量取6mL浓硫酸。盖上表面皿,小火加热至无二氧化碳出现,即溶液中无气泡后,继续用大火加热1~2min,冷却至室温,用洗瓶冲洗表面皿和烧杯壁。用30mL蒸馏水稀释,并定量转移至250m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摇匀。 准确移取上述试液2500mL于250mL锥形瓶中,加2~3滴甲基红指示剂,用NaOH溶液中和游离酸,先滴加2 mol·L-1NaOH溶液,将试液中和至溶液的颜色稍微变淡,再继续用0.1 mol·L-1NaOH中和至红色变为纯黄色。然后,加入10ml(1+1)甲醛溶液,充分摇匀,放置5min后,加5滴酚酞溶液,用0.1 mol·L-1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由纯黄色变为金黄色即为终点。根据所消耗的NaOH标准溶液的体积,计算尿素中N的质量分数。 五、 注意事项 甲醛常以白色聚合状态存在(多聚甲醛),是链状聚合体的混合物。甲醛中含少量的聚甲醛不影响测定结果。 六、思考题 1.NH4NO3、NH4HCO3中的含氮量能否用甲醛法测定? 2.用NaOH标准溶液中和尿素样品中的游离酸时,能否选用酚酞为指示剂?为什么? 3.中和过量的H2SO4,加入NaOH溶液的量是否要准确控制?过量或不足对结果有何影响?加入的碱量是否要记录? 4.滴定开始,溶液颜色变化为红色→金黄色→纯黄色→金黄色,是哪种指示剂在起作用? | |
更多推荐
溶液,滴定,尿素,指示剂,稀释,红色,酚酞,颜色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