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壁画的发展特点
壁画,墙壁上的艺术,即人们直接画在墙面上的画。壁画为人类历史上最早的绘画形式之一。
中国古代壁画主要有三种形式: 中国古代墓室壁画; 中国古代石窟寺壁画;中国古代寺观壁画。
原始社会人类在洞壁上刻画各种图形,以记事表情,是最早的壁画。石器时代是中国绘画的萌芽时期,到了北朝末年壁画艺术开创一个新阶段的惊人发展。秦汉时代的壁画以宫殿寺观壁画和墓室壁画为主。著名的有宁城护乌桓校尉幕府图,壁画绘满全部墓壁及墓顶,是已发现汉墓中壁画最多的。壁画以出行图的形式,表现墓主从举孝廉到为郎而进入仕途,直至最后官至使持节护乌桓校尉。画面连车列骑,冠盖相望,声势煊赫。其中宁城护乌桓校尉幕府图描绘了墓主接见乌桓首领的壮观场面。此外,还有墓主日常生活、庄园财富、庖厨宴饮、乐舞百戏、农耕放牧等图画,以及云气、仙人、四神等图像。壁画对研究东汉晚期的社会生活、庄园经济、边疆地区生产、东汉王朝与乌桓等北方民族的关系等有重要意义。
在明代,继承唐宋传统的寺庙壁画仍是壁画的主要表现形式,较之前代,明代的壁画显得
更为规范化和世俗化,也显示出不同宗教和不同教派之间的融合。清代寺庙壁画与宫廷壁画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有关现实重大题材的描绘以及民间小说与文学名著的表现。元代壁画比较兴盛,分布地区也很广。在继承唐宋和辽金壁画传统基础上亦有新的变化。从实物遗存和文献记载看,有佛教寺庙壁画、道教宫观壁画、墓室壁画、皇家宫殿和达官贵人府邸厅堂壁画。寺、观、墓室壁画多出民间画工之手,宫殿及府邸壁画以文人士大夫画家为主。山水、竹石、花鸟等题材的增多,是元代壁画的显著特点之一,这与文人画的兴盛和当时艺术风尚及审美爱好有密切关系。
随着现代社会生活多元化、个性化的发展,艺术上出现了更多的以"表现自我"为中心的艺术形式,现代壁画与建筑环境艺术为了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出现了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随着人们审美观念的变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现代建筑环境对壁画的要求,壁画语言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现代壁画无论从表现形式、语言内涵到其社会功能都与传统壁画有着较大差异。
中国壁画的发展特点
班级:俄语102
姓名:池松韩
学号:2010082029
更多推荐
壁画,艺术,人们,敦煌,发展,中国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