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敦煌壁画看中国绘画的发展史
作者:董妮
来源:《求知导刊》2020年第17期
作者:董妮
来源:《求知导刊》2020年第17期
摘 要:中国绘画随着岁月變迁,朝代更替,也在不停地发展进步。敦煌壁画传承千年,经历多个朝代,融合多种优秀文化,研究价值极高,在中国绘画发展史中具有重要地位。文章就敦煌壁画对中国绘画的发展做一些研究分析。
关键词:中国绘画;发展史;敦煌壁画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壁画在艺术文化领域中占有重要地位,其诞生时间早,传播范围广,促进中国绘画的不断发展。敦煌通过丝绸之路,与世界各国进行文化上的沟通交流,在与各国文化的交流融合中,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敦煌文化。敦煌壁画是一座珍贵的文化宝库,其中记载了许多历史民俗文化,一些民俗文化甚至未载于史册,在绘画史中具有重要地位。绘画是艺术家通过画册,书写自身独特的审美意象和描绘锦绣山河的秀丽风景,表现传统优秀文化的一种方式方法。存世的画作中展现了不同朝代的民风民俗,蕴含画者的独特思想和优秀作画技巧,呈现了画者对于意境意象的理解应用,是后人传承学习的珍贵资源。中
国的绘画史,也是美术研究者在艺术研究过程的思想史,学习绘画史的过程可以了解我国美术发展历程中的辉煌事迹,对于提升自身的文学艺术修养有积极作用。敦煌壁画作为中国绘画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有许多值得学习赏析的优秀作品,分析探究敦煌壁画在不同朝代的发展,对研究中国绘画的发展史有重要意义。
一、敦煌壁画简述
敦煌壁画历经王朝更替,传承千年之久,是中国绘画史上的璀璨明珠,其在建筑上进行绘画,吸收西方艺术风格,融入古代西域的佛教文化,在后人的传承发展中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壁画风格。敦煌壁画的绘画作品绚丽多彩,雕刻作品惟妙惟肖,让游客叹为观止,研究者拍案叫绝。
1. 敦煌壁画的艺术特点
古代人民在繁重的劳动过程中,为了满足对于美好愿望的追求,通过宗教寄托自身的精神意志,基于不同的朝代下的人民认知,逐渐创造了寄托人民精神意志和美好愿望的敦煌壁画。敦煌壁画的构图方法常采用对称法,这种方法构建的图形结构均衡,壁画人物形
象给人感觉更加平衡,让鉴赏者的视觉处于舒缓的状态。但是,对称的构图方法所绘制的作品给人浮于表面的美感,其缺乏灵性和生命力,敦煌壁画却在使用这种构图手法时开创了新的思路,在保证构图对称的同时又使其“不对称”,其作品独特的美感令人为之心醉。敦煌壁画通过丰富的色彩,表现出了经久不衰的生命力,给人强烈的真实感,以主色为根基组合出多种多样的色彩,充分利用绘画色彩规律,用丰富多样的色彩带给人们完美的视觉冲击。此外,敦煌壁画对于人物形象的勾勒也极具表现力,在人物形象的构造中使用粗壮的线条,呈现出人物内心的复杂情感和世界观[1]。
更多推荐
壁画,敦煌,绘画,文化,中国,方法,发展,构图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