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敦煌壁画的色彩研究
作者:刘亚帆
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3年第09期
作者:刘亚帆
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3年第09期
摘 要:我们都知道唐代是佛教盛行的时代,最能反映和表现当时的佛教文化的盛况和风貌的作品,就是敦煌石窟艺术。敦煌石窟艺术被誉为20世纪最具价值的文化发现。也在世界文化遗产中具有很重要的地位。而本文主要研究的是敦煌的壁画,它具有的形式的美感和华丽的色彩,它在色彩的张力和渲染力上都极具表现形式。作为我国民族艺术的瑰宝,它具有自身独特的艺术特色。在目前敦煌壁画的研究成果中,我们仅仅从色彩角度来研究,敦煌壁画的艺术价值。
关键词:敦煌壁画;色彩;形式;对比;艺术特色
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6-0190-01
敦煌壁画从古自今的艺术价值一直被人称赞和研究,由于敦煌所处的地理位置。也成就了它融合了中西绘画艺术的精华,这也是敦煌壁画的艺术特色之一。在所有的壁画里,
唐代时期的壁画水平最高,它不仅选择题材的范围广泛、场面表现的宏大,而且由于受到中原画风的影响,色彩也十分瑰丽浓艳,深厚而热烈,色彩对比也十分强烈。所以有学者把敦煌壁画称之为“墙壁上的图书馆”。
一、敦煌壁画色彩风格的变化
敦煌莫高窟从早期开发挖掘历经几个朝代,所以敦煌壁画在色彩和表现力上都有明显变化,各个时代也呈现出不同的风貌。敦煌壁画它表现的不仅仅是色彩的活力更多的是真实的情感。
北凉、北魏的壁画属于敦煌壁画的早期,在色彩上既浓重又赋有变化。工匠们直接用土红粗略的在泥墙的本色上面起稿,等上完色之后再用黑色或者棕色的定形线描一遍。以大面积的色块组成,人物多采用龟兹风的晕染手法,和西方绘画的色彩形式十分类似。到了北周时期,壁画大多数是画在处理过后的白色底子上。经过这样的处理,会使各种色彩的色相表现的更为清晰,也使整个色彩具有丰富的变化。
更多推荐
壁画,敦煌,色彩,艺术,具有,研究,表现,变化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