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好好学习网课的倡议书
2023年好好学习网课的倡议书1
  各位同学: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我们的学习、生活、生产,整个社会秩序都进入了与病毒斗争的非常时期。但是,我希望我们要坚定前行,再厉害的疫情也不能阻挡我们前进的步伐!
  这段网课时间,老师们也都没闲着,上线是你们的主播,下线便是冲在抗疫一线的志愿者。我们的很多爸爸妈妈也一样投身到了抗疫的前线,为保卫生命努力与疫情战斗!特别是当医生护士的爸爸妈妈,可能都没有时间督促你们的生活和学习了。
  同学们,做为学生,我们有许多人的保护。为避免你们感染的风险,学校停课了,把课堂搬到了网上,大家也宅家减少了外出。说实话,我很担心自制力差的同学会从此开始沉沦,网课时间成为他的分水岭,从此在学习上掉队。上一届有个别学生沉迷在了王者、吃鸡,沉迷在了小说、电视剧,到后来他们都后悔了,但是时间一过就不再复返。现在我们有了前车之鉴,希望大家不要再掉进他们曾经掉进去的坑。
  同学们,从这场疫情,你有过好好的思考为什么要学习吗?
  首先,学习可以使我们拥有基本的科学知识和科学精神。在这场疫情面前,必然有各种小道消息,拥有科学素养的人才能处乱不惊,从容应对。而知识匮乏的人,总是人云亦云,成为谣言的传播者,甚至是恐慌的制造者。
  第二,学习自制力可以让我们遵守规则、敬畏规则。我们网课期间,没的老师面对面的督促,可能也没有家长的陪伴,很多同学是独自面对手机和网络的诱惑。这时“慎独”、意志力、对规则的敬畏之心就显得尤其重要。在这次疫情中,没有规则意识的人,核酸检测时不排队,外出不佩戴口罩,不保持一米间隔等等一些很“自我”的行为,可能就是灾难的起源。例如某医院的一例疫情,便是病毒感染者没戴口罩,在向路人问路时传播病毒的。
  同学们,疫情面前虽然我们宅家,却是很好培养学习品质,提升学科素养和培养规则意识的很好的时机。我希望大家能够摒弃各种诱惑,把网课认真上好。这就是你们在抗疫行动中最大的贡献。
  倡议人:
  日期:
2023年好好学习网课的倡议书2
  新学期什么最贵?时间最贵!一张务实的时间表,可以让生活和学业花开两朵各美其美。时间表的原则是——劳逸结合,保证平衡,总体舒服,适度紧张。
  为积极营造良好的学风,确保在线学习的教学质量,现向全体同学们发出倡议:
  一、自觉适应网络课堂学习。要主动学习各类学习平台的使用教程,积极适应网络授课与学习,配合任课老师开展教学活动。要养成自主学习习惯,制定科学的学习计划,最大程度地利用好各种网络学习资源。
  二、自觉维护课堂纪律。网络课堂学习期间,要按照课程表,自觉认真参加线上课堂,严格遵守课堂纪律,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不刷屏、不挂机。做到集中精力听课,认真完成各种线上作业。
  三、自觉保持积极的学习风貌。网络课堂学习期间,要保持积极、良好的学习风貌。穿戴
整齐,不穿睡衣类服装上课;坐姿端正,不躺靠在床上学习。对于可能遇到的网络卡顿等问题,及时与班干部、辅导员、任课老师沟通,积极配合任课教师完成教学任务。
  四、自觉遵守网络文明规范。同学们要合理、合法、文明使用网络,注意防范网络诈骗,不发表不当言论,不传播不实信息;要合理使用线上教学资源,不随意录制、传播线上教学内容,尊重教师成果,保护知识产权,营造健康积极的线上教学环境。
  五、自觉坚持适度合理锻炼。保持积极的心态,不过度紧张与焦虑,不信谣、不传谣,理性看待疫情,积极弘扬正能量。遇到困难及时寻求辅导员的帮助,发扬团结、友爱互助的精神,齐渡难关,共克时艰。
  六、自觉发扬榜样带头作用。学生党员、学生骨干要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时刻关注关心身边同学状况,对存在困难的同学进行朋辈之间的互助和关怀,通过分享学习经验、课业辅导等多种形式,帮助同学解决学习难题、提高学习效率,在互帮互助中增进感情,共同进步。
  同学们,疫情虽阻断了我们线下课堂教学活动,但却不能阻止我们对知识的追求和渴望。
让我们共克时艰,静下心、沉住气,不懈怠、不彷徨,在学校的统一部署下,凝心聚力,服从指挥,努力认真上好每一堂课,共同建设良好的网络教学秩序,一起守护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为迎接美好的新学期线下旅程做好准备!
  倡议人:
  日期:
2023年好好学习网课的倡议书3
  全市广大学生和家长朋友们:
  疫情突起,让我们被迫居家隔离。以往家长反复强调限制孩子看电视、用电脑、玩手机,现在却不得不每天陪着孩子上网课、看作业、报信息,电子产品已经成了孩子居家学习的“刚需”,与外界沟通联系的“标配”。为指导广大中小学生居家隔离期间合理安排学习生活,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科学预防近视,廊坊市教育局向全市学生和家长发出如下倡议:
  一、规范选择和使用电子产品
  线上学习期间,要特别注意用眼卫生,尽可能选择大屏幕、分辨率高、清晰度适合的电子产品,优先选择次序为投影仪、电视、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手机。亮度调至眼睛感觉舒适,不要过亮或过暗。
  电子产品屏幕上端与眼水平视线平齐,摆放位置应避开窗户和灯光的直射,屏幕侧对窗户,防止屏幕反光刺激眼睛。投影仪距离在3米以上,电视距离在屏幕对角线距离4倍以上,电脑距离在50厘米(约一臂长)以上,手机距离在40厘米以上(建议尽量不用手机)。
  二、控制电子产品使用时间
  控制网课时间,中小学生每次不超过30分钟;每天线上学习时间小学不超过3课时、初中不超过4课时、高中不超过6课时。拒绝“电子保姆“,学龄前儿童视屏时间每天累计不超过2小时,已有近视倾向的要控制在1小时内。
  控制休闲时间,电子产品使用每次不宜超过20分钟,要遵循“20—20—20”口诀,即看屏幕20分钟以后,要抬头远眺20英尺(约6米)以外物体保持20秒以上。
  三、营造家庭用眼环境
  根据“坐在椅子上大腿与小腿垂直、背挺直时上臂下垂其手肘在桌面以下3~4厘米”的自我监测原则,调节桌椅的高度。
  关注家庭室内照明状况,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白天室内光线不足时及时开灯补光。晚上学习时,同时使用房间顶灯和书桌台灯,台灯应放置在书桌左前方,面光源略低于眼睛高度,避免灯光直射;使用色温可调的LED台灯,夜晚宜将色温调至4000K以下,不宜使用未带灯罩的裸灯照明。不在光线暗弱或阳光直射等环境下看书写字。

更多推荐

学习,网络,使用,时间,疫情,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