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第5期
第42卷总第219期
泰山学院学报
JOURNAL OF TAISHAN UNIVERSITY
NO.52020
Vol.42General NO.219
新冠疫情期间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徐飞1,陈永亮2,贺晓林2
(1.北京外国语大学外国语言研究所,北京1000892.青岛理工大学管理工程学院,山东青岛266525)
[摘要]为了解疫情期间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本研究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借助自制量表并使用Logistic多元逐步回归来分析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年级、生活费是否满足需要、近期家中人口、身体健康状况和与身边人的关系是疫情期间大学生心理状态出现问题
的高危因素。心理健康状况同生活费、身体健康等存在着密切关系,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可较好地解释该调查结果。疫情期间如何确保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需要大学生、家庭和高校的共同努力。
[关键词]大学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心理健康;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G4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590(2020)05-0129-08[收稿日期]2020-08-09
[基金项目]青岛理工大学2019年度学生工作研究课题和典型案例项目(XG-2019-005)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徐飞(1983-),女,山东新泰人,北京外国语大学外国语言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当前国外新冠疫情仍在扩散蔓延,国内疫情形势总体可控,但地区偶发、群发病例时有出现,输入性病例风险持续存在,疫情防控工作丝毫不可放松。国内各地区、各高校基本实现了返校复课。自疫情爆发以来,大学生长期居家学习和生活已长达半年,经历了一段特殊而漫长的时期。大学生由于长时间居家生活,久坐上网课,社交活动骤减等原因,使得学习任务与人生规划难以顺利实施。在诸多压力之下,该群体因极度缺乏安全感,可能出现烦躁、焦虑等负面情绪。
高校在关注疫情动态与学生学业的同时,应密切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状态,了解疫情期间大学生的各
种需求,及早对发现的心理问题进行疏导和干预,为大学生回归正常的学习和生活,顺利实现个体规划创造条件。
本文基于凯斯勒6项心理疾病量表[1]及针对疫情制定的最新量表[2],结合大学生对疫情的认知,对相关心理健康测评问题进行设计,综合测评疫情期间大学生的心理状况。研究通过调查我国高校学生目前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加强大学生疫情期间心理健康教育及完善相关理论提供依据。
一、对象与方法
(一)调查对象
调查于2020年7月24日—7月27日实施,采取网络问卷的方式,通过QQ、微信等社交软件,邀请大学生填写和转发问卷。邀请标准为目前正在高等院校就读的大学生,以专科生、本科生为主;有移动电子设备或便利条件,愿意配合问卷调查的成年人。
(二)调查工具
1.基本情况调查
设置10项基本问题,包括:性别、所处年级、所在地区受疫情影响情况、生活费能否满足需求、家
·
·129

更多推荐

大学生,疫情,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