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内伦子告诉我们:照片组合在一起,会有化学反应!
什么样的照片可以组合在一起形成组照?
朋友圈和小红书教给了我们「统一对象」「统一色调」「统一滤镜」大法,这些方法因为视觉的规整,会一定程度吸引目光,但对于有艺术表达需求的朋友来说,这是完全不够的,甚至会因为整齐划一而显得生硬。
在艺术摄影的图片编辑中,我们不妨先通过研究图像的「联系」来研究这个问题,它是构成画册项目的基本组成要素。
©川内伦子《天地》,从一张照片,到对页,再到整个项目组图
图像一旦组合在一起,便会产生联系。联系有千万种,每位观众对同样的图片也会解读出不同的联系方式,那我们要如何学习呢?川内伦子在自己的作品中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下文就以对页联系为主,进行讨论。
-
01.
什么样的图
可以联系到一起?
如果非要给纷繁多样的图像联系做一个分类,我会分为三类:
形式上的联系寓意上的联系时间线上的联系
形式上的联系
比较简单,以对页为例来说,主要是两张照片有一些相似的形状、色彩、影调、质感等形式上的相似、对比、互补的关系。这是一种比较直接的、基础的联系,大多数人一眼都能看出来。
例如,我们看川内伦子画册中的一些对页:
©川内伦子《AILA》,相似的拍摄海岸对象与线条
©川内伦子《AILA》,相似的白色主体和溢出的高光特征
©川内伦子《假寐》,相似的针状物
©川内伦子《假寐》,相似的点状物形成质感
川内伦子给我们展现的形式联系,并不总是那么直白,而是更有想象空间。我们会看到更多的隐晦的形式联系,例如不明显的形式、构图特征、不明确的质感、影调特征、色彩构成方式等,而绝不是左边圆形右边一定是圆形,左边方形右边一定是方形。这种要「思考几秒钟」的欣赏过程,无形中增加了作品的艺术性。
©川内伦子《假寐》,类似的倾斜构图和元素堆积构成的联系
©川内伦子《假寐》,左边的彩虹弧线和右边雨刮器痕迹构成的联系
©川内伦子《假寐》,左右两图有着相似的色彩构成——黄与绿
形式的联系比较直接,所以也容易形成具体的符号。例如川内伦子就喜欢用「圆形」,以表达生死轮回的概念。
©川内伦子《假寐》,「圆」的意象经常出现
形式联系并不代表「一致」,有时候更是「对比」,对比可以视作是特殊的形式关联。
©川内伦子《天地》,左右两图构图特征相似,色调形成对比
©川内伦子《AILA》,左右两图有红绿色的对比,也有三角形态的联系
寓意上的联系
相比形式上的联系,寓意上的联系给人的想象空间更大。比如我们来看这几个对页:
©川内伦子《假寐》,海螺与浪花是较为直接的寓意联系,可视为生命和孕育他的载体?
©川内伦子《假寐》,网与泡泡,表示一种即将消逝的临界意象?
©川内伦子《假寐》,注入液体与液体的流失,寓意注入与流逝?
©川内伦子《假寐》,蝴蝶与被剪断的花朵。寓意被剪断的生命之源?
相比形式联系的直接了当,寓意上的联系则会多让人体验更多层次的艺术况味,也会营造更多的「画外空间」。这也是普通摄影爱好者进阶到艺术摄影爱好者的一个分水岭,它标志着你的图像欣赏方式已经不仅是单张、叙事、明确的指向,而进入到更丰富、多元和开放语境中。
例如,川内伦子的这个对页要表达什么?我问了三个朋友,他们分别给出了不同的答案:Miya-我觉得它们的联系是构建一种展开,以灯光为入口的空间延展,开启了更深更大的空间韩松-我觉得是灯光圆形的联系,这也是川内经常用的意象KKM-我觉得是通过对比进行联系的,冷与暖,内与外,束缚与舒展之间构成了张力
©川内伦子《假寐》的某个对页,不同人的不同理解
有趣的是,你会发现三个答案都有合理之处,听一听互相的解释,也是进入作品的不同路径。有可能三个答案也是你不同时间所理解的东西,会让你看到同一个作品的不同层次。你会逐渐感受到,自己越来越不在乎哪个是标准答案了,也不在乎作者的本意是什么了。你可能更倾向于再多翻几页寻找线索,或者更了解艺术家的其他信息。
我觉得这个过程更像是登山去寻找一览众山小的探索沿途的乐趣,而不是在家里坐着者带上VR眼镜把美景怼在你面前的快速满足。
时间线上的联系
时间线上的联系更注重图像内容的时间先后顺序,或者有叙事上的连续感。川内伦子用这种联系进行图片编辑的地方并不多,但用得很神奇:

更多推荐

联系,相似,形式,构成,寓意,假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