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设计》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0813102004
课程名称:包装设计
学时/学分:64/4
关联课程:
先修课程(字体设计、版式设计、广告设计)
后习课程(毕业设计、毕业实习)
适用专业:视觉传达设计专业
开课教研室:视觉传达设计教研室
课程类别与性质:专业课程、必修
一、课时分配与考核权重
按照学校的整体要求,基于对教学目标以及对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素养的分析,本课程的内容依据高等学校视觉传达专业的培养目标以及毕业生基本要求和培养方案规定。选择包装设计的概论、包装设计的历史与发展、包装设计的程序、包装设计的技术(材料与工艺)、包装的立体造型、包装的平面表现、专题包装设计一、专题包装设计二、包装设计的创意方法九部分内容。共64学时,4学分,其中实践环节占32学时。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围绕课内教与学、课外导与做等环节,重视过程性评价,重在考核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知识运用能力。基于该教学考核评价思路,本课程主要以课堂提问、设计作品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核评价,其中课堂提问、阶段性作品设计等过程性评价占评价权重的70%,结课设计作品占评价权重的30%。
课时分配与考核权重一览表
二、课程资源库
1.参考书:
[1](美) 卡尔弗.什么是包装设计[M] .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6.
[2](英)汉普希尔,斯蒂芬森 .分众包装设计[M] . 中国青年出版社.2008.
[3](法)新查理.新包装设计[M]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4]王绍强.包装设计艺术[M]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
[5]沈卓娅.包装设计[M].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
[6]华表. 包装设计150年[M]. 湖南美术出版社.2004.
2.期刊:
[1]艺术与设计(理论). CSSCI. ISSN1008-2832. CN-3909/J
[2]包装工程.核心期刊. ISSN 1001-3563. CN50-1094/TB
[3]装饰. 核心期刊. ISSN:0412-3662.CN:11-1392/J
[4]艺术百家. 核心期刊. ISSN:1003-9104.CN:32-1092/J
[5]艺术工作. CSSCI. ISSN:1003-5605.CN:21-1598/J
[6]Journal of Computer-Aided Design & Computer Graphics.计算机辅助
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核心期刊/EI.ISSN:1003-1553.CN:62-1022/G4
[7]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机械工程学报.核心期刊
/EI.ISSN:0577-6686.CN:11-2187/TH
[8]Acta Electronica Sinica. 电子学报.核心期刊/EI.ISSN:
0372-2112.CN:11-2087/TN
[9]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核心期刊. ISSN:1008-9675.CN:
32-1008/J
3.网络资源:
[1]Awwwards网站 /
[2]Mockplus网站/features
[3]UX Movement网站/category/forms/
[4]中国包装设计网/
[5]网页素材网站 /
[6]酷站欣赏/
三、教学内容及教学基本要求
第1—4学时
概论
1.课前准备
包装设计课程是本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在教学过程当中明确课程地位和课程属性,需认真分析教学对象特征,细化教学目标,对课程讲授进行精细化设计。将课内教学与课外导学进行有机融合,明确课外拓展内容和考核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课外知识拓展能力。认真备课,提前准备教学进度表
、教学大纲、教案或多媒体课件等相关材料。
1.1课程属性与教学目标分析:
包装设计是视觉传达设计中的一大类,也是人们经常接触到的一种视觉信息类型。本课程是综合性最强的课程之一,是所有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学生的必修课。
培养学生能够根据市场的要求和销售目的制定包装策略,提炼包装诉求概念。运用独特的创意和表现方法设计包装图形文字,以适应市场传播的需要。整个包装设计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学习产品包装设计,能够独立设计包装广告,概论
的教学目标是要了解包装设计基本概念。
1.2学习对象分析:
本课程授课对象为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大四年级学生,经过四个学期的基础设计课程学习,学生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表现都具有了初步的基础,这个阶段更迫切的想通过汲取更多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方法去充实自己。本课程在理论知识掌握的基础上更侧重于学生实践能力的表现,与社会联系非常紧密,符合了学生此阶段的需求。
1.3教学方案设计:
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包装设计的基础知识、各种技巧以及形式美法则。学会创作不同类型的包装设计作品,能将前期所学的视觉传达设计相关知识运用到包装设计中去。主要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作品分析、小组讨论、视觉训练等。其中以课堂讲授与学生练习结合为主,在手段上采用电子教案、多媒体幻灯片、计算机辅助等现代教育技术。
教师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学生练习——教师个别辅导——学生练习——学生互评——教师点评的教学方法,利用PPT和讲义完成教学内容,结合生动案例,引导学生对包装设计这门课程从理解到应用。
课程重点在于理解包装设计的创作过程。
课程难点在于使用各种创作方法使包装设计作品更具艺术性。
考核办法:调查分析报告、课堂练习、作品设计、小组讨论、作品阐述
2.课内教学
教学过程中以理论讲授为基础,加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通过大量的作业练习和评讲,使学生对课程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突出作业评讲和课堂讨论,在此过程中,很容易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成绩考核形式:期终成绩(开卷考试)(30%)+平时成绩(作品设计、课堂练习、调查分析报
告、课堂讨论等)(70%)。
2.1教学内容:
本课程共64学时,讲授学时32,课内实践学时32.
与本课程相关联的前修课程:字体设计、版式设计、广告设计。
包装设计的基本元素包括色彩、图形、文字和版式,所以三大构成、图形创
意、字体设计、版式设计等先前所学所有课程都是前修课程,制作包装设计需要电脑制作,所以PHOTOSHOP和矢量图设计软件是必修课程。后习课程毕业设计、毕业实习,都是对该课程的实践与踏入社会进行相关设计任务做准备。
课程资源:网络、图书、杂志、报刊等。可在互联网和图书馆查阅课程资源库所书内容。
课程内容如下:
第1-4课时,概论:讲授学时4。
第5-8课时,包装设计的历史与发展,讲授学时4。其中包括:包装设计的历史发展;包装设计的功能
、分类;包装设计的定位与营销等内容。
第9-16课时,包装设计的程序,讲授学时4,实践学时4。其中包括:包装设计的准备阶段;包装设计的设计阶段;包装设计的生产阶段等内容。
第17-24课时,包装设计的技术(材料与工艺),讲授学时4,实践学时4,考核权重为10%。其中包括:包装的材料;包装的工艺(印刷与制作)等内容。
第25-32课时,包装的立体造型,讲授学时4,实践学时4,考核权重为15%。其中包括:包装的立体造型形式规律;不同材料的造型与结构设计等内容。
第33-40课时,包装的平面表现,讲授学时4,实践学时4,考核权重为20%。其中包括:包装设计上的文字与图形元素;包装设计的色彩与版面;不同类别的装潢设计等内容。
第41-48课时,专题包装设计一,讲授学时2,实践学时6,考核权重为13%。其中包括:民族化风格包装设计;系列化包装设计等内容。
第49-56课时,专题包装设计二,讲授学时2,实践学时6,考核权重为12%。其中包括:民族化风格包装设计;系列化包装设计等内容。
第57-64课时。包装设计的创意方法,讲授学时4,实践学时4,考核权重为30%。其中包括:功能妙的包装设计创意;材料巧的包装设计创意;视觉美的包装设计创意;形态优的包装设计创意;互动趣的包装设计创意;绿色潮(环保型)的包装设计创意等内容。
本课程所讲授的内容贴近市场,符合市场对于人才的能力需求。
本课程的课程重点在于理解包装设计的创作过程。
课程难点在于使用各种创作方法使包装设计更具艺术性。

更多推荐

设计,包装,课程,学生,学时,教学,讲授,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