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史昭,赠史昭王昌龄,赠史昭的意思,赠史昭赏析〔共10篇〕
篇1:赠史昭,赠史昭王昌龄,赠史昭的意思,赠史昭赏析  赠史昭,赠史昭王昌龄,赠史昭的意思,赠史昭赏析 -诗词大全
赠史昭
  王昌龄  朝代:唐  体裁:五古      东林月未升,廓落星与汉。
是夕鸿始来,斋中起长叹。
怀哉望南浦,渺然夜将半。
但有秋水声,愁使心神乱。
握中何为赠,瑶草已衰散。
海鳞未化时,各在天一岸。
篇2:赠史昭王昌龄唐诗及注释  赠史昭王昌龄唐诗及注释
【作品介绍】
《赠史昭》的作者是王昌龄,被选入《全唐诗》的第140卷第15首。
【原文】
赠史昭
  唐·王昌龄
东林月未升,廓落星与汉。
是夕鸿始来,斋中起长叹。
怀哉望南浦,眇然夜将半。
但有秋水声,愁使心神乱。
握中何为赠,瑶草已衰散。
海鳞未化时,各在天一岸。
【注释】
①廓落:广阔,空旷。星与汉:星星和银河。指夜空。
②鸿始来:指终于盼来了书信。
③眇然:高远微茫的样子。
④水声:全诗校:“一作声孤。”
⑤瑶草:征草。此泛指芳草。
⑥海鳞未化:谓鲲尚未化为鹏,尚不能展翅高飞。
【作者介绍】
王昌龄〔698—约757〕唐代诗人。字少伯,唐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公元727年〔开元十五年〕进士及第,授秘书省校书郎。公元734年〔开元二十二年〕中博学宏词,授汜水〔今河南荥阳县境〕尉,再迁江宁丞,故世称王江宁。约在公元737年〔开元二十
五年〕秋,获罪被谪岭南。三年后北归。公元748年〔天宝七年〕谪迁潭阳郡龙标〔今湖南黔阳县〕尉。安史乱后还乡,道出亳州,被刺史闾丘晓所杀。
王昌龄在当时曾名重一时,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称,擅长七绝,被后世称为“七绝圣手”。存诗一百七十余首,多为当时边塞军旅生活题材,描绘边塞风光,鼓励士气,气势雄浑,风格高昂,手法细腻。
篇3:赠史昭的原文和注释  ①廓落:广阔,空旷。星与汉:星星和银河。指夜空。
②鸿始来:指终于盼来了书信。
③眇然:高远微茫的样子。
④水声:全诗校:“一作声孤。”
⑤瑶草:征草。此泛指芳草。
⑥海鳞未化:谓鲲尚未化为鹏,尚不能展翅高飞。
《赠史昭》作者介绍
王昌龄〔698—约757〕唐代诗人。字少伯,唐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公元727年〔开元十五年〕进士及第,授秘书省校书郎。公元734年〔开元二十二年〕中博学宏词,授汜水〔今河南荥阳县境〕尉,再迁江宁丞,故世称王江宁。约在公元737年〔开元二十五年〕秋,获罪被谪岭南。三年后北归。公元748年〔天宝七年〕谪迁潭阳郡龙标〔今湖南黔阳县〕尉。安史乱后还乡,道出亳州,被刺史闾丘晓所杀。
王昌龄在当时曾名重一时,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称,擅长七绝,被后世称为“七绝圣手”。存诗一百七十余首,多为当时边塞军旅生活题材,描绘边塞风光,鼓励士气,气势雄浑,风格高昂,手法细腻。
《赠史昭》繁体对照
卷140_15贈史昭王昌齡
東林月未升,廓落星與漢。
是夕鴻始來,齋中起長歎。
懷哉望南浦,眇然夜將半。
但有秋水聲,愁使心神亂。
握中何爲贈,瑤草已衰散。
海鱗未化時,各在天壹岸。
篇4:赠史昭的原文和注释  赠史昭
  唐·王昌龄
东林月未升,廓落星与汉。
是夕鸿始来,斋中起长叹。
怀哉望南浦,眇然夜将半。
但有秋水声,愁使心神乱。
握中何为赠,瑶草已衰散。
海鳞未化时,各在天一岸。
篇5:赠从弟宣州长史昭,赠从弟宣州长史昭李白,赠从弟宣州长史昭的意思,赠从弟宣  赠从弟宣州长史昭,赠从弟宣州长史昭李白,赠从弟宣州长史昭的意思,赠从弟宣州长史昭赏析 -诗词大全
赠从弟宣州长史昭
  李白  朝代:唐  体裁:五古      淮南望江南,千里碧山对。我行倦过之,半落青天外。
宗英佐雄郡,水陆相控带。长川豁中流,千里泻吴会。
君心亦如此,包纳无小大。摇笔起风霜,推诚结仁爱。
讼庭垂桃李,宾馆罗轩盖。何意苍梧云,飘然忽相会。
才将圣不偶,命与时俱背。独立山海间,空老圣明代。
知音不易得,抚剑增感慨。当结九万期,中途莫先退。
篇6:赠羊长史  陶渊明
左军羊长史,衔使秦川,作此与之。

更多推荐

七绝,长史,江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