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文昌市古文化简介
符 家 宅
符家宅位于文昌市文城镇头苑办事处玉山村委会松树村,东经110度47分246秒,北纬19度36分218秒,海拨18.2米。占地面积1326.18平方米,房屋座落在西南方向,由围墙、三间正屋、八间横屋组成,其中三间正屋均为二层结构,高度都为10.10米,每间建筑面积为173.7平方米,第二层用泰国坤甸木做桁,配以薄板隔开,三间正屋的结构和面积均相同,中间为会客厅,两边为卧房,底屋卧房开两个门四个窗。第二层开两个门五个窗,左右各建有两个内阳台,每个阳台建一具有浓厚伊斯兰宗教色彩的圆窗,每间正屋前面都建一楼梯(现已损坏)通往二楼。该正屋结构严谨,宏伟壮观,通风透气,木质门窗大部分都有精美雕刻。后排八间横屋均以后围墙相连,后围墙中开有一小门,横屋中设有一会客厅,厅中墙壁画有花鸟,栩栩如生,各横屋木质门窗中均有精美雕刻。从围墙外综观,该屋构造美观、大方,给人气派不凡的感觉,是海南现存的为数不多的既有海南乡村民居特点、又有伊斯兰宗教色彩,同时又有南洋骑楼建筑风格的一座难得的民宅。
韩 家 宅
韩家宅位于海南省文昌市东阁镇宝芳办事处富宅村,东经110度46分299秒,北纬19度44分570秒,海拨34米。由旅泰华侨富商韩钦准于1936年开始建筑,历时二年建成。韩家宅座西北朝东南,东面为民宅,南面为水井,西面为民宅,北面为村路,再北为田野。长65.19米,宽20.48米,整体占地面积1335.10平方米,保护面积8650平方米。四进单侧横屋式建筑布局,共有正屋四间,横屋13间,每间正屋13架桁,墙壁绘制壁画,图案以花、鸟为主,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精美神韵。每间正屋宽11.30平方米,深9.8米,面积110.74平方米。正屋间有二层楼房,共有二处,各横屋木质门窗雕刻精华、构造美观、气派,建筑风格沿用海南传统的单纵轴线多进式布局,在上世纪三十至四十年代,日本曾放火烧房,房屋被轻微损毁,现由韩钦准孙韩志琦管理该房屋,但韩志琦长期在外谋业,目前没有人居住,造成房屋处没人管理状态。韩家宅所处的富宅村人口众多,外出谋业者有所成就,民宅暂新,村民生活水平整体上处在接近小康位置。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文昌孔庙
   
文昌孔庙始建于北宋庆历年间(公元1040年),明洪武八(公元1375年)随县衙迁址于文
城镇文东里20号,明清两代多次重修,是目前国内较有影响、也是我省保护最好的孔庙,素有“海南第一庙”之称,现为海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总面积3300平方米。它是海南省保存得最完整的古建筑群,也是我国南方最具特色的古文化旅游点之一,被誉为’海南第一庙’,属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文昌孔庙大成门前立有孔子得教像一尊,大成殿内设有孔神龛、神像、神牌、四配十二哲神位、皇帝玺印、匾额、楹联,祭器文全。还增设了孔子箴言名家书法碑林,北京、山东孔庙、孔府、孔林图片展览、孔子本十二弟子图谱、孔子对迹图、文是进士碑等。恢复了祭孔活动,举办“文状元”、“’理状元”、“少年文状元”大奖赛,重振兴教助学之风。文昌孔庙以它古色古香的明、清两代建筑工艺和启蒙益智的儒家文化氛围,深深地吸引着莘莘学子、海外华侨和国内外各界游客
林 家 宅
林家宅位于海南省文昌市会文镇湖峰村委会十八行村,始建于明嘉靖年间,距今已有四百余年。林家宅座东南朝西北,海拨9米,东经110度41分261秒,北纬19度27分405秒,宽13.67米,长10.73米,建筑面积146.68平方米,分布面积309平方米。西北面30米处为村
路,再往西北方为田野,西南、东北面为成行民居,东南面为本家祖宅。林家宅整体为砖木瓦结构,硬山顶,共有13架桁,53路瓦面,三开间,前面门额上挂一木质牌匾上写“九牧堂”三字,明间前后各开四六门,有正厅、后廊之分,两侧各有两个卧房。林家宅由路门、正堂、围墙组成。路门宽3.15米,高约6.2米,路门顶部有正方形木制档风板,档风板刻有图案。宅前有三级台阶,每级长0.33米,高0.10米,前檐深1.39米,两侧共有四支门柱,中间门柱宽3.2米,侧门柱宽1.45米,柱周长0.28米,柱高2.19米,柱顶有架梁,抬梁式结构,柱底有石墩为基。前檐两侧各开一明门进入卧房,卧房开一暗门进入次房。正厅深4.63米,宽4.8米,25路瓦面。后廊深3.4米。正厅后廊有0.50米的木板隔开,后廊深3.4米。封建社会,女人只能从后廊出入。建成后的林家宅主要为私塾,专为培养教育林姓族人的地方。

更多推荐

家宅,正屋,海南,海南省,卧房,结构,文昌市,围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