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
第一课 《课 程 表》
一、教学要求:
在学生已初步把握了抽拉技术在手工制作中的运用的基础上,继续学习运用抽拉手法制作“课程表”。
二、教学难点:通过抽拉令人物活动起来。
三、教学预备:制作件“课程表”成品一份。
剪子、刻刀、胶水、制作材料。
四、教学时刻:1 课时。
五、教学进程:
一、激趣导入。
教师出示“课程表”成品,抽拉几回,调动起学生制作活动课程表的浓厚爱好和迫切要求。
二、制作“课程表”。
一、展现“课程表”作品。
二、明确制作步骤。
(1)剪切、折叠,制作课程表外壳,将抽拉板与外壳粘贴。
(2)将课程表粘贴在外壳里面。
(3)粘贴好外壳,完成。
3、学生小组内自行研究制作中的难点。
(1)如何粘贴一下底板,让课程表动起来;
(2)如何使课程表中的小男孩站起来?
4、全班交流反馈。
三、作品展现。
比一比,看谁的“课程表”作品做得更漂亮、更巧妙、更有效。
请做得好的同窗说说自己制作中的体会。
四、延伸
同窗们通过前两课的学习,已经了解并初步把握了让纸玩具动起来的小窍门。
介绍抽拉连动在生活中的应用,帮忙学生了解通过操纵杆表现简单抽拉连动的现象。
想一想:咱们还能制作什么抽拉纸玩具。
教学反思:
劳动技术课属于技术性课程,依照劳技课的知识性、教育性、实践性、可操作性的原则,我以为,必需理论联系实际,强化学生动手能力。美国华盛顿儿童博物馆墙上就有一条夺目的格言:“我听到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过了就明白得了。”在课堂教学
中,咱们抓住一个“精”字,突出一个“动”字,由灌输性教学变成趣味性教学。不论什么学科都要讲究美感,写诗歌,要讲究音韵美,节拍美,下棋,要讲究棋形美。固然,劳技课教学也应遵循审美规律。例如,学习刺绣、编织、配菜、缝纫等,学生不仅要学习工艺技术,而且要学习合理地选择色彩,安排线条布局,设计花色式样等艺术技术。学生的作品同时也表现了他们审美乐趣和艺术表现力。
第二课 《排 气 扇》
一、教学目标:了解该制作件的结构和组合方式
二、教学重点、难点:了解该制作件的结构和组合方式
三、课时安排:一课时
四、课前预备:
一、教师预备:事前做好一个排气扇、纸风车,做展现用,录音机
二、学生预备:剪子、刻刀、胶水、材料
五、教学进程:
一、激趣导入
一、展现“纸风车”
提问:是什么使风车转动的呢?风车能够帮忙人们干什么?
2展现各类风车的图片
提问:风车与风扇有什么区别?
3出示、说明“排气扇”成品。
二、制作排气扇
一、讲解制作步骤
1) 剪下各部件
2) 划线后切刻
3) 粘合
4) 将风叶放入箱体,并以竹棒代轴插入
5) 粘上箱盖。
制作难点:
(1)排气扇外壳有多处需要挖空,能够利用美工刀完成,操作中务必强调安全;
(2)了解制作件的结构,依照正确的顺序组装。
二、玩“排气扇”,使学生了解运用轮轴使玩具动起来的方式。
三、集体评优、拓宽延伸
一、展出作品,学生互评。
二、师生共评。
3、结语
教学反思:
针对基础差的学生爱动手,不爱动脑的特点,每次操作竞赛选几名上台演出,让多动手来增进动脑。这种做法能激发全班学生来学劳技课。达到既教书又育人的目的。有位家长说:“学校此刻开设的劳技课,不是咱们以前学的农基课。学习它,不仅可不能阻碍小孩其它文化课,反而能增进小孩智力的进展。”
第三课 《小鸟的家》
一、教学要求:
在由剪、刻、卷折到粘贴、插接等的技术训练中,要求学生认真、细致、并动脑筋发挥想像,克服困难,独立完成制作任务。
二、教学预备:“小鸟的家”示范作品。
剪子、刻刀、胶水、制作材料。
三、教学时刻:1课时
四、教学进程:
一、激发爱好
小鸟的家在树林里,那里有茂盛的大树,小鸟在那里生活得无拘无束。
导入课题。
二、温习几种制作符号:
山线、谷线、剪切线、粘贴面
三、制作进程
一、学生观看,理出操作顺序。
二、学生剪、、刻、卷折到粘贴、插接,发觉问题,并自己想方法克服困难,能够小组里、同窗间及时交流讨论。
更多推荐
制作,学生,教学,课程表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