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招生
    山东大学是一所百年名校,现为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等学校之一,于2001年2月跨入国家重点建设的国内知名高水平大学行列。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干部学校,是隶属于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的培训机构,也是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建立的华东地区唯一的一所培养标准化、计量、质量监督检验管理和食品安全、特种设备安全专业技术人才的中等专业学校。
    为提高我省质量技术监督系统人员和从事标准、计量与质量管理相关工作的广大企事业单位人员的专业理论水平和学历层次,满足广大干部、职工在职学习的需求,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干校与山东大学联合举办现代远程教育,开办“质量技术监督管理”专业,并作为山东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直属学习中心开展该专业的招生和教学管理工作。
    一、招生专业、学制及收费标准
    专业 层次 学制 学费标准
    质量技术监督管理 高中起点专科 2 按国家有关规定收取:3000/
    (具有党校学历和大专专业证书者,学费可给予一定减免)
    专科起点本科 2
    二、主要课程
    管理学原理、企业管理概论、制造工艺学、质量技术监督法律法规、计量学基础与管理、质量管理基础、质量与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质量检测与控制、食品安全控制体系、标准化基础、国际贸易与标准化、安全原理、特种设备安全技术等。
    三、报名条件
    具有高中、职高、中专、职业中专、技校等同等学历者和具有党校学历者均可参加高中起点升专科学习;具有国民教育系列专科或专科以上学历者均可参加专科起点升本科的学习。
    四、报名时间、报名方法
    秋季报名截止日期为11月10日,入学考试时间为11月17日(星期六)上午。报名者需持学历和身份证原件、复印件到省质量技术监督干校学历部报名。报名时需填写《山东大学网络教育报名登记表》(登记表可登陆我校网站下载或到学历部领取),并交一寸免冠近照三张和报名费、考务费150元。
    五、入学测试科目以及复习范围
    根据教育部的有关规定,由山东大学单独命题、阅卷并自主组织入学统一测试,测试地点在省质量技术监督干校。学校将针对广大学员的实际,遵循网络教育“宽进”的原则,明确测试范围,适度降低测试难度,尽可能满足广大学员的学习要求。高中起点专科的测试科目为:语文和英语,专科起点本科的测试科目为:大学语文和英语。
    六、录取与入学
    根据学员的报名材料,参考学员的测试成绩,由山东大学确定录取名单,发给《新生录取通知书》,新生于2008年春季正式开学。
    七、教学、学习形式及学习地点
    山东大学网络教育已经建立了网络教学平台、网上教学实时交互系统和虚拟校园学习支持服务系统。学生可以利用网上教学资源,采用课件点播、光盘,以及通过网络课堂与教师进行实时与非实时沟通的交互式学习形式,完成课堂学习、实践教学和毕业论文(设计)等任务。考试地点在省质量技术监督干校。
    八、学历及学位
    高起专学员在规定的期限修完全部课程,成绩合格,符合毕业要求,即颁发山东大学专科毕业证书;专升本学员,在规定的期限修完全部课程,成绩合格,符合毕业要求,在读期间参加并通过全国网络教育公共课统一考试(统考科目为:大学英语和计算机应用基础,年满40周岁的考生可免试大学英语;统考通过率较高,每次统考的合格率都在90%左右,并且,山大将针对统考科目进行重点辅导,以帮助学员顺利通过),即颁发山东大学本科毕业证书。对达到相应学位授予条件的网络本科毕业生,可授予山东大学成人高等教育学士学位。毕业证书由山东大学报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电子注册,属于国民教育系列,国家承认学历。
   
    联系单位: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干校学历部 联系电话:(0531)81953608;81953607
    通讯地址:济南市千佛山东路28号 邮政编码: 250014
   
这是几所大学对食品质量与安全的设置方案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本科)
1.哈尔滨商业大学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与科学技术进步需要的、热爱祖国、有合作精神、有强烈的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的,掌握食品质量与安全的相关专业知识,能从事食品安全检测、食品卫生监督管理、食品品质检测、食品质量管理控制、质量认证及食品质量与安全方面的教学及科研,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综 合素质高,具有健康个性、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的食品质量与安全领域的"复合型、应用型"的高级食品专门人才。
专业特色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是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安全学、食品质量学与管理学综合交叉的学科,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分析化学、现代仪器分析、食品卫生检验学、微生物学、实验方法学、国际标准认证体系、管理学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接受食品安全性、食品质量管理、食品质量控制、食品法律法规、食品标准和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基本训练,经过2-3年专业课的学习,了解本专业的现状、发展趋势,掌握食品安全及卫生、质量监督、检测与管理的方法,具有对食品从生产原料到产品加工乃至贮运消费全过程的安全性及质量监督管理与检测能力。本专业与食品科学与工程是相近专业,基础课互通,专业技术课相互支撑。
主要课程       
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食品安全学、食品安全检验学、食品工艺学、食品质量管理学等。
        学制四年,可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本学科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
食品质量与安全方向
2.北京农业大学
一.        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化学、生物学、食品原料安全生产、分析检测、食品加工技术和安全控制及国内外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和国际贸易中食品安全问题的相关知识,能在食品领域从事食品生产技术管理、品质控制、食品分析检测、农产品和食品贸易等方面工作的人才。
二. 专业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化学、生物学、营养学、食品科学有关的基本理论和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与国际贸易中食品安全的基本知识,加强食品生产技术管理、食品安全控制、食品分析检验和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食品安全生产、分析检验、食品质量管理和参与食品国际贸易等方面能力。
毕业生应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1. 具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等基础理论和知识。
2. 掌握生物化学、食品化学、微生物学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技术。
3. 掌握食品分析、食品卫生检验的方法。
4. 掌握农产品生产、食品贮运、加工过程中安全控制技术。
5. 熟悉食品工业发展的方针、政策和法规,食品生产管理和技术经济分析的能力。
6.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7. 有一定的调查研究、科学决策、组织管理能力和具有独立获取知识、信息处理和创新的基本能力和素质。
8. 熟悉国际食品安全的基本法规,初步具备参与国际食品贸易的能力。
三.主干学科:
化学、生物学、食品科学、食品安全
四.主要课程:
有机化学、生物化学、食品化学、微生物学、食品分析、食品营养学、食品安全与卫生、毒理学、有机食品导论、食品包装学、食品工艺学(类)、食品贮藏原理、食品工厂设计。
五.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课程设计和课程论文,教学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社会实践和专业调研,科研训练、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等。
六. 修业年限:四年
七.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八. 毕业学分要求:
毕业最低学分为186学分。理论课程总学分146学分(其中必修课108学分,专业选修课38学分,公共选修课11学分)。实践教学环节39学分(社会实践,军训、公益劳动、入学和
毕业教育5.5学分,毕业论文或设计5学分,生产和毕业实习17学分,科研和专业技能训练5学分,专业调研、课程教学实习、论文或设计等选够6.5学分)。
九. 课程设置及学时、学分分配
全学程总学时2600,学分146。
必修课 1962学时,108学分,占75.3%。
其中 公共必修课 760学时,39学分,占29.2%;
学科基础必修课 956学时,55学分,占36.7%;
专业必修课 246学时,14学分,占9.4%;
专业选修课 638学时,38 学分,占24.8%。
实践性教学环节29周,29学分
食品科学系2003年招生简章
食品科学系2003年秋季计划招收240名大学本科学生,分8个班、2个专业.
所有2003年秋季入学的新生将接受学分制管理,一年级为全院公共必修课和学科基础必修课模块,二年级开始专业课模块,按照专业方向自由选课,修满本专业方向的学分数, 即可按该方向毕业。
招生时,统一按照食品科学与工程和质量与安全专业进行录取,入学时的分班是为了便于管理,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对专业方向形成认识,可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自由选报方向。系根据学生的志愿和一学年的考试成绩进行专业划分。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一2个班
本专业培养具有化学、生物学、食品科学和工程理论、食品加工技术,能在食品领域从事食品生产技术管理、品质控制、产品开发、科学研究、市场销售等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的专业技术人才。
本专业在课程设置方面,注重加强基础理论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具有厚基础、宽口径、有特长、适应强的特点。主要课程有:数学、化学、外语、计算机等公共课程;生物化学、
食品微生物学、食品化学、机械基础、食品工程原理、食品安全与卫生等专业基础课程;食品机械、食品包装学、食品工厂设计、食品营养学、食品工艺学、果蔬保鲜、发酵工艺等专业课程。还开设食品科学进展专题讲座、食品企业发展策略等选修课,使学生了解食品学科发展动态。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本科)-6个班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一食品质量与安全方向(本科)
保证食品的质量与安全,在未来国际国内市场的激烈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是中国食品工业面临的重大课题。我国目前十分缺乏这方面的专业人才。

更多推荐

食品,专业,质量,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