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墙什么牌子涂料好-全钢防静电地板厂商

2023年4月20日发(作者:好的卫浴品牌)
冰箱行业质量报告(2019)
作者:
来源:《家用电器》2020年第01期
前言
背景
随着我国制造工业的不断发展,家用电冰箱的生产已经占据全球电冰箱总产量的60%以
上,同时,我国消费者家庭中已经有了很高的普及率,2017年底,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
我国电冰箱的百户保有量达到了95.3台。作为耐用消费品,又是国家实施强制性认证的产
品,电冰箱质量情况受到普遍关注,为了进一步提升行业产品质量,督促企业提高质量意识,
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与全国家用电器工业中心联合编制了《2019年电冰箱行业质量报告》。
本报告对近一年来电冰箱行业质量做出了评价,并希望以此作为开端,建立连续的行业质量评
价记录,以反映我国电冰箱行业质量发展情况及推动产品质量的进一步提升,引导消费者理性
选购。
1.行业及产品分析
1923年,瑞典工程师布莱顿和孟德斯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用电动机带动压缩机工作的电
冰箱,电冰箱由此而生,而中国制造的第一台电冰箱诞生于1956年。电冰箱从诞生到现在已
经历近100年时间,期间经过了多次产品迭代,既包括制冷剂的发展,比如从氨制冷剂到氟利
昂制冷剂,到相对环保的R134a,再到能效更高的R600a;也包括压缩机的进步,从简单的定
频压缩机到变频压缩机;还有在控制方式,保鲜技术等方面不断创新。随着我国制造业的发
展,上世纪80年代,我国的电冰箱行业进入快速发展期,进入21世纪,已经成为电冰箱生产
大国。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2018年的产量已经达到了7993.2万台,居世界首位。在
国内电冰箱也进入了千家万户,2017年底,城镇市场的百户保有量为98.0台,农村市场的百
户保有量为91.7台,可见电冰箱已经成为消费者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家电产品。
1.1市场及品牌分析
全国家用电器工业信息中心数据显示,2018年,在中国国内市场监测到的电冰箱品牌数
量有164个,其中合资品牌34个,国产品牌130个。近年来国产品牌市场份额正在不断扩
大,数据显示,2018年线下市场,国产品牌的零售额份额从2017年的72.7%上升到目前的
76.8%。市场上,龙头品牌占据了绝大部分市场份额,并且仍有扩大的趋势。在激烈的市场竞
争中,海尔、美菱、容声、新飞这四个品牌曾被称作国产电冰箱品牌的“四朵金花”,其品牌影
响力的变化令人唏嘘不已。
2018年线下市场,销售量排名处于前10位的品牌零售额份额达到94.4%,相比2017年提
高了3个百分点。前三品牌分别为海尔、西门子、美的,而容声、美菱这两个品牌的产品分别
占据第四席和第五席。当然在不同区域市场,份额的具体表现也不太一样,比如在安徽省,美
菱的市场份额就占据第一位;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容声电冰箱的市场份额进入市场前三。
根据相关部门数据统计,目前电冰箱行业有生产企业200家,其中活跃的企业有135家。
电冰箱的产地集中在安徽、广东、山东、江苏、浙江、湖北五个省,在天津、重庆、贵州等省
市也有分布。龙头品牌海尔、海信(容声)、美的、美菱等品牌在多个省份都有生产工厂。
1.2市场规模分析
从1956年中国第一台自主生产制造的电冰箱诞生以来,我国的电冰箱市场经历了启动、
成长、震荡、回升、激烈竞争等5个阶段。
启动阶段:在70年代末期和80年代初期,我国的电冰箱产品依靠进口,主要为低档电冰
箱,消费市场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比如经济特区和沿海城市。
成长阶段:80年代,我国的电冰箱规模快速成长,在80年代末,我国电冰箱市场的销售
量规模已经达到千万台级别。市场的快速增长,带来了大量生产企业的进入,数据显示当时的
电冰箱企业有400多家,同时一些知名度高的品牌逐渐显露出来。
震荡阶段:90年代初期,由于80年代突击消费,电冰箱市场的消费潜力被提前透支,进
入90年代初期,市场规模出现下滑,行业进入调整震荡阶段。
回升阶段:90年代末期和21世纪初期,市场规模又恢复到千万台規模,生产能力大于市
场消费能力,同时,一些外资品牌进入我国市场,品牌竞争愈加激烈。
激烈竞争阶段:2005年以后,行业发生了剧烈变化。如:海尔凭借强大的品牌拉力牢牢
占据行业第一的位置;美的也通过并购获得了很可观的市场份额;海信收购了拥有容声品牌的
科龙,在电冰箱领域,同时运作海信和容声两个品牌;美菱被长虹收购后,仍凭借雄厚的实
力,保持了不错的产品销售的市场份额,新飞则多次易主,最终被康佳收购。
2018年电冰箱产量相比2017年同期增长率为3.9%,全国家用电器工业信息中心数据显
示,2018年国内市场电冰箱的销售量3298万台,销售额969亿元,零售量同比增长率-3.4%,
零售额同比增长率3.5%。国家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出口数量5249万台,金额488
亿元人民币,数量同比增长率为5.9%,金额同比增长率为10.3%。
目前,线上消费已经成为消费者重要的消费渠道。2018年全国社会消费品总额为38.1万
亿元人民币,全国网上零售额9万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23.9%,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
为7万亿元人民币,占据整体消费的18.4%。在家电市场,线上市场也占据了非常大的比例,
2018年国内线上市场家电产品(彩电、空调、电冰箱、洗衣机、厨卫、生活小家电)零售规
模2945亿元,占据整体家电市场零售额规模的36.3%,其中电冰箱线上零售额规模达到341
亿元,占据整体市场零售额规模的35.2%。从线上线下市场两者规模来看,虽然线下市场仍为
产品的主要市场,但是线上市场的规模已经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并且未来仍有继续增长的趋
势。
1.3市场发展趋势分析
按照电冰箱的门体结构,电冰箱主要有单门、两门、三门、多门和对开门等6种结构类
型。2018年,多门、对开门电冰箱市场份额进一步挤占了双门、三门电冰箱原有的市场份
额。数据显示,电冰箱线下市场,多门和对开门的零售额市场份额分别从2017年的42.0%和
24.5%上升到46.3%和26.1%(电冰箱市场=100%)。其中,十字多门作为多门电冰箱的重点
门体品类,其市场份额继续扩大。另外,五门电冰箱作为多门电冰箱中的新秀,以及对开门电
冰箱中的对开三门,其市场份额得到急速增长,高端五门电冰箱的代表性是卡萨帝F+自由嵌
入式产品,对开三门的代表是西门子零度plus产品。门体的变化是为了实现在空间上进行更细
致的区分,从而实现更好的冷冻、冷藏、保鲜效果。
电冰箱主要性能指标有以下几个:总容积、耗电量、噪音、冷却能力、冷冻能力、保鲜能
力。为了得到更好的冷冻冷藏效果,在电冰箱的温控方式和制冷方式上,产品继续沿着电脑温
控和风冷电冰箱的方式发展。电脑温控相对于机械温控的电冰箱,其温控更精准,能使电冰箱
的温度更加稳定,保鲜效果更好,并且显示很直观,操作也比较简单。风冷电冰箱的冷风系统
在制冷过程中会带走箱内的水分,同时风冷电冰箱的制冷速度更快且比较均匀,因此既避免了
结霜,又有更好的冷冻效果。数据显示,线下电冰箱市场中,电脑温控的零售额份额达到
94.1%,相较2018年扩大4个百分点;风冷电冰箱的零售额份额达到90.3%,相较2018年同
期增长了4.1个百分点。
2.质量分析
根据ISO9000-2015《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质量的定义是实体的若干固有特性满
足要求的程度。本报告中的质量重点是指产品满足标准中要求的程度。
对一个行业总体的产品质量产生影响的因素很多,在本报告中选取其中影响较大和可量化
的几个维度进行分析和评价:
(1)标准
标准是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产品规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导则或特
性的文件,所以标准是确保产品质量的前提和基础,有健全完善的标准体系以及高质量的标准
才能有高质量的产品。
(2)检测认证
检测和认证是对产品质量进行评价的重要手段,检测认证的维度和项目越多,对产品质量
的评价就越全面。
(3)质量管理体系
质量管理是通过质量策划、质量保证、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实现质量目标的过程,只有建
立良好的质量管理体系,才能保障企业制造出的产品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以及对质量标准的符
合性。
(4)监督检查结果
监督检查是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对产品质量进行监督和管理的重要手段,监督检查的结果
是某一行业的产品整体质量水平的客观反映。
(5)流通渠道相关统计数据
如果产品在消费者购买后出现质量问题,则会产生售后维修或退换货等情况,所以流通渠
道统计的返修率和退换货率也是某一行业总体质量水平的客观反映。
下面我们就从这几个维度对目前电冰箱行业的总体质量水平进行分析。
2.1相关标准
从技术标准体系层级来看,依照2017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我国标准
体系包括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等五个层次的标准。
国家标准又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两大类。涉及安全、健康、环保的标准应制定强
制性标准,强制性标准必须执行;推荐性标准是生产企业可参照执行,同时企业的产品必须符
合其明示执行的标准的全部要求,通过经济手段或市场调节促使他们自愿采用的标准。对电冰
箱产品而言,除了性能和智能化标准是推荐性标准外,其他标准如:安全、电磁兼容、能效、
噪声以及健康卫生等标准均属于强制性标准,除健康卫生是宣称具有该功能的产品需要强制执
行外,其他均是所有产品都必须执行的标准。
行业标准作为国家标准的补充,是对没有国家标准而又需要在全国某个行业范围内统一的
技术要求所制定的标准。地方性标准是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标准化部门结合地方的自然条
件、技术水平等情况制定的,使标准在应用时更符合地方实际情况。
2015年3月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国发【2015】13号)改革措施
中指出,把政府单一供给的现行标准体系,转变为由政府主导制定的标准和市场自主制定的标
准共同构成的新型标准体系。市场自主制定的标准分为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政府主导制定的
标准侧重于保基本,市场自主制定的标准侧重于提高竞争力。
2.1.1整机相关标准
国内电冰箱相关的标准大致可分为8大类:电器安全、使用性能、电磁兼容、能效、噪
声、健康卫生、智能化和其他标准。
2.1.1.1安全标准
GB 4706.1-2005《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 4706.13-2014《家用和類似用途电器的安全制冷器具、冰淇淋机和制冰机的特殊要
求》
安全是家用电器质量的最低要求,是必须达到的。安全标准的目的就是为了保证人身和使
用环境不受任何危害,是家用电器在设计、制造时必须遵照执行的法律文件。
GB 4706是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系列标准,分为2个部分:第1部分:通用要求;
第2部分:特殊要求。它们是进行CCC认证的检测依据,上述2个部分的标准必须同时配合
使用。我国家用电冰箱安全标准GB 4706.1是等同采用IEC 60335-1标准;GB 4706.13是等同
采用IEC 60335-2-24标准。该标准主要是对器具的电击、机械危险、耐热耐燃以及辐射危险等
方面给出了具体的技术要求,提出了产品的安全质量必须达到的可接受的水平。
1.3市场发展趋势分析
按照电冰箱的门体结构,电冰箱主要有单门、两门、三门、多门和对开门等6种结构类
型。2018年,多门、对开门电冰箱市场份额进一步挤占了双门、三门电冰箱原有的市场份
额。数据显示,电冰箱线下市场,多门和对开门的零售额市场份额分别从2017年的42.0%和
24.5%上升到46.3%和26.1%(电冰箱市场=100%)。其中,十字多门作为多门电冰箱的重点
门体品类,其市场份额继续扩大。另外,五门电冰箱作为多门电冰箱中的新秀,以及对开门电
冰箱中的对开三门,其市场份额得到急速增长,高端五门电冰箱的代表性是卡萨帝F+自由嵌
入式产品,对开三门的代表是西门子零度plus产品。门体的变化是为了实现在空间上进行更细
致的区分,从而实现更好的冷冻、冷藏、保鲜效果。
电冰箱主要性能指标有以下几个:总容积、耗电量、噪音、冷却能力、冷冻能力、保鲜能
力。为了得到更好的冷冻冷藏效果,在电冰箱的温控方式和制冷方式上,产品继续沿着电脑温
控和风冷电冰箱的方式发展。电脑温控相对于机械温控的电冰箱,其温控更精准,能使电冰箱
的温度更加稳定,保鲜效果更好,并且显示很直观,操作也比较简单。风冷电冰箱的冷风系统
在制冷过程中会带走箱内的水分,同时风冷电冰箱的制冷速度更快且比较均匀,因此既避免了
结霜,又有更好的冷冻效果。数据显示,线下电冰箱市场中,电脑温控的零售额份额达到
94.1%,相较2018年扩大4个百分点;风冷电冰箱的零售额份额达到90.3%,相较2018年同
期增长了4.1个百分点。
2.质量分析
根据ISO9000-2015《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质量的定义是实体的若干固有特性满
足要求的程度。本报告中的质量重点是指产品满足标准中要求的程度。
对一个行业总体的产品质量产生影响的因素很多,在本报告中选取其中影响较大和可量化
的几个维度进行分析和评价:
(1)标准
标准是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产品规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导则或特
性的文件,所以标准是确保产品质量的前提和基础,有健全完善的标准体系以及高质量的标准
才能有高质量的产品。
(2)检测认证
检测和认证是对产品质量进行评价的重要手段,检测认证的维度和项目越多,对产品质量
的评价就越全面。
(3)质量管理体系
质量管理是通过质量策划、质量保证、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实现质量目标的过程,只有建
立良好的质量管理体系,才能保障企业制造出的产品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以及对质量标准的符
合性。
(4)监督检查结果
监督检查是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对产品质量进行监督和管理的重要手段,监督检查的结果
是某一行业的产品整体质量水平的客观反映。
(5)流通渠道相关统计数据
如果产品在消费者购买后出现质量问题,则会产生售后维修或退换货等情况,所以流通渠
道统计的返修率和退换货率也是某一行业总体质量水平的客观反映。
下面我们就从这几个维度对目前电冰箱行业的总体质量水平进行分析。
2.1相关标准
从技术标准体系层级来看,依照2017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我国标准
体系包括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等五个层次的标准。
国家标准又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两大类。涉及安全、健康、环保的标准应制定强
制性标准,强制性标准必须执行;推荐性标准是生产企业可参照执行,同时企业的产品必须符
合其明示执行的标准的全部要求,通过经济手段或市场调节促使他们自愿采用的标准。对电冰
箱产品而言,除了性能和智能化标准是推荐性标准外,其他标准如:安全、电磁兼容、能效、
噪声以及健康卫生等标准均属于强制性标准,除健康卫生是宣称具有该功能的产品需要强制执
行外,其他均是所有产品都必须执行的标准。
行业标准作为国家标准的补充,是对没有国家标准而又需要在全国某个行业范围内统一的
技术要求所制定的标准。地方性标准是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标准化部门结合地方的自然条
件、技术水平等情况制定的,使标准在应用时更符合地方实际情况。
2015年3月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国发【2015】13号)改革措施
中指出,把政府单一供给的现行标准体系,转变为由政府主导制定的标准和市场自主制定的标
准共同构成的新型标准体系。市场自主制定的标准分为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政府主导制定的
标准侧重于保基本,市场自主制定的标准侧重于提高竞争力。
2.1.1整机相关标准
国内电冰箱相关的标准大致可分为8大类:电器安全、使用性能、电磁兼容、能效、噪
声、健康卫生、智能化和其他标准。
2.1.1.1安全标准
GB 4706.1-2005《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 4706.13-2014《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制冷器具、冰淇淋机和制冰机的特殊要
求》
安全是家用电器质量的最低要求,是必须达到的。安全标准的目的就是为了保证人身和使
用环境不受任何危害,是家用电器在设计、制造时必须遵照执行的法律文件。
GB 4706是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系列标准,分为2个部分:第1部分:通用要求;
第2部分:特殊要求。它们是进行CCC认证的检测依据,上述2个部分的标准必须同时配合
使用。我国家用电冰箱安全标准GB 4706.1是等同采用IEC 60335-1标准;GB 4706.13是等同
采用IEC 60335-2-24標准。该标准主要是对器具的电击、机械危险、耐热耐燃以及辐射危险等
方面给出了具体的技术要求,提出了产品的安全质量必须达到的可接受的水平。
1.3市场发展趋势分析
按照电冰箱的门体结构,电冰箱主要有单门、两门、三门、多门和对开门等6种结构类
型。2018年,多门、对开门电冰箱市场份额进一步挤占了双门、三门电冰箱原有的市场份
额。数据显示,电冰箱线下市场,多门和对开门的零售额市场份额分别从2017年的42.0%和
24.5%上升到46.3%和26.1%(电冰箱市场=100%)。其中,十字多门作为多门电冰箱的重点
门体品类,其市场份额继续扩大。另外,五门电冰箱作为多门电冰箱中的新秀,以及对开门电
冰箱中的对开三门,其市场份额得到急速增长,高端五门电冰箱的代表性是卡萨帝F+自由嵌
入式产品,对开三门的代表是西门子零度plus产品。门体的变化是为了实现在空间上进行更细
致的区分,从而实现更好的冷冻、冷藏、保鲜效果。
电冰箱主要性能指标有以下几个:总容积、耗电量、噪音、冷却能力、冷冻能力、保鲜能
力。为了得到更好的冷冻冷藏效果,在电冰箱的温控方式和制冷方式上,产品继续沿着电脑温
控和风冷电冰箱的方式发展。电脑温控相对于机械温控的电冰箱,其温控更精准,能使电冰箱
的温度更加稳定,保鲜效果更好,并且显示很直观,操作也比较简单。风冷电冰箱的冷风系统
在制冷过程中会带走箱内的水分,同时风冷电冰箱的制冷速度更快且比较均匀,因此既避免了
结霜,又有更好的冷冻效果。数据显示,线下电冰箱市场中,电脑温控的零售额份额达到
94.1%,相较2018年扩大4个百分点;风冷电冰箱的零售额份额达到90.3%,相较2018年同
期增长了4.1个百分点。
2.质量分析
根据ISO9000-2015《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质量的定义是实体的若干固有特性满
足要求的程度。本报告中的质量重点是指产品满足标准中要求的程度。
对一个行业总体的产品质量产生影响的因素很多,在本报告中选取其中影响较大和可量化
的几个维度进行分析和评价:
(1)标准
标准是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产品规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导则或特
性的文件,所以标准是确保产品质量的前提和基础,有健全完善的标准体系以及高质量的标准
才能有高质量的产品。
(2)检测认证
检测和认证是对产品质量进行评价的重要手段,检测认证的维度和项目越多,对产品质量
的评价就越全面。
(3)质量管理体系
质量管理是通过质量策划、质量保证、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实现质量目标的过程,只有建
立良好的质量管理体系,才能保障企业制造出的产品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以及对质量标准的符
合性。
(4)监督检查结果
监督检查是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对产品质量进行监督和管理的重要手段,监督检查的结果
是某一行业的产品整体质量水平的客观反映。
(5)流通渠道相关统计数据
如果产品在消费者購买后出现质量问题,则会产生售后维修或退换货等情况,所以流通渠
道统计的返修率和退换货率也是某一行业总体质量水平的客观反映。
下面我们就从这几个维度对目前电冰箱行业的总体质量水平进行分析。
2.1相关标准
从技术标准体系层级来看,依照2017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我国标准
体系包括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等五个层次的标准。
国家标准又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两大类。涉及安全、健康、环保的标准应制定强
制性标准,强制性标准必须执行;推荐性标准是生产企业可参照执行,同时企业的产品必须符
合其明示执行的标准的全部要求,通过经济手段或市场调节促使他们自愿采用的标准。对电冰
箱产品而言,除了性能和智能化标准是推荐性标准外,其他标准如:安全、电磁兼容、能效、
噪声以及健康卫生等标准均属于强制性标准,除健康卫生是宣称具有该功能的产品需要强制执
行外,其他均是所有产品都必须执行的标准。
行业标准作为国家标准的补充,是对没有国家标准而又需要在全国某个行业范围内统一的
技术要求所制定的标准。地方性标准是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标准化部门结合地方的自然条
件、技术水平等情况制定的,使标准在应用时更符合地方实际情况。
2015年3月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国发【2015】13号)改革措施
中指出,把政府单一供给的现行标准体系,转变为由政府主导制定的标准和市场自主制定的标
准共同构成的新型标准体系。市场自主制定的标准分为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政府主导制定的
标准侧重于保基本,市场自主制定的标准侧重于提高竞争力。
2.1.1整机相关标准
国内电冰箱相关的标准大致可分为8大类:电器安全、使用性能、电磁兼容、能效、噪
声、健康卫生、智能化和其他标准。
2.1.1.1安全标准
GB 4706.1-2005《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 4706.13-2014《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制冷器具、冰淇淋机和制冰机的特殊要
求》
安全是家用电器质量的最低要求,是必须达到的。安全标准的目的就是为了保证人身和使
用环境不受任何危害,是家用电器在设计、制造时必须遵照执行的法律文件。
GB 4706是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系列标准,分为2个部分:第1部分:通用要求;
第2部分:特殊要求。它们是进行CCC认证的检测依据,上述2个部分的标准必须同时配合
使用。我国家用电冰箱安全标准GB 4706.1是等同采用IEC 60335-1标准;GB 4706.13是等同
采用IEC 60335-2-24标准。该标准主要是对器具的电击、机械危险、耐热耐燃以及辐射危险等
方面给出了具体的技术要求,提出了产品的安全质量必须达到的可接受的水平。
1.3市场发展趋势分析
按照电冰箱的门体结构,电冰箱主要有单门、两门、三门、多门和对开门等6种结构类
型。2018年,多门、对开门电冰箱市场份额进一步挤占了双门、三门电冰箱原有的市场份
额。数据显示,电冰箱线下市场,多门和对开门的零售额市场份额分别从2017年的42.0%和
24.5%上升到46.3%和26.1%(电冰箱市场=100%)。其中,十字多门作为多门电冰箱的重点
门体品类,其市场份额继续扩大。另外,五门电冰箱作为多门电冰箱中的新秀,以及对开门电
冰箱中的对开三门,其市场份额得到急速增长,高端五门电冰箱的代表性是卡萨帝F+自由嵌
入式产品,对开三门的代表是西门子零度plus产品。门体的变化是为了实现在空间上进行更细
致的区分,从而实现更好的冷冻、冷藏、保鲜效果。
电冰箱主要性能指标有以下几个:总容积、耗电量、噪音、冷却能力、冷冻能力、保鲜能
力。为了得到更好的冷冻冷藏效果,在电冰箱的温控方式和制冷方式上,产品继续沿着电脑温
控和风冷电冰箱的方式发展。电脑温控相对于机械温控的电冰箱,其温控更精准,能使电冰箱
的温度更加稳定,保鲜效果更好,并且显示很直观,操作也比较简单。风冷电冰箱的冷风系统
在制冷过程中会带走箱内的水分,同时风冷电冰箱的制冷速度更快且比较均匀,因此既避免了
结霜,又有更好的冷冻效果。数据显示,线下电冰箱市场中,电脑温控的零售额份额达到
94.1%,相较2018年扩大4个百分点;风冷电冰箱的零售额份额达到90.3%,相较2018年同
期增长了4.1个百分点。
2.質量分析
根据ISO9000-2015《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质量的定义是实体的若干固有特性满
足要求的程度。本报告中的质量重点是指产品满足标准中要求的程度。
对一个行业总体的产品质量产生影响的因素很多,在本报告中选取其中影响较大和可量化
的几个维度进行分析和评价:
(1)标准
标准是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产品规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导则或特
性的文件,所以标准是确保产品质量的前提和基础,有健全完善的标准体系以及高质量的标准
才能有高质量的产品。
(2)检测认证
检测和认证是对产品质量进行评价的重要手段,检测认证的维度和项目越多,对产品质量
的评价就越全面。
(3)质量管理体系
质量管理是通过质量策划、质量保证、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实现质量目标的过程,只有建
立良好的质量管理体系,才能保障企业制造出的产品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以及对质量标准的符
合性。
(4)监督检查结果
监督检查是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对产品质量进行监督和管理的重要手段,监督检查的结果
是某一行业的产品整体质量水平的客观反映。
(5)流通渠道相关统计数据
如果产品在消费者购买后出现质量问题,则会产生售后维修或退换货等情况,所以流通渠
道统计的返修率和退换货率也是某一行业总体质量水平的客观反映。
下面我们就从这几个维度对目前电冰箱行业的总体质量水平进行分析。
2.1相关标准
从技术标准体系层级来看,依照2017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我国标准
体系包括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等五个层次的标准。
国家标准又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两大类。涉及安全、健康、环保的标准应制定强
制性标准,强制性标准必须执行;推荐性标准是生产企业可参照执行,同时企业的产品必须符
合其明示执行的标准的全部要求,通过经济手段或市场调节促使他们自愿采用的标准。对电冰
箱产品而言,除了性能和智能化标准是推荐性标准外,其他标准如:安全、电磁兼容、能效、
噪声以及健康卫生等标准均属于强制性标准,除健康卫生是宣称具有该功能的产品需要强制执
行外,其他均是所有产品都必须执行的标准。
行业标准作为国家标准的补充,是对没有国家标准而又需要在全国某个行业范围内统一的
技术要求所制定的标准。地方性标准是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标准化部门结合地方的自然条
件、技术水平等情况制定的,使标准在应用时更符合地方实际情况。
2015年3月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国发【2015】13号)改革措施
中指出,把政府单一供给的现行标准体系,转变为由政府主导制定的标准和市场自主制定的标
准共同构成的新型标准体系。市场自主制定的标准分为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政府主导制定的
标准侧重于保基本,市场自主制定的标准侧重于提高竞争力。
2.1.1整机相关标准
国内电冰箱相关的标准大致可分为8大类:电器安全、使用性能、电磁兼容、能效、噪
声、健康卫生、智能化和其他标准。
2.1.1.1安全标准
GB 4706.1-2005《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 4706.13-2014《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制冷器具、冰淇淋机和制冰机的特殊要
求》
安全是家用电器质量的最低要求,是必须达到的。安全标准的目的就是为了保证人身和使
用环境不受任何危害,是家用电器在设计、制造时必须遵照执行的法律文件。
GB 4706是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系列标准,分为2个部分:第1部分:通用要求;
第2部分:特殊要求。它们是进行CCC认证的检测依据,上述2个部分的标准必须同时配合
使用。我国家用电冰箱安全标准GB 4706.1是等同采用IEC 60335-1标准;GB 4706.13是等同
采用IEC 60335-2-24标准。该标准主要是对器具的电击、机械危险、耐热耐燃以及辐射危险等
方面给出了具体的技术要求,提出了产品的安全质量必须达到的可接受的水平。
1.3市场发展趋势分析
按照电冰箱的门体结构,电冰箱主要有单门、两门、三门、多门和对开门等6种结构类
型。2018年,多门、对开门电冰箱市场份额进一步挤占了双门、三门电冰箱原有的市场份
额。数据显示,电冰箱线下市场,多门和对开门的零售额市场份额分别从2017年的42.0%和
24.5%上升到46.3%和26.1%(电冰箱市场=100%)。其中,十字多门作为多门电冰箱的重点
门体品类,其市场份额继续扩大。另外,五门电冰箱作为多门电冰箱中的新秀,以及对开门电
冰箱中的对开三门,其市场份额得到急速增长,高端五门电冰箱的代表性是卡萨帝F+自由嵌
入式产品,对开三门的代表是西门子零度plus产品。门体的变化是为了实现在空间上进行更细
致的区分,从而实现更好的冷冻、冷藏、保鲜效果。
电冰箱主要性能指标有以下几个:总容积、耗电量、噪音、冷却能力、冷冻能力、保鲜能
力。为了得到更好的冷冻冷藏效果,在电冰箱的温控方式和制冷方式上,产品继续沿着电脑温
控和风冷电冰箱的方式发展。电脑温控相对于机械温控的电冰箱,其温控更精准,能使电冰箱
的温度更加稳定,保鲜效果更好,并且显示很直观,操作也比较简单。风冷电冰箱的冷风系统
在制冷过程中会带走箱内的水分,同时风冷电冰箱的制冷速度更快且比较均匀,因此既避免了
结霜,又有更好的冷冻效果。数据显示,线下电冰箱市场中,电脑温控的零售额份额达到
94.1%,相较2018年扩大4个百分点;风冷电冰箱的零售额份额达到90.3%,相较2018年同
期增长了4.1个百分点。
2.质量分析
根据ISO9000-2015《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质量的定义是实体的若干固有特性满
足要求的程度。本报告中的质量重点是指产品满足标准中要求的程度。
对一个行业总体的产品质量产生影响的因素很多,在本报告中选取其中影响较大和可量化
的几个维度进行分析和评价:
(1)标准
標准是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产品规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导则或特
性的文件,所以标准是确保产品质量的前提和基础,有健全完善的标准体系以及高质量的标准
才能有高质量的产品。
(2)检测认证
检测和认证是对产品质量进行评价的重要手段,检测认证的维度和项目越多,对产品质量
的评价就越全面。
(3)质量管理体系
质量管理是通过质量策划、质量保证、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实现质量目标的过程,只有建
立良好的质量管理体系,才能保障企业制造出的产品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以及对质量标准的符
合性。
(4)监督检查结果
监督检查是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对产品质量进行监督和管理的重要手段,监督检查的结果
是某一行业的产品整体质量水平的客观反映。
(5)流通渠道相关统计数据
如果产品在消费者购买后出现质量问题,则会产生售后维修或退换货等情况,所以流通渠
道统计的返修率和退换货率也是某一行业总体质量水平的客观反映。
下面我们就从这几个维度对目前电冰箱行业的总体质量水平进行分析。
2.1相关标准
从技术标准体系层级来看,依照2017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我国标准
体系包括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等五个层次的标准。
国家标准又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两大类。涉及安全、健康、环保的标准应制定强
制性标准,强制性标准必须执行;推荐性标准是生产企业可参照执行,同时企业的产品必须符
合其明示执行的标准的全部要求,通过经济手段或市场调节促使他们自愿采用的标准。对电冰
箱产品而言,除了性能和智能化标准是推荐性标准外,其他标准如:安全、电磁兼容、能效、
噪声以及健康卫生等标准均属于强制性标准,除健康卫生是宣称具有该功能的产品需要强制执
行外,其他均是所有产品都必须执行的标准。
行业标准作为国家标准的补充,是对没有国家标准而又需要在全国某个行业范围内统一的
技术要求所制定的标准。地方性标准是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标准化部门结合地方的自然条
件、技术水平等情况制定的,使标准在应用时更符合地方实际情况。
2015年3月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国发【2015】13号)改革措施
中指出,把政府单一供给的现行标准体系,转变为由政府主导制定的标准和市场自主制定的标
准共同构成的新型标准体系。市场自主制定的标准分为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政府主导制定的
标准侧重于保基本,市场自主制定的标准侧重于提高竞争力。
2.1.1整机相关标准
国内电冰箱相关的标准大致可分为8大类:电器安全、使用性能、电磁兼容、能效、噪
声、健康卫生、智能化和其他标准。
2.1.1.1安全标准
GB 4706.1-2005《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 4706.13-2014《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制冷器具、冰淇淋机和制冰机的特殊要
求》
安全是家用电器质量的最低要求,是必须达到的。安全标准的目的就是为了保证人身和使
用环境不受任何危害,是家用电器在设计、制造时必须遵照执行的法律文件。
GB 4706是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系列标准,分为2个部分:第1部分:通用要求;
第2部分:特殊要求。它们是进行CCC认证的检测依据,上述2个部分的标准必须同时配合
使用。我国家用电冰箱安全标准GB 4706.1是等同采用IEC 60335-1标准;GB 4706.13是等同
采用IEC 60335-2-24标准。该标准主要是对器具的电击、机械危险、耐热耐燃以及辐射危险等
方面给出了具体的技术要求,提出了产品的安全质量必须达到的可接受的水平。
1.3市場发展趋势分析
按照电冰箱的门体结构,电冰箱主要有单门、两门、三门、多门和对开门等6种结构类
型。2018年,多门、对开门电冰箱市场份额进一步挤占了双门、三门电冰箱原有的市场份
额。数据显示,电冰箱线下市场,多门和对开门的零售额市场份额分别从2017年的42.0%和
24.5%上升到46.3%和26.1%(电冰箱市场=100%)。其中,十字多门作为多门电冰箱的重点
门体品类,其市场份额继续扩大。另外,五门电冰箱作为多门电冰箱中的新秀,以及对开门电
冰箱中的对开三门,其市场份额得到急速增长,高端五门电冰箱的代表性是卡萨帝F+自由嵌
入式产品,对开三门的代表是西门子零度plus产品。门体的变化是为了实现在空间上进行更细
致的区分,从而实现更好的冷冻、冷藏、保鲜效果。
电冰箱主要性能指标有以下几个:总容积、耗电量、噪音、冷却能力、冷冻能力、保鲜能
力。为了得到更好的冷冻冷藏效果,在电冰箱的温控方式和制冷方式上,产品继续沿着电脑温
控和风冷电冰箱的方式发展。电脑温控相对于机械温控的电冰箱,其温控更精准,能使电冰箱
的温度更加稳定,保鲜效果更好,并且显示很直观,操作也比较简单。风冷电冰箱的冷风系统
在制冷过程中会带走箱内的水分,同时风冷电冰箱的制冷速度更快且比较均匀,因此既避免了
结霜,又有更好的冷冻效果。数据显示,线下电冰箱市场中,电脑温控的零售额份额达到
94.1%,相较2018年扩大4个百分点;风冷电冰箱的零售额份额达到90.3%,相较2018年同
期增长了4.1个百分点。
2.质量分析
根据ISO9000-2015《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质量的定义是实体的若干固有特性满
足要求的程度。本报告中的质量重点是指产品满足标准中要求的程度。
对一个行业总体的产品质量产生影响的因素很多,在本报告中选取其中影响较大和可量化
的几个维度进行分析和评价:
(1)标准
标准是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产品规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导则或特
性的文件,所以标准是确保产品质量的前提和基础,有健全完善的标准体系以及高质量的标准
才能有高质量的产品。
(2)检测认证
检测和认证是对产品质量进行评价的重要手段,检测认证的维度和项目越多,对产品质量
的评价就越全面。
(3)质量管理体系
质量管理是通过质量策划、质量保证、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实现质量目标的过程,只有建
立良好的质量管理体系,才能保障企业制造出的产品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以及对质量标准的符
合性。
(4)监督检查结果
监督检查是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对产品质量进行监督和管理的重要手段,监督检查的结果
是某一行业的产品整体质量水平的客观反映。
(5)流通渠道相关统计数据
如果产品在消费者购买后出现质量问题,则会产生售后维修或退换货等情况,所以流通渠
道统计的返修率和退换货率也是某一行业总体质量水平的客观反映。
下面我们就从这几个维度对目前电冰箱行业的总体质量水平进行分析。
2.1相关标准
从技术标准体系层级来看,依照2017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我国标准
体系包括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等五个层次的标准。
国家标准又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两大类。涉及安全、健康、环保的标准应制定强
制性标准,强制性标准必须执行;推荐性标准是生产企业可参照执行,同时企业的产品必须符
合其明示执行的标准的全部要求,通过经济手段或市场调节促使他们自愿采用的标准。对电冰
箱产品而言,除了性能和智能化标准是推荐性标准外,其他标准如:安全、电磁兼容、能效、
噪声以及健康卫生等标准均属于强制性标准,除健康卫生是宣称具有该功能的产品需要强制执
行外,其他均是所有产品都必须执行的标准。
行业标准作为国家标准的补充,是对没有国家标准而又需要在全国某个行业范围内统一的
技术要求所制定的标准。地方性标准是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标准化部门结合地方的自然条
件、技术水平等情况制定的,使标准在应用时更符合地方实际情况。
2015年3月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国发【2015】13号)改革措施
中指出,把政府单一供给的现行标准体系,转变为由政府主导制定的标准和市场自主制定的标
准共同构成的新型标准体系。市场自主制定的标准分为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政府主导制定的
标准侧重于保基本,市场自主制定的标准侧重于提高竞争力。
2.1.1整机相关标准
国内电冰箱相关的标准大致可分为8大类:电器安全、使用性能、电磁兼容、能效、噪
声、健康卫生、智能化和其他标准。
2.1.1.1安全标准
GB 4706.1-2005《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 4706.13-2014《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制冷器具、冰淇淋机和制冰机的特殊要
求》
安全是家用电器质量的最低要求,是必须达到的。安全标准的目的就是为了保证人身和使
用环境不受任何危害,是家用电器在设计、制造时必须遵照执行的法律文件。
GB 4706是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系列标准,分为2个部分:第1部分:通用要求;
第2部分:特殊要求。它们是进行CCC认证的检测依据,上述2个部分的标准必须同时配合
使用。我国家用电冰箱安全标准GB 4706.1是等同采用IEC 60335-1标准;GB 4706.13是等同
采用IEC 60335-2-24标准。该标准主要是对器具的电击、机械危险、耐热耐燃以及辐射危险等
方面给出了具体的技术要求,提出了产品的安全质量必须达到的可接受的水平。
1.3市场发展趋势分析
按照电冰箱的门体结构,电冰箱主要有单门、两门、三门、多门和对开门等6种结构类
型。2018年,多门、对开门电冰箱市场份额进一步挤占了双门、三门电冰箱原有的市场份
额。数据显示,电冰箱线下市场,多门和对开门的零售额市场份额分别从2017年的42.0%和
24.5%上升到46.3%和26.1%(电冰箱市场=100%)。其中,十字多门作为多门电冰箱的重点
门体品类,其市场份额继续扩大。另外,五门电冰箱作为多门电冰箱中的新秀,以及对开门电
冰箱中的对开三门,其市场份额得到急速增长,高端五门电冰箱的代表性是卡萨帝F+自由嵌
入式产品,对开三门的代表是西门子零度plus产品。门体的变化是为了实现在空间上进行更细
致的区分,从而实现更好的冷冻、冷藏、保鲜效果。
电冰箱主要性能指标有以下几个:总容积、耗电量、噪音、冷却能力、冷冻能力、保鲜能
力。为了得到更好的冷冻冷藏效果,在电冰箱的温控方式和制冷方式上,产品继续沿着电脑温
控和风冷电冰箱的方式发展。电脑温控相对于机械温控的电冰箱,其温控更精准,能使电冰箱
的温度更加稳定,保鲜效果更好,并且显示很直观,操作也比较简单。风冷电冰箱的冷风系统
在制冷过程中会带走箱内的水分,同时风冷电冰箱的制冷速度更快且比较均匀,因此既避免了
结霜,又有更好的冷冻效果。数据显示,线下电冰箱市场中,电脑温控的零售额份额达到
94.1%,相较2018年扩大4个百分点;风冷电冰箱的零售额份额达到90.3%,相较2018年同
期增长了4.1个百分点。
2.质量分析
根据ISO9000-2015《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质量的定义是实体的若干固有特性满
足要求的程度。本报告中的质量重点是指产品满足标准中要求的程度。
对一个行业总体的产品质量产生影响的因素很多,在本报告中选取其中影响较大和可量化
的几个维度进行分析和评价:
(1)标准
标准是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产品规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导则或特
性的文件,所以标准是确保产品质量的前提和基础,有健全完善的标准体系以及高质量的标准
才能有高质量的产品。
(2)检测认证
检测和认证是对产品质量进行评价的重要手段,检测认证的维度和项目越多,对产品质量
的评价就越全面。
(3)质量管理体系
质量管理是通过质量策划、质量保证、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实现质量目标的过程,只有建
立良好的质量管理体系,才能保障企业制造出的产品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以及对质量标准的符
合性。
(4)监督检查结果
监督检查是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对产品质量进行监督和管理的重要手段,监督检查的结果
是某一行业的产品整体质量水平的客观反映。
(5)流通渠道相关统计数据
如果产品在消费者购买后出现质量问题,则会产生售后维修或退换货等情况,所以流通渠
道统计的返修率和退换货率也是某一行业总体质量水平的客观反映。
下面我们就从这几个维度对目前电冰箱行业的总体质量水平进行分析。
2.1相关标准
从技术标准体系层级来看,依照2017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我国标准
体系包括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等五个层次的标准。
国家标准又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两大类。涉及安全、健康、环保的标准应制定强
制性标准,强制性标准必须执行;推荐性标准是生产企业可参照执行,同时企业的产品必须符
合其明示执行的标准的全部要求,通过经济手段或市场调节促使他们自愿采用的标准。对电冰
箱产品而言,除了性能和智能化标准是推荐性标准外,其他标准如:安全、电磁兼容、能效、
噪声以及健康卫生等标准均属于强制性标准,除健康卫生是宣称具有该功能的产品需要强制执
行外,其他均是所有产品都必须执行的标准。
行业标准作为国家标准的补充,是对没有国家标准而又需要在全国某个行业范围内统一的
技术要求所制定的标准。地方性标准是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标准化部门结合地方的自然条
件、技术水平等情况制定的,使標准在应用时更符合地方实际情况。
2015年3月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国发【2015】13号)改革措施
中指出,把政府单一供给的现行标准体系,转变为由政府主导制定的标准和市场自主制定的标
准共同构成的新型标准体系。市场自主制定的标准分为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政府主导制定的
标准侧重于保基本,市场自主制定的标准侧重于提高竞争力。
2.1.1整机相关标准
国内电冰箱相关的标准大致可分为8大类:电器安全、使用性能、电磁兼容、能效、噪
声、健康卫生、智能化和其他标准。
2.1.1.1安全标准
GB 4706.1-2005《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 4706.13-2014《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制冷器具、冰淇淋机和制冰机的特殊要
求》
安全是家用电器质量的最低要求,是必须达到的。安全标准的目的就是为了保证人身和使
用环境不受任何危害,是家用电器在设计、制造时必须遵照执行的法律文件。
GB 4706是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系列标准,分为2个部分:第1部分:通用要求;
第2部分:特殊要求。它们是进行CCC认证的检测依据,上述2个部分的标准必须同时配合
使用。我国家用电冰箱安全标准GB 4706.1是等同采用IEC 60335-1标准;GB 4706.13是等同
采用IEC 60335-2-24标准。该标准主要是对器具的电击、机械危险、耐热耐燃以及辐射危险等
方面给出了具体的技术要求,提出了产品的安全质量必须达到的可接受的水平。
1.3市场发展趋势分析
按照电冰箱的门体结构,电冰箱主要有单门、两门、三门、多门和对开门等6种结构类
型。2018年,多门、对开门电冰箱市场份额进一步挤占了双门、三门电冰箱原有的市场份
额。数据显示,电冰箱线下市场,多门和对开门的零售额市场份额分别从2017年的42.0%和
24.5%上升到46.3%和26.1%(电冰箱市场=100%)。其中,十字多门作为多门电冰箱的重点
门体品类,其市场份额继续扩大。另外,五门电冰箱作为多门电冰箱中的新秀,以及对开门电
冰箱中的对开三门,其市场份额得到急速增长,高端五门电冰箱的代表性是卡萨帝F+自由嵌
入式产品,对开三门的代表是西门子零度plus产品。门体的变化是为了实现在空间上进行更细
致的区分,从而实现更好的冷冻、冷藏、保鲜效果。
电冰箱主要性能指标有以下几个:总容积、耗电量、噪音、冷却能力、冷冻能力、保鲜能
力。为了得到更好的冷冻冷藏效果,在电冰箱的温控方式和制冷方式上,产品继续沿着电脑温
控和风冷电冰箱的方式发展。电脑温控相对于机械温控的电冰箱,其温控更精准,能使电冰箱
的温度更加稳定,保鲜效果更好,并且显示很直观,操作也比较简单。风冷电冰箱的冷风系统
在制冷过程中会带走箱内的水分,同时风冷电冰箱的制冷速度更快且比较均匀,因此既避免了
结霜,又有更好的冷冻效果。数据显示,线下电冰箱市场中,电脑温控的零售额份额达到
94.1%,相较2018年扩大4个百分点;风冷电冰箱的零售额份额达到90.3%,相较2018年同
期增长了4.1个百分点。
2.质量分析
根据ISO9000-2015《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质量的定义是实体的若干固有特性满
足要求的程度。本报告中的质量重点是指产品满足标准中要求的程度。
对一个行业总体的产品质量产生影响的因素很多,在本报告中选取其中影响较大和可量化
的几个维度进行分析和评价:
(1)标准
标准是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产品规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导则或特
性的文件,所以标准是确保产品质量的前提和基础,有健全完善的标准体系以及高质量的标准
才能有高质量的产品。
(2)检测认证
检测和认证是对产品质量进行评价的重要手段,检测认证的维度和项目越多,对产品质量
的评价就越全面。
(3)质量管理体系
质量管理是通过质量策划、质量保证、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实现质量目标的过程,只有建
立良好的质量管理体系,才能保障企业制造出的产品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以及对质量标准的符
合性。
(4)监督检查结果
监督检查是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对产品质量进行监督和管理的重要手段,监督检查的结果
是某一行业的产品整体质量水平的客观反映。
(5)流通渠道相关统计数据
如果产品在消费者购买后出现质量问题,则会产生售后维修或退换货等情况,所以流通渠
道统计的返修率和退换货率也是某一行业总体质量水平的客观反映。
下面我们就从这几个维度对目前电冰箱行业的总体质量水平进行分析。
2.1相关标准
从技术标准体系层级来看,依照2017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我国标准
体系包括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等五个层次的标准。
国家标准又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两大类。涉及安全、健康、环保的标准应制定强
制性标准,强制性标准必须执行;推荐性标准是生产企业可参照执行,同时企业的产品必须符
合其明示执行的标准的全部要求,通过经济手段或市场调节促使他们自愿采用的标准。对电冰
箱产品而言,除了性能和智能化标准是推荐性标准外,其他标准如:安全、电磁兼容、能效、
噪声以及健康卫生等标准均属于强制性标准,除健康卫生是宣称具有该功能的产品需要强制执
行外,其他均是所有产品都必须执行的标准。
行业标准作为国家标准的补充,是对没有国家标准而又需要在全国某个行业范围内统一的
技术要求所制定的标准。地方性标准是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标准化部门结合地方的自然条
件、技术水平等情况制定的,使标准在应用时更符合地方实际情况。
2015年3月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国发【2015】13号)改革措施
中指出,把政府单一供给的现行标准体系,转变为由政府主导制定的标准和市场自主制定的标
准共同构成的新型标准体系。市场自主制定的标准分为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政府主导制定的
标准侧重于保基本,市场自主制定的标准侧重于提高竞争力。
2.1.1整机相关标准
国内电冰箱相关的标准大致可分为8大类:电器安全、使用性能、电磁兼容、能效、噪
声、健康卫生、智能化和其他标准。
2.1.1.1安全标准
GB 4706.1-2005《家用和類似用途电器的安全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 4706.13-2014《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制冷器具、冰淇淋机和制冰机的特殊要
求》
安全是家用电器质量的最低要求,是必须达到的。安全标准的目的就是为了保证人身和使
用环境不受任何危害,是家用电器在设计、制造时必须遵照执行的法律文件。
GB 4706是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系列标准,分为2个部分:第1部分:通用要求;
第2部分:特殊要求。它们是进行CCC认证的检测依据,上述2个部分的标准必须同时配合
使用。我国家用电冰箱安全标准GB 4706.1是等同采用IEC 60335-1标准;GB 4706.13是等同
采用IEC 60335-2-24标准。该标准主要是对器具的电击、机械危险、耐热耐燃以及辐射危险等
方面给出了具体的技术要求,提出了产品的安全质量必须达到的可接受的水平。
1.3市场发展趋势分析
按照电冰箱的门体结构,电冰箱主要有单门、两门、三门、多门和对开门等6种结构类
型。2018年,多门、对开门电冰箱市场份额进一步挤占了双门、三门电冰箱原有的市场份
额。数据显示,电冰箱线下市场,多门和对开门的零售额市场份额分别从2017年的42.0%和
24.5%上升到46.3%和26.1%(电冰箱市场=100%)。其中,十字多门作为多门电冰箱的重点
门体品类,其市场份额继续扩大。另外,五门电冰箱作为多门电冰箱中的新秀,以及对开门电
冰箱中的对开三门,其市场份额得到急速增长,高端五门电冰箱的代表性是卡萨帝F+自由嵌
入式产品,对开三门的代表是西门子零度plus产品。门体的变化是为了实现在空间上进行更细
致的区分,从而实现更好的冷冻、冷藏、保鲜效果。
电冰箱主要性能指标有以下几个:总容积、耗电量、噪音、冷却能力、冷冻能力、保鲜能
力。为了得到更好的冷冻冷藏效果,在电冰箱的温控方式和制冷方式上,产品继续沿着电脑温
控和风冷电冰箱的方式发展。电脑温控相对于机械温控的电冰箱,其温控更精准,能使电冰箱
的温度更加稳定,保鲜效果更好,并且显示很直观,操作也比较简单。风冷电冰箱的冷风系统
在制冷过程中会带走箱内的水分,同时风冷电冰箱的制冷速度更快且比较均匀,因此既避免了
结霜,又有更好的冷冻效果。数据显示,线下电冰箱市场中,电脑温控的零售额份额达到
94.1%,相较2018年扩大4个百分点;风冷电冰箱的零售额份额达到90.3%,相较2018年同
期增长了4.1个百分点。
2.质量分析
根据ISO9000-2015《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质量的定义是实体的若干固有特性满
足要求的程度。本报告中的质量重点是指产品满足标准中要求的程度。
对一个行业总体的产品质量产生影响的因素很多,在本报告中选取其中影响较大和可量化
的几个维度进行分析和评价:
(1)标准
标准是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产品规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导则或特
性的文件,所以标准是确保产品质量的前提和基础,有健全完善的标准体系以及高质量的标准
才能有高质量的产品。
(2)检测认证
检测和认证是对产品质量进行评价的重要手段,检测认证的维度和项目越多,对产品质量
的评价就越全面。
(3)质量管理体系
质量管理是通过质量策划、质量保证、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实现质量目标的过程,只有建
立良好的质量管理体系,才能保障企业制造出的产品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以及对质量标准的符
合性。
(4)监督检查结果
监督检查是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对产品质量进行监督和管理的重要手段,监督检查的结果
是某一行业的产品整体质量水平的客观反映。
(5)流通渠道相关统计数据
如果产品在消费者购买后出现质量问题,则会产生售后维修或退换货等情况,所以流通渠
道统计的返修率和退换货率也是某一行业总体质量水平的客观反映。
下面我们就从这几个维度对目前电冰箱行业的总体质量水平进行分析。
2.1相关标准
从技术标准体系层级来看,依照2017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我国标准
体系包括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等五个层次的标准。
国家标准又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两大类。涉及安全、健康、环保的标准应制定强
制性标准,强制性标准必须执行;推荐性标准是生产企业可参照执行,同时企业的产品必须符
合其明示执行的标准的全部要求,通过经济手段或市场调节促使他们自愿采用的标准。对电冰
箱产品而言,除了性能和智能化标准是推荐性标准外,其他标准如:安全、电磁兼容、能效、
噪声以及健康卫生等标准均属于强制性标准,除健康卫生是宣称具有该功能的产品需要强制执
行外,其他均是所有产品都必须执行的标准。
行业标准作为国家标准的补充,是对没有国家标准而又需要在全国某个行业范围内统一的
技术要求所制定的标准。地方性标准是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标准化部门结合地方的自然条
件、技术水平等情况制定的,使标准在应用时更符合地方实际情况。
2015年3月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国发【2015】13号)改革措施
中指出,把政府单一供给的现行标准体系,转变为由政府主导制定的标准和市场自主制定的标
准共同构成的新型标准体系。市场自主制定的标准分为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政府主导制定的
标准侧重于保基本,市场自主制定的标准侧重于提高竞争力。
2.1.1整机相关标准
国内电冰箱相关的标准大致可分为8大类:电器安全、使用性能、电磁兼容、能效、噪
声、健康卫生、智能化和其他标准。
2.1.1.1安全标准
GB 4706.1-2005《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 4706.13-2014《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制冷器具、冰淇淋机和制冰机的特殊要
求》
安全是家用电器质量的最低要求,是必须达到的。安全标准的目的就是为了保证人身和使
用环境不受任何危害,是家用电器在设计、制造时必须遵照执行的法律文件。
GB 4706是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系列标准,分为2个部分:第1部分:通用要求;
第2部分:特殊要求。它们是进行CCC认证的检测依据,上述2个部分的标准必须同时配合
使用。我国家用电冰箱安全标准GB 4706.1是等同采用IEC 60335-1标准;GB 4706.13是等同
采用IEC 60335-2-24標准。该标准主要是对器具的电击、机械危险、耐热耐燃以及辐射危险等
方面给出了具体的技术要求,提出了产品的安全质量必须达到的可接受的水平。
1.3市场发展趋势分析
按照电冰箱的门体结构,电冰箱主要有单门、两门、三门、多门和对开门等6种结构类
型。2018年,多门、对开门电冰箱市场份额进一步挤占了双门、三门电冰箱原有的市场份
额。数据显示,电冰箱线下市场,多门和对开门的零售额市场份额分别从2017年的42.0%和
24.5%上升到46.3%和26.1%(电冰箱市场=100%)。其中,十字多门作为多门电冰箱的重点
门体品类,其市场份额继续扩大。另外,五门电冰箱作为多门电冰箱中的新秀,以及对开门电
冰箱中的对开三门,其市场份额得到急速增长,高端五门电冰箱的代表性是卡萨帝F+自由嵌
入式产品,对开三门的代表是西门子零度plus产品。门体的变化是为了实现在空间上进行更细
致的区分,从而实现更好的冷冻、冷藏、保鲜效果。
电冰箱主要性能指标有以下几个:总容积、耗电量、噪音、冷却能力、冷冻能力、保鲜能
力。为了得到更好的冷冻冷藏效果,在电冰箱的温控方式和制冷方式上,产品继续沿着电脑温
控和风冷电冰箱的方式发展。电脑温控相对于机械温控的电冰箱,其温控更精准,能使电冰箱
的温度更加稳定,保鲜效果更好,并且显示很直观,操作也比较简单。风冷电冰箱的冷风系统
在制冷过程中会带走箱内的水分,同时风冷电冰箱的制冷速度更快且比较均匀,因此既避免了
结霜,又有更好的冷冻效果。数据显示,线下电冰箱市场中,电脑温控的零售额份额达到
94.1%,相较2018年扩大4个百分点;风冷电冰箱的零售额份额达到90.3%,相较2018年同
期增长了4.1个百分点。
2.质量分析
根据ISO9000-2015《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质量的定义是实体的若干固有特性满
足要求的程度。本报告中的质量重点是指产品满足标准中要求的程度。
对一个行业总体的产品质量产生影响的因素很多,在本报告中选取其中影响较大和可量化
的几个维度进行分析和评价:
(1)标准
标准是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产品规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导则或特
性的文件,所以标准是确保产品质量的前提和基础,有健全完善的标准体系以及高质量的标准
才能有高质量的产品。
(2)检测认证
检测和认证是对产品质量进行评价的重要手段,检测认证的维度和项目越多,对产品质量
的评价就越全面。
(3)质量管理体系
质量管理是通过质量策划、质量保证、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实现质量目标的过程,只有建
立良好的质量管理体系,才能保障企业制造出的产品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以及对质量标准的符
合性。
(4)监督检查结果
监督检查是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对产品质量进行监督和管理的重要手段,监督检查的结果
是某一行业的产品整体质量水平的客观反映。
(5)流通渠道相关統计数据
如果产品在消费者购买后出现质量问题,则会产生售后维修或退换货等情况,所以流通渠
道统计的返修率和退换货率也是某一行业总体质量水平的客观反映。
下面我们就从这几个维度对目前电冰箱行业的总体质量水平进行分析。
2.1相关标准
从技术标准体系层级来看,依照2017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我国标准
体系包括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等五个层次的标准。
国家标准又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两大类。涉及安全、健康、环保的标准应制定强
制性标准,强制性标准必须执行;推荐性标准是生产企业可参照执行,同时企业的产品必须符
合其明示执行的标准的全部要求,通过经济手段或市场调节促使他们自愿采用的标准。对电冰
箱产品而言,除了性能和智能化标准是推荐性标准外,其他标准如:安全、电磁兼容、能效、
噪声以及健康卫生等标准均属于强制性标准,除健康卫生是宣称具有该功能的产品需要强制执
行外,其他均是所有产品都必须执行的标准。
行业标准作为国家标准的补充,是对没有国家标准而又需要在全国某个行业范围内统一的
技术要求所制定的标准。地方性标准是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标准化部门结合地方的自然条
件、技术水平等情况制定的,使标准在应用时更符合地方实际情况。
2015年3月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国发【2015】13号)改革措施
中指出,把政府单一供给的现行标准体系,转变为由政府主导制定的标准和市场自主制定的标
准共同构成的新型标准体系。市场自主制定的标准分为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政府主导制定的
标准侧重于保基本,市场自主制定的标准侧重于提高竞争力。
2.1.1整机相关标准
国内电冰箱相关的标准大致可分为8大类:电器安全、使用性能、电磁兼容、能效、噪
声、健康卫生、智能化和其他标准。
2.1.1.1安全标准
GB 4706.1-2005《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 4706.13-2014《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制冷器具、冰淇淋机和制冰机的特殊要
求》
安全是家用电器质量的最低要求,是必须达到的。安全标准的目的就是为了保证人身和使
用环境不受任何危害,是家用电器在设计、制造时必须遵照执行的法律文件。
GB 4706是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系列标准,分为2个部分:第1部分:通用要求;
第2部分:特殊要求。它们是进行CCC认证的检测依据,上述2个部分的标准必须同时配合
使用。我国家用电冰箱安全标准GB 4706.1是等同采用IEC 60335-1标准;GB 4706.13是等同
采用IEC 60335-2-24标准。该标准主要是对器具的电击、机械危险、耐热耐燃以及辐射危险等
方面给出了具体的技术要求,提出了产品的安全质量必须达到的可接受的水平。
1.3市场发展趋势分析
按照电冰箱的门体结构,电冰箱主要有单门、两门、三门、多门和对开门等6种结构类
型。2018年,多门、对开门电冰箱市场份额进一步挤占了双门、三门电冰箱原有的市场份
额。数据显示,电冰箱线下市场,多门和对开门的零售额市场份额分别从2017年的42.0%和
24.5%上升到46.3%和26.1%(电冰箱市场=100%)。其中,十字多门作为多门电冰箱的重点
门体品类,其市场份额继续扩大。另外,五门电冰箱作为多门电冰箱中的新秀,以及对开门电
冰箱中的对开三门,其市场份额得到急速增长,高端五门电冰箱的代表性是卡萨帝F+自由嵌
入式产品,对开三门的代表是西门子零度plus产品。门体的变化是为了实现在空间上进行更细
致的区分,从而实现更好的冷冻、冷藏、保鲜效果。
电冰箱主要性能指标有以下几个:总容积、耗电量、噪音、冷却能力、冷冻能力、保鲜能
力。为了得到更好的冷冻冷藏效果,在电冰箱的温控方式和制冷方式上,产品继续沿着电脑温
控和风冷电冰箱的方式发展。电脑温控相对于机械温控的电冰箱,其温控更精准,能使电冰箱
的温度更加稳定,保鲜效果更好,并且显示很直观,操作也比较简单。风冷电冰箱的冷风系统
在制冷过程中会带走箱内的水分,同时风冷电冰箱的制冷速度更快且比较均匀,因此既避免了
结霜,又有更好的冷冻效果。数据显示,线下电冰箱市场中,电脑温控的零售额份额达到
94.1%,相较2018年扩大4个百分点;风冷电冰箱的零售额份额达到90.3%,相较2018年同
期增长了4.1个百分点。
2.质量分析
根据ISO9000-2015《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质量的定义是实体的若干固有特性满
足要求的程度。本报告中的质量重点是指产品满足标准中要求的程度。
对一个行业总体的产品质量产生影响的因素很多,在本报告中选取其中影响较大和可量化
的几个维度进行分析和评价:
(1)标准
标准是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产品规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导则或特
性的文件,所以标准是确保产品质量的前提和基础,有健全完善的标准体系以及高质量的标准
才能有高质量的产品。
(2)检测认证
检测和认证是对产品质量进行评价的重要手段,检测认证的维度和项目越多,对产品质量
的评价就越全面。
(3)质量管理体系
质量管理是通过质量策划、质量保证、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实现质量目标的过程,只有建
立良好的质量管理体系,才能保障企业制造出的产品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以及对质量标准的符
合性。
(4)监督检查结果
监督检查是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对产品质量进行监督和管理的重要手段,监督检查的结果
是某一行业的产品整体质量水平的客观反映。
(5)流通渠道相关统计数据
如果产品在消费者购买后出现质量问题,则会产生售后维修或退换货等情况,所以流通渠
道统计的返修率和退换货率也是某一行业总体质量水平的客观反映。
下面我们就从这几个维度对目前电冰箱行业的总体质量水平进行分析。
2.1相关标准
从技术标准体系层级来看,依照2017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我国标准
体系包括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等五个层次的标准。
国家标准又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两大类。涉及安全、健康、环保的标准应制定强
制性标准,强制性标准必须执行;推荐性标准是生产企业可参照执行,同時企业的产品必须符
合其明示执行的标准的全部要求,通过经济手段或市场调节促使他们自愿采用的标准。对电冰
箱产品而言,除了性能和智能化标准是推荐性标准外,其他标准如:安全、电磁兼容、能效、
噪声以及健康卫生等标准均属于强制性标准,除健康卫生是宣称具有该功能的产品需要强制执
行外,其他均是所有产品都必须执行的标准。
行业标准作为国家标准的补充,是对没有国家标准而又需要在全国某个行业范围内统一的
技术要求所制定的标准。地方性标准是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标准化部门结合地方的自然条
件、技术水平等情况制定的,使标准在应用时更符合地方实际情况。
2015年3月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国发【2015】13号)改革措施
中指出,把政府单一供给的现行标准体系,转变为由政府主导制定的标准和市场自主制定的标
准共同构成的新型标准体系。市场自主制定的标准分为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政府主导制定的
标准侧重于保基本,市场自主制定的标准侧重于提高竞争力。
2.1.1整机相关标准
国内电冰箱相关的标准大致可分为8大类:电器安全、使用性能、电磁兼容、能效、噪
声、健康卫生、智能化和其他标准。
2.1.1.1安全标准
GB 4706.1-2005《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 4706.13-2014《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制冷器具、冰淇淋机和制冰机的特殊要
求》
安全是家用电器质量的最低要求,是必须达到的。安全标准的目的就是为了保证人身和使
用环境不受任何危害,是家用电器在设计、制造时必须遵照执行的法律文件。
GB 4706是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系列标准,分为2个部分:第1部分:通用要求;
第2部分:特殊要求。它们是进行CCC认证的检测依据,上述2个部分的标准必须同时配合
使用。我国家用电冰箱安全标准GB 4706.1是等同采用IEC 60335-1标准;GB 4706.13是等同
采用IEC 60335-2-24标准。该标准主要是对器具的电击、机械危险、耐热耐燃以及辐射危险等
方面给出了具体的技术要求,提出了产品的安全质量必须达到的可接受的水平。
欧式风格简介-中国十大品牌木门有哪些

更多推荐
容声和海尔冰箱哪个质量好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