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线-国创高新股票

海尔的薪酬管理案例分析
2023年10月5日发(作者:董秋斯)

海尔的薪酬管理案例分析

海尔的薪酬管理案例分析

一、公司概述

海尔创立于1984年、崛起于改革大潮之中的海尔集团,是在引进德国利勃海尔电冰箱

生产技术成立的青岛电冰箱总厂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从一个濒临倒闭的集体小厂发展

壮大成为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跨国企业。2002年,海尔实现全球营业额711亿元,职

工发展到了3万人,而且拉动就业人数30多万。2002年,海尔牌价值评估为489亿元,

跃居全国第一品牌。海尔产品依靠成熟的技术和雄厚的实力在东南亚、欧洲等地设厂,

实现了成套家电技术向欧洲发达国家出口的历史性突破。2003年,海尔获准主持制定

四项国家标准,这标志着海尔已经将企业间的竞争由技术水平竞争、专利竞争转向标准

上的竞争。

海尔价值观的核心是创新。以观念创新为先导、以战略创新为基础、以组织创新为保障、

以技术创新为手段、以市场创新为目标,伴随着海尔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

从中国走向世界。因此,海尔的薪酬体系也是随着整体战略的创新而不断创新的。

二、使薪酬制度同变化的战略相匹配

海尔集团的发展可以概括为三个阶段:

名牌战略阶段1984-1991年)7年的时间,通过专心致志于冰箱的过程实施了名牌

战略,建立了全面质量管理体系;

国际化战略发展阶段(1992-1998年),用7年的时间,通过企业文化的延伸及“东方亮

了再亮西方”的理念,成功地实施了多元化的扩张;

国际化战略阶段(1998年以后),以创国际名牌为导向的国际化战略,通过以国际市场

作为发展空间的三个1/3的策略正在加快实施与进展。

1、名牌战略阶段的薪酬制度——以质量为主

这一时期,在海尔推行了全面质量管理,以开创海尔的优质品牌。海尔把重点放在产品

与服务质量上,因此,薪酬管理制度也就以工作量为主要内容。以质量为主的薪酬管理

制度主要是改变员工的质量观念。薪酬制度特点是把工资考核制度的重点放在质量考核

上。

当时海尔建立了“质量价值券”考核制度,要求员工不但要干出一台产品,而且要干好

一台产品。海尔把以往生产过程中出现过的所有问题,整理、分析汇编成册,针对每一

个缺陷,明确规定了自检、互检、专检三个环节应负的责任价值,质检员检查发现缺陷

后,当场撕价值券,由责任人签收,每个缺陷扣多少分全都印在质量手册上。对操作工

互检发现的缺陷,经质检人员确认后,当场予以奖励,同时对漏检操作工和质检员进行

罚款。质量价值券分红券和黄券,红券用于奖励,而黄券则用于处罚。

在海尔曾经有过这样一个小故事:19921123日,

一位总装质检员在检查冰箱装配质量时发现一台冰箱温控器螺

丝没有固定到位,就按缺陷性质和责任价值撕了价值券,引起被查的工人对质检员出言

不逊,并拒签价值券,当质检员要按拒签处罚时,遭到了这位工人一拳。最终厂方对这

位工人通报批评并将其降为临时工。制度就这样坚持下来。后来工人们发现,虽然每天

出现问题马上要受到处罚,并要立刻整改,但到月底一算,在质量方面的收入反而比以

往增加了,因为制度的坚持使质量指标提高了。质量价值券在生产过程中的实行,使海

尔上下工序建立起严格的质量监督机制,每个工人都把下道工序当作用户,质量指标日

益提高。其次,考核重点是遵章守法,凡是企业的规章制度,不是摆样子,而是建立一

项就执行一项、考核一项、兑现一项。所以,此时的薪酬分配制度主要同质量挂钩,谁

出质量问题,就按考核规定扣掉谁的工资。

2、多元化阶段的薪酬制度——多种工资模式并存

多元化阶段的薪酬制度是实行分层、分类的多种薪酬制度和灵活的分配形式,规范到了

13种薪酬模式。科技人员实行科研承包制,营销人员实行年薪制和提成工资制,生产

人员实行计件工资制,辅助人员则实行薪点工资制。海尔工资分档次发放,岗位工资标

准不超过青岛市职工平均工资的3倍。岗位工资+国家补贴=工资总额。每月无奖金,年

终奖金不超过两个月的工资。科研和销售人员实行工效挂钩,科研人员按市场效益和科

研成果进行奖励,销售人员如果是外聘的推销员,收入和推销的成果挂钩。

对于一线员工,在质量价值券的基础上,推行计点到位,绩效联酬的全额计点工资制。

这里的“点”是指员工在劳动过程中的体力和脑力消耗的基本计量单元。本着“工资总

额增长低于企业利税增长、平均工资增长低于劳动生产率增长”的“两低于”原则,确

定员工的工资总额与增长幅度,然后根据预计的点数总和来确定点值。岗位点数是根据

工作的操作复杂程度、岗位体力要求、工作危险程度等来确定。接着,岗位点数工资单

=点数×点值,从而算出岗位计件工资额=岗位工资单价×产量±各种奖罚。在海尔的

日常管理中,一线员工的工资是运用上述公式通过3E卡算出的,员工可以根据劳动成

果自己算出工资数额。例如,海尔电冰箱将生产过程分解为160个工序,540项责任,

具体落实到每一个员工。这种计酬方式使一线员工的收入与其劳动数量与质量直接挂钩,

激发了员工的工作热情,也减少了管理的难度,避免了互相扯皮等现象的发生。

在工资分配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上,海尔一直坚持“公开、

公平、公正”的原则,对每一个岗位、每个动作都进行了科学

的测评,计点到位,绩效联酬。每位员工都有一张3E3E——每人:Everyone每天:

Everyday,每件事Everything,劳动一天,员工就可根据当天的产量、质量、物耗、工

艺等9大项指标的执行情况计算出当日的工资,即所谓“员工自己能报价”。管理人员

则根据目标分解为:年度目标-月度目标-日清,计算出当月的应得工资。员工的工资都

公开透明,只按效果,不论资历,由同岗同酬观念转变为同效同酬观念。在海尔,高素

质、高技能获得高报酬,人才的价值在工资分配中得到了真正的体现,极大地调动了员

工的生产积极性。

对于销售及科研人员的工资确定,海尔一直坚持向市场要报酬的做法,并较早地实行了

年薪制。“主副联酬”是海尔对销售人员采取的特有的工资奖惩制度。即将业绩分为主

项(如卖货量)、副项(如产品均衡率),两者联系起来综合考查具体的工作业绩。通过

严格的量化指标,真正实现了有市场才有效益;对于研发人员,薪酬的多少并不是以进

行了多少项改造创新为衡量标准,而是决定于其科研成果的市场转化率和市场效益。

在激励的方法上,海尔更多地采用“即时激励”的方式。为鼓励员工搞技术发明,海尔

集团还颁布了《职工发明奖酬办法》,设立了“海尔奖”“海尔希望奖”“合理化建议

奖”等根据对企业创造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别授奖。

3、国际化战略阶段——市场链

在海尔内部,“下道工序就是用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市场,都有一个需要对自己的市

场负责的主体。“下道工序就是用户”,自己就代表用户,或者自己就是市场。每位员工

最主要的不是对他的上级负责,更重要的是对他自己的市场负责。

海尔的市场链管理模式,简单地说,就是把外部市场效益内部化。不仅让整个企业面对

市场,而且让企业里的每一个员工都去面对市场,把市场机制成功地导入企业的内部管

理,把员工相互之间的同事和上下级关系变为市场关系,形成内部的市场链机制。市场

链旨在增强职工的市场竞争观念,并在工资分配中加以体现。

[案例点评]

海尔薪酬管理的经验证明,任何企业的薪酬管理不能以不变应万变,而是必须适应环境

的变化和企业战略的变化。海尔薪酬管理的艺术就体现在战略性地调整薪酬体系,把薪

酬体系和经营战略联系起来。根据战略性的观点,通过薪酬计划来提升企业的部分优势

来源于:1)企业经营战略与薪酬体系之间如何适应;2)薪酬与人力资源其他活动之

间的适应性;3)薪酬体系如何

实施。

20世纪80年代,国际上普遍认为企业应该以企业产品品质作为企业经营的主题,“全

面质量管理TQM正在世界范围内风行。在名牌战略阶段,海尔也是刚刚起步不久,

属于开创市场、打造品牌的时期,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是经营环节的重中之重,战略重点

理所应当放在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上面,建立了全面质量体系。因此,在薪酬管理制度方

面,海尔也以质量为主要内容,将质量管理放在第一位,利用质量价值券等手段,使考

核、薪酬与质量紧密、直接挂钩,生产线上的每个员工的工资,都是根据质量价值券等

每天讲点到位的,根据奖罚情况,每个人对当天的收入都心中有数,有效地调动了员工

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工作中形成了互相监督、共同进步的良好局面。这种做法为海尔

保证优良的产品与服务质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对后来海尔凭借其精良的产品实力进入

国际市场起了基础性的作用。

在多元化阶段,海尔在电冰箱这样的单项业务发展已经比较成熟的基础上,转向多元化

发展。一是这可以规避单业竞争带来的风险;可以使网络和产品形成互补,使效用发挥

到最大。从冰箱,到空调、冷柜、洗衣机、彩色电视机,每一到两年做好一种产品,七

年里重要家电产品线已接近完整。新产品领域的拓展,研发工作起关键性作用。对研发

人员,采用以科研成果的市场化率和市场效益为衡量标准的奖酬制度,一方面给科研人

员以很大的工作压力,迫使他们不断创新,不断有新成果,不仅如此,还必须进行卓有

成效的研发,减少无效劳动和资金浪费,同时多劳多得的切实利益也给他们无穷的动力,

使他们有了很高的工作热情和研发积极性。

海尔是国内最早开始国际化的企业之一,也是在国际上影响力最大的中国家电企业。海

尔成功地将市场链管理模式引入企业的内部管理,形成内部的市场链机制。

这一管理机制,使每个部门、每个员工都面对市场,变职能为流程,变企业利润最大化

为顾客至上。海尔采用市场链的模式,通过这种内部模拟市场进行分配的形式,促进了

企业的管理,使人与人之间的责任环环相扣,增强了员工的岗位责任感,也提高了企业

的市场竞争力,为全面进军国际市场打下了基础。

在薪酬管理方面,海尔不断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和完善,使薪酬制度与经营战略相

匹配,对员工做到了最有效的“与时俱进”的管理和激励。海尔的管理模式是值得学习

和借鉴的。

家有柜客-秋季什么股票行情好

海尔的薪酬管理案例分析

更多推荐

海尔透明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