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化粪池都建在哪里-大卫·贝利

西安高新一中沣东中学人教版化学九年级第六章碳和碳的氧化物知识点总结
2023年10月9日发(作者:唐巽泽)

考试范围:xxx;满分:***分;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芯片是电脑、智能家电的核心部件,它是以高纯度的单质硅()为材料制成的。硅及

Si

其氧化物能发生如下反应:

Si+OSiO

22

Δ

SiO+NaCONaSiO+CO

223232

高温

SiO+2C

2

高温

Si+2CO↑

Si+2NaOH+HONaSiO+2H

232

Δ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反应①属于化合反应

B

.上述反应中共生成三种可燃性气体

C

NaSiOSi +4

23

D

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SiSiO

2

2地表约有被水覆盖,但可供人类使用的淡水总量却不足总水量的。下列有关说

71%1%

法正确的是

A B

.用活性炭给水杀菌消毒.为了健康可多饮蒸馏水

C D

.软水一定是纯净物.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

3

下列实验内容中的横、纵坐标表示的量符合如图所示变化趋势的是

序号实验内容纵坐标表示的量

高锰酸钾制氧气时间固体中锰元素的质量

过量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间红磷质量

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制氧气时间二氧化锰质量

横坐标表示的

装有一定量的二氧化碳塑料瓶通入石灰水时间密闭装置内的压强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4

化学学习要建构若干基本观念,以下四类化学基本观念中认识不正确的是(

AHOCOKMnOO

.元素观:中均含有氧元素

2242

B

.变化观: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CKC1O

.分类观:从组成上看五氧化二磷和氯酸钾()都属于化合物

3

D

.微粒观:氯化钠是由氯化钠分子构成的

5Cu2HSOCuSOSO2HO

已知:(浓)。为探究铜和浓硫酸的反应及生成的

24422

Δ

二氧化硫气体的部分性质,某同学设计下图实验(图中脱脂棉团蘸有紫色石蕊溶液,紫色

石蕊溶液遇酸变红)。关于该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A

.与鼓气球相连接的导管需插入浓硫酸中

B

.该装置便于控制铜和浓硫酸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C

.铜丝绕成螺旋状是为了加快铜和浓硫酸的反应

DSO

.实验中观察到脱脂棉团变红,可推理溶于水生成酸

2

6

下列实验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B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

C

D硬水软化过滤

实验目的实验方法

除去中少量加热固体混合物

MnOKMnO

24

探究蜡烛中是否含有碳元点燃蜡烛,将内壁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

AA BB CC DD

BA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稀有气体用于电光源

DC

.铜线用于制电缆.氧气用于炼钢气焊

7

下列物质用途是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8通常条件下水的沸点是。压强增大,沸点升高;压强减小,沸点降低。如图是研

100

究水沸点随气压变化的实验。关闭止水夹,连接好装置,再将液体滴入试管②中,打开

A

夹子,试管①内的水立刻沸腾。则液体和物质的组合可能是

AB

液体双氧水石灰水稀盐酸

A

物质二氧化锰氧气二氧化碳大理石

B

ABCD

A B C D

ABCD

9甲、乙、丙、丁都是含碳的物质,它们有如下关系:①甲与丙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

乙;②乙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丙;③常温下丁能分解生成丙。则甲、乙、丙、

丁分别是(

A B

CCOCOCaCOCCOCOHCO

23223

C D

COCCOCaCOCOCCOHCO

23223

10构建化学基本观念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对化学基本观念的认识错误的是(

A

.元素观:水、过氧化氢都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B

.微粒观: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水分子

C

.转化观: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可以互相转化

D

.守恒观:氢气和氧气反应,一定生成

18g18g36g

11

以下是实验室制取、收集、干燥、存放气体的装置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实验室用双氧水制取氧气、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均可使用装置

Ba

.实验室收集氧气和二氧化碳均可使用装置,气体从导管口进入

Cc

.实验室干燥氧气和二氧化碳均可使用装置,气体从导管口进入

D

.实验室收集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均可如图临时存放

二、填空题

12某同学用石灰石、稀盐酸、浓氢氧化钠溶液等化学试剂和试管、单孔橡皮塞、玻璃导

管、塑料瓶、注射器等实验仪器,做了如下试验;

)第一步:用塑料瓶收集满一种气体,所用试剂为,仪器为

1

__________

)第二步:向瓶内注射一种试剂,振荡荡后塑料瓶变瘪了,所用试剂为

2

_____

)第三步:再向瓶内注射一种试剂,振荡后塑料瓶又鼓起来所用试剂为。请你写

3

_____

出第二步塑料瓶变瘪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_____

132020

年中国水周的主题是“坚持节水优先,建设幸福河湖”。

)实验室可通过电解水制得氢气和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电解时需要接

1

________

(填“交流”或“直流”)电源,有氢气生成的电极接电源的(填“正”或

___________

“负”)极。待反应结束时,理论上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

_______

)生活中常用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有些净水器利用活性炭杂质,达到净

2

____________

水的目的。

)节约用水是保护水资源的有效途径,请写出一种生活中节约用水的做法

3

_______

14试根据组成或结构的不同分析下列各组物质或粒子性质不同的原因。

,()

(1)

水和过氧化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钠原子和氯原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化学世界千变万化请写出下列反应的符号表达式,并回答有关问题

..

)电解水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加热碳酸氢铵;保存碳酸氢铵应注意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瓶底需放少量

3: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将二氧化碳通入石蕊试液;以上属于分解反应的有

4: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填序号)

.

16,

在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氮气、氖气五种气体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写在下面的横

线上:

)可用于炼钢、气焊以及化工生产等的是

1 ______________

)可用于制硝酸和化肥的是

2 ______________

)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

3 ______________

)从冰箱中取出的冰棍表面有层小液滴

4 _______________

)充入电光源会产生红光的是

5 _______________

17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有关食品保鲜的问题。

)干果类食品常采用真空包装目的是将食品与隔绝。

1,

_____

)膨化食品多采用充氮气包装。食品充氮气包装的好处是(写一条)。

2

_____

)“温控保鲜”是通过降低温度达到食品保鲜的目的。干冰可用于“温控保鲜”原理

3,,

_____

)“气调保鲜”是通过改变气体成分达到抑制细菌生长的目的。“气调保鲜”中可使

4,

用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进入细菌细胞液后能产生酸性物质抑制细菌生长。产生酸性物质的

,

反应是(写文字表达式

_____

18

水是生命之源,我们应该了解水、爱护水。

)从江河等水源取出的水经静置、沉淀、等操作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然后加入

1_____

活性炭,利用活性炭的性,除去异味;

_____

)可用鉴别生活用水是硬水还是软水,生活中常用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2__________

19

二氧化碳是常见的气体,小林组织学习小组做了如下四个实验探究其性质。

(1)_______()

一段时间后,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2)_______()

二氧化碳是常用的灭火剂,这利用了二氧化碳填字母的性质。

A B C D

.密度比空气大.不可燃.不支持燃烧.不供给呼吸

(3)__________

下列关于实验丙、丁说法正确的有

A

.丁能证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B

.丁能证明二氧化碳与水发生了反应

C

.对比丙和丁能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

D

.向丙中继续加入稀盐酸产生气泡,证明丙中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

三、解答题

20

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略去)。

中木炭遇燃烧时,现象为

1AO______

2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B______

21现有两瓶无色气体,分别是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试用三种不同的方法鉴别不要求写

(

出具体的操作过程和实验现象

)

(1)(2)(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

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H_________________

写出仪器的名称

(2)________(

利用上述仪器组装一套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的装置,你选择的仪器是填字

)

(3)CO

小佳同学想用此套装置收集一瓶纯净、干燥的气体,所选用装置的连接顺序依次

2

是:发生装置收集装置。填装置字母

→____________→()

(4)KK______

若用装置收集二氧化碳,请将装置补充完整并标明气体流向

(5)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通过查阅资料,设计了以下两种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方案:

方案一:加热碳酸氢钠

2NaHCONaCO+HO+CO

32322

方案二:加热碳酸氢铵

NHHCONH↑+HO+CO

43322

你认为上述两个方案中选方案更合理,不选另一个方案的理由是

___________

23

下面是某化学小组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探究实验。

(1)1:______( ”)

活动点燃蜡烛后,电子称的示数会增大减小蜡烛减小的

质量燃烧后生成物的总质量。

______(“>”“<"“=”)

(2)2:( ),

活动加人泡腾片主要成分含柠檬酸、碳酸氢钠等,观察到水中产生大量气泡蜡烛逐

渐熄灭。则产生的气体为该实验证明该气体的性质是

_______________.

(3)3:____

活动用玻璃杯迅速扣住燃烧的蜡烛,并使杯口始终浸没在水中,观察到的现象

___________(”)

,该方法不能准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24根据如图所示实验回答问题:

(1)A

:抽掉玻璃板后,过一段时间,两个瓶子中的气体颜色基本一致,说明气体的分子

___________

(2)B

: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内璧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你会发现,可

___________

推测蜡烛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将粗玻璃管置于蜡烛火焰中,会引出一缕“白烟”,此

“白烟”为石蜡蒸汽,说明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会同时发生

___________

(3)C

: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点燃红磷前,需要用弹簧夹夹紧胶皮管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实验中不能用铁丝代替红磷的原因是。实验能证明氮气的物

理性质:;化学性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DCO

:加热通入后的石蕊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发生反应的文字表

2

___________

达式是,该反应属于填化学基本反应类型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5

化学实验是研究物质性质的重要手段。请根据下列实验回答问题:

铁丝在氧气中硫粉在氧气中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二氧化碳气体与澄清

燃烧燃烧体积分数石灰水反应

________

实验甲中,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该反应的基本

类型是反应。

___

___________

实验乙中,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火焰的颜色为色,该实验瓶

底留少量水的目的是

_____

______

实验丙中,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冷却到室温,打开止水夹,观察到的现象

。若测定氧气的体积分数偏小,可能的原因之一是

____________

实验丁中,将一个充满二氧化碳的试管倒插入装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里,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是;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D

3C

4D

5A

6C

7C

8C

10D

11A

二、填空题

12

石灰石稀盐酸试管单孔橡皮塞玻璃导管塑料瓶浓氢氧化钠溶液稀盐酸

2NaOH+CO2=Na2CO3+H2O

13+2:1

水氢气氧气直流负煮沸吸附用淘米水浇花(合理即可)

14

分子的构成不同质子数不同

15H2OH2+O2Fe+O2Fe3O412

保存于阴凉密封干燥处水或细沙()(

16

氧气氮气二氧化碳水蒸气氖气

17

氧气防止膨化食品在运输储存时发生挤压或变质干冰升华吸热二氧化碳水碳酸

18

过滤吸附肥皂水煮沸【分析】水的净化过程:原水加明矾沉淀过滤加氯气

19CO2+H2O==H2CO3ABCCD

小花变红

三、解答题

20

21

22

23

解析:

B

A

、反应①符合“多变一”特征,属于化合反应,说法正确;

B

、上述反应中,生成的气体有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氢气,共生成两种可燃性气体,说

法错误;

CNaSiO-2

中钠元素为+1价,氧元素为价,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

23

Si +4

价,说法正确;

D①③SiSiO

、由反应可知,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说法正确;

2

故选:

B

2D

解析:

D

A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吸附色素和异味,不能用活性炭给水杀菌消毒,此选项错误;

B

、人体需要多种元素,蒸馏水中只含有氧元素和氢元素。为了健康,多饮白开水,此选

项错误;

C

、软水是不含或含较少钙、镁化合物的水,不一定是纯净物,此选项错误;

D

、用肥皂水可鉴别硬水和软水,出现泡沫多的是软水,出现泡沫少的是硬水,此选项正

确。

故选

D

3C

解析:

C

【分析】

、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固

体中锰元素的质量,根据质量守恒,锰元素的质量反应前后不变,故不符合题意;

、红磷过量,因此最后红磷的量会有剩余,所以符合题意;

、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反应生成氧气和水,二氧化锰作催化剂不参与反应,反应前后质

量不变,故不符合题意;

、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反应后二氧化碳被消耗导致瓶内压强减小

但不为零,故符合题意;

故选

C

【点睛】

4D

5A

解析:

A

A

、与鼓气球相连接的导管不能插入浓硫酸中,这是因为鼓气的目的是为了使反应生成的

二氧化硫全部导出,该选项说法错误;

B

、通过上下移动粗铜丝能使铜和浓硫酸随时接触或分离,从而使反应随时进行或停止,该

装置便于控制铜和浓硫酸反应的发生和停止,该选项说法正确;

C

、铜丝绕成螺旋状是为了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从而加快铜和浓硫酸的反应,该选项说法

正确;

D

、实验中观察到脱脂棉团变红,紫色石蕊溶液遇酸变红,故可推测二氧化硫能和紫色石

蕊溶液中的水反应生成酸,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

A

6C

解析:

C

A

、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加热固体混合物,虽然除去了杂

质,但是引入了新的杂质锰酸钾,不符合题意;

确;

D

、稀盐酸和大理石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气压增大,水沸点升高,水不会沸腾,故错

误;

故选

C

9B

解析:

B

甲与丙反应:,乙与氧气反应:,常温下丁能分解生

C+ CO2CO2CO + O2CO

222

高温点燃

成丙:,可以判断甲为,乙为,丙为,丁为

HCOCO↑+HOCCOCOHCO

2322223

故选

B

【点睛】

Δ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

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10D

解析:

D

AHOHO

、水的化学式为:,过氧化氢的化学式为:,由化学式可知,水和过氧化氢都

222

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不符合题意;

B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故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水分子,不

符合题意;

C

、一氧化碳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会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碳在高温的条件下

可反应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不符合题意;

D18gxy

、设氧气完全反应需要氢气的质量为,生成水的质量为

2H+O2HO

222

43236

x18gy

点燃

4x

=

x=2.25g

3218g

3236

=

y=20.25g

18gy

由此可知,氢气过量,生成水的质量为,符合题意。

20.25g

故选

D

11A

解析:

A

A

、用双氧水制取氧气、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均属于固液常温型,均不能使用

装置,故选项说法错误。

Ba

、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密度均比空气的大,收集时均可使用装置,气体从导管口进

入,将空气从短导管排出,故选项说法正确。

C

、但图中装置起洗气功能时进气管与出气管的方向是长进短出,实验室干燥氧气和二氧

化碳均可使用装置,气体从导管口进入,故选项说法正确。

c

D

、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密度均比空气的大,均可如图临时存放,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

A

二、填空题

12

石灰石稀盐酸试管单孔橡皮塞玻璃导管塑料瓶浓氢氧化钠溶液稀盐酸

2NaOH+CO2=Na2CO3+H2O

解析:石灰石、稀盐酸试管、单孔橡皮塞、玻璃导管、塑料瓶浓氢氧化钠溶液稀盐

2NaOH+CO=NaCO+HO

2232

)根据所给药品,依据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则所用试剂为

1

石灰石、稀盐酸,因为反应物为固体和液体,反应条件常温,则制取二氧化碳所需的仪器

为试管、单孔橡皮塞、玻璃导管、塑料瓶(或试管、单孔橡皮塞、玻璃导管、塑料瓶、注

射器);

)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则向瓶内注射浓氢氧化钠溶液,二氧化碳

2

气体被吸收,使瓶内压强变小,振荡荡后塑料瓶变瘪了;

)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碳酸钠与盐酸反应又能生成二氧化碳,则

3

再向瓶内注射稀盐酸,振荡后塑料瓶又鼓起,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的

反应方程式为

CO+2NaOH=NaCO+HO

2232

13水氢气+氧气直流负2:1煮沸吸附用淘米水浇花(合理即可)

通电



氢气氧气直流煮沸吸附用淘米水浇花(合理即可)解析:

+2:1

通电



氢气氧气。电解时需)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水

+1

要接通直流电源,正氧负氢,氢二氧一,所以有氢气生成的电极接电源的负极。待反应结

束时,理论上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

2:1

)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除去异味、色素,吸附

2

一些杂质,所以有些净水器利用活性炭吸附杂质,达到净水的目的。

)用淘米水浇花、洗衣服的水冲厕所都可以节约用水。

3

14分子的构成不同质子数不同

解析:分子的构成不同质子数不同

)水和过氧化氢的组成元素相同,但分子的构成不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所以水

1

和过氧化氢的化学性质不同;故填:分子的构成不同;

)钠原子和氯原子性质不同,是因为两种原子中质子数不同,故填:质子数不同。

2

15H2OH2+O2保存于阴凉密封干燥处Fe+O2Fe3O4水或细沙(1)(2

加热

通电



H+ O解析:HO

222

NHHCONHCOHO

43



322

保存于阴凉密封

点燃



FeO12Fe+O

342

水或细沙)(干燥处

COHOHCO

2223

通电

)水在通电条件下,产生氧气和氢气,符号表达式为:

1

HOH+O

222

)碳酸氢铵受热易分解,产生氨气、水和二氧化碳,表示式为:

2

加热

NHHCONHCOHO

43



322

;因此需要密封保存在阴凉干燥处;

点燃



FeO3Fe+O

342

;反应产生)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表达式为:

的高温熔融物溅落至瓶底可能导致瓶底炸裂,因此需要在瓶内装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

)将二氧化碳通入石蕊试液,会观察到紫色石蕊变红,因二氧化碳与水反应产生的碳酸

4

导致,表达式为:;分解反应的特征为“一变多”,因此属于分解

COHOHCO

2223

反应的应为:()和()。

12

16氧气氮气二氧化碳水蒸气氖气

解析:氧气氮气二氧化碳水蒸气氖气

)氧气可用于炼钢、气焊以及化工生产等。故填氧气。

1

)氮气可用于制硝酸和化肥。故填氮气。

2

)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填二氧化碳。

3

)从冰箱中取出的冰棍表面有层小液滴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故填水蒸

4

气。

)氖气充入电光源会产生红光。故填氖气。

5

17

氧气防止膨化食品在运输储存时发生挤压或变质干冰升华吸热二氧化碳水

碳酸

解析:氧气防止膨化食品在运输、储存时发生挤压或变质干冰升华吸热二氧化碳

碳酸

()1

真空包装的目的是除去空气使食品与氧气隔绝使大多数微生物因缺少氧气受到抑制

,,,

止繁殖同时防止食品发生缓慢氧化而变质。真空包装能延长食品的保质期的原因是没有氧

,

食品不会发生氧化而变质。

,

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膨化食品多采用充氮气包装食品充氮气包装的好处是防止膨化

,,

2

食品在运输、储存时发生挤压或变质。

,,,,

温控保鲜是通过降低温度达到食品保鲜的目的干冰升华吸热使温度降低可用于

3

控保鲜

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二氧化碳碳酸。

,

4

【点睛】

本题难度不大将常见气体的性质与生活应用相联系体现了化学就在我们身边掌握真空包

,,,

抑制呼吸作用装的原理等、常见气体的性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8过滤吸附肥皂水煮沸【分析】水的净化过程:原水→加明矾→沉淀→过滤

→加氯气→配水

解析:过滤吸附肥皂水煮沸

【分析】

水的净化过程:原水加明矾沉淀过滤加氯气配水。

)从江河等水源取出的水经静置、沉淀、过滤等操作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然后加入活

1

性炭,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除去异味。

)可用肥皂水鉴别生活用水是硬水还是软水,产生泡沫较多的为软水,泡沫较少的为硬

2

水,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19CO2+H2O==H2CO3ABCCD

小花变红

解析:小花变红

CO+HO==HCO ABC CD

2223

(1)

二氧化碳能与紫色石蕊试液中的水反应生成碳酸,生成的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所以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甲中小花变为红色,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

CO+HO==HCO

2223

(2)

二氧化碳是常用的灭火剂,这是利用了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不可燃、不支持燃烧的

性质。

(3)A

.丁塑料片变瘪不能证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因为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此选项错

误;.丁塑料片变瘪不能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反应,因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此选项

B

错误;.对比丙和丁塑料瓶变瘪的程度能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此选项正

C

确;.向丙中继续加入稀盐酸产生气泡,说明有新物质生成,证明丙中二氧化碳与氢氧

D

化钠发生了反应,此选项正确。故选

CD

三、解答题

20

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CO+CaOH=CaCO+HO

232

2

中木炭遇燃烧时,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1AO

2

)石灰水中的溶质是氢氧化钙,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

为:

CO+CaOH=CaCO+HO

232

2

21

澄清石灰水灼热的氧化铜紫色石蕊溶液或燃着的木条

()

【解析】

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一氧化碳不能,分别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能使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二氧化碳,不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的是一氧化

碳,能鉴别出这两种气体;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分别将两种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能

观察到黑色粉末变红色的,原气体是一氧化碳,无明显变化是二氧化碳,能一次鉴别出这

两种气体;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用燃着的木条试验,木条熄灭的是二氧化

碳,气体能燃烧的是一氧化碳,能鉴别出这两种气体;分别将气体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

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的是二氧化碳,不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的气体的是一氧化

碳,能一次鉴别出这两种气体。

22

长颈漏斗方案一

ABGH J→I

成两种气体,不易分离

【解析】

(1)H(2)

是长颈漏斗。实验室用固体石灰石与液体稀盐酸常温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收集二氧

化碳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故选制得的二氧化碳中混有氯化氢气体、水

ABGH(3)

蒸气,最后除去水蒸气,除去氯化氢气体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除去水蒸气用浓硫酸,故

所选用装置的连接顺序依次是:发生装置收集装置。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

→J→I →(4)

密度大,二氧化碳进去以后占据下方空间,空气则被赶到上方空间,易从端导气管导出,

故短导气管是出气管,长导气管是进气管。方案一只有一种气体生成,便于收集,而方

(5)

案二有两种气体生成,不易分离。

23

减小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蜡烛熄灭玻璃杯中水面上升不能

< C0

2

【解析】

本题考查了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盐的化学性质,空气组成的测定等。

)蜡烛燃烧是蜡烛和氧气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蒸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散逸到空气

1

中,点燃蜡烛后,电子称的示数会减小,蜡烛减小的质量小于燃烧后生成物的总质量;

)加入泡腾片(主要成分含柠檬酸、碳酸氢钠等),观察到水中产生大量气泡,蜡烛逐

2

渐熄灭,则产生的气体为二氧化碳,该实验证明该气体的性质是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

烧;

)蜡烛在杯内燃烧时,消耗杯中的氧气,可观察到蜡烛熄灭;蜡烛在杯内燃烧时,消耗

3

杯中的氧气,使杯中的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盘中的水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被

压入杯中,玻璃杯中水面上升;蜡烛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瓶内气压变化不大,该方

法不能准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24

不断运动石灰水变浑浊物理变化防止集气瓶内的气体受热膨胀时,从导管口逸出

铁丝不能在空气中燃烧不易溶于水不支持燃烧红色溶液变紫色碳酸二氧

化碳分解反应

【分析】

本题考查了微粒的性质、蜡烛燃烧、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二氧化碳和水的反应等实验,

结合具体实验要点作答。

(1)A

:抽掉玻璃板后,过一段时间,两个瓶子中的气体颜色基本一致,说明气体的分子

在不断地运动,使得气体混合均匀;

(2)B

: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内璧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会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可推测蜡烛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将粗玻璃管置于蜡烛火焰中,会引出一缕“白烟”,此

“白烟”为石蜡蒸汽,石蜡状态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说明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中,

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

(3)C

: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点燃红磷前,需要用弹簧夹夹紧胶皮管的原因是防

止集气瓶内的气体受热膨胀时,从导管口逸出,该实验中不能用铁丝代替红磷的原因是铁

丝不能在空气中燃烧,无法消耗空气中的氧气。实验中集气瓶内水面上升到一定高度后不

再上升,证明氮气的物理性质是不易溶于水;过量的红磷一段时间后熄灭,说明氮气的化

(4)DCO

:加热通入后的石蕊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红色溶液变紫色,发生反应的文字

2

表达式是碳酸二氧化碳,该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物质属于分解反应。

加热

+

25

点燃点燃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化合反应蓝紫

3Fe+2OFeO S+OSO

23422

点燃

吸收二氧化硫水倒吸入集气瓶,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集

4P+5O2PO

225

气瓶中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红磷不足试管中澄清石灰水液

Ca(OH)+CO=CaCO↓+HO

2232

面上升,变浑浊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四氧化三铁呈黑色,故现象是:剧烈燃烧,火星

1

四射,生成黑色固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该反应是两种物质生成

3Fe+2OFeO

234

点燃

一种物质,符合化合反应的特征,故基本类型是:化合反应。

)实验乙中,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化学方程式为:,硫在氧气

2S+OSO

22

点燃

中燃烧比在空气中剧烈,火焰的颜色为蓝紫色,该反应中生成的二氧化硫对环境有污染,

但二氧化硫能溶于水,故实验时瓶底留少量水的目的是:吸收二氧化硫,防止二氧化硫污

染空气。

)实验丙中,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化学方程式是:,因为反应

34P+5O2PO

225

点燃

中消耗了空气中的氧气,所以反应后冷却到室温,瓶内压强减小,打开止水夹,观察到的

现象是:水倒吸入集气瓶,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集气瓶中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

若实验中测定氧气的体积分数偏小,可能的原因之一是红磷不足,导致氧气没有被完全消

耗(合理即可)。

)实验丁中,将一个充满二氧化碳的试管倒插入装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里,二氧化碳和

4

氢氧化钙生成碳酸钙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因为二氧化

Ca(OH)+CO=CaCO↓+HO

2232

碳被反应,试管内压强减小,故可观察到的现象是:试管中澄清石灰水液面上升,变浑

浊。

皱纹漆-赛意信息减持

西安高新一中沣东中学人教版化学九年级第六章碳和碳的氧化物知识点总结

更多推荐

西安活性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