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管漏水维修-中式沙发背景墙效果图

广州城市新轴线系列空间调研——珠江新城
2023年4月22日发(作者:美的储水式电热水器价格)

实用文案

目录

第一章绪

........................................

.......................1

1.1调研背2.1.1规划历史与对

........................................................................

...................1 ..3

1.2调研范2.1.2珠江新城规划检

......................................................................4

...................1 2.1.3现状用地构

1.3调研方...................................

...........................................5

...................1 2.1.4

1. 4 CBD专题研析……...............................

.......................................................5

.........2 2.2空间形态结

1.4.1 CBD概念理.....................................

..............................................6

.....2 2.2.1空间形态布

1.4.2 CBD...................................

.......................................6

.............2 2.2.2天际轮

1.4.3 CBD结构布...................................

.................................................8

.....2 2.3建筑现

第二章调研内

........................................

...............3

文案大全

2.1用地性

.....................................

...................3

.....................................

.................10

2.3.1建筑质量分

...................................

实用文案

....10 2.5.3公共空间尺

2.3.2建筑高度分.....................................

........................................16

....10 2.5.4

2.3.3.....................................

..................................................16

.....11 2.5.5地下公共空

2.3.4.....................................

..........................................18

.............11 2.5.6

2.4交通分结…….................................

........................................................18

..................12 2.6景观、视线及绿化植被分

2.4.1..........................19

..................................12 2.6.1

2.4.2.....................................

..................................................19

.....13 2.6.2视线分

2.4.3.....................................

..................................................20

.....13 2.6.3绿化植

2.5.公共空间体.....................................

....................................................21

..........14 2.7公共服务设

2.5.1.......................................

...............................................22

.....14

2.5.2

.....................................

.....15

文案大全

第三章 综合评

.........................................

............23

实用文案

附件

广州市花城广场植物应用情况详表

第一章 调研背景

1.1调研背景

作为广东省省会、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三大综合性门户城

市之一、国际商贸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广州正在朝着国际化大都市

的发展目标迈进,一个强有力的城市中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广州

新城市中心——珠江新城规划》明确了北起燕岭公园,南至海珠区的

全长12公里的广州城市新中轴范围。新中轴线贯穿火车东站、天河体

育中心、珠江新城、新电视塔,南至珠江后航道的海心沙岛,以新电

视塔为界分为南、北段,东至以林和中路-体育东路-冼村路向东拓展

200米,西至林和西路-体育西路-华夏路向西拓展200米,总用地面

5.88平方公里。

珠江新城区段位于城市新中轴线的核心区段,是城市主要景观

轴线珠江与城市新中轴线交汇的城市景观中心。地处繁荣的天河北商

务区的南面,连接西边毗邻的传统商务区域越秀区和待发展的东部区

域,贯通隔江相对的南部组团,位于未来三大城市组团交汇的城市地

理中心,区位得天独厚;在功能上,珠江新城承载了金融办公中心、

商业贸易中心和文化娱乐中心三大城市功能;而“GCBD21”战略的提

出,确立了珠江新城作为中央商务区的最新定位,是广州天河CBD

核的主要组成部分。珠江新城的区位优势城市景观优势,保证了其作

为广州市新城市中心与地区级CBD建设能够恰当地结合起来。

广

1.2调研范围

文案大全

实用文案

珠江新城总用地面积约6.48平方千米,规划总建筑面积约1592万平方米,整体开发容积率为2.46

城市主次干道将珠江新城划分为14个街区,本次新中轴线调研我们主要选取了位于中轴线区域的BF

J三个区,范围北起黄埔大道,南至珠江,东西以冼村路、华夏路,为界,面积约103.3公顷。

1.3调研方法

本次调研主要采取资料收集和现场踏勘和两种调研方法。

1-1,新城市中轴线平面图

1. 4 CBD专题研究

1.4.1 CBD概念理解

1CBD涵义

CBD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通常译为“中央商务区”或“中心商务区”。指集

大量金融、商业、贸易、信息及中介服务机构,拥有大量商务办公、酒店、公寓、会展、文

化娱乐等配套设施,具备完善的市政交通与通讯条件,便于现代商务活动的比较核心的区域。

CBD一般占地3-5平方公里,是一个城市的核心功能。高度集中了城市经济、科技和文

化力量,同时具备金融、贸易、服务、展览、咨询等多种功能。其特定职能,要求CBD必须

汇集众多超高层建筑,并且拥有便捷的交通和现代化的信息交换系统。

2CBD基本特征

区别于其他的城市地区,CBD具有以下独有的特征:一是具有国际或区域最高的中心性;

二是具有城市地区聚集度和等级最高的功能活动;三是具有城市最高的土地价格和租金,土地

开发和使用强度高;四是具有城市地区中最密集的人流量;五是用地容积率高、建筑密度高,

建筑形态呈现垂直发展;六是具有城市中最便捷的可达性,交通流量大,交通转换集中区。

1.4.2 CBD类型

CBD类型应当强调区域的概念——区域大小决定CBD层次。

1)世界级CBD——全球性国际经济中心 代表城市:纽约曼哈顿、东京新宿、巴黎拉德方

2)洲际区域级CBD——区域性经济中心 代表城市:香港中环CBD、新加坡CBD

3)国家级CBD——全国性经济中心 代表城市:美国洛杉机CBD、上海陆家嘴CBD、北京朝

CBD

4)地区级CBD——地区性经济中心 代表城市:广州珠江新城CBD、重庆解放碑CBD、武汉

王家墩CBD

文案大全

实用文案

1.4.3 CBD结构布局

1)功能结构理论

目前从功能角度看CBD结构的学术探讨主要有3种:

a硬核与核缘结构 b.圈层结构 c.内核-外框结构

2)空间结构理论

a.核心布局 b.轴线布局 c.滨水布局 d.沿街扩散

1-2,珠江新城CBD功能结构

第二章 调研内容

2.1用地性质

2.1.1规划历史与对比

1992 年广州市政府开始营建珠江新城以来,经过 10 年的发展,珠江新城仍未

能形成商务环境,经营性的办公项目基本没有建成,与政府和公众的预期有较大差距。

统计, 1992 年至 2001 年底,珠江新城卖地 99 ,已建成 19 ,在建 11 ,没有

开发的有 69 ,其中住宅面积占出让用地面积的 57.8%,这个时期的居住用地的建设

成为珠江新城居住构成的主要部分,主要集中在西侧广州大道附近和东侧华南快线附

近。而这个时期的的用地不是以“个”或“快”为用地单位,而是以“宗”为单位,原因

是因为原来 93 年的控规地块划分在卖地过程中已被打乱。93 年版的“小地块、高容

积率”的开发模式对城市的空间形象和地块开发效益等方面产生了负面影响,主要带来

的问题是缺少公共空间体系和绿地规划,形成的只是小地块开发“楼看楼”模式。

文案大全

实用文案

2-1,珠江新城规划99年规划与03年规划调整区别

文案大全

实用文案

2.1.2珠江新城规划检讨(1999 年—2003 )

由于外部环境和珠江新城开发建设的现实情况的不断变化 ,使得原规划难以应付和

指导现实城市发展的需要。为进一步有效导控和推进珠江新城的开发和建设,解决当时开发

建设和管理暴露出来的矛盾,完善新城市中心的功能和建立良好的整体空间形态,市政府组

织进行了广州珠江新城规划检讨工作,委托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进行设计。2003

1 月《珠江新城规划检讨》开始替代原有规划发挥作用(2-1)

2-1,珠江新城土地利用规划图

1)珠江新城总规划用地面积 6.48 平方公里,4)临江路南侧建设 60-100m 不等的滨江绿化休

次规划以冼村路为界,形成东西两区,西区以商务办闲带,强化临江地区建筑功能的公共性,

公为主,东区以居住为主,二区由珠江滨水绿化带和通过竖向高度与横向珠江的对比活跃沿江景观,

东西向商业活动轴线贯通。 形成珠江岸线沿线景观走廊。

2)规划由原来的 440 个小开发地块整合为 269 5)检讨土地政策,总结和研究了区域土地和商务

块综合地块开发单元。提供了公共配套设施标准,办公楼的开发情况和开发环境,提出土地开发管理

增加了教育设施用地、住宅用地、商贸和行政办公策略,并对城中村提出整改意见。

用地,减少了文化娱乐和旅游酒店用地。 6)补充了街区城市设计导控,引导街坊集中公共

3)提出“都市缘核”设计理念,强化中轴线的空空间的形成,控制和引导城市整体空间形态。

间、景观与环境,将原控规的 128 米宽中央林前大7)在原有规划基础上改进交通规划,调整部分道

道调整为 80-230m 不等的生态性绿色开敞空间,路功能,对地下空间进行整合。

通过一系列景观节点强调了轴线生活性、纪念性、8调整了东西向、南北向的天际轮廓线和珠江岸

标志性和生态性的统一。 线天际轮廓线。

文案大全

实用文案

2.1.3现状用地构成

珠江新城用地范围呈矩形,总用地面积为 6.48 平方公里,东西边长约 3800 ,南北

边长约 1700 米,共有 14 个功能街区,402 地块,除农民留用123个地块和39个地块

公建配套设施外,可供出让的建设地块为180,其中居住地块为80个地块,占整个出

让建设地块总数的44.4%居住用地为149 公顷,占总用地的23%公共设施用地为138.1

公顷,占总用地的21.3%;其中金融、办公和商务用地为 80.2 公顷;占总用地的 12.3%

2-2,珠江新城用地平衡

珠江新城规划居住用地主要以核心区为界分西、东两区,西区以商

务办公为主,东区以居住为主。其中西区居住地块 21 个,用地面积为

26.3 万平方米,占总居住用地的 18%东区居住地块 59 个,用地面积

122.7 万平方米,占总居住用地的 82%

2.1.4分析

通过图 2-3 数据分析可以看出,珠江新城地块内用地性质主要是以

居住为主为 23%,居住比重较大,总量略高于其他功能设施用地。 珠江新

城的居住主要集中在核心区两侧,其中大部分居住用地在东区(2-3),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居住地块分布不均匀,形式较分散,未形成片区发展,

东西两侧含居住用地的小地块较多,居住地块整体呈大集聚、小分散的发

展模式(2-4)

2-3,东西区居住用地面积比例

2-2,珠江新城用地平衡

文案大全

2-4,珠江新城东西二区居住用地栅格模型

实用文案

2.2空间形态结构

2.2.1空间形态布局

广州珠江新城的空间形态格局同时存在着三种模式,既以公共核心区作为中心形成

核心布局,又以中央广场作为中轴线形成轴线布局,同时依托珠江形成滨水空间。最终

形成了以中央绿化广场为轴线,以整个中轴线上午办公区为核心,又以珠江作为重要景

观侧轴的空间形态格局。

3-1,珠江新城空间形态布局

1)珠江景观轴线

珠江是贯穿广州市区重要的东西向轴线和“景观走廊”,是一个重要的自然地理要

素。规划中的建筑竖向高度与横向的珠江形成对比,活跃沿江景观。

3-2,珠江新城沿江景观

文案大全

实用文案

2)城市新中轴线

城市新中轴线在珠江新城可以分为南北四个次区段。其中金融、商业和文娱三个此

区段是GCBD21核心重要组成部分,海心沙岛次区段以旅游观光为主导功能,构成城市

景观节点。

在公共空间、景观环境和交通组织方面,各个次区段具有相对的整合性,同时又共

同构成完整的轴线景观序列。以轴线上的三个公共广场和开敞空间来组织建筑布局,在

金融办公区、商务办公区、文化娱乐区集中布置若干高层商务办公楼,形成各具特征的

建筑组团。

3-2,珠江新城中央广场景观

3)商业活动轴线

商业步行街联系城市新中轴线与珠江公园,在景观上联系城市新中轴线中心广场和

珠江公园,客观上形成珠江新城东西向商业活动轴线。

通过广州大道上移动标志性建筑在空间形态将其向西延长至广州大道,并通过商业

功能和高架步行道的延伸强化了这一条东西向的市民步行活动周。东区居住建筑的布局

围绕珠江公园分布,更多地与绿化相结合,创造出优美舒适的环境。

文案大全

实用文案

2.2.2天际轮廓

城市天际轮廓线是对城市空间形态的最直接、最真切的展现。良好的城市天际线一

般都具有明确的视觉中心,有起伏变化、高潮和重点。通过建筑物特意的排列组合,形

成天际线特征的一个重要手段。诸如高度、体量上的强烈对比和起伏,间距上的疏密相

间的韵律变花和方位上的特殊组合等。都可以塑造个性鲜明的天际线形象。广州的沿江

面天际线以珠江作为明确的水平向边界框,通过强烈对比强化城市轮廓的变化,并提供

展示城市天际线的大面积水域和多方面视角。

1)沿江东西向天际线

沿江面东西向的天际线主要分为两个层次。首先,天际线总体轮廓线以双塔为制高

点向两侧下行,呈中间高两侧地的天际轮廓;另外一个层次是以四大公建形成的下凹型

天际轮廓线。两个层次的天际线相互呼应,形成了沿江面富有韵律感的城市空间界面,

且有效强化了绿化广场的空间视廊。

3-3,珠江新城沿江东西向天际线

此外,以观光塔和超高层双塔建筑统帅的商务办公区始终是天际轮廓

的制高点,形成轴线高而东西部地域单元又向两侧的跌落之势,有效地强

化了新城市中轴线。在至珠江公园的东西向空间轴各个次区段的天际轮

廓,轴线两侧的建筑物也略为高起,同样形成由中间向两侧的跌落之势。

广州珠江新城中轴线最终建成时,东塔比西塔高了将近100米,形成

了高低不同的格局,体现了广州包容的特色。

3-4,珠江新城双塔建筑

文案大全

实用文案

2 沿广州大道南北向天际线

沿广州大道南北向的天际线主要存在两个波峰。最高点在广州市电视塔,第二个是

金融办公区内的西塔和东塔。珠江新城内部的天际线呈中间高,两边低的走势。整个天

际轮廓线分成几个区段。以处于临江位置的文化娱乐区内的公共建筑高度最低,将临江

空间向珠江开敞,形成了良好的视线廊道。

3-5,珠江新城沿广州大道南北向天际线

3)中轴线广场的天际线

珠江新城中心绿地平面呈椭圆状,空间形式是以高层高密度建筑围绕城市新中轴

线,形成一个宝瓶型的中心绿化广场、一个半圆形入口广场和开放的海心沙市民广场,

从规划方案可以看出,中心绿地范围内东西向没有路面的车型道路,让出开阔的步行广

场。广场南侧布置了七大公共建筑,四周环绕高级写字楼。北侧的视野略有遮挡,南侧

直通海心沙,视野开阔。

文案大全

3-6,珠江新城中轴线广场天际线

实用文案

2.3建筑现状

2.3.1建筑质量分析

广州市CBD珠江新城内的所有建筑都是A类建筑。

4-1,珠江新城中轴线区建筑质量分析

4-2,珠江新城中轴线区建筑高度分析

2.3.2建筑高度分析

4-11,珠江新城中轴线区建筑项目一览

编号 项目名称 总建筑面积m* 高度(m 层数 编号 项目名称 总建筑面积m* 高度(m 层数

A1 170 58 B1 盈隆广场 11.7 179 42 三诚国际金融中心 23

A2 190 41 B2 佳穗中心 11.75 190 42 富力盈通大厦 12

A3 170 41 B3 利通广场 15.9 265 58 富力盈信大厦 12

A4 260 59 B4 佳家斯广场 6.85 27.5 4 广晟国际大厦 15.8

A5 190 39 B5 广州银行大厦 15.5 268 57 雅居乐置业大厦 11.6

A6 309 71 B6 广州财富中心 21.1 309 68 广东烟草大厦 20.8

A7 228 45 B7 哥弟总部大厦 9.4 180 38 侨鑫集团 20.1

A8 94 24 B8 金穗大厦 8.7 99 19 富力君悦酒店 11.3

A9 165 37 B9 嘉裕地产 19 190 46 广东全球通大厦 12.45

A10 100 22 B10 保利V 20.5 180 40 高德中心 10.9

A11 172 37 B11 高德置地广场 11 95 22 高德国际公寓 20

A12 285 66 B12 高德置地广场 39 202 47 富力盈凯大厦 17.8

A13 432 103 B13 广州东塔 50 530 111 广州国际金融中心 45

A14 / / B14 / 18 250 68 变电站 /

A15 228 54 B15 / 14.9 253 53 富力中心 16.4

A16 179 39 B16 广州新图书馆 9.8 51 10 合景国际金融广场 10.24

A17 35 7 B17 丽思卡尔顿酒店 9.88 159 40 广州市第二少年宫 4.6

A18 44 7 B18 广东省博物馆 7.4 45 5 广州大剧院 7

文案大全

实用文案

2.3.3建筑风貌分析

珠江新城以现代主义风格建筑为主,同时存在少数新古典主义风格建筑。

1)现代主义:

广州国际金融中心(简称广州西塔):广州国际金融中心的主塔楼建筑平面

是由六段圆弧组成的圆弧三角形,以独特的曲线形状及透明的光滑建筑立面为主

要思路设计,通过渐变宽度形成两头小中间大,显露出建筑物优美独特的纺锤外

型。建筑的结构采用独特创新的巨型斜交网格支撑体系,呈现出清晰可见的流动

几何图案,并和楼板的分割及幕墙体系产生强烈的视觉对比。“钻石形状斜网格”

结构随着塔的高度,逐步进行尺寸缩减。这种延伸性的设计将使得地面的游客感

受到楼体“直入云霄”的视觉震撼。

广州周大福金融中心(简称广州东塔):顶部采取“之”字形退台设计,形

3个露天观景平台:底部的办公区顶部平台在66层朝西,可以看夕阳西落;

中部的国际公寓区顶部平台在91层朝东,可以看日出东方;对景观要求最高的

五星级酒店平台在107层,平台完全开敞,可朝东南西面远望,既可看日出日落,

又可欣赏珠江。

2)新古典主义:

广晟国际大厦:建筑造型简洁明快,多采用现代手法,立面以竖向线条为构

图主题,并通过顶部退台变化以及石材、玻璃、金属等材质的对比来丰富层次,

建筑造型挺拔而富有韵律感,自稳重中散发新锐气息,诠释高贵的新古典主义建

筑风格。

2.3.4综合评价

花城广场这个区域是为了城市形象而建,城市功能并不完备。在C B D里可以找到很多高档的酒店、

商场,但真正给普通人提供的中小型餐饮、超市、杂货店等比较少,长期在此工作生活的人们会出现各种

不便。每天生活在C B D的人,他们的感受是应该被尊重的。

城市建设特别是CBD的建设,追求高容积率的同时也要追求对人性的高度关怀,建筑设计要注意情感

度,老百姓并没有这种建筑觉悟,天天去看这些建筑。老百姓只有在感觉环境不舒适了,他才能意识到建

筑的问题。城市公共空间的开发应该遵循连续性、立体化的原则,从老百姓的感觉出发才能做得更好。

文案大全

实用文案

2.4交通分析

花城广场位于珠江新城的核心区,金融、商务功能汇集,这样的地段势必会有大量

的车流与人流。决定了它的交通设计任务的是改善珠江新城CBD商务核心区的交通,加

强与外围城市交通的衔接和联系,增强与轨道交通的便捷换乘功能,创造多层次的地下

立体交通体系。从而建立以轨道交通委骨架、公共交通为主体、结合其他交通形式并行

以及完善的人行交通和车行分流的交通体系为交通目标。

珠江新城核心区的交通体系是规模化、立体化的综合交通项目,结合地下空间的设

计,是全国最大最复杂的地下综合体。主要特征:人行交通由地下、地面和空中走廊共

同形成立体化的步行系;地面车行系统由一大循环加三个小循环组成;地下交通以公交

系统与轨道交通为主;APM线与地铁三号线实现无缝换乘。通过这几种交通方式,将花

城广场与周边地区以及全市居民联系起来,实现广场的可达性。

2.4.1轨道交通系统分析

轨道交通通过地铁三号

线、五号线及其站台、APM

线、核心区地下空间的结

合设计,大大提高了整个

核心区进出人流利用轨

道交通体系的疏导能力。

将通往轨道交通的地下

通道有机联系起来,形成

完整的、以人为本的、

通的地下人行交通通道。

形成高效率的地上与地

下的交通体系。

文案大全

实用文案

2.4.2车行系统分析

珠江新城核心区的交通

通过珠江大道东、珠江大道

西的单行逆时针大循环系统

解决,珠江大道东、珠江大

道西为单向四车道;为减少

车辆绕行距离,提高整个交

通系统的循环效能,设计五

组掉头车道结合珠江大道东

西地面逆时针大循环交通,

从而将珠江新城核心区划分

为北环、中环、南环三个交

通小循环系统。

2.4.3人行系统分析

珠江新城的人行系

统是由地面人行系统、

沉广场、道路两旁人行

道、人行天桥,并与核心

区地下人行通道、周边建

筑地下通道及地面架空

二层人行连廊组成。形成

一个立体的、开放的人行

系统。

文案大全

5-2,珠江新城中轴线区车行流系统

5-3,珠江新城中轴线区人行系统

实用文案

2.5.公共空间体系

2.5.1公共空间结构

珠江新城中轴线区公共空间以珠江、花城广场群和城市公园为中心,沿江景、景观

轴线、商业步行轴线等地块内部空间结构脉络,结合地面空间、二层公共平台、地下空

间三层次立体空间结构,形成独具特色的点、线、面状空间相结合的公共空间体系。

1)空间层次

a.地面空间:花城广场群、商业广场、珠江沿岸林荫道;

b.二层空间:人行天桥等步行平台;

c.地下空间:地下商业步行街(花城汇)、地下交通空间。

2)空间形式:

a.面状开放空间:如花城广场群;

b.线状开放空间:如珠江沿岸林荫道、商业步行街等;

c.点状空间:如小块街头绿地、CBD建筑中庭广场等。

6-1,珠江新城中轴线区公共空间结构

文案大全

实用文案

2.5.2公共空间类型

经调研及资料查找,珠江新城中轴线区公共空间类型按照空间形

态及功能划分为不同类型。

1)按空间形态可划分为完全空间、建筑围合空间、街道空间、空间

环绕实体、滨水空间5种空间模式类型。

a.完全空间 b.建筑围合空间

c.空间环绕实体 d.街道空间

e.滨水空间

6-2,珠江新城中轴线区公共空间模式类型

2就市民活动形式而言,公共空间按功能可分为:

a.观光游览为主的开放空间:如花城广场群、公

园、沿江林荫道等;

b.交往聚会为主的开放空间:如CBD建筑中庭广

场、庆典广场等;

c.购物、休闲、娱乐为主的开放空间:如步行商

业街等;

d.以通行为主的开放空间:如高架步行平台等。

6-3,珠江新城中轴线区公共空间功能类型

文案大全

实用文案

2.5.3公共空间尺度

珠江新城中轴线区公共空间尺度分析,主要以竖向空间研究为主,分析对象为花城

广场群较有代表性的广场空间,按街道空间高宽比分析方法大致得出以下结果。

双塔广场:D/H =0.5,双塔围合空间略压抑 中央广场:D /H =1.1,建筑适度围合,较舒坦

花城汇:D /H =2.5,空间呈下沉状态,较舒坦 文化艺术广场:D /H =3,围合感弱,过于空旷

2.5.4行为活动

就珠江新城中轴线区公共空间内活动而言,按规模可分为大型节庆活

动、常规活动及市民自发行为活动三大类,活动集中发生于花城广场。

1)大型节庆活动:在花城广场举办庆典活动有灯光音乐会、广州

国际灯光节等。花城广场灯光音乐会在每年春节期间举办,广州国际灯光

节自2011年起每年在花城广场举办。这些大型活动的举办不仅是广州花

城广场吸引大量市民、市外游客的引擎,同时也是作为广州新轴线地标的

品牌形象。

2)常规活动:主要有花城广场音乐喷泉、珠江夜游,以及广图、

省博物馆、歌剧院、市少年宫四大公共设施等不定期举办的各类活动,为

市民提供常规文化、娱乐、休闲活动体验。

6-3,音乐会、灯光节及市少年宫活动

文案大全

实用文案

3)市民自发性行为:市民自发性行为可按人群分游客行为、市民休闲娱乐两大类。

针对外地游客而言以旅游观光、参观地标建筑(如广州塔等六大建筑)、摄影等行

为为主,集中发生于庆典广场、双塔广场、省博物馆等地;

至于市民休闲娱乐活动,周末集中发生于广州图书馆、市第二少年宫等进行文化活

动,以及花城汇地下商业街进行的购物娱乐活动,工作日中午主要为在珠江新城工作的

人群,形式以餐饮、午间休闲小憩为主。

6-1,不同时间段珠江新城中轴线区公共空间人群状况

时间

雨天周末 晴天工作日 晴天周末

地点

广

广

广

文案大全

实用文案

2.5.5地下公共空间

珠江新城核心区地下公共空间分为三层,集交通、绿化景观、文化、休闲、商业、

人防等功能于一体。地下共分为三层,负一层主要包括公共人行通道、公共服务配套;

负二层为公共停车场、设备空间,地下集运系统站厅;负三层为地下集运系统站台和隧

道。地下空间体系充分利用了地下资源,以强化交通疏导能力为主,辅助商务商业区配

套服务,形成立体化步行系统,达到交通疏导与商业发展双赢的有效结合。

6-4,珠江新城地下空间系统剖面

2.5.6小结

1)优点: 2)缺点:

a.公共空间体系完整、层次多样、结构a.部分广场空间过于空旷,缺乏遮阴

清晰,交通可达性强; 遮雨等必要设施,没有满足人性化设

b.空间类型丰富,功能多样,通过活动计需求;

吸引人群聚集,激发了空间活力; b.小尺度空间缺乏个性、类型单一;

c.空间尺度较适宜,环境优美。 c.人行天桥底下空间缺乏设计利用。

文案大全

实用文案

2.6景观、视线及绿化植被分析

2.6.1景观分析

核心景观区主要为花城广场群及滨江区,其中花城广场最宽处250米,总面积大约

56万平方米,广场结构如下:

1 市民广场 是花城广场的北入口,种植了整齐

的加拿列海枣, 体现南亚热带的地域性特点,

是入口区有 导向意味的标志性植物景观。

2 中央广场 重头戏是人工景观湖区。梭形的湖

面上点缀着5座小岛, 用单一品种的开花乔木营

造个性鲜明的花岛形象。湖水以镜面水景为主,

平静无波的水面倒影出周边的城市标志性建筑,

强化城市映象的深度。湖中种植各种水生植物,

体现生态化理念,也增添了趣味性。

3 双塔广场 在标志性建筑西塔和东塔之间,

圆形的广场上旱喷时时泻玉飞珠,无论日间还是

夜晚都吸引了大量游人驻足。

4 文化艺术广场 联系着珠江新城四大公共建

筑:广东省博物馆、广州 图书馆、市少年宫和歌

剧院。大面积的广场通过铺装材料和地灯形成

的线性图案,打通各建筑之间的视线通廊,导引

人流聚散。

5 庆典广场 南接海心沙,面对着宽阔的珠江,

是大型庆典集会的场所。

7-1,花城广场群结构

文案大全

实用文案

2.6.2视线分析

花城广场设计中心以绿化为主,与周边环境相协调,将周围建筑地面的景观也纳入

广场设计中。在整个核心区内形成了“中轴+景观+区段+节点”的一种空间顺序。

7-2,花城广场视线分析节点图

文案大全

实用文案

2.6.3绿化植被

1)植物应用及配置情况

经实地调查,花城广场植物种类繁多,仅大树就有数百棵,且多为乡土植物。如此

数量众多的植物,按不同的分类标准,有观花类、观叶类和观果类等,有木本类(乔木

与灌木)生、一年生与多年生和藤本类等,分属于约49科、81属、漏,未在统计之列。

7-1,花城广场植物配置

植物类型 植物组成 占据比例

乔木类常绿(21种) 黄金香柳、金竹、罗汉松、大叶伞、黄金榕、盆架子、小叶榕、菩提榕、花叶橡胶榕、笔管榕、34.4

33种) 黄葛榕、垂叶榕、高山榕、幌伞枫、樟树、秋枫、人面 子、黄槿、尖叶杜英、母亲子、水石榕

落叶(12种) 黄槐、凤凰木、木棉、小叶榄仁、花叶榄仁、红花羊蹄甲、宫粉羊蹄甲、大叶紫薇、美丽异木棉、

花、垂柳、桃树

灌木类 常绿(24种) 红车、红乌桕、鹅掌藤、四季桂、红背桂、朱蕉、龙船花、米仔兰、狗牙花、变色木、七彩大红30.2

29种) 花、福建茶、黄婵、金叶假连翘、花叶假连翘、灰莉、 琴叶珊瑚、夹竹桃、黄花夹竹桃、红继

木、勒杜鹃、红刺露兜树、海桐、鸳鸯茉莉

落叶(5种) 金边决明、紫薇、鸡蛋花、红花鸡蛋花、毛杜鹃

棕榈类、状(6种) 苏铁(棕榈状)、散尾葵、短穗鱼尾葵、长叶刺葵、大王椰子、蒲葵 6.2

陆生草本多年生(15种) 龟背竹、旅人蕉、花叶艳山姜、一串红、长春花、四季海棠、彩叶草、春羽、蜘蛛兰、银边吊兰、21.9

类(21紫背竹芋、翠芦莉、大花芦莉、金边龙舌兰、肾蕨

种)

一年生(6种) 鸡冠花、凤尾鸡冠花、夏槿、皇帝菊、矮牵牛、香彩雀

再力花、纸莎草、菖蒲、花叶菖蒲、梭鱼草、睡莲、粉绿狐尾藻 7.3 水生草本类(7种)

2)植物生长状况

为了衬托花城的美誉,花城广场除了种植着数量惊人的植物外,人专

门养护、修剪,以保证植物的健康成长和优美的形态。所以,总体生长状

况良好,成活率较高。但是,个别植株却因养护不到位,或土壤不适合植

物生长,或植物本身发病而枯萎。

3)绿化植被小结

a.花城广场植物配置丰富,选用植物种类多样,分布广泛;

b.造景丰富、富有意境,结合垂直绿化、人工植物小岛建设等多种手

7-3,花城广场植物生长状况

法,造景效果极佳;

c.部分植物由于配置不当、养护不到位等原因,稍显凌乱,失去美感。

文案大全

实用文案

2.7公共服务设施

广东省博物馆新馆于200412月奠基开工,2010年建成,

总占地面积6.7万平方米,是广东省唯一的省级综合博物馆,

也是国家一级博物馆。广东省博物馆陈列展览以广东历史文化、

艺术、自然为三大主要陈列方向,分为历史馆、自然馆、艺术

馆和临展馆四大部分。

8-1,广东省博物馆

广州图书馆新馆每周开放72小时,节假日照常开放。总建

筑面积10万平方米,总馆藏658万册(件)阅览座位4000个,

供读者使用的计算机数量500台,有线网络节点4000个,无线

网络覆盖范围100%。实现藏、借、阅、咨一体化;设置综合服

务区、大众服务区、对象服务区、主题服务区、交流服务区、

藏书区等功能区域,具有鲜明时代风格和浓郁岭南人文蕴涵。

8-2,广州图书馆

广州市第二少年宫外形似K形大楼,整幢建筑占地16570

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5917平方米。大大小小的多功能教室有

90间,还有大型展览厅、收藏馆、排练厅7个,国际交流中心

会议室7个,1个功能先进的演艺中心,面积2100平方米,可

容纳600人,内设剧院、多功能厅、录音摄制室等;室外设有

8-3,广州第二少年宫

红领巾广场、文化生态广场、室外活动基地等多个青少年儿童

活动空间。

“世界十大歌剧院”《今日美国》评)“世界最壮观剧院”

(英国《每日电讯》评)广州大剧院,以璀璨的文化地标身份,

坐落于中国国家中心城市广州CBD中央,为中国大胆探索着剧院

经营管理新模式和改革发展道路。 广州大剧院由第一位获得“普

利兹克建筑奖”的女性、英籍伊拉克设计师扎哈·哈迪德设计,

宛如两块被珠江水冲刷过的灵石,奇特的外形充满奇思妙想。

球顶级声学大师哈罗德·马歇尔博士,为广州大剧院精心打造的

声学系统,达到世界一流水平,使其传递出近乎完美的视听效果,

8-4,广州大剧院

获得全球建筑界及艺术家的极高评价,为中国夺得无数殊荣。

文案大全

实用文案

第三章 综合评价

珠江新城作为广州市城市中心而建,区位得天独厚。它的崛起,标志着广州作为中国三大城市之一

的特殊地位;它的功能定位,把广州从省会城市推向影响整个南中国的现代大都会,其社会经济文化辐

射力直指东南亚。

珠江新城享有优质的景观资源,多个标志性建筑的建设,营造了较好的城市形象;四大公共文化建

筑的建设能够给市民带来更好的文化服务体验。但是,为了突出城市形象,在追求高容积率建设的过程

中,缺乏一定的人文关怀,大尺度的广场、标志建筑的建设并不适合普通百姓使用,部分配套设施还有

待进一步的完善在广场等公共空间的建设上来说,缺乏人性的关怀,具有以下几点突出问题:

(1)广场缺少遮阴遮雨设施,雨天及烈日暴(4)慢行系统单一,慢行道没有进行分流,会有

晒下使用频率低。 人与自行车、轮滑相撞的可能。

(2)座椅在雨天和大晴天鲜有人使用,但在(5)小尺度休憩空间虽尺度适宜,但设计重复性

阴天及晚上时常不能满足市民需要。 强,导致类型单一,辨识率低。

(3)草地占据了公园中非常大的面积,却禁(6)天桥下可空间被忽略,感受较为压抑,环境

止人们使用,多数只能提供观赏作用。恶劣,却可以遮风挡雨避暑。

珠江新城规划拥有大型的开发规模、较强的综合性、完善的交通配套和公共服务设施以及区域的中

心作用等各种发展优势,其活力与前景都是无可限量的。但我们认为,作为广州市的地标,固然极具优

点和特色,但是它的缺点和问题也着实不可忽略,只有慢慢地改善这些小问题,在往后的开发建设中,

加入更多对人的关注,通过对服务配套的进一步完善,才能够使一个为城市形象而建设的城市中心真正

为城市发展而建设、为城市居民而建设,从市民的感觉出发才能做得更好。

文案大全

实用文案

附件:广州市花城广场植物应用情况详表

序号 名称 类型 科属 花期 生长应用范围

状况

01 黄金香柳 常绿乔木 桃金娘科白千不详 良好 宜庭园景观、道路、小区绿化

层属

02 金竹 常绿乔木 禾本科刚竹属 不详 良好 庭院中丛植

03 罗汉松 常绿乔木 罗汉松科罗汉4-5 良好 园景树、盆栽

松属

04 大叶伞 常绿乔木 五加科鹅掌柴春季 良好 适于客厅的墙隅与沙发旁边置放

05 盆架子 常绿乔木 夹竹桃科盆架秋冬 良好 行道树、园景树

06 黄金榕 常绿乔木 桑科榕属 5-10 良好 行道树、园景树、绿篱树或修剪造型,可单植、列植、

群植

07 小叶榕 常绿乔木 桑科榕属 5-12 良好 遮荫树、行道树、园景树、绿篱树或修剪造型

08 菩提榕 常绿乔木 桑科榕属 3-4 良好 遮荫树、园景树、行道树

09 花叶橡胶榕 常绿乔木 桑科榕属 夏秋 良好 园景树,行道树

10 笔管榕 常绿乔木 桑科榕属 5-8 良好 遮荫树、园景树、行道树

11 黄葛榕 常绿乔木 桑科榕属 5-8 良好 遮荫树、园景树、行道树

12 垂叶榕 常绿乔木 桑科榕属 8-11 良好 庭荫树、园景树、行道树

13 高山榕 常绿乔木 桑科榕属 3-4 良好 庭荫树、园景树、行道树

14 幌伞枫 常绿乔木 五加科幌伞枫10-12 一般 庭荫树、行道树

15 樟树 常绿乔木 樟科樟属 4-5 一般 庭荫树、行道树、防护林及风景林,配植池畔、水边、

山坡等

16 秋枫 常绿乔木 大戟科重阳木3-4 一般 庭园树、行道树,也可在草坪、水边栽植

17 人面子 常绿乔木 漆树科人面子5-6 良好 庭园树、行道树

18 黄槿 常绿乔木 锦葵科木槿属 5-9 一般 庭园树

19 尖叶杜英 常绿乔木 杜英科杜英属 4-5 较差 庭园树、行道树

20 母亲子 常绿乔木 天料木科天料不详 一般 庭园树、背景树

木属

21 水石榕 常绿乔木 杜英科杜英属 6-7 良好 庭园树、背景树

22 黄槐 落叶乔木 苏木科决明属 4-12 良好 庭园树、行道树

23 凤凰木 落叶乔木 豆科凤凰木属 5-8 一般 庭园树、庭荫树

24 木棉 落叶乔木 木棉科木棉属 2-3 较差 庭园树、行道树、庭荫树

25 小叶榄仁 落叶乔木 使君子科榄仁4-6 良好 庭园树、行道树

树属

26 花叶榄仁 落叶乔木 使君子科榄仁4-6 良好 庭园树、行道树

树属

27 红花羊蹄甲 落叶乔木 苏木科羊蹄甲全年 良好 庭园树、绿荫树、行道树

文案大全

实用文案

28 宫粉羊蹄甲 落叶乔木 苏木科羊蹄甲2-4 良好 庭园树、绿荫树、行道树

29 大叶紫薇 落叶乔木 千屈菜科紫薇5-7 良好 高级行道树、园景树、庭荫树,单植、列植、群植均

30 美丽异木棉 落叶乔木 木棉科异木棉冬季 良好 庭院树、高级行道树

31 樱花 落叶乔木 蔷薇科李属 3-5 良好 庭院树,高级行道树

32 垂柳 落叶乔木 杨柳科柳属 3-4 良好 植于水滨,也可作行道树、庭荫树等

33 桃树 落叶乔木 蔷薇科李属 3-4 良好 园林中可成丛散植,也可植于水滨

34 红车 常绿灌木 桃金娘科蒲桃不详 良好 公园中三五成群配置成景,也可于道路中间绿化带栽

35 红乌桕 常绿灌木 大戟科大戟属 4-5 良好 盆栽观叶植物,也用于园林布置、环境美化等

36 鹅掌藤 常绿灌木 五加科鹅掌柴秋季 良好 适合屋基墙角栽植及室内盆栽

37 四季桂 常绿灌木 木樨科木樨属 一年多次开良好 常植于园林内、道路两侧、草坪和院落等地

38 红背桂 常绿灌木 大戟科土沉香6-8 良好 植于庭园、屋隅、墙旁以及阶下等,也可盆栽

39 朱蕉 常绿灌木 龙舌兰科朱蕉11-3 良好 庭院观叶植物,也可盆栽置于会场、公共场所、厅室

出入处

40 龙船花 常绿灌木 茜草科龙船花3-12 一般 露地栽植,适合庭院、宾馆、风景区布置

41 米仔兰 常绿灌木 楝科米仔兰属 7-8 良好 孤植观赏、盆栽、绿篱

42 狗牙花 常绿灌木 夹竹桃科狗牙5-11 良好 庭院树、盆栽

花属

43 变色木 常绿灌木 大戟科变叶木春夏 一般 庭院中丛植或作绿篱

44 七彩大红花 常绿灌木 锦葵科木槿5-11 良好 公园、广场、花基户外植物,也可作绿篱

45 福建茶 常绿灌木 紫草科基及树春夏 良好 绿篱、球形灌木

46 黄婵 常绿灌木 夹竹桃科黄婵5-8 良好 因花朵大且艳丽,常被种植为花廊

47 金叶假连翘 常绿灌木 马鞭草科假连5-10 良好 绿篱、绿墙、花廊

翘属

48 花叶假连翘 常绿灌木 马鞭草科假连5-10 良好 绿篱、绿墙、花廊

翘属

49 灰莉 常绿灌木 马钱科灰莉属 夏秋 良好 修建成球性灌木、也可盆栽

50 琴叶珊瑚 常绿灌木 大戟科痳疯树全年 良好 适合庭院种植或大型盆栽

51 夹竹桃 常绿灌木 夹竹桃科夹竹5-10 良好 用于公园、庭园绿化观赏,丛植或墙边种植

桃属

文案大全

实用文案

52 黄花夹竹桃 常绿灌木 夹竹桃科黄花6-12 良好 观赏植物,用于公园、庭园绿化观赏。丛植或墙边种

夹竹桃属

53 红继木 常绿灌木 金缕梅科继木4-5 良好 绿篱、盆栽、修建为球形灌木

54 勒杜鹃 常绿灌木 紫茉莉科叶子几乎全年可良好 宜庭园种植或盆栽,也可采用花架,供门或高墙覆盖,

花属 见到开花 形成立体花卉

3-4 55 红刺露兜树 常绿灌木 露兜树科露兜良好 滩涂、海滨绿化树种,也可作绿篱和盆栽

树属

56 海桐 常绿灌木 海桐花科海桐5 良好 绿篱、绿带,花坛四周栽植,也可做盆景

花属

57 鸳鸯茉莉 常绿灌木 茄科鸳鸯茉莉春夏 良好 盆栽,也可作为露地花灌木布置

58 金边决明 半落叶灌木或小乔 苏木科决明属 4-11 良好 单植、丛植或列植成绿篱,也可作栅栏或矮墙的垂直

绿化

59 紫薇 落叶灌木 千屈菜科紫薇6-9 良好 常植于建筑物前、院落内、池畔、河边、草坪旁及公

园小径旁

60 鸡蛋花 落叶灌木 夹竹桃科鸡蛋5-10 良好 合于庭院、草地中栽植,也可盆栽

花属

61 红花鸡蛋花 落叶灌木 夹竹桃科鸡蛋5-10 良好 合于庭院、草地中栽植,也可盆栽

花属

62 毛杜鹃 落叶灌木 杜鹃花科杜鹃春季 良好 庭院观赏、林带下木

花属

63 苏铁 常绿棕榈状木本 苏铁科苏铁属 6-8 良好 孤植或丛植植于庭前阶旁及草坪内

64 散尾葵 常绿棕榈状木本 棕榈科散尾葵3-4 良好 丛植于庭院、墙角等处,也可盆栽

65 短穗鱼尾葵 常绿棕榈状木本 棕榈科鱼尾葵4-7 一般 园林栽植,也可室内盆栽

66 长叶刺葵 常绿棕榈状木本 棕榈科刺葵属 5-7 良好 园景树、行道树

67 大王椰子 常绿棕榈状木本 棕榈科王棕属 10-3 良好 园景树、行道树

68 蒲葵 常绿棕榈状木本 棕榈科蒲葵属 3-4 良好 丛植或行植,庭园树、行道树,也可用作厂区绿化

69 龟背竹 多年生草本(半蔓天南星科龟背7-8 良好 可植于庭院阴湿处,也可盆栽置于室内、窗台等

性藤本) 竹属

旅人蕉科旅人70 旅人蕉 多年生草本 7-9 良好 适宜在园林栽植观赏,叶柄内藏有清水,可解游人之

蕉属

71 花叶艳山姜 多年生草本 姜科山姜属 6-7 良好 点缀庭院、池畔或墙角处

72 一串红 多年生草本 唇形科鼠尾草7-10 良好 常用作花坛、花境的主体材料

73 长春花 多年生草本 夹竹桃科长春春到秋不间良好 适合布置花坛、花境,也适合盆栽

花属

6-710-574 四季海棠 多年生草本 秋海棠科秋海良好 室内外装饰的主要盆花

棠属

冬季 75 彩叶草 多年生草本 唇形科鞘蕊花良好 可配置图案花坛,也可作室内盆栽

文案大全

实用文案

76 春羽 多年生草本 天南星科林芋3-5 良好 可植于庭院阴湿处,也可盆栽置于室内、窗台等

77 蜘蛛兰 多年生草本 石蒜科螫蟹花夏季 一般 置于庭园和室内装饰,尤适于夜花园配置

78 银边吊兰 多年生草本 百合科吊兰属 6-8 一般 于室内栽植供观赏、装饰用,也可悬吊于窗前、墙上

79 紫背竹芋 多年生草本 竹芋科肖竹芋冬至春 良好 盆栽宜点缀宾馆厅堂、车站、码头的休息室和商店橱

80 翠芦莉 多年生草本 爵床科蓝花草3-10 良好 适合庭园成簇美化或盆栽

81 大花芦莉 多年生草本 爵床科芦莉属 春夏秋 良好 适合庭园成簇美化或盆栽

82 金边龙舌兰 多年生草本 龙舌兰科龙舌夏季 良好 多栽培于庭园

兰属

83 肾蕨 多年生草本 肾蕨科肾蕨属 不详 良好 用于露地栽培、盆栽、室内吊篮式栽培

84 鸡冠花 一年生草本 苋科青葙属 7-12 良好 栽植花坛或盆栽观赏

85 凤尾鸡冠花 一年生草本 苋科青葙属 全年 良好 栽植花坛或盆栽观赏

86 夏槿 一年生草本 玄参科蝴蝶草夏到秋 良好 适合阳台、花坛、花台等种植,也是优良的吊盆花卉

87 皇帝菊 一年生草本 菊科腊菊属 5-10 良好 适于盆栽和花坛

88 矮牵牛 一年生草本 茄科矮牵牛属 4-10 良好 作盆栽、吊盆、花台及花坛美化,大面积栽培具有地

被效果

89 香彩雀 一年生草本 玄参科香彩雀5-10 一般 适合阳台、花坛、花台等种植

90 再力花 多年生水生草本 塔利亚属 春夏季 良好 为水景绿化的上品花卉,或作盆栽观赏

91 纸莎草 多年生水生草本 莎草科莎草属 6-7 良好 用于庭园水景种植,可多株丛植、片植

92 菖蒲 多年生水生草本 天南星科菖蒲6-9 良好 适宜水景岸边及水体绿化,也可盆栽观赏或作布景用

93 花叶菖蒲 多年生水生草本 天南星科菖蒲3-6 良好 适宜水景岸边及水体绿化,也可盆栽观赏或作布景用

94 梭鱼草 多年生水生草本 雨久花科梭鱼5-10 良好 用于庭园水景种植,也可家庭盆栽、池栽

草属

95 睡莲 多年生水生草本 睡莲科睡莲属 5-8 一般 为园林水景的上品花卉,也可家庭池栽

96 粉绿狐尾藻 多年生水生草本 小二仙草科狐4-9 一般 作为观赏水生植物栽植于沟渠、池塘中

尾藻属

文案大全

上海装修公司排名前十口碑-自动电热水壶什么品牌好

广州城市新轴线系列空间调研——珠江新城

更多推荐

广州市珠江新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