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二手房58同城-老双中路

西安市中学校园暴力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2023年9月14日发(作者:柴泽民)

西安市中学校园暴力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王小琴;张月;马梅;惠沼沼;邓甫;焦培娟;王明旭;孙鹏伟;王琪

【摘 要】目的 探讨西安市中学校园暴力的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加强预防校园

暴力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校园暴力经历问卷对西安市某两所中学995名中学生

进行问卷调查,校园暴力发生水平及其影响因素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

.结果 中学生一年以内校园暴力发生率为42.0,其中遭受语言暴力者为36.8,

遭受躯体暴力者为5.8,实施语言暴力者为19.0,实施躯体暴力者为5.4,校园

暴力发生的影响因素包括性别、母亲文化程度、是否喜欢玩电子游戏、是否吸烟、

是否饮酒(P0.05).结论 西安市中学生校园暴力发生率总体水平较高,校园暴力的

发生与学生个人行为、家庭、学校等因素均有关,应当针对性地采取防治措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incidence and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school bullying among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n Xi'an,thus to provide

evidence for strengthening the prevention of school

s:Using Chinese version of School Bullying Experience

Questionnaire (C-SBEQ),a survey was conducted among 995 middle school

students selected from 2 middle schools in Xi' data was analyzed

using SPSS s:The incidence of school bullying in one year was

42.0,approximately 36.8 of the students suffered from verbal

bullying,while 5.8 of the students suffered from physical for

perpetrating,19.0 and 5.4 of the students were the perpetrators of

verbal bullying and physical bullying, influencing factors of

school bullying included gender,mother's education level,study

type,playing video games,smoking and drinking (P

0.05).Conclusion:School bullying among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n Xi'an

was at a high occurrence of school bullying was related to

personal behavior,family,school and other ,targeted prevention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to prevent school bullying.

【期刊名称】《中国医学伦理学》

【年(),期】2017(030)007

【总页数】6(P841-845,851)

【关键词】中学生;校园暴力;语言暴力;躯体暴力

【作 者】王小琴;张月;马梅;惠沼沼;邓甫;焦培娟;王明旭;孙鹏伟;王琪

【作者单位】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陕西西安710061;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陕西西

710061;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陕西西安710061;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陕西西安

710061;西安市铁一中学,陕西西安710000;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陕西西安

710061;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陕西西安710061;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中学,陕西

西安710061;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中学,陕西西安710061

【正文语种】

【中图分类】G637

近年来,我国校园暴力事件频频发生,已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之一,《2015

上半年校园暴力专题报告》统计显示,仅半年间,网络中校园暴力事件就有42起。

校园暴力是指发生在校园内外,导致师生身心伤害,财产损失,名誉受损,破坏学

校正常秩序的言语和行为[1],以学校内暴力最为常见[2]。在所有的校园暴力事件

中,中学生校园暴力的情况最为严重[3]。中学时期是人格发展的重要时期,若在

某方面变化中遇到了困难不能及时解决,会对以后的人格发展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校园暴力的发生会造成青少年的身心伤害,不仅造成受害者的躯体伤害,还会导致

其抑郁[4],亚临床精神疾病[5],甚至产生自杀意念和行为[6, 7]

我国关于校园暴力的研究起步较晚,近年研究多集中于我国东南地区,关于西北地

区校园暴力发生情况的研究较少。本文通过调查西安市中学校园暴力的发生状况,

分析中学生校园暴力的影响因素,为采取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采取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西安市雁塔区某两所中学初一、初二、初三、高一、

高二共25个班的所有学生。共发放问卷1050份,回收有效问卷995份,有效回

收率为94.8%

①一般资料调查表:包括性别、年龄、年级、家庭情况、是否吸烟/饮酒等23项。

由研究者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自行编制而成。

②校园暴力经历问卷(Chinese version of School Bullying Experience

Questionnaire, C-SBEQ)KIM等人于2001年编制而成,由16个条目组成,采

4级计分法,0表示“从不”,1表示“有时”,2表示“经常”,3表示“总

是”。该量表分为4个维度,条目14属于“语言暴力受害者”,条目58

于“躯体暴力受害者”,条目912属于“语言暴力施暴者”,条目1316

于“躯体暴力施暴者”。得分越高,发生暴力的频率越高。同时,只要有一项选择

2分或3分,则记为暴力发生。中文版量表信效度良好,各分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7270.753[8]

正式调查前对问卷进行统一编号,对课题组调查员进行调查培训以班为单位,由班

主任协助维持纪律,调查员负责说明调查目的和填写问卷的注意事项,当场核查并

回收问卷。

采用EpiData 3.1SPSS 22.0软件分别进行数据录入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频数

和百分比进行统计学描述,应用卡方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探讨校园暴

力发生的影响因素。检验水准α=0.05。

本研究共调查995名中学生,其中男生541(54.4%),女生454(45.6%);初

一学生255(25.6%),初二学生245(24.6%),初三学生142(14.3%),高

一学生164(16.5%),高二学生189(19.0%);年龄为(14.2±1.6)岁,其中,

最小为11岁,最大为18岁。

一年内校园暴力发生者418人,发生率为42.0%。其中,受害者中语言暴力发生

率高于躯体暴力,施暴者中语言暴力发生率高于躯体暴力(见表1)

年级、性别、年龄、父亲文化程度、母亲文化程度、就读形式、是否喜欢玩电子游

戏、是否吸烟、是否喝酒及自己在班级里的成绩影响校园暴力的发生(P<0.05)

高二学生的校园暴力发生率最高(51.9%);男生(50.6%)校园暴力发生率高于女生

(31.7%);父母文化程度为初中的学生校园暴力发生率最高;除小学外,随着父母

文化程度的增高,校园暴力的发生率呈递减趋势;喜欢玩电子游戏者(49.4%)校园

暴力发生率高于不喜欢玩电子游戏者(35.8%);寄宿老师或亲戚家(57.1%)、吸烟

(63.6%)、饮酒(50.8%)及学习成绩差(51.9%)的学生校园暴力发生率均较高。是否

喜欢泡网吧(P=0.741)、父母的婚姻状况(P=0.376)与校园暴力发生状况无关(见表

2)

分别以性别(=1,女=2)、年级、年龄、父亲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1,初中=2

高中=3,大专=4,本科及以上=5)、母亲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1,初中=2,高

=3,大专=4,本科及以上=5)、就读形式(住在家里=1,寄宿学校宿舍=2,寄

宿老师或亲戚家=3,独租或合租房子=4)、是否喜欢电子游戏(=1,否=2)、是

否吸烟(=1,是=2)、是否喝酒(=1,是=2)、学习成绩(=1,中等=2,差=3)

为自变量,以校园暴力发生与否(=0,是=1)为因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显示,进入回归方程有意义的变量有:性别、母亲文化程度、是否喜欢玩电子

游戏、是否吸烟、是否饮酒(见表3)

本研究显示,近一年内西安市中学校园暴力的发生率为42.0%,发生率较高。石

[9]等研究显示如皋市某中学,一年内校园暴力发生率为55.15%,庞淑兰[10]

研究显示唐山市某职业高中一年内校园暴力发生率为59.0%,均高于本研究。这

可能与研究工具不同有关,本研究中采用的校园暴力经历问卷中不包括性暴力。另

外,有研究发现厦门市城区中学一年内有18.8%学生遭受校园暴力[11],远低于本

研究,这可能是与地域差异有关。建议可进一步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调查研究了解我

国校园暴力现状。

本研究显示,校园暴力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性别、是否喜欢玩电子游戏、是否

吸烟、是否饮酒、母亲文化程度、学习成绩均不同程度的影响校园暴力的发生。

3.2.1 性别与校园暴力发生的关系。

在本研究中,男生的校园暴力发生率高于女生(OR=0.50, 95%CI=0.380.66)

与国内外报道一致[9, 11, 12]。与女生相比,男生天性活跃,容易冲动[7],喜欢表

现“英雄主义”,做事经常不考虑后果;而且,男生与外界接触的机会往往多于女

[10],发生冲突的可能性增大;此外,现在独生子女居多,彼此缺乏包容和谦和

[13],尤其在中国,由于“重男轻女”的思想,家里父母、祖父母可能对于男生会

加倍宠溺,男生会更加以自我为中心,遇到事情容易发生肢体冲突。

3.2.2 玩电子游戏与校园暴力发生的关系。

本研究结果显示,中学生喜欢玩电子游戏是校园暴力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

(OR=1.47, 95%CI=1.101.93),这与国内外研究结果一致[14, 15]。许多学生因

为在现实中得不到肯定,从而通过不断在游戏的虚拟世界中升级而得到肯定[16]

如今,许多网络游戏中都含有暴力、凶杀等情节,角色设置也比较血腥,且在网络

游戏中打架不需要负责任[14, 17],而中学生比较喜欢模仿,会在现实生活中模仿

游戏中的情节。此外,有研究显示主动参与暴力电子游戏会增加中学生的攻击性

[18],这增加了校园暴力发生的可能性。

3.2.3 吸烟饮酒与校园暴力发生的关系。

在本研究中,吸烟、饮酒也是校园暴力发生的危险因素(OR=32.54,

95%CI=4.33244.41; OR=1.87, 95%CI=1.342.62),与先前的研究结果一致

[19, 20]。吸烟和饮酒属于危害青少年健康的行为。有研究显示,吸烟程度重的人

易有打架、上网时间长等行为[21]。彭中[22]等研究发现吸烟饮酒与抑郁有关。同

时,也有研究显示,抑郁在校园暴力与吸烟饮酒行为之间存在中介作用[23],关于

其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3.2.4 母亲文化程度与校园暴力发生的关系。

母亲文化程度与校园暴力的发生显著相关,(OR=1.27, 95%CI=1.131.43),该

结果与前人研究结果一致[24]。这可能与家长缺乏正确的教育方法有关[25],父母

是孩子的启蒙老师,所以家长对孩子的影响非常重要[26],父母文化水平有限,教

育方法可能会比较单一,不能够因材施教,容易形成不良的家庭教育[27]。在中国,

由于子女与母亲交流更多,所以母亲对孩子的影响可能更大。

3.2.5 学习成绩与校园暴力发生的关系。

本研究还发现,学生在班级中的学习成绩和校园暴力的发生有关联,与王宏伟[28]

等的研究结果一致,这可能与中国的应试教育有关。在中国,随着升学压力的增加,

许多学校、家长只看重成绩,成绩好的学生会得到老师的关注、表扬和鼓励,而学

习差的同学会被边缘化,缺少认同感,容易对周围的老师及同学产生对立情绪[25,

29, 30]。而且,学习差的同学往往失去学习动力,可能经常旷课和逃学,过早接

触社会,受学校周边不良社会风气影响,拉帮结派,更易发生校园暴力。

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不可能真正解释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需要更加深入的研究

揭示事物间的因果联系。同时本研究取样规模有限,调查对象还不够广泛,需要更

加广泛多中心的研究来分析事物的现状。此外,本研究设计问卷时,未涉及性暴力

的发生情况,关于中学生性暴力的发生状况仍待进一步研究。

综上所述,西安市中学校园暴力的发生水平较高,且与学生性别、个人行为、学习

成绩、母亲文化程度相关。鉴于此,学校应首先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定期对中

学生进行健康宣教,加强学生对吸烟饮酒、玩电子游戏等不良行为危害及其与校园

暴力关系的认识,尤其要注重对男生的宣教;其次,注重素质教育,改善学习环境,

提高学习成绩;同时,加强与家长的沟通,提高家长对校园暴力的认知,与家长共

同努力减少校园暴力,保障学生身心健康。

【相关文献】

[1] 辛永林. 国内校园暴力研究的最新进展和问题思考[J]. 现代教育科学, 2012(12):113-115.

[2] 梁丽琨. 我国中学校园暴力的现状及其预防对策[D]. 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 2015.

[3] 庞雪峰. 当前我国中学生校园暴力及预防对策研究[D].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 2016.

[4] Roberts AL, Rosario M, Slopen N,et al. Childhood gender nonconformity, bullying

victimization, and depressive symptoms across adolescence and early adulthood: an 11-

year longitudinal study[J]. J Am Acad Child Adolesc Psychiatry,2013,52(2):143-152.

[5] Horrevorts EM, Monshouwer K, Wigman JT,et al. The relation between bullying and

subclinical psychotic experiences and the influence of the bully climate of school classes[J].

Eur Child Adolesc Psychiatry,2014,23(9):765-772.

[6] Henry KL, Lovegrove PJ, Steger MF,et al. The potential role of meaning in life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ullying victimization and suicidal ideation[J]. J Youth

Adolesc,2014,43:221-232.

[7] Shireen F, Janapana H, Rehmatullah S,et al. Trauma experience of youngsters and

Teens: A key issue in suicidal behavior among victims of bullying? [J]. Pak J Med

Sci,2014,30(1):206-210.

[8] Yen CF, Kim YS, Tang TC,et al. Factor structure,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f the Chinese

version of the School Bullying Experience Questionnaire[J]. Kaohsiung J Med

Sci,2012,28(9):500-505.

[9] 石琴, 薛叶勇. 如皋市某中学校园暴力的流行病学调查[J]. 中国校医, 2015(10):799-801.

[10] 庞淑兰, 刘瑞庚, 薛玲, . 唐山市某职业高中校园暴力的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J]. 中华疾病控制

杂志, 2010(10):959-961.

[11] 李恩, 施红, 曾妍, . 厦门市城区中学生校园暴力发生现状调查[J]. 实用预防医学,

2014(6):707-708.

[12] Siziya S, Rudatsikira E, Muula AS. Victimization from bullying among school-attending

adolescents in grades 7 to 10 in Zambia[J]. J Inj Violence Res2012,4(1):30-35.

[13] 赵银祥, 史峰, 薛玲. 校园暴力成因及预防措施研究[J]. 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2,14(6):905-907.

[14] 陈秀敏. 佛山市初中暴力现象及应对措施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 2013.

[15] Ferguson CJ, Olson CK. Video game violence use among “vulnerable” populations:

the impact of violent games on delinquency and bullying among children with clinically

elevated depression or attention deficit symptoms[J]. J Youth Adolesc,2014,43(1):127-136.

[16] 吴桂翎. 校园暴力的社会生态背景研究[J]. 池州学院学报, 2015,29(3):96-100.

[17] 王笑妍. 校园暴力及其心理干预探析[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3(8):13-15.

[18] 杨淑敬. 暴力电子游戏对中学生攻击性的影响[J]. 学苑教育, 2016(18):70-72.

[19] 何源, 卢次勇, 高雪, . 广东省中学生吸烟饮酒与校园暴力关系[J]. 中国公共卫生,

2014,30(5):597-599.

[20] Radliff KM, Wheaton JE, Robinson K, et al. Illuminat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ullying and substance use among middle and high school youth[J]. Addict

Behav,2012,37(4):569-572.

[21] 刘峥. 北京市中学生吸烟行为现状及其与多种危害健康行为的关系研究[Z].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

中心, 2010.

[22] 彭中, 廖江, 王琼, . 成都市中学生吸烟饮酒与抑郁的关系[J].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2012,28(1):31-33.

[23] Luk JW, Wang J, Simons-Morton BG. Bullying victimization and substance use among

U.S. adolescents: mediation by depression[J]. Prev Sci,2010,11(4):355-359.

[24] 胡琨. 家庭对初中生校园暴力行为的影响分析[D].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2011.

[25] 顾相君, 林娜. 青少年校园暴力成因及其对策[J]. 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学报, 2014,8(2):83-86.

[26] 刘兴宗. 家庭教育对初中学生暴力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 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 2015(30):46.

[27] 保虎, 李春丽. 我国中学校园暴力透视:现状、成因及治理[J]. 广东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2016,30(3):38-43.

[28] 王宏伟, 岳秀峰, 潘松, . 青少年校园暴力与学习成绩关系分析[J]. 中国学校卫生,

2013(10):1198-1199.

[29] 许秀芬. 从校园暴力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缺位[J].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15,17(6):132-134.

[30] 方鸿志, 张小悦. 青少年校园暴力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思考[J].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16(5):115-118.

纯真岁月家具-大全 股票

西安市中学校园暴力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更多推荐

西安合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