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9日发(作者:陶葆荪)
龙源期刊网
浅谈中国唐代床榻之美
作者:杨祎程
来源:《速读·中旬》2015年第11期
摘 要:唐代家具设计处于转型时期,床榻作为一个“类”的概念,含义甚广。这一时期,人的各种坐、卧姿并行,床榻的形态变化具有研究意义。唐代床榻大气富贵的艺术特色也正诉说着大唐盛世的艺术氛围与审美情怀。
关键词:床榻;唐代;壶门足;艺术特色
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相比较宋代、明代家具的名声显赫,唐代家具设计处在一个过渡转型时期,种类繁多,材料丰富,富贵大气。高型家具逐步形成与产生。唐代床榻含义甚广,其形态演变过程,见证了中华民族向垂足生活方式的转变。
1唐代床榻的定义
1.1 床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是每个孩子都曾摇头诵读的唐诗《静夜思》,而这其中的“床”究竟指什么却是众说纷纭。唐代对床的定义涵盖面广,可从唐代诗赋中进行简单的归纳。
其一,卧具。如李商隐的《端居》,“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以“空床”表现孤独凄凉的氛围。“床”在此等同于现代汉语中供人卧睡的家具。
其二,坐具。《资治通鉴·唐纪》中注:“绳床,以版为之,人坐其上,其广前可容膝,后有靠背,左右有托手,可以阁臂,其下四足着地。”这段文字通过“人坐其上”,明确地表达了“床”作为一种坐具的定义。
其三,桌的概念。唐代韩琬在《御史台记》中文曰:“独持两床降阶,就月于庭,酒俎之类略无倾泻矣。”指他在屋里收拾好两桌酒菜,然后一手端了一张桌子从台阶上走下来,桌子上的杯杯盏盏汤汤水水一点儿都没洒出来。唐代已经发展形成较高的桌形家具,但还未提出“桌”的概念,“床”的定义涵盖了对“桌”的描述。
其四,井栏。如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怀余对酒夜霜白,玉床金井冰峥嵘。”玉用来形容井边支架的质地之美,“床”在此处指井栏。
通过对唐代诗词的归纳,可见唐代对床的概念比较宽泛,下有足撑,上有平板的家具,都可以被称作床。[1]唐代时期,人们习惯的传统跪坐、外来的胡坐,也就是盘腿坐,以及正兴起的垂足坐同时存在,“床”为适应各种姿态和需求不断更新改进。低矮的“床”用来卧躺、跪坐

更多推荐
床榻,家具,时期,形态,转型,垂足,艺术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