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设计家装-移动空调好不好到底适不适合买

合肥步行街惊现女尸
2023年4月10日发(作者:世界顶级沙发品牌)

中国境内出土发现的波斯萨珊银币

中国境内出土发现的波斯萨珊银币

康柳硕(甘肃)

波斯,位于亚洲西部.汉晋时期,中国史书称为安息,因其王阿萨息斯而得名.公元

226

年,古波斯人的后裔中有一个名叫阿尔达希尔(ArdashM)的人,他可能是安息帝国

的一个封

君,推翻了阿萨息斯王朝,在泰西封(今伊拉克巴格达附近)建立了萨珊王朝.萨珊王

朝在公元

226年到651年之间,是闻名世界的文明古国.它的东部是中国,西边是罗马帝国.

萨珊王朝控

制着丝绸之路上东西方的贸易往来.从汉代以来,中国曾数次派遣使节赴安息,其

中,张骞第

二次出使西域时(时间约在公元前119年)派遣副使访问安息,安息王派二万骑兵

到边境迎接

汉使.史学家们一般都把这件事当作中国和波斯最早贸易关系的开端.

波斯萨珊王朝的货币,继承了安息王朝的货币体系,都是以银币为主.这种银币的

单位是

采用希腊的货币单位,名"德拉克麦".平均重量每枚约4g左右.这种银币不是铸造

币,而是用

模子打压而成的打压币.从古钱学的研究来看,波斯萨珊王朝的第一位君主阿尔达

希尔一世

在位时即开始打造萨珊式样的银币.这种银币的式样抛弃了安息王朝的钱币风格,

反映出波

斯原有文化的复兴.萨珊银币正面是国王半身像,他们的胡须,发髻和服饰,都是伊

朗式的;王

冠装饰富丽繁缛,冠冕各不相同.王像侧旁一般都有铭文,不再用安息钱币上的希

腊字,而是

改用钵罗婆字母的波斯字.背面正中是波斯国教拜火教祭坛,坛上有圣火.沙1-尔

二世(310—

379)时,火光中常出现火祆教祆神的半身像.祭坛两旁为钵罗婆文"某王之火"的铭

文.自沙1-

尔一世(240—271)起,祭坛两旁各站一人像(祭司或国王).此外,有的银币上如库思

老二世银

币,背面外缘有四月抱星.萨珊银币一般是一王打造一种币,但少数国王(如阿尔达

希一世,卑

路斯)有一种以上的型式.萨珊钱币,以银币最多,金币和铜币为数不多,传世的更少.

总之,萨

珊银币自成一系统,别具风格,古钱学中称为萨珊式.

,波斯萨珊朝银币在中国的出土和发现

1,波斯萨珊银币出土发现的时间,地点及品种

根据夏鼐先生于1974年的统计,我国在解放以前仅在新疆吐鲁番和库车两地发现

四批萨

珊银币,合计6枚.解放以后,考古新发现的有二十九批,共计1168枚.连同解放前出

土的一

共三十三批,总计1174枚.由于这个数字是30年前统计的,未能把近年来甘肃,内蒙,

宁夏出

土的几批统计在内.

笔者根据夏鼐先生的统计表,对近30年来陆续出土发现的萨珊银币作了补充(如

表一),

表一中国出土发现的萨珊银币通览表

出土顺序出土地点埋藏时间银币数量银币年代资料出处备注(出土状况等)

年份

吐鲁番阿斯塔那荷米斯德四世1枚,库思斯?

993—I:3基2枚,放在死者

119157世纪3老二世1枚(T,I:3),未两眼上V:2墓1枚,古墓994

能鉴定1枚(T,V:2)在死者口中

21915吐鲁番高昌古城约7世纪1未能确定何王斯?993

新疆钱币?63

出土顺序出土地点埋藏时间银币数量银币年代资料出处备注(出土状况等)

年份

3l928吐鲁番雅尔湖古墓7世纪l库思老二世夏?124与开元钱同出死者口中

约8世库思老二世式样(太伯里4l928库车苏巴什l夏?

125古城中发现纪斯坦1

1950约4世沙尔二世l0枚,阿尔考?

66,Ⅳ5年左吐鲁番高昌古城纪未至20达希二世7枚

,沙尔三出土时放在一起的

右5世纪世3枚2l1—2l4

约4世沙尔二世4枚,阿尔希夏?

l17—同放在一煤精制小方盒61955吐鲁番高昌古城纪未至l0达二世5枚

.沙尔三世

5世纪l枚121由

洛阳北邙山唐墓夏?l28.文在人架头部

,与铜镜,铜7l9557世纪l6其中2枚为卑路斯?

60VIII/IX.30小盒

,瓷小盒等同出94

西安近郊唐墓库思老二世1枚.仿萨珊夏?l23一8l9557世纪2同墓出土有开元钱

007?M30朝者1枚l24

陕县刘家渠隋刘夏?l2l—9l956584生2库思老一

世墓被盗过伟墓l23

西宁城内城隍庙约5世76(原来夏?129—和"货泉","开元通宝"

l0l956卑路斯134考?62,等铜钱一起发现于一陶街纪柬过百)

IX.492罐中

吐鲁番雅尔湖古约7世l1l9562库思老二世夏?

127墓

,T6,T56纪

约5世l2l957吐鲁番高昌古城2阿尔达希二世夏?l27在路上拣到的

西安张家坡隋墓约6世l3l957l卑路斯夏?

127人骨已朽,位置不详4l0纪

考??与玛瑙,琥珀等饰物同

l4l957西安李静训墓608生l卑路斯装一铜体中(边缘有一472

小孔)

山西太原金胜村7世纪库思老二世(有一乌形戳考??与许多装饰品一起放在

l5l958l

唐墓5未记1475一个圆形漆盒内

7世纪其中库思老一世2枚.二考?

59,XI?

和金条一起发现于石缝

l6l959新疆乌恰山中947世567枚."库思老二世中,原来可能放在袋囊后丰482

样式"阿拉伯币281枚由

l959—吐鲁番阿斯塔那6—7世其中库思老二世5枚.伊考?

66,Iv?墓M302出2枚,分别l7l0斯提泽德三世2枚

,锈重60古墓纪2l4—

2l6放于二个女尸的口中不清楚3枚

l8l960广东英德南齐墓8497生3卑路斯夏?128都钻有小孔

河北定县北魏塔耶斯提泽德二世4枚,卑考?66.v?与珠玉金银器等同装在

l9l964481年4l

基路斯37枚267—270石制舍利函中

长安县天子峪唐7—8世库思老二世6枚.

布伦女20l9657考?

74,Ⅱ装在金银盒中塔基纪王l枚

吐鲁番阿斯塔那2ll9678世纪l耶斯提泽德三世文?

72.Ⅱ?7放在死者口中墓363

吐鲁番阿斯塔那7—8世22l967l库思老二世文?

72.I?lO可能原舍于死者口中墓77纪中叶

吐鲁番阿斯塔那7—8世文?72,I?231969l库思老二世可能原舍于死者口中

墓118纪中叶10

新疆钱币?

出土顺序出土地点埋藏时间银币数量银币年代资料出处备注(出土状况等)

年份

西安何家村唐代8世纪文?72.I?24l969l库思老二世与金银器等装在陶罐中

窖藏由井36

陕西耀县寺坪隋卑路斯1枚,卡瓦德一世考?74.Ⅱ?与金银,料珠,珍珠.装于舍

25l970604年3

舍利塔墓1杖l26一l32利函中(2枚有细孔)

吐鲁番阿斯塔那约7,8现藏新疆博26l972l库思老二世放死者口中(穿有双孔)

墓149世纪物馆

吐鲁番阿斯塔那约7,8现藏新疆博27l973l库思老二世在死者左眼上(鎏金)

墓206世纪物馆

广东曲江南华寺9(皆剪南方日报28l9735世纪未经鉴定

南朝基半)73.11.25

陈良丝路史

其中库思老二世l枚,卑话174页.张与波斯银币同出有开元

29l97l甘肃张掖大佛寺不详5通宝钱.正统元宝金片l路斯3枚

,其余不详掖市场》.《甘

肃历史货币》枝

宁夏固原东郊雷约488《文物》198530

l98ll卑路斯B式直径27mm,重3.5g祖庙北魏漆棺墓年年5期

湖北省安陆县吴约7世《文物》19853ll979l5不详

王基纪年2期

经夏鼐先生32l982甘肃礼县盐关镇不详l卑路斯A式天水钱币收藏家藏品

鉴定

广东遂溪县边湾隋唐时《考古》1986同出一陶罐中.内有碎金33

l98420卑路斯A式,B式村窖藏期年3期银金杯2个

,鎏金盅2个

《甘肃金融》34l987甘肃武威市不详2杖半卑路斯B(?)其中半片系剪开

1992年增刊

《甘肃金融》其中1枚焊在小孩子戴35l990甘肃临夏市不详4卑路斯(?)

1992年7期的银锁上

河南洛阳市伊川阜路斯A式43枚,阜路斯B出土时银币盛放在一个36l99l北魏

3l5《洛阳泉志》

县窖藏式271枚.卡瓦德一世1枚方木盒中.木盒已碎

甘肃天水市玉泉《甘肃金融》37l99l不详5卑路斯(?)

乡1992年9期

100多其中沙尔二世40枚.《新疆钱币》

38l989新疆吐鲁番窖藏不详阿尔达希二世50余枚.1996生10杖

沙尔三世l2枚期

河南洛阳市东郊马同出物有开元通宝239l990唐代l库思老二世《洛阳泉志》

沟村133号唐基枚,彩陶俑20件

40l994河南洛阳邙山砖厂不详l无法辨别,锈蚀严重《洛阳泉志》

陕西西安东郊窖锈蚀较重.其中有沙尔西安市钱币学出土时装在一个青灰色小瓦

4ll995不详4

藏二世2枚会会员藏品罐内,共5枚,1枚已破碎:

甘肃敦煌莫高窟《文物》1998银币出土于1988年同出

42l998宋,西夏l卑路斯B式土物有天盛元宝.乾祜元北区年l0期

宝祥符通宝,宣和通宝等

甘肃陇西县城关其中有詹马斯波2枚,另中国钱币》同出物有拜占庭狄奥多

43l998不详4西斯二世金币l枚.绿窖藏有2枚不可辨2001年4期

松石珠等物

说明:考:《考古》;文:《文物》;夏:夏鼐《考古学论文集》,1961版;斯=斯坦因《亚

洲腹地》,

11928年版.

新疆钱币?65

制成中国出土发现的波斯萨珊银币有12个国王的银币.它们的名称,数量和出土

发现地点如下:

沙卜尔二世(Shapur11310—379)银币,大约54枚,新疆吐鲁番;

阿尔达希尔二世(Ardashir11379—383)银币,大约64枚,新疆吐鲁番;

沙卜尔三世(Shapurm383--388)银币,大约18枚,新疆吐鲁番;

伊斯提泽德二世(Yazdgerd11438—457)银币,大约4枚,新疆吐鲁番,河北定县;

卑路斯(Peroz459--489)银币,大约486枚,甘肃临夏,天水,武威,青海西宁,河南洛阳,

西西安,广东英德,遂溪,宁夏固原,湖北安陆等地;

詹马斯波(Jamasp496--499)银币,3枚,新疆吐鲁番,甘肃陇西;

卡瓦德一世(Kavadh488—531)银币,3枚,内蒙古呼和浩特,陕西耀县,甘肃陇西;

库思老一世(ChosroesI531—579)银币,5枚,陕西耀县,新疆乌恰;

荷米斯德四世(HormizdIV579—590)银币,1枚,新疆吐鲁番;

库思老二世(Chosrors11590--628)银币,大约868枚,新疆乌恰,吐鲁番,陕西西安,山

西太

原等地(其中包括280枚库思老二世——阿拉伯式样);

布伦女王(Boran630—631)银币,2枚,陕西西安,新疆吐鲁番;

伊斯提泽德三世(Yazdegerdm632—651)银币,3枚,新疆吐鲁番;

据夏鼐先生统计解放前后出土的波斯萨珊银币一共三十三批,总计达1174枚.而

据不完

全统计,20世纪80年代至今,又出土发现的萨珊银币有700枚,共计约1900余枚.

在这

1900枚银币中,包括了厌哒银币,阿拉伯萨珊式银币和太伯里斯坦银币,以及还有

许多因锈蚀

严重而不能辨识王名的萨珊银币.

波斯萨珊朝银币在中国出土发现有四种形式,一是窖藏出土,据大略统计有8批,

1700多枚.其中,1957年青海西宁城隍庙出土100多枚(收回76枚);1959年新疆乌

恰县山中

出土947枚(破碎的百余枚未算数);1989年新疆吐鲁番出土100多枚(装在一个小

盒里);1990

年河南洛阳市伊川县出土315枚(收回205枚),是几个数量较大的窖藏.二是墓葬

出土,据大

略统计有16批,约100多枚.其中,吐鲁番阿斯塔那隋唐墓地出土7批,约30多枚,

固原隋唐

墓地出土6枚;洛阳邙山隋唐墓地出土约30多枚;西安附近隋唐墓地出土30枚;

广东曲江县

南朝墓地出土9枚(被剪成半片)等.三是寺院佛塔出土,大略统计有5批,约70多枚.

其中,长

安县天子峪唐代佛塔出土7枚;耀县寺坪隋代佛塔出土3枚;定县北魏佛塔出土42

枚;张掖大

佛寺出土6枚;陇西唐代佛塔出土7枚等.四是零星发现,大约有9批40多枚,1958

年库车苏巴什

遗址发现1枚;1960年广东英德发现3枚;1984年广东遂溪发现20枚;1982年甘肃

礼县发现1

枚;1987年武威发现3枚半;1990年临夏发现10枚(有5枚已碎);1991年天水发现

7枚等.

2.波斯萨珊银币的埋藏年代与打制年代

银币埋藏的年代,当然要比银币打造年代晚.但是它们的时间差距,长短不同.就前

三十三

批而言,其中有的埋藏年代相当明确(如一些墓葬或塔基中所出的).由表二可以看

出,时距最

短的只有10年左右,长的达百年有余.

有的虽然埋藏年代没有这样明确,但是依据墓中共存物或遗址年代,可以大体上推

定是什

么时候埋藏下来的,例如1915年发掘吐鲁番同一墓地中出土萨珊银币的两座墓,

其中一座

(V.2)的墓志是667年,另一座(I.3)的出土物相类似,当也是七世纪的.其他隋唐墓葬,

也可根

据随葬物来断代.另外一些银币,没有共出的遗物,出土情况又不明,我们只能根据

钱币年代来

估计它们的埋藏时间.这里又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同一国王的银币10枚以上

一起出土而

不夹杂其他银币,或者两三代先后相衔接的王国银币一起出土的.我们可以推想它

们埋藏时间

新疆钱币?

不会距离最晚一枚铸造的年代相差很久,一般当在10—50年之间.例如表一中的

第5.6.19

批.另一种情况是仅有一枚单独出土(或同样的两枚).这里我们姑且估计它们之间

的时间距离

为50年左右.例如表一中的第3.4.12批等.当然一些长时期广泛流行的银币,如卑

路斯,库思

老一世,库思老二世等,埋藏的时间差距可能达到百年或更久.

我们不能过于拘泥这些估计年数.不过我们可以说,从8世纪中叶(即萨珊朝亡国后

100年)以后,波斯银币在中国境内便罕见了.因此,我们在迄今为止的考古发掘中

似乎没有发

现过8世纪中叶以后所埋藏的萨珊朝银币.

从埋藏年代与打制年代的对照可看出,波斯萨珊王朝与中国的友好往来,从北魏,

北周,北

齐,隋,唐历四朝,约115年之久.其中时间最短为6年,时间最长的达100多年,一般

情况在10

年一50年之间.(参看表二)

表二萨珊银币埋藏年代(上)

编号埋藏时间银币年代相差年数

9(隋墓)584库思老一世45年(575)9

14(隋墓)608牟路斯(459—484)115

17,a(T302)653耶斯提泽德三世l1年(642)11

17,d663库思老二世33年(662)41

17e656库思老二世(590—628)28—66

17g665库思老二世30年(619)46

17i(T338)667库思老二世37年(626)41

17j626库思老二世31年?(620)67

18(南齐墓)497卑路斯l1年(469)(?)29

19(北魏塔)481卑路斯14年(472)10

25(隋塔)604库思老13年(453)61

27689库思老二世30年(619)70

29.a706库思老二世33年(622)84

29b685布伦女王2年(631)54

30.a604詹马斯波3年(498)106

31.a638库思老二世(590—628)10—48

31,b639库思老二世30年(619)20

表二萨珊银币埋藏年代(下)

编号埋藏时间银币年代相差年数

1(唐墓)7世纪库思老二世(590—628)同一世纪

8(唐墓)7世纪库思老二世35年(624)同上

11(唐墓)7世纪前半库思老l1年(600)同半世纪

13(隋墓)6世纪卑路斯(459—484)约晚一世纪

15(唐墓)7世纪末库思老二世l1年(600)约晚一世纪

20(唐墓)7世纪至8世纪初布伦女王元年(630)同一世纪或晚一世纪

21(唐墓)7世纪前半伊斯提泽德三世(632—651)约晚一世纪

22(唐墓)8世纪中至储备世纪中叶库思老二世约晚一世纪

23(唐墓)同上同上25年(614)同上

24(何家村窑藏)8世纪中叶库思老二世20年(618)约晚一世纪

新疆钱币?67

二,中波友好往来的历史背景

综观萨珊朝的历史,这一朝代自沙卜尔二世(4世纪)起,和外界的交涉才较为频繁.

沙普

尔二世是萨珊历史上伟大的君主之一,在位时间最长,在他的领导下萨珊进入强盛

时期.他西

边与东罗马屡次作战,并于公元360年一度征服了拜占庭帝国的属地叙利亚.迫使

拜占庭帝国

与其签订关贸条约,垄断丝绸贸易.东边又与大月氏贵霜王国作战并一度征服印度

北方城邦.

贵霜灭亡后,沙卜尔二世又和噘哒作战,波斯的势力直达今日的阿富汗境内.这时

期中,

我国的西北方,最初是前凉割据时代.后来前秦于376年灭前凉,遣使西域,而大宛,

康居和天

竺也都遣使前来.不久前秦又于382年命吕光率众七万征西域,灭龟兹(库车).虽然

由于当时

中原扰乱,以致史籍失载,但是我们相信,当时我国通过阿富汗一定已与波斯有了

交通贸易.西

方商人很有可能利用这个政治开放时期前来中国贸易,这也是萨珊银币最早传人

中国的原

因.我国所发现的萨珊银币以沙卜尔二世的和他的两个嗣王的为最早,数量也不少

(四批共

136枚),自不足为怪.5世纪时,萨珊王朝发生内乱,内部爆发了马兹达克教派领导的

大规模农

民起义,外部又遭121厌哒侵略,波斯王卑路斯(Peroz459--484)在与口厌哒作战时

失败被俘,经割

地赔款,才得赎回.

在IZl厌哒统治中亚的时期,即公元455年到521年间,口厌哒是中国与波斯丝绸

贸易的中间

人.口厌哒西边控制着波斯的经济命脉,波斯每年都要向口厌哒交纳贡赋;在东边,

口厌哒操纵着地

处准噶尔盆地的高车,扶植亲口厌哒的人当高车王,并通过高昌与北魏进行贸易往

来.这一阶

段,波斯向中国派遣使者十多次,有几次是与.厌哒的使者一齐来的.《魏书?本纪》

记载:"太安

二年(公元456年)十一月,口厌哒……遣使来朝""正始四年(公元507年)冬十月辛

已,口厌哒,波

斯……诸国并遣使来朝"."熙平元年(公元517年),波斯……,.厌哒遣使来朝."在河

北省定县

塔基下发现的波斯银币中,有一枚伊斯提泽德二世(YazdegerdII公元438—457年)

银币边缘压

印着一行口厌哒文字的铭文,反映出,口厌哒与波斯之间关系.

公元6世纪后半叶,突厥势力迅速强大起来.公元583年,突厥分裂为东西二部.在此

前,即公元567年(北周武帝天和二年)前后,突厥与波斯拟瓜分.厌哒.后来,西突厥

势力发展

到乌浒水(今阿姆河)北之铁门,与波斯毗邻.接着,西突厥利用萨珊波斯王朝的衰落,

又把势力

扩张到信度河(今印度河),完全占领了.厌哒人的故地(今阿姆河至印度河北一带).

在西突厥

的广大统治区域内,有地处两河流域之间的昭武九姓诸国.史载:"康国者(今撒马尔

罕),……

隋时(581—618年)其王屈木支娶西突厥之女遂臣(于)突厥".康国,汉代称康居,魏

晋南北朝

称粟特.在魏晋时期,粟特商人是中亚一带的巨商大贾.他们沿着丝绸之路深入中

国内地经商

贸易.东晋初年,粟特人在敦煌,酒泉,姑臧(今武威),金城(今兰州),长安,洛阳,黎阳,南

阳,睢

阳,蓟县等地设有贸易点,仅黎阳一地就有一百多个粟特商人.一粟特商人在给他

爵爷的信中

说他们"收集到成匹成捆的丝绸."北魏时期,粟特商人大多居住在武威,以此为据点

从事丝绸

贸易.中国史书记道:"粟特国在葱岭之西,故之奄蔡,一名温那沙……其国人多诣凉

土(即凉

州),及魏克姑臧,悉见虏……".从北周到隋初时期,粟特商人常以朝贡为名到中国

内地贸易.

公元564年,粟特遣使到北周朝贡,他们一般要经过高昌或伊吾.当时高昌北贪汗山

为铁勒部

境,铁勒派大官驻高昌向他们征税,西突厥勃起,这种权利为西突厥所得.在西突厥

统治时期,

粟特人实际上是西突厥和波斯丝绸贸易的中间人.西突厥室点密可汗允许粟特人

向波斯国王

库思老?阿奴希尔宛派遣使节以保护他们的经济利益.一名叫摩尼亚赫的粟特使

者要求库思

老允许粟特商人在伊朗进行自由贸易,但遭到库思老的拒绝,他下令烧毁了粟特人

带来的全部

丝绸,以说明波斯人不需要外来民族的斡旋.粟特人乘波斯人与突厥人之间的关系

恶化,乘机

68?新疆钱币?

要求突厥可汗同库思佬不共戴天的仇敌——拜占廷洽谈生意.可汗许诺了这一要

求,于是摩尼

亚赫随身携带着突厥可汗给拜占廷皇帝的国书,绕道高加索进人拜占廷,受到查士

丁尼二世的

接见.突厥人与拜占廷结盟,共同对付波斯.

隋唐时期,波斯与中国交通往来更多了.《隋书?西域传》提到当时波斯王名库萨和,

这里

的库萨和便是波斯萨珊朝的库思老二世(Chosros11590--628年).隋炀帝曾遣使通

波斯,波斯

也派遣使节来中国回赠礼物.库思老二世后来以残暴被杀,波斯王室中互争王位,

发生内战.布

伦女王(Boran)于公元628年登基.4年之后,库思老二世的孙子伊斯提泽德三世继

位.两唐书

记载有库萨和的女儿为王一事,当指布伦女王.两唐书又说波斯最后一位国王伊嗣

候(《新唐

书》作伊嗣俟)于贞观二十一年遣使来中国,半途被大食兵所杀.这里的伊嗣侯当指

伊斯提泽德

三世.唐高宗永徽年间,伊嗣侯之子卑路斯遣使来中国,请求援兵,共抗大食.唐高宗

以道远未

能遣使往救.唐高宗授卑路斯为波斯都督府都督.咸亨四年(公元673年)卑路斯亲

自来中国:

卑路斯死后,唐高宗曾派兵护送他的儿子泥涅斯西去复国,但没有成功.泥涅斯客

居吐火罗二

十余年,景龙初(公元707—

708)复返中国,唐中宗封他

为左威卫将军,不久病死在

长安.至此,波斯萨珊王朝灭

亡.

三,萨珊银币的特征及

铭文

波斯萨珊银币是波斯文

化的复兴,银币正面是国王

的半身像,他们的胡须,发髻

和服饰都是伊朗式的.尤其

是王冠,富丽繁缛,而且各个

国王的王冠式样不相同.这

是萨珊银币的特征之一.

P,沙卜尔二世

q,阿尔达希二世

r,沙卜尔三世

Y,伊斯提泽德二世

z,卑路斯

CC,库思老一世

dd,荷米斯德四世

H,库思老二世

ii,布伦女王

LL,伊斯提泽德三世

钱币上的萨珊朝王冠样式

新疆钱币?69

萨珊银币都有铭文,即钵罗婆(或译巴勒维)文字.这种文字的字母,是由阿拉美亚字

母稍

加变化而成,用以拼中古波斯的钵罗婆语.文字模写,由右而左,和欧洲希腊罗马的

系统的文字

由左而右者适相反(我们在本文中,用拉丁字母改拼后,都改为由左而右).阿拉美亚

字母是由

腓尼基字母演化而来,为后来西亚各塞姆系字母(包括景教徒所用的叙利亚文)的

祖型.安息王

朝时的银币上,常有钵罗婆字和希腊字并列.萨珊朝时伊兰民族复兴,银币上铭文

便废除了希

腊字,专用这种本国文字.银币正面上较长的铭文,从左侧上端(即冠后)开始,由上

而下,沿着

联珠形框的内侧,经过王象的胸部底下,继续到右侧,由下而上,直达右侧上端的冠

前而止.

',(

T5^R

J,t囊...tt

lRHuPHJc■

●--?-—-?一

J尚It.,一-,℃ZJJ三三,竺Jj?崎'3J

NKLMRTHTAI'叠NslozH

ujLu.;?J,lJ日lq,

IAAxLMN^K.-M工RHuPH塾I毒aNsl叠:M

.-一?●',l叠l-.

¨'.(1aj,-V,Cg9)

工sk8Czs1)VlJ51qKSC-7S了HP.

沙卜尔二世的银币正面铭文都已做到了不同程度的缩减,所以只有右侧有字,但是

排列顺

序仍是由下而上的,即由肩上开始,到王冠前而止.有些字母在标本上模糊不清,我

们对照着保

存较佳的,加以复原(这些复原的字母,在改拼拉丁字母时放在圆括弧内;原文简省

或漏去的字

母,被补人时放在方括弧内,以示区别).4枚银币的铭文,都是沙卜尔王名,或于王名

的前面加

上BGI(神圣的)的称号.1号是(Sh)H(P)HP,2号是BGI(ShH)PHR,3号是

Sh(HPU)HPI,4号

是(ShH)PUHPI.至于背面的铭文,中心柱上常有钵罗婆文一行,由上而下,由RAST4

个字母组

成,即"正直"的意思.这4枚上的铭文都不大清楚,似乎字母稍有省略.1号为[R]AS,2

号3号

为RAS,4号为RA.

阿尔达希尔二世银币有5枚银币标本,钵罗婆文的铭文,长短也不一致.最长的1号

由左

侧冠上圆球后开始,几乎环绕一周.铭文是(冠后)MZDISN,(左肩上)BGI,(右侧)

ARTHShTRMLK[A】N[MLKAl,译意是"奥马兹德的崇拜者,神圣的阿尔达希,万王

之王".2号

和3号都仅右侧有字,为MZ[DISNlAR(TH)Sh(T)R和MZ[DISNlARTHSh(T)R.4号

为M(z)

DI(SN)BGI(以上左侧),ARTHShTR(以上右侧).5号的字,有几个不清楚,似乎为

ShMI??(以上

左侧M??(ARTH)ShTR(?)(以上右侧),文义不相联属.

沙卜尔三世银币钵罗婆文的铭文,由左侧上方王冠上圆球后面开始,几乎环绕一周,

至右

侧上方王冠前而止:MZDISN(以上在左侧上方),BGI(在左侧髻下肩上),ShPUH(在

王像胸部

下)RI,MLKANM(LK)AAI[RANl(右侧);译意是:"奥马兹德的崇拜者,神圣的沙卜尔,

伊朗

的万王之王",至于背面的花纹,前面已说过,圣火中有半身像,中心上有铭文

"RAST"(正直)一

字,都和沙卜尔二世的相似.祭司的冠帽近于长方形,上缘较下缘稍阔.冠上有小球.

祭司背后

的飘带下有铭文,右侧者为ShH,即"沙卜尔"王名的首二字母,左侧者模糊不清.摩

根的书中有

枚,左侧为SH,右侧为NUR[AZ1l'合并起来,便是"沙卜尔的火".

库思老一世银币钵罗婆文的铭文二行,左侧是AFZU[T】(昌盛),右侧是HUSRUI(即

"库

70?新疆钱币?

霪销喘髫

思老一世银币"),字母的排写,都是由上而下.钵罗婆文的铭文,便在这两条纽带的

上方,排列

法都是由上而下.左侧的铭文有2行.第一行是一个复合的单体字.它的读法,摩根

认为应读

HaRMaNU,是"权力"或"命运"的意思,倭克尔以为应读GDH.左侧第二行为

【AFZluT(昌盛),

开端的三字母似省略去.右侧为王名HUSRU【I】,即"库思老".这银币的正面花纹

和库思老一

世的主要区别点,除了王冠样式之外,还有下列几项:二世的铭文,左侧的祈铸文有

2行,即增

加了那个复合的单体字;周围的联珠形外框,一世的仅有一圈,二世的有二圈;框外

的下方和左

右两侧边沿上,一世的只有新月,二世的另加六角星.

⑧◎

@

9.詹马斯波(吐鲁番甘肃陇西)10.卡瓦德一世(陕西耀县)

新疆钱币?71

◎◎

一@

@⑧

◎◎

⑧⑧

一翁

@◎19.西突厥VASUDEVA银币3.7g20.贵霜一萨珊巴赫兰银币4.0g

@21.贵霜一萨珊铜币2.1g

@◇

22.贵霜一萨珊铜币2.0g

72?新疆钱币?

四,萨珊银币在中国西北地区的流通

关于波斯萨珊银币在中国的用途,着名考古学家夏鼐先生在他的《综述中国出土

的波斯

萨珊朝银币》一文中已有论述.他认为萨珊银币在我国的使用可分为五种情况.第

一,作为正

式货币流通于我国西北的部分地区.北周及隋唐初期,西域金银币在我国西北部分

地区的流

通使用在史籍中是有记载的.在出土的三十三批中,第l0批西宁窖藏和第l6批乌恰

窖藏可以

说是流通货币由于某种原因而暂时贮藏起来的.乌恰山中的一批可能是西域商人

途中遇到危

险而掩埋起来的,西宁的一批则是作为货币贮藏起来以便将来再拿出来流通使用

的.第二,作

为藏品被古代收藏家收藏.高昌古城的第5批和第10批共30枚都是放在煤精制

作的小盒内,

可能是作为藏品.西安何家村出土的1枚与拜占廷金币,日本银币,西汉铜币等放在

一起,并有

大量贵重的金银器皿,可能是收藏家的藏品.第三,作为随葬品被埋入墓葬.我国古

代就有将

古钱放入死者口中或手里随葬的习俗.高昌古城的阿斯塔那和哈喇和卓墓群共出

土l4批萨珊

银币.有的放在死者口中,有的握在死者手里,有的放在死者眼上,根据随葬衣物疏

的记载来

看,都是用来开通冥路的.第四,作为装饰品佩戴.第l4,l5两批银币上面都钻有一个

或几个

小孔,且与装饰品同放在盒子里,显然是佩饰之用的.第五,作为财富向佛教寺院施

舍.第l9,

20,25三批都是发现在佛教寺院舍利塔基内,应是有钱财的施主向寺院施舍的钱

财,被僧侣

与其他贵重金银饰品和舍利子放入石函或金银铜函内,埋入塔基下,作为纪念佛祖

或向佛祖

的贡品.夏鼐先生从文物和史料结合的角度总结出的这五点结论是很不错的.但是,

关于第一

点,即作为货币流通的方面,却述焉不详,笔者依据《吐鲁番出土文书》,对这个问题

作一些补

充.

吐鲁番,古称高昌.南北朝至隋唐时期,原籍于金城郡(今兰州一带)的麴氏家族据有

高昌

王位,从麴氏王朝第一代国王麴嘉到第十一代王麴文泰共立国140多年.麴氏高昌

国时期政治

比较稳定,经济与贸易比较繁荣,对中西交通和丝绸之路的贡献较大.麴氏高昌使

用货币的情

形,史籍中记载道:"赋税则计田输银钱,无者输麻布."这里提到的"银钱"是哪一种

货币?历史

学家,考古学家结合吐鲁番出土的大量的波斯银币和历史文献的记载相印证,已经

肯定为波

斯萨珊银币.夏鼐先生说:"在国际贸易兴旺的时代,常有某一国的铸币成为国际货

币,便是作

为当时有贸易关系的各国之间在贸易孔道上的城市一般通用的货币.萨珊银币在

中东,近东

和东欧,是和拜占廷金币一样作为这样一种国际货币而广泛地通行使用的……北

周和初唐

时,西域银币在我国西北一些地区内的流通使用情况在我国史籍中是有记载的."

彭信威教授

写道:"外国货币……流到中国来的,应当是拜占廷金币和波斯银币,这由近代的发

掘可以证

实.近代在新疆曾发现过拜占廷金币和波斯银币,洛阳和西安也曾发现过拜占廷金

币和它的

仿制品,这就证明当时就有流入……北周时,河西各郡公开使用西域的金银币,政

府不加禁

止.这事见于《隋书.食货志》,在当时一定是一件普遍而令人注目的事."夏鼐和彭

信威所说

的史籍记载一事即《隋书》卷6《食货志》所说:"时(指北周)河西诸郡使用西域之

金银钱,而官

不禁."这里"金银钱"即是指拜占廷金币和波斯银币.

吐鲁番出土的文书总计2700多件,其中有不少是有年号的.文书上的纪年,最早的

是西晋

泰始九年(公元273年),最晚的是唐大历十三年(公元778年),前后历时五百年.这些

文书按

分类为:晋十六国时期的100多件;割据高昌时期的(主要麴氏王朝)700多件;其余

为唐代文

书,约1700多件.从文书形式看,有契约(包括租佃,买卖,雇佣,借贷等),籍账(手实,计

账,户

新疆钱币?73

籍,受田账,欠田账,退田账,差科簿,定户账等),官府文书(符帖牒状,审案辩辞和录案,

授官授

勋告身,行旅过所和公验,收发文簿收支账历等),私人信札,经籍写本,随葬衣物疏等.

内容涉

及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等各个方面.是研究这段历史的最直接的珍贵资料.其

中,契约

文书,籍账文书涉及到钱的事,是我们要注意的重点内容.综合吐鲁番考古发掘的

萨珊银币,参

考史籍的记载,结合出土文书的内容,我们可以看出,波斯萨珊银币在吐鲁番地区

的流通使用

大致情形.

(一)田租.据《周书?异域传?高昌》和《北史?西域传?高昌》等史书的记载:"(高昌)

税则计田输银钱,无则输麻布."吐鲁番出土文书中这方面的文书有几件记述颇详.

阿斯塔那

99号墓出土的"高昌延寿八年(公元631年)隆质等田亩出银钱账"(原文竖排,每行

有编号:

(前缺)1,口隆质田中,史阿种田四亩半六十步,和梅顾田六十步,高延2,口口朱海忠

田二,

汜元海田三亩四十步,冯方武田五亩六十步,3,口怀儒田二半,张元悦田三半,李善

守田三半,

黄奴奴4,田二半佰(百)步,樊庆延田二半,贾善来田二半六十步,康5,延隆田七,系保

悦田二

半,延寿八年辛卯岁六月七日,出银6,钱二文.7,广昌寺田四,孟又裁田五,左武相田

三,白口

口田二,秃发伯8口田四,曹口口口四,员延伯田二亩六十步,赵众养田四半,9,口口

口口口周

庆田六,夏永顺田三半,贾稗女,1O,田四,樊庆隆田二半,良朋悔田三半,11,延寿八年

辛卯岁六

月七日出银钱二文."这是计田征收赋税的文书.在这件文书里,每个田主的田亩数

不一样,但

上缴的田租都一样,是"银钱二文".这种收取田赋的方法可以说是按户计收而不是

按田亩计收

的.

(二)放贷.在吐鲁番出土文书中所收录的高昌借贷文书数量很多.放高利贷者有贵

族官

僚,地主,商人,寺院僧侣,波斯商人和回纥商人等;借高利贷者也有贵族官僚,他们借

贷的目的

是为了满足奢侈性消费需要.其次是农民,他们借贷的目的是为维持生产和生活的

需要.再就

是商人,主要是作为资本去经商牟利.阿斯塔那4号墓出土的"唐显庆五年(公元

660年)张利

富举钱契记载道:

1,显庆五年三月十八日,天山县南平

2,乡人张利富于高昌县崇化

3,乡人左憧熹边举取银钱拾文,

4,月别生利钱壹文,到左还须

5,钱之日,张即须子本俱还,若身

6,东西不在,一仰妻儿及保人等

7,代还.若延引不还,听掣家资

8,杂物平为钱值.两和立契,画

9,指为信

10,钱主左憧熹

11,举钱人张利富

12,保人康善护

13,知见人

这是一件比较完整的借贷契约.这里所说的钱主左憧熹的身份是高昌县崇化乡的

卫士,尽

管他的地位并不算高,但却是一个有钱的财主,在他的墓中出土的借贷文书就有四,

五件.在另

74?新一钱币?

件文书中,"前庭府卫士张海,借贷银钱肆拾捌文",利息拾钱生壹文;"白怀洛借贷银

钱贰拾

肆文",利钱同上,有一件文书记载崇代乡郑海石向左憧熹借"银钱拾文","月利钱贰

文",一次

是"银钱肆拾文",每"月利钱肆文".如此统计,左憧熹放贷的银钱已过152文,乾封二

年(公元

667年)腊月,"左憧熹家曾丢失银钱伍百文".又随身陪葬"银钱叁斗".足以说明左憧

熹可能是

个拥有银钱上万枚的大财主.

(三)买奴婢,买作人,买田舍.在高昌,奴婢和作人是可以买卖的.奴婢是没有人身自

由,没

有个人财产的依附于主人的劳动者;作人是高昌一种特殊身份的劳动者,地位比奴

婢要高一

点,可以拥自己的财产,并向国家交纳赋税,但与主人仍有人身依附关系.阿斯塔那

338号墓出

土的"高昌延寿四年(公元627年),赵明儿买作人券":"延寿四年丁亥口口十八日,赵

明儿从主

簿赵怀熹口买作人胳奴,年贰拾口口口,价银钱叁佰捌拾文.即日交银钱贰佰捌拾

文,残银(钱)

壹佰口,到了岁正月贰日偿钱使毕.……"阿斯塔那4号墓出土的"左憧熹龙朔元年

(公元661

年)买奴契":"龙朔元年五月廿三日,高昌县崇代乡人前庭府卫士左憧熹交用水练

陆疋,银钱伍

文,(于)柳中县五道乡兰昌府卫士张庆佶边买奴壹人,字申得,年拾伍,……".左憧熹

买奴契

中买奴要用"水练陆疋,银钱伍文",说明唐代初期高昌实物货币和银钱混合流通,在

这类买卖

中用练,绢,锦等实物货币的记载文书中很多,不一一枚举.

"唐总章三年(公元670年)左憧熹(买)夏菜园契":"总章三年二月十三日,左憧熹于

张善

熹边夏取张渠菜园壹所,在白赤举北分墙.其园叁年中与夏价大麦拾陆斛,秋拾陆

斛,更肆年与

银钱叁拾文,若到佃时不得者,壹罚贰人左."(后略)与菜园相比,葡萄园的价格要高

一些."高

昌张元相买葡萄园券":"1,口岁三月廿八日,张元相口2,渠蒲桃壹园,豕官役半亩陆

拾步口3,

价银钱拾伍文,钱即毕付.(后略)"阿斯塔那326号墓出土的"延昌二十四年(公元

584年)道人

智贾买夏田券":"延昌廿四年甲辰二月七日,道人智贾口从田阿泉,边夏田南渠常田

一亩,交与

银钱伍文,即毕,田即付.……"常田即永业田,显然麴氏高昌在六世纪时实行过均田

制.一亩田

价银钱伍文,这是很低廉的田价.与此契同一墓出的"麴郎出租常田契"中说"常田

壹亩半,夏价

银钱拾陆文",可能与田好坏有关.契文中的"夏"应通"假",意为借,实际上是向田主

付出一定

的代价,在一定期限内取得这块田地的使用权.这就是土地租佃关系.

关于买舍,出土文书中也是比较常见的.阿斯塔那338号墓出土的"唐贞观十八年

(公元

644年)张阿赵买舍契":"口岁甲辰十一月九日,张阿赵从道人愿惠口买舍两间,交与

银钱伍

文.舍东诣张阿城南口道,西诣张赵养,北诣张阿成,四之在内,长不还短不与".(后略)

五文银

钱买两间房舍,这也是一种比较低的价格.而阿斯塔那10号墓出土的"高昌延寿八

年(公元

631年)孙阿父师买舍券":"(前缺)八年辛卯岁十一月十八日,孙阿父师从汜显边买

东北坊中

城里舍壹区,即交付全价银钱叁佰文,钱即毕.(后略)"看来这是一所(区)价钱比较高

的房舍.

地处高昌城东北坊,购买者孙阿父师是一位有钱的僧侣.

其他日常生活开支.据吐鲁番考古发掘,高昌古城有唐初的房屋和广场遗址,房屋

可能是

手工业作坊,广场可能是陈列物品供购买者选择,达成交易的场所.从出土文书中

可以发现高

昌的市场经济比较发达.唐初,高昌改设西州,设"西州市";"市"里有许多"行",如果

子行,锦帛

行,铛釜行,米面行,帛练行等;在市上出售的商品有帛类,酢类,畜类,金,银原料,生丝,

瑜石,

皮制品,食物,干果,粮食,蔬菜,药物,香料,化妆品,器具,炭草及大粪等.从生产用品到

生活用

品品种繁多,琳琅满目.有一种出土文书"高昌内藏奏得称价钱帐"记载的是高昌内

库向商人片

新疆钱币?75

收的商业税名称叫"称价钱".原文书较长,现摘录几条:"起正月一日,曹迦钵买银二

斤,与何卑

尸屈二人边得钱二文","翟陀头买金九两半","翟薛畔买香五百七十二斤,瑜石参拾

(斤)",康

夜虔买药一百肆拾斤","何刀买丝八十斤","曹破延买囟砂五十斤,铜四十一斤".从

买卖双方

人各看,内有许多昭武九姓的商人.隋唐初在高昌的昭武九姓人数不少.有一件"高

昌昭武九姓

胡人曹莫门陀等名籍"残存人名四十五个,有曹姓,何姓,安姓,穆姓,康姓等.这些"胡

商"来自

中亚两河流域,他们经商的资本是银钱,主要是波斯银币.由引可证新疆乌恰山中

出土的947

枚波斯银币可能就是昭武九姓商人途径此遇到危险而掩埋起来的.

五,萨珊银币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目前波斯萨珊银币的研究经过几十年的时间,可以说已取得丰硕成果.国外从五十

年代摩

根《东方古钱学手册》,波普《波斯艺术综述》到七十年代戈贝尔《萨珊钱币学》,

到九十年塞尔伍

德《萨珊钱币导论》,杜维善的《丝绸之路古国钱币》等,中国三十年代向达译着

《斯坦国中亚考

古记》,五六十年夏鼐在萨珊银币研究的系列论着,到九十年代张忠山主编的《中

国丝绸之路货

币》等,对波斯萨珊银币在各方面都有许多研究成果.但是,也存在许多问题还有待

于有志于这

方面的研究者深入探讨.

1,中国和波斯萨珊的关系及萨珊银币流入中国的途径

萨珊王朝从伊斯提泽德二世起与北魏友好往?

更多推荐

合肥步行街惊现女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