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醛是什么味道-老式防盗门换锁芯

2023年4月8日发(作者:热水器有电源但不加热)
北京四合院赏析
四合院起源演变
四合院的建筑形态早在西周时期就已形成基本格局,如西周时期的陕西岐山凤雏村的住
宅遗址。但北京四合院的起源一般追溯到元代,明清时期基本定型,民国时期增加了一些新
的形式和内容。随后经历了衰落与破败、怀旧与复古后,进入到变革与发展时期。
公元1276年,元代建都北京,开始了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北京传统四合院住宅大规模
形成也由此开始,它与北京的宫殿、衙署、街区、坊巷和胡同同时出现了。当时,元世祖忽
必烈“诏旧城居民之过京城老,以货高(有钱人)及居职(在朝廷供职)者为先,乃定制以地八
亩为一分”,分给迁京之官贾营建住宅,于是官僚和贵族们按规定建起一座座院落,院落与
院落之间是供人行走的通街街道,称之为“街通”,所谓“街通”就是我们今人所称的胡同。
据元末熊梦祥所著《析津志》载:“大街制,自南以至于北谓之经,自东至西谓之纬。大街
二十四步阔,三百八十四火巷,二十九街通。”
明清以来,北京四合院虽历经沧桑,但这种基本的居住形式已经形成,并不断完善,更
适合居住要求,清代是北京四合院发展的巅峰时期,清政府定都北京后,大量吸收汉文化,
承袭了元、明代北京的建筑风格,对北京的居住建筑——四合院更是予以全面继承和发展。
经过数百年的营建,以北京为代表的四合院形成了一套成熟的结构和造型。形成了我们今天
所见到的四合院形式。
四合院布局特点
北京四合院的建筑风格体现为天人合一,五行相成,住宅方位讲究,形制规整,特点鲜明,
整个院落布局严整、敞亮,使人有雅静舒适之感。所谓的四合院是四面围合之意,以正房、
倒座、东西厢房围绕中间庭院形成长方形或正方形平面布局的传统住宅形式,有居房,有甬
道,有天井,生活、休息、娱乐皆可。
北京四合院是以院落为中心的封闭型住宅,是中国传统住宅的集大成者。建筑组群的内
向布局成为一大特色。大厅、内厅、正房、厢房等主要厅房均深藏于宅院内部,它们都面向
内部庭院或天井。整组宅院只有大门朝外,其他一概向内。即使是“倒座”,自身是临街布
置的,也特别地放弃朝南的方位,而将前檐立面朝北向内,而以后檐背立面临街,表现出其
极强的内向性追求。“
北京四合院是四面房屋各自独立,彼此之间有游廊联接,院落宽绰疏朗,可在院内植
树栽花、饲鸟养鱼、叠石造景、而关起街门又自成天地,具有很强的私密性,非常适合独家
居住,这与土楼相比是最大的特点,居住者不仅享有舒适的住房,还可分享自然环境赐予的
一片美好天地,是满足人类生活起居和回归自然的最佳人居环境之一。
院内各房间拉开一定距离,在寒冷的冬天可以得到充分的光照;之问以游廊及檐廊连接,
在多雨的夏季方便出入;院墙厚实封闭,院门朝向东南,可以很有效地抵御风沙
北京四合院内宅居住的分配是非常严格的,“北屋为尊,两厢次之,倒座为宾,杂屋
为附。”内宅中位置最显赫的是正房,房屋的开间进深都较大,台基较高,是老一代的老爷、
太太居住的地方;堂屋为家人起居、招待亲戚、年节祭祖之地;卧室在堂屋两则,在一夫多妻
制度下,东侧为尊,由正室居住,西侧为卑,偏房居住。东西厢房开间进深较小,台基也较
矮,是晚辈居住的地方。后院,又是一层院落,有一排坐北朝南的较为矮小的房屋,叫做后
罩房,多为女佣人居住,或为库房、杂间。进大门后的第一道院子,南面有一排朝北的房屋,
叫做倒座,通常作为宾客居住、书塾、男仆人居住或杂间。在南北、东西房形成的角落中,
也有耳房。这种耳房,有的用来储存粮食,成为粮库及其它库房,也有的做厨房。还有一个
角落,一般是西南角为厕所。
人一进入大门正对的是影壁,两边有屏门,形成灰空间,视线无法进入内部。而在二门
处设有影壁,外人仍然无法看到内院的情况,只能在前院活动,这样的空间分割体现了很强
的私密性。内院的各屋之间常以抄手游廊连接,廊在四合院中的作用很重要,既可以组织交
通流线,遮阳挡雨,而且使得室内外空间相互渗透,可以作为观景休憩的场所
图为某三进大四合院院落示意图
四合院的建筑类型从规模上讲可以分为大、中、小和复合型等不同的建筑形制。从资料
显示上看,中型和小型四合院一般是普通民居和富商宅院,大型四合院和复合型四合院主要
是府邸、官衙的用房。
小四合院一般是北房三间,一明两暗或者两明一暗,东西厢房各两间,南房三间。卧砖
到顶,起脊瓦房。院内铺砖墁甬道,连接各处房门,各屋前均有台阶。大门两扇,黑漆油饰,
门上有黄铜门钱一对,两则贴有对联。中四合院比小四合院宽敞,一般是北房5间,3正2
耳,东、西厢房各3间,房前有廊以避风雨。另以院墙隔为前院(外院)、后院(内院),院墙
以月亮门相连通。前院进深浅显,以一二间房屋以作门房,后院为居住房,建筑讲究,层内
方砖墁地,青石作阶。大四合院习惯上称作“大宅门”,房屋设置可为5南5北、7南7北,
甚至还有9间或者11间大正房,一般是复式四合院,即由多个四合院向纵深相连而成。院
落极多,有前院、后院、东院、西院、正院、偏院、跨院、书房院、围房院、马号、一进、
二进、三进等等。院内均有抄手游廊连接各处,占地面积极大。
北京四合院属于典型的木构架建筑,是砖木结构建筑的结合体,房架子檩、柱、梁(柁)、
槛、椽以及门窗、隔堒扇等等均为木制,木制房架子周围则以砖砌墙。梁柱门窗及檐口椽头
都要油漆彩画。墙习惯用磨砖、碎砖垒墙,所谓“北京城有三宝„„烂砖头垒墙墙不倒”。
屋瓦大多用青板瓦,正反互扣,檐前装滴水,或者不铺瓦,全用青灰抹顶,习惯称“灰棚”。
四合院的建筑色彩多采用材料本身的颜色,青砖灰瓦,玉阶丹楹,墙体磨砖对缝,工艺考究。
中国古代盛行讲究“风水”,建房是人生中的大事。因此,北京四合院的布局自然依据
阴阳五行、八卦。“坎”为正北,在“五行”中主水,正房建在水位之中,可避火灾;“巽”
为东南,风之卦,进出顺利。同时,北京内城大户一般都是做官的,官属火,“巽”在“五
行”中为木,木能生火。因此,门开在东南边,自然会官运亨通。
四合院风水及哲学
四合院的营建是极讲究风水的,从择地、定位到确定每幢建筑的具体尺度,都要按风水
理论来进行。一般民居的朝向多为坐北朝南,称之为坎宅离向,按“大游年”方法推论各项
吉凶,则坎宅除坎向(北)以外,以离(南)、巽(东南)、震(东)为三吉方,其中尤以巽位
最佳。按照八卦方位,即所谓的“坎宅巽门”。“坎”为正北,在五行中主水,宅院建在水位
上,可以避开火灾;巽即东南方位,孔颖达的《周易正义》上说:“《说卦》云:巽入也’,盖
以巽是象风之卦,风行无所不入,故以入为训„„然巽之为义以卑顺为体,以容入为用,故
受巽名矣。”大门的方位既有容纳之意,又讨个出入平安的彩头,图个吉利.又有言开在东
南角的民居大门称为青龙大门,取“紫气东来”的意思。
四合院结构精巧,建筑别致。院子与院子之间呈封闭状态互不干扰,如分块耕种的农田,
象征着“地方”;院子内的联系密切,体现着团圆的气氛,象征着“天圆”。四合院的大门一
般开在东南方,按八宅派的风水理论,这个部位属“生气”方位,主生气勃勃、蒸蒸口上,
象征“天圆”;大门为方形,象征“地方”。走进四合院大门,有一道影壁作为屏墙,屏墙设
计为方形,它的作用除了不让宅外的人直接窥视院子之外,更主要的是不让宅外之气直冲院
内,实现“曲则有情”。由此可见,屏墙的形状和作用也是“天圆地方”的一种特殊体现。
四合院四方四正中又暗含着“井”字格局,这不光响应了从奴隶制社会就有了的“井田
制”,而且“井”字分割可为“中”字。中是对称的,稳定的,也是严肃的。它不公容易附
会出许多象征内容,而且由中字引申出的“中庸”、“中正”、“中和”等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
也正是中国传统儒家伦理思想的体现。而在布局结构上的堂屋与厢房、天井、一进、二进„„
在装饰上的琉璃瓦(灰、黄、红、绿、青、蓝、紫等各种颜色)土瓦、斗拱、飞檐、贴脸、
花窗、柱、梁、廊、雕(石、砖、妮、木等各种雕刻)、绘画、图案、书法、色彩、牌(门)楼、
盖(金字)顶、吉祥物等等则是道教文化体现的“五行”与“阴阳”
老北京的庭院非常重视绿化和造景,“理水”是造景的要素之一。但是到了清朝时,随
着城市的不断扩张,北京的水源也越来越不足,清政府公布了不准民间私引活水造园的规定。
由于缺乏活水,北京四合院的中央,便常常摆放一只或数只很大的鱼缸,作为一种补充。一
则是为了观赏,二能够调节空气,第三还具有防火的功能。而石榴树则是四合院植物配置中
最为常见的树种之一,美观而又寓意吉祥,是子孙昌盛的象征。槐树、枣树也常种植于庭院
中,不仅因为槐花香,红枣甜,更因其有封侯拜相的美意,有俗语日:“有老槐,必有老宅。”
因此,常将槐树种于外庭或大门之外。此外,还有丁香、葡萄紫藤;以及海棠、玉兰、牡丹,
寓意玉堂富贵,并且养有小鹦鹉。天棚、鱼缸、石榴树,是四合院里必有的。北京人大都爱
在院子中种夹竹桃,尤其石榴树是老北京的四合院都有的植物,无论开花还是结果都是火红
火红,连籽都带有红色,温和敦厚的老北京人喜欢,认为吉祥。
四合院的装修雕饰、彩绘处处体现着民俗民风和传统文化,表现一定历史条件下人们对
幸福、美好、富裕、吉祥的追求。在门窗雕刻中祈福的内容占很大的比例,并且体现了中国
文化含蓄委婉的特点,常常采取象征和谐音等手法来传情达意。如以蝙蝠、寿字组成的图案,
寓意“福寿双全”,以花瓶内安插月季花的图案寓意“四季平安”,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象
征着权力,它是帝王和权威的代表;凤象征美丽和仁爱,代表着地位高贵的女性。在植物中,
莲荷多子,又洁身自好,出淤泥而不染,质柔而能穿坚;梅兰竹菊清雅而不畏寒,象征文人
的气节和高洁;牡丹象征高贵富丽。还有多种事物的组合象征,松、桃与鹤都有长寿的含义,
将松树与仙鹤组成画面,寓意“松鹤延年”。石榴、桃子、佛手三大吉祥果,意为多子、多
寿、多福。门窗的权心、裙板和结子还常用仙鹤、鹿、蝙蝠、莲荷、石榴、寿纹、万字纹等
来表达长命百岁、吉祥如意、多子多福等祈福内容。谐音也是常用手法,如莲与“年”、荷
与“和”、鱼与“余”、与蝠“福”、瓶与“平”等。梅与“眉”谐音,喜鹊与梅花组合喻意
“喜上眉梢;莲与鱼组合为“年年有余”瓶中插月季花为“岁岁平安”。
牡丹由于花朵大而色美被冠以国花,其寓意富贵,也是众多艺术表现形式偏爱表现的
题材。牡丹纹样结合其他纹饰可以组合出一系列相关富贵的吉祥寓意,详见下表。
四合院庭院式的布局同封建礼教制约下的思想意识和心理结构相适应,这些空间构成都
被赋予了中国封建传统伦理道德的意义,迎合了封建礼教上的伦理秩序。如在四合院中,正
房的开间较大,是老一代的人居住之处,而作为晚辈则需要住在东西厢房之中,这一方体现
了“长幼有序”的等级观,也将“孝”的观点通过建筑予以实现。同时,四合院是以院落为
中心的封闭型住宅,追求封
闭性、内向性。院内的四面房子都向院落方向开门,一家人在里面生活,和和美美,其乐融
融,将“和”的理念发挥到极致。
四合院细部结构
1、大门
住宅建筑形式体现着中国古代社会的等级制度。大门是住宅的门第标志,礼的规制对大
门的等级限定十分严格,低品官和庶民都只允许用单开间的门面,在单开间的门面中又依据
门框槛安装位置的不同分为四种定式(如下图所示),等级依次降低:1、广亮大门:门框槛安
装于中柱的位置,前后各有一个空间,等级最高,最具有代表性。2、金柱大门:门扇前移,
安装在前金柱的位置,门前空间较小,门外空间浅,门内空间深。3、蛮子门:门扇更向前移,
安装在外檐柱的位置,门前没有空间。4、如意门:在檐柱位置用砖砌成窄小门口.在蛮子门
的基础上,将大门开间正面全部用砖墙遮挡,只留出两扇大门,门嵋与两侧砖墙交汇之处,
常常做如意形状的花饰,以寓意吉祥如意。
2、影壁
影壁是北京四合院大门内外的重要装饰面,主要作用在于遮挡大门内外杂乱呆板的墙面
和景物,美化大门的出入口.按古代风水学家的说法,影壁是为了使气流绕影壁而行,聚气
则不散。
影壁组织门面空间有一套定型做法,常见有三种:1、位于大门内侧,呈一字形叫一字影
壁,大门内的一字影壁有独立于厢房的山墙或隔墙之间的叫做独立影壁,如果在厢房的山墙
上直接砌出小墙帽并做出影壁形状,使影壁与山墙连为一体的叫做座山影壁;2位于大门外
面,坐落在胡同对面,正对宅门,它们或单独立于对面宅院墙壁之外,或倚砌于对面宅院墙
壁,主要用于遮挡对面房屋和不堪整齐的房角檐头,使经大门外出的人有整齐美观愉悦的感
受.3,位于大门的东西两侧,与大门檐口成120°或135°夹角,平面呈“八”字形叫做反八
字影壁或撇山影壁。做这种影壁时,大门要向里退进2-4m,在门前形成一个小空间,可
做出进出大门的缓冲之地.
影壁绝大部分为砖料砌成,分为上、中、下三部分,下为基座部分,中间为影壁中心部
分,上为墙帽部分,仿佛一间房的屋顶和檐头.
在旧社会,人们认为自己的住宅不断有鬼来访,如果有影壁的话,鬼来时看到自己的影
子就会被吓走,这些都是中国传统观念在住宅建筑上的反映。
3、倒座房
绕过影壁,可见一排朝北的房子,这里是倒座房,它位于宅院的前部、大门以西.后檐
墙临街,一般不开窗或开小高窗,且有露檐、封护檐之分.靠近大门的一间多用于门房或男
仆居室,面对垂花门的三间供来客居住,倒座的西部常用墙和屏门分出一个小小的跨院,内
设厕所,大门以东的小院为塾.
4、垂花门
倒座房对面有一扇装饰华丽的大门叫做垂花门,也叫中门,是院落中间的一个门,即民
间所说的“一宅分两院”。垂花门外面的檐柱不落地,只有一尺多长,垂吊在中门屋檐下,
而最下面的柱头做成吊瓜形式,有圆有方,而两头不落地的檐柱之间全是镂空的木雕装饰,
正因如此才称为垂花门.
垂花门的屋顶形式一般多为“一殿一卷式”(如下图所示),其屋顶由前部起脊顶与后部
卷棚顶组合成勾搭悬山顶,这是因为面阔仅一间,进深反大于面阔,避免正立面屋顶比例过
高而采取勾连搭的做法,从外面看不大,进到里面才会感到这门楼屋顶下的空间也有一个小
房间那么大。
垂花门有一整套瓦饰、门饰、雕刻和彩绘,可以说是整个宅院的装饰重点.
这里的门有两层,外面一层是垂花门的双扇门,里面一层是屏门,由六扇或八扇组成,
屏门漆绿色,或在绿底上撒金,人们还常在中间的门扇上各写一字“福禄寿喜”、“四季平安”
等,两层门之间是一较大的左右两侧开敞的空间,通往游廊,屏门平日是不开的,这样,垂
花门打开后,在前院的人看不到内院的情况,只有重要的客人来访才打开屏门,这样不仅保
持内院的安静,同时也含有宗法礼制的意义。
5、正房、厢房、抄手游廊、后罩房
进入垂花门后就是四合院的主院落,庭院正中主要地位是坐北朝南的正房,遵守明清朝
廷“庶民庐舍不过三间五架,不许用斗拱、不饰彩画”的规定。体量是整个宅院中最大的,
这里住的是宅主(长辈),两侧还带有耳房和小跨院,它的这种一正房两耳房的布局叫做“纱
帽翅”。
正房前两侧是厢房,开间小,进深浅,相对比较低矮,是晚辈住的地方,它的前檐不超
过正房的山墙。通常,东厢住男性后辈,西厢住女性后辈.所以选择女婿的事一定发生在东
厢,所谓“东床袒腹”的故事,是东厢之事.而《西厢记》张生“跳墙”的事,又一定发生
在西厢,因为那里有少女的闺房。
建筑之间有抄手游廊相连,雨天不走湿路.正房之后有一个小院,这是第三进一排房子
坐北朝南,叫“罩房”,一般是女佣的住房、库房、杂物房等.这里所有的房屋都是青瓦硬山
顶。
6、庭院
四合院的庭院方阔,尺度合宜,院中常种海棠树,取自峙经肿“棠棣之华”的寓意,来
比喻兄弟和睦,还有石榴盆景,大缸养金鱼,让人感到亲切宁静,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四合院历史意义
北京四合院是中国传统文化和造型艺术的载体,体现了中国人的居住观念、思想追求和
审美趣味。这种北方劳动人民精心创造出来的民居形式,虽历经风风雨雨,世事沧桑,生生
息息,仍在人们心目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倍受世人青睐。
元诗有曰:“云开阎阖三千丈,雾暗楼台百万家。”这“百万家”的百姓住宅,指的正是
北京四合院。其历史之悠久,分布之广泛,在中国民居中占据首位,堪称我国汉族居民住宅
的典型。
它的名扬四海,不仅仅是因为它独特的建筑特色,还因为它蕴含着中国浓郁的传统文化
内涵和极强的艺术审美价值,是中国传统文化和造型艺术的载体,全面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居
住观念、思想追求和审美趣味。
北京四合院就是一部由砖石写就的史书,它凝聚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沉淀,在独特的建筑
形式上集中国传统儒道析学思想于大成,充分展现了中和的美、规范的美、成熟的美。它体
现着礼与乐的统一,等级性、规范性,并造就了严整、端庄、凝重、和谐的建筑品格。如今
这些蕴含着古都历史和人文精神的传统四合院,它就像一位饱经风霜而无言的老人,引导着
后人去追寻,感悟逝去的岁月中曾拥有的辉煌与灿烂。
北京四合院虽是封建礼法制度下的产物,反映着旧时的社会文化和人们的居住行为,在
当今高速发展的中国也许显现出很多缺点。但作为文化的遗产,我们应对其给予充分的重视
和保护,而四合院中所反映的空间布局、景观布置等等手法仍然值得我们的住宅设计去借鉴。
通过北京四合院,我们可以清晰体会到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明白我们对民居
建筑的择地、定位及确定建筑的具体尺度都应遵守中华传统文化环境学,即回归自然,返璞
归真,天人合一,达到人与自然界的协调、协同发展的境界。
更多推荐
四合院室内装修效果图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