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台扶手栏杆图片-微晶板是什么材料

楼梯结构设计及计算
2023年4月20日发(作者:实木地板最好的木头排名)

楼梯结构设计及计算

识别建筑题图

1.建筑楼梯平面图

(1) 楼梯的位置:根据楼梯的编号或轴线号查到本楼梯在建筑平面图的位置。

(2) 楼梯的尺寸(梯段板的踏步数、休息平台尺寸等)

(3) 梯段板的走向(上、下)

(4) 梯段板及平台板的板边。

(5) 隔墙的位置,隔墙的起止位置。

2.建筑楼梯剖面图

(1) 楼梯的竖向尺寸(梯段板的踏步数)

(2) 竖向标高(楼层标高、休息平台标高)

(3) 楼梯休息平台与楼层有关时,应有与楼层标高的相对尺寸。

3.面层做法(梯段的水平向、竖向)

(1) 一般要根据建筑工程做法得出。a

(2) 建筑剖面图(但画出的不一定准,应请建筑师确定)

确定楼梯的结构方案

板式楼梯板厚,下表面平整美观。一般当楼梯使用荷载不大,且梯段的水平投影长度小

4.5m,通常采用板式楼梯(在公共建筑中为了符合卫生和美观的要求大量采用板式楼梯)

但跨度较大仍采用板式楼梯则板要取得厚,自重大,绕度、裂缝不好控制,钢筋也配得多,

不经济;

梁式的楼梯板薄,但下表面不平不美观。当使用荷载较大,且梯段的水平投影长度大于

4.5m或预制装配式楼梯,则宜采用梁式楼梯,但要满足净高要求。

1.板式楼梯

2.梁式楼梯

楼梯设计

1.确定梯段梁、平台梁的位置及截面

(1) 楼梯宽度

梯段净宽应根据使用过程中人流股数确定,一般按每股人流宽度为0.55+0~0.15m

计算,并不应少于两股人流。

仅供单人通行的楼梯,其宽度必须满足担任携带物品通过的需要,其梯段净宽应不小于

900m

(2) 楼梯平台

包括楼层平台和中间平台两部分。

楼层平台:封闭楼梯和防火楼梯其楼层平台深度应与中间平台深度一致。

中间平台:其深度依下列情况确定:

①直跑楼梯中间平台深度应≧2b+h

②双跑楼梯中间平台深度应≧梯段宽度。

(3) 梯段净高与净空尺寸计算

楼梯梯段净高应不小于2200mm,平台部分的净高应不小于2000mm。梯段的起始终了

踏步的前缘与顶部凸出物的内边缘线的水平距离应不小于300mm

2.当梯段梁、平台梁支座没有结构构件时,应设楼梯柱(梁上或墙上起柱子)

(1) 柱子的截面一般不小于250×250200×300(结合建筑墙体设置,尽可能不影响建筑)

(2) 柱子下应有梁或墙,当板较厚时(不小于200,可生根板内,但应仔细计算板。且应将

此处的楼梯传来的恒载、活载标准值提交给主体设计人。

3.楼梯间的隔墙处理

(1) 隔墙应结合楼梯的布置用梁或板承担;

(2) 隔墙的高度应按砌体规范验算稳定;

(3) 隔墙端部应设置构造柱,拉结筋宜加强。

楼梯计算

1.梯段板设计

梯段板厚t=l/25~l/30设计时取l/28,一般不小于120mm(抗震措施板厚不宜小于

nnn

140mm,取1000mm宽板带计算。

(1) 荷载计算(KN/m

恒载g

1

算斜板及板底抹灰总重:(板厚×混凝土容重25+抹灰厚0.02×抹灰容重17)×梯板斜

段长;

计算n个踏步的三角形自重(不含面层)b×h/2×混凝土容重(25KN/m)×n

3

计算面层重:面层材料容重×面层厚度(=0.65KN/m水磨石面层)×(整个楼梯跨度+

2

楼梯高)

总重为①++③;均布荷载为(①++③)/跨度+栏杆或栏板自重(栏杆=0.2KN/m

一般取7.5~8.5 KN/m

(手算复核楼梯配筋:设楼梯每个踏步宽b,高h,梯板厚度为t,倾斜角a。楼梯恒荷载

g=(25t+0.4)/cosa+12.5h+1+h/b

1

活载q3.5 KN/m

1

荷载标准值:P=1.2×恒载+1.4×活载;P=1.35×恒载+0.7×1.4×活载,p取大值。

11

(2) 截面设计

板水平计算跨度l,弯矩设计值①M=1/10Pl l4.5m,支座与休息平台板相连,

nMAXnn

2

考虑支座的嵌固作用)。② M=1/8Pl(有一端为折板、两端均为折板,不考虑支座的嵌

MAXn

2

固作用,l4.5m时连续梯段板)。板的有效高度t=t-a=t-20mm

n0s

α=M/αfbtγ=1+(1-2α)/2A=M/γft(一般用HRB400钢筋f=360N/mm

s1c0ssssy0y

22

C30混凝土f=14.3N/mm

c

2

下部配筋按计算,且配筋率按0.25%和混凝土规定最小配筋率的较大值。

上部通长配筋,不小于下部配筋面积的1/2,且不应小于单位面积的0.25%(一般按下

部配筋计算,双层双向配筋)

分布钢筋:一般最小为Φ6@150,但应满足混凝土设计规范10.1.8条的要求,即不宜小

于单位宽度上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15%且不宜小于该方向板截面面积的0.15%分布钢筋间

距不宜大于200。一般取Φ8@200

2.平台板设计

设平台板厚t=l/30单向板(或t=l/40双向板、t= l/12悬臂板,悬挑长度控制在1.5m

000

,一般平台板厚与梯段板厚相同,取1000mm宽板带计算。

(1) 荷载计算(KN/m

恒载g:①板底抹灰:0.02×17=0.34;②t厚混凝土板:25×t;③水磨石面层:0.65

2

活载q3.5

2

取荷载标准值P

2

(2) 截面设计

计算跨度l,跨中弯矩设计值①M=1/10Pl(悬臂板M= Pl;②板的有效高度

0MAX0MAX0

22

t=t-a=t-20mm

0s

α=M/αfbtγ=1+(1-2α)/2A=M/γft(一般用HRB400钢筋f=360N/mm

s1c0ssssy0y

22

C30混凝土f=14.3N/mm

c

2

3.平台梁设计

设梁高按简支梁h=l/8l/12(悬臂梁h=l/5~l/6,梁宽b=h/2h/3.5。因受力复杂,截面

不宜太小,一般为200×400,最小宜取200×350。注意与梯板的关系,梁底不应高于梯段

板板底。

(1) 荷载计算

恒载g

3

①梁自重:b×(h-t)×25

②梁侧刷粉:0.02×(h-t)×2×17

③梯段板传来的荷载:g×梯段板水平投影长/2

1

④平台板传来的荷载:g×平台板长/2

2

活载q3.5×(梯段板水平投影长/2+平台板长/2

3

取荷载标准值P

3

(2) 截面设计

梁计算跨度l=1.05l

0n

弯矩设计值:一般按简支梁设计M=1/8 Pl(悬臂梁M= Pl

MAX0MAX0

22

剪力设计值:V=1/2 Pl(悬臂梁V= Pl

MAXnMAXn

①梯梁抗弯钢筋配置:

截面按倒L形计算,b=b+5h=b+5t,梁有效高度h=h-a=h-35mm

ff0s

由式,αfbhh-h/2)>M,则判定属于第一类T形截面。

1cff0fMAX

α=M/αfbhγ=1+(1-2α)/2A=M/γfh(一般用HRB400钢筋f=360N/mm

s1c0ssssy0y

22

C30混凝土f=14.3N/mm

c

2

1配筋应满足计算和最小配筋率的要求;2底筋、顶筋配筋率均不小于0.25%3

000

筋应拉通(不得采用架立筋),且钢筋应不小于底筋配筋面积的1/24楼层标高处梁除满足

0

前三条外,还应满足柱体设计要求。

②梯梁抗剪钢筋配置:

设配置Φ6@200双肢箍筋(若为悬臂梁箍筋宜全长加密),则斜截面受剪承载力:

V=0.7f+1.25fA/shV,则满足要求。

CStyvsv0MAX

(一般用HRB400钢筋f=360N/mmC30混凝土f=1.43N/mmA=nAA为单肢

yvtsvsv1sv1

22

箍筋的截面面积;s:箍筋间距。

③梯梁抗扭钢筋配置:

考虑梯梁受力复杂,地震时,梯段板传来的力方向不同,以增加抗扭能力,箍筋间距

@100150h≥450时腰筋配筋率宜加强。

w

4.梯柱设计

(1) 截面:最小250×250200×300

(2) 配筋:纵筋宜按同主体相同抗震等级的框架柱最小配筋率。箍筋宜全高加密。

设计制图

1.制图要求

(1)标准楼梯制图采用平法,构造及施工按11G101-2。特殊楼梯应绘制梯段板详图。

(2)XXX层楼梯平面图(对应楼梯大剖面应给出楼层号,如14F15F,楼层不明显用标高表

示:XXXXXX楼梯平面图。

(3)必须画楼梯整体剖面图。(楼梯极易出现碰头现象)

(4)绘图一般情况比例150,详图120(按实际绘制放大2.5倍)

(5)字体高度150出图)图中标注字体、及其它字体一般为150高。图名字体高度为350

说明为200

(6)楼梯内的其它节点详图,按120。在150的图

中将图放大2.5倍,相应标注尺寸按TSSD20 50

(7)主体楼板模板配筋图中应有楼梯编号。

2.平面图制图要素

(1)轴线号(反映楼梯的整体位置)

(2)踏步数标注(踏步数完全相同时,nxB=D或总尺寸

x等分);上下踏步高不同时可按:A+nxB+C=D

(3)梯段板起点、终点距轴线尺寸。

(4)梯段板宽度。

(5)梯段板的配筋(ATBTCT

(6)梯段板梁的位置配筋。

(7)关注剖切号位置、方向。

3.剖面图制图要素

(1)标高:楼层标高、休息平台标高。

(2)竖向尺寸:梯段板、踏步数、层高。

(3)水平尺寸:梯段板起点、终点距轴线。

(4)结构构件编号:梯段板、梁、梯柱。

说明

1.楼梯采用平法绘制,构造要求详《11G101-2》图集。

2.混凝土强度等级均为C30

3.未注明的梯段分布钢筋为Φ8@200

4 梯段板顶钢筋拉通不小于板底钢筋面积的1/2且不小于Φ8@160(应按0.25%配筋率核

算)

5.图中未标注的梁、墙见相应结构施工图。

6.负筋伸入板内长度从梁(墙)边算起。

7.图中未标注的梁、墙见相应结构施工图。

8.图中LQZLZKZ表示方法及配筋构造要求见《11G101-1》修正版。

9.楼梯栏杆、扶手构造做法及预埋件等详见建施图。

10.未标注梁配筋为楼层梁,详见各层梁平法施工图。

齐家装修怎么收费-展示设计方案

楼梯结构设计及计算

更多推荐

层高3米楼梯踏步计算